- 年份
- 2024(9843)
- 2023(14119)
- 2022(12452)
- 2021(11727)
- 2020(9761)
- 2019(22861)
- 2018(22449)
- 2017(43486)
- 2016(23412)
- 2015(26298)
- 2014(26121)
- 2013(25610)
- 2012(23246)
- 2011(20822)
- 2010(20521)
- 2009(18522)
- 2008(17859)
- 2007(15172)
- 2006(12913)
- 2005(10965)
- 学科
- 济(94921)
- 经济(94812)
- 管理(70733)
- 业(65893)
- 企(57106)
- 企业(57106)
- 方法(49802)
- 数学(42887)
- 数学方法(42197)
- 农(23573)
- 财(23016)
- 学(22203)
- 中国(21678)
- 业经(21274)
- 理论(18512)
- 地方(16945)
- 和(16125)
- 农业(15922)
- 技术(15919)
- 贸(15470)
- 贸易(15463)
- 务(15330)
- 财务(15253)
- 财务管理(15225)
- 易(14998)
- 制(14490)
- 企业财务(14471)
- 环境(14193)
- 划(13647)
- 银(12042)
- 机构
- 大学(333858)
- 学院(330759)
- 管理(137309)
- 济(128053)
- 经济(125379)
- 理学(121299)
- 理学院(120029)
- 管理学(117563)
- 管理学院(116982)
- 研究(102645)
- 中国(73774)
- 京(69348)
- 科学(65762)
- 财(56699)
- 业大(50815)
- 农(50769)
- 所(49659)
- 财经(47251)
- 中心(46982)
- 研究所(45933)
- 江(45007)
- 范(43659)
- 师范(43219)
- 经(43182)
- 北京(42747)
- 农业(39750)
- 经济学(38402)
- 院(37562)
- 州(37130)
- 财经大学(35687)
- 基金
- 项目(238211)
- 科学(188694)
- 基金(174883)
- 研究(172177)
- 家(152278)
- 国家(151038)
- 科学基金(131473)
- 社会(108205)
- 社会科(102540)
- 社会科学(102514)
- 基金项目(93056)
- 省(92507)
- 自然(87678)
- 自然科(85698)
- 自然科学(85678)
- 自然科学基金(84105)
- 教育(80362)
- 划(77993)
- 资助(72222)
- 编号(70209)
- 成果(55566)
- 重点(52769)
- 部(52519)
- 创(49927)
- 发(49191)
- 课题(47005)
- 创新(46441)
- 科研(45953)
- 教育部(45432)
- 大学(44867)
- 期刊
- 济(129196)
- 经济(129196)
- 研究(89852)
- 中国(53843)
- 学报(53122)
- 管理(49079)
- 科学(48919)
- 农(44671)
- 财(42360)
- 大学(40641)
- 学学(38227)
- 教育(36378)
- 农业(31311)
- 技术(30062)
- 财经(22456)
- 业经(21705)
- 融(21310)
- 金融(21310)
- 经济研究(20686)
- 经(19099)
- 图书(18994)
- 问题(17010)
- 科技(16565)
- 技术经济(16317)
- 理论(15864)
- 业(15790)
- 版(15417)
- 统计(15105)
- 实践(14664)
- 践(14664)
共检索到450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知识型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会破坏成员心理契约,给成员合作造成障碍,最终影响组织绩效。对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进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这一现象发生。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知识型组织成员隐藏知识的前因是成员主体(内生性因素)、知识和任务客体(调节性因素)、互动媒介(中介性因素)、组织环境(外部性因素)4个维度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防御对策。
关键词:
知识型组织 知识隐藏 成员行为 扎根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芈凌云 俞学燕 杨洁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技术,构建了知识型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购买意愿、配套基础设施和经济成本是知识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动因,经济激励型政策和行政限制型政策通过影响购买意愿间接作用于购买行为,其中行政限制政策的效果更好;气候问题感知、环境态度、价值观、信任度、时尚个性体验是激发购买意愿的个体心理动因;社会规范、角色地位、面子文化、从众心理是诱发购买意愿的群体心理诱因;信息宣传和产品技术特征因素则通过影响个体心理间接驱动购买意愿。因此,经济激励与形成限制双向政策双管齐下,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认同度,塑造产品的时尚感和社会地位形象,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途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1)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2)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3)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框架,结合动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占有理论等构建知识隐藏行为形成机制拓展模型。研究发现:(1)知识隐藏态度受到心理距离、结果期望的影响,知识隐藏主观规范受到组织网络结构中网络惯例的影响,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受到知识权力、知识心理所有权的影响;(2)知识隐藏意愿受到知识隐藏行为态度、知识隐藏主观规范、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过去行为的影响,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感知行为控制可预测知识隐藏行为的发生;(3)创新氛围、双元领导和大五人格在知识隐藏意愿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上述拓展模型的构建有助于提升TPB的解释度并扩大适用范围,深入了解员工知识隐藏行为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减少知识隐藏行为、促进知识流动、制定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梁炜 卢章平 刘桂锋 王正兴
[目的/意义]研究创客知识需求,为建立相应的服务策略与服务体系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考察、非干预式跟踪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并获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及质性分析软件NVivo进行数据分析,构建创客知识需求节点概念模型。[结果/结论]得出创客知识需求的动机为兴趣驱动与竞赛驱动,创客知识需求的特点有主动性学习、偏好"非正式学习"、发散思维特征、与社区需求密切相关、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等,创客知识需求的内容包括原理知识、经验知识及知识情境,并提出服务创客的宏观发展策略。
关键词:
创客 知识需求 图书馆服务 创新服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光迪 黄鸣鹏 崔敏
现有关于员工工作绩效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高工作绩效对员工自身行为的潜在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从员工视角出发,基于自我知觉理论,探讨员工工作绩效是否、如何以及何时会对员工自身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并通过一项情景操纵实验和一项多时点、多来源的问卷调查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员工工作绩效正向影响员工资质过剩感,进而导致员工出现知识隐藏行为,并且在领导谦卑程度高时,这一影响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对知识的有效管理也成为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知识隐藏行为则削弱了组织的发展动力。文章基于国内外学者在有关知识隐藏的研究文献上,对知识隐藏的理论溯源进行全面梳理,系统报告了知识隐藏概念的研究现状;辨析知识隐藏的相关概念;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元分析方法汇总得到知识隐藏的测量体系;廓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调节焦点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领地行为理论的知识隐藏理论机制;从实证研究角度提炼知识隐藏的前因变量、知识隐藏领域的中介变量、知识隐藏领域的调节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展望,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组织知识隐藏相关理论框架和实证成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知识隐藏 理论机制 知识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轶 曹启龙 毛良虎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发展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对知识的有效管理也成为提高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知识隐藏行为则削弱了组织的发展动力。文章基于国内外学者在有关知识隐藏的研究文献上,对知识隐藏的理论溯源进行全面梳理,系统报告了知识隐藏概念的研究现状;辨析知识隐藏的相关概念;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和元分析方法汇总得到知识隐藏的测量体系;廓清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调节焦点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领地行为理论的知识隐藏理论机制;从实证研究角度提炼知识隐藏的前因变量、知识隐藏领域的中介变量、知识隐藏领域的调节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展望,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组织知识隐藏相关理论框架和实证成果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知识隐藏 理论机制 知识经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志朋 李朋波 朱丽 李志成
随着零工经济的发展,以知识型零工为代表的“新个体”正在崛起,并成为我国就业领域中不可忽视的新现象、新趋势。然而,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的动机及形成机理尚是个“黑箱”。为此,本研究从自主动机视角出发,运用建构型扎根理论的方法 ,深度探讨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自主动机的结构内涵、驱动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发现,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的自主动机由价值认同动机和压力整合动机构成;继而,本文沿着“条件-行动/互动-结果”的结构框架探索价值认同动机和压力整合动机的差异化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结机制,最终构建出知识型零工职业转换自主动机的形成机理。具体来说,平台政策、个体技能化和职业价值取向会通过影响个体对职业转换意义的感知进而对职业转换价值认同动机产生影响,个体主动性特质在感知职业转换意义和价值认同动机之间发挥强化作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现状不满和平台政策会通过职业转换认可度对职业转换压力整合动机产生影响,个体的调节匹配能力在职业转换认可度和压力整合动机之间起到制约作用。本研究既能为后续开展实证研究奠定理论框架,又能为零工平台有效激励“新个体”、促进零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知识型零工 自主动机 职业转换 扎根理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元源 吴亮 陈意锒 秦武
基于团队和个体视角构建两个中介模型,探讨差异化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知识隐藏的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67个团队的358位员工进行跨层检验,分析发现:在团队层面,差异化授权型领导通过降低团队信任,从而增强知识型员工知识隐藏动机;在个体层面,差异化授权型领导通过对知识型员工角色负荷、情绪耗竭的链式影响而激发知识隐藏行为。上述结论丰富了差异化授权型领导影响后果研究,为促进团队成员知识分享与流动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荣成 王必好
知识共享是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但知识隐藏却在员工之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员工面临阻碍性压力时,这一现象特别明显。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压力认知交互理论,探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知识隐藏的影响,以及阻碍性评价、辱虐型领导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阻碍性压力对员工知识隐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阻碍性评价在阻碍性压力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起中介作用;辱虐型领导正向调节阻碍性压力与阻碍性评价之间的关系;辱虐型领导正向调节阻碍性评价在阻碍性压力与员工知识隐藏之间的中介作用。因此,建议管理者要适当疏导员工对压力的认知,减少组织的知识隐藏行为,为共建知识型组织拓宽道路。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亦名 姜荣萍
组织中普遍存在知识隐藏行为,这妨碍了员工之间的合作,影响了新知识与新思想的传递与开发。知识隐藏行为理论扩宽了对知识转移问题的理解,成为组织行为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提升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推动创新行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知识隐藏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阐述了知识隐藏行为产生的理论基础,对知识隐藏行为的测量与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对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
知识隐藏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贝妮
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知识员工工作脱离的PJD模型,即脱离感知、工作因素、行为驱动三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2个子范畴和提炼出的66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PJD模型中主范畴的作用路径,即工作因素是外驱变量,脱离感知是内驱变量,行为驱动是调节变量,三个主范畴对知识员工工作脱离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工作因素通过影响脱离感知和行为驱动来间接影响工作脱离,脱离感知也通过影响行为驱动来间接影响工作脱离。本文从组织、个人和家庭三个层面提出了知识员工工作适当脱离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知识员工 工作脱离 扎根理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瑞花
知识囤积既不等同于知识不贡献,又不等同于知识隐藏。鉴于已有文献对知识囤积研究重原因轻行为的不足,文章采用扎根理论,通过对30名企业员工深度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发现,知识囤积行为主要表现为含糊囤积、装傻囤积和伪合理囤积;知识囤积行为不仅受个体因素、人际互动因素、组织因素和知识因素4个方面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工作排斥的后果。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深度访谈 员工 知识囤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欢 安立仁
从双环学习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与知识隐藏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模型。从单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共享失效问题,提出知识共享失效源于管理者制定知识管理策略时仅停留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环思维模式上;从双环学习层面探讨组织内部员工知识隐藏行为的存在、发生以及与知识共享关系问题,提出管理者应从只关注“结果导向行动策略”的单一反馈环拓展到同时关注“结果导向支配假设”的双环学习思维模式,并进一步提出管理者在制定行动策略之前,不仅要考虑知识共享的效用,还需考虑知识隐藏带来的障碍,在此假设的支配下才有可能实现组织学习的有效性与组织内部知识效用的最大化。
关键词:
双环学习 知识管理 知识共享 知识隐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