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2)
2023(15703)
2022(12851)
2021(11667)
2020(9690)
2019(22247)
2018(22129)
2017(42424)
2016(22709)
2015(25907)
2014(26226)
2013(25644)
2012(23480)
2011(21099)
2010(21128)
2009(19582)
2008(19688)
2007(17694)
2006(15088)
2005(13634)
作者
(65697)
(54987)
(54903)
(52404)
(34923)
(26453)
(25173)
(21522)
(20870)
(19719)
(18635)
(18513)
(17535)
(17155)
(17131)
(16976)
(16894)
(16208)
(15878)
(15875)
(13532)
(13364)
(13328)
(12558)
(12384)
(12300)
(12223)
(12165)
(11081)
(10856)
学科
(95893)
经济(95762)
管理(72615)
(66969)
(57083)
企业(57083)
方法(44617)
数学(38452)
数学方法(37940)
(28815)
(25150)
业经(24863)
中国(23824)
(21772)
(18955)
(18341)
财务(18280)
财务管理(18227)
企业财务(17263)
(17132)
贸易(17125)
理论(17067)
(16634)
农业(16488)
地方(16111)
(16093)
银行(16059)
(15209)
(15153)
金融(15148)
机构
大学(333339)
学院(332865)
(135473)
经济(132561)
管理(129632)
理学(111761)
理学院(110583)
管理学(108669)
管理学院(108022)
研究(103741)
中国(79671)
(68677)
(66686)
科学(62560)
财经(52682)
(51360)
(50927)
(50718)
中心(49904)
业大(47654)
(47615)
研究所(45801)
经济学(42623)
北京(42493)
(42337)
师范(41892)
(40289)
农业(40220)
财经大学(39097)
经济学院(38571)
基金
项目(221106)
科学(174603)
研究(163580)
基金(160813)
(138712)
国家(137543)
科学基金(119389)
社会(104328)
社会科(98916)
社会科学(98892)
(86994)
基金项目(84713)
教育(76538)
自然(76182)
自然科(74404)
自然科学(74380)
自然科学基金(73022)
(72452)
编号(67622)
资助(65020)
成果(55050)
重点(49690)
(49328)
(46701)
(46624)
课题(45890)
(44392)
创新(43672)
国家社会(43496)
教育部(42925)
期刊
(147264)
经济(147264)
研究(94962)
中国(63062)
(55325)
学报(49631)
管理(47126)
(45909)
科学(44933)
大学(38419)
教育(36226)
学学(35966)
技术(31105)
农业(30437)
(29110)
金融(29110)
财经(26369)
业经(24508)
经济研究(23249)
(22617)
问题(19383)
图书(17268)
技术经济(16523)
理论(16208)
财会(16203)
(16179)
(15978)
统计(15744)
商业(15263)
(15227)
共检索到485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盛曼玉  王俊  朱茜茜  张鹏翼  
[目的/意义]将“信息学时刻”引入家庭场景中,致力于探究数字反哺机制,为弥合数字鸿沟、促进代际交流提供建议。[研究设计/方法]招募了20位大学生进行访谈,考察其教授父母使用数字技术的过程,并使用扎根理论进行分析。[结论/发现]揭示了数字反哺的触发机制、具体行为和结果,指出反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式。[创新/价值]不再局限于数字反哺的影响因素,而是深入探究数字反哺的过程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数字反哺机制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石磊  张宏杰  靳玥  
农业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PPP模式提供新的思路,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涉及行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农业PPP是将PPP应用于农业领域,基于扎根理论对农业PPP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分析其影响效应,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PPP模式理论框架,缓解政府融资约束,推动财政支农方式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勇  
通过对我国208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研,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我国企业员工适应性绩效的形成机制与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与国外适应性绩效形成机制的研究相比,均涵盖了员工个人、领导、团队、组织和工作特征的多层面立体模型;其作用机制与国外研究相比,相同之处在于均包括有利于个人的组织决策、组织效能、员工潜能开发和未来发展三个变量,不同之处在于数据显示我国的适应性绩效的作用机制呈现出个体、团队和组织不同层面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峰  郑向敏  蒋婷  
基于服务业顾客与服务人员的高度互动,作为关系营销的新视角,商业友谊的研究备受关注。以服务业中主客互动频繁的高星级酒店为研究范围,基于顾客视角,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对商业友谊的构成维度进行研究。通过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出体系结构,初步形成了五维度商业友谊的结构体系:互动性、信任与承诺、相似性、亲密性和冲突。为提升顾客的服务体验、提高顾客忠诚度,建议企业正视并对商业友谊进行科学管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国辉  梁渊  李季鹏  鲁梦宇  
区域刻板印象会影响区域间人、财、物的交流。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区域认知资源是影响区域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但是少有学者探索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区域认知资源、区域认知环境再确认影响下的区域刻板印象形成模型,通过对229名受访者的深度访谈,对访谈中形成的24 954条语句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探索区域认知资源、认知表征以及认知环境再确认在区域刻板印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区域认知资源只是影响了人们区域认知表征的形式。但由于缺乏固定性和明确性,认知表征形式只是区域刻板印象的胚芽;区域认知表征形式只有在人们以社会性学习或社会性强化的方式对认知环境反复再确认后才能形成区域刻板印象。因此,笔者认为:改善区域认知资源不是消除区域刻板印象的唯一路径,创造良好的认知环境,让人们每一次的社会性学习和社会性强化都能获得认知环境的积极确认也是一条重要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黄涛  张颖颖  田梦  
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从平台型组织视角对西光所案例进行扎根理论剖析,探索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及其对衍生创业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科研院所以开放的组织边界为基础,形成多个子平台相互耦合的平台核心以及具有多元异质性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特征的平台边缘,并依据自上而下授权赋能、自下而上资源倒逼、人才管理模式优化和协同竞争互动的机制运行,以上特点将促使内外部资源的有效编排,从而促进衍生创业。研究进一步拓展平台型组织理论的边界,从而为科研院所转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延红  许可  
本文在结合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新消费时代下消费者特征的基础上,试图找出传统零售业营销变革成功的共性因素。首先分析了传统零售业面临的挑战和营销变革的动因;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对宜家家居和永辉超市两家代表性传统零售企业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传统零售业营销变革成功的关键要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花  谢萍萍  王蒙怡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从创业者人格特质视角切入,对15个互联网新创企业的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表明,创业者人格特质、社会网络、创业拼凑和创业学习对创业产出具有积极影响,并构建了社会网络和创业拼凑的双路径创业产出模型。研究结论对社会网络和创业拼凑理论有重要贡献,对挖掘创业产出的影响机制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春梅  叶登楠  李华强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电子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微博数据,结合PADM理论、应对行为理论,构建了产品伤害危机中消费者应对行为的形成机制模型。模型揭示了消费者对产品伤害危机事件的认知受伤害属性、信息源、信息渠道和事件响应的影响,并受企业特征和消费者特征的调节;认知的结果形成感知和判断,包括风险感知、利益相关者感知和行为感知;进而通过行为决策过程,采取问题聚焦应对和情绪聚焦应对。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提高风险沟通效果、优化危机响应策略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宋亚亚  梁斯琪  张骁鸣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导游职业的负面评价已经到了污名化程度,对旅游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却关注甚少。文章以导游职业这一旅游业受污职业的典型代表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污名形成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施污者的角度,公众的实体感知直接决定了导游职业污名的内容,但污名的最终形成与社会认知的负面渲染作用和信息认知的负面导向作用紧密相关;从受污者的角度,由于从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受污者只能被动承受污名。以上结论对职业污名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文章同时为旅游业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守信  程天君  
教师资格制度开放化改革后,大批非师范专业人员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成为我国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对于非师范人员而言,转行从教意味着需要经历一个职业转换的复杂社会心理过程。通过对23名非师范类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三级编码,构建出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的动因模型。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是一个从前职业认知到教师职业认知、前自我认知到教师自我认知的转变结果,这一认知转变过程受到来自政策环境、社会关系和个体经历等情境因素的作用推动。根据教师职业认知与教师自我认知的匹配模式差异,将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划分为坚定型从教、权宜型从教和迷茫型从教三种类型。非师范人员转行从教不单独是个体性质的职业选择,也非纯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转换,其背后带有深刻的本土体制性痕迹,面临着从教动机分化和异化的双重问题,既在结构中行动又同时以行动形塑新的结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余构雄  曾国军  
文章以特色小镇创建为研究对象,以276个中国特色小镇共677条评审意见为研究素材,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建构了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①中国特色小镇的创建重点,从维度、范畴到概念的层级分布,其相应的首位重要性分别为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规划修编引导和规划修编。②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由科学可实施的规划机制、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复合动力的保障机制和多重目标的平衡机制4个维度所组成。③认为规划机制在特色小镇创建中扮演战略引领的角色,竞争机制确保特色小镇在激烈创建竞争中脱颖而出,保障机制能够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平衡机制使得特色小镇各方主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曹元坤  张倩  祝振兵  张龙  
当前追随力研究主要聚焦于组织中个体追随,而忽视了对团队追随的探索。基于实践的观察及理论发展的趋势,相对于个体追随,工作中的团队追随具有更高的研究及实践价值。鉴于此,本文首先提出了团队追随的概念,并从工作团队视角,基于扎根理论深入探究了团队追随的内涵和结构,发现其包含团队任务导向和人际促进导向两个维度,前者指团队追随是一种积极的角色内行为,后者指团队追随包含了团队成员与领导者的情感交流。在维度确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团队追随归类模型和团队追随形成路径模型。最后,对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团队追随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雨生  吉明  冯昕  
海水稻研究目前已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其中以袁隆平和陈日胜为代表,为海水稻育种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别以二者所在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和武汉海稻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展开独立研究,探究海水稻育种和推广机制。由此识别出一种"地方政府+育种机构+农业企业"多方协同的产业化推广机制:政府、育种机构和农业企业协同合作,通过优化育种、技术创新和整合多方资源等方式,开展海水稻研发和海水稻推广工作,推动海水稻实现产业化发展。本文对丰富扎根理论研究、推进海水稻育种推广机制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