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15)
2023(16526)
2022(14318)
2021(13263)
2020(11153)
2019(25587)
2018(25033)
2017(47721)
2016(26289)
2015(29641)
2014(29449)
2013(28308)
2012(25568)
2011(23043)
2010(22679)
2009(20297)
2008(19513)
2007(16729)
2006(14217)
2005(11946)
作者
(75537)
(62903)
(62443)
(59278)
(39746)
(30372)
(28299)
(24905)
(24003)
(22048)
(21356)
(21019)
(19806)
(19491)
(19416)
(19301)
(19057)
(18773)
(17968)
(17835)
(15712)
(15204)
(15110)
(14304)
(14101)
(13873)
(13802)
(13721)
(12723)
(12628)
学科
(98225)
经济(98116)
管理(72727)
(68517)
(57153)
企业(57153)
方法(50122)
数学(43696)
数学方法(43095)
中国(26541)
(26102)
(24756)
(23326)
业经(22247)
理论(18952)
(18125)
贸易(18120)
地方(18000)
农业(17817)
(17592)
技术(16171)
(16129)
财务(16059)
财务管理(16031)
教育(15803)
环境(15620)
(15601)
(15435)
企业财务(15202)
(13684)
机构
大学(369499)
学院(363747)
管理(143533)
(138731)
经济(135816)
理学(126797)
理学院(125365)
管理学(122759)
管理学院(122127)
研究(117996)
中国(83191)
科学(77693)
(77233)
(64552)
业大(60995)
(60692)
(58565)
研究所(54504)
中心(53691)
农业(51263)
财经(50637)
(50366)
(49395)
师范(48803)
北京(47637)
(46365)
(43056)
经济学(42084)
(40961)
师范大学(39664)
基金
项目(264117)
科学(206911)
基金(191163)
研究(187208)
(169076)
国家(167691)
科学基金(143610)
社会(117279)
社会科(111085)
社会科学(111055)
(104220)
基金项目(102107)
自然(96355)
自然科(94150)
自然科学(94120)
自然科学基金(92418)
(88532)
教育(88355)
资助(78203)
编号(75392)
重点(59656)
成果(59651)
(57497)
(55381)
(55185)
课题(52308)
创新(51523)
科研(51514)
大学(50570)
计划(49638)
期刊
(137868)
经济(137868)
研究(100659)
学报(66797)
中国(64403)
科学(57325)
(57057)
大学(50954)
管理(49530)
教育(47929)
学学(47211)
(45103)
农业(39839)
技术(30921)
财经(24058)
(23438)
金融(23438)
业经(23426)
经济研究(22719)
(20622)
(20281)
科技(19154)
图书(18972)
(18650)
问题(18294)
业大(18129)
技术经济(16480)
理论(16167)
商业(15727)
资源(15724)
共检索到500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远  陈万明  朱广华  
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诚信方面的问题凸显,影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最终影响大学生群体的良性就业。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及方法,在对有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数据、归纳整理,三级编码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诚信的要素。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就业诚信的因素集中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用人单位5个维度18个范畴;进一步关联分析得出,可用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这一核心范畴来增强大学生就业诚信度,统领其他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的理论结构模型,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秀娟  王树青  
针对刚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采取半结构式访谈,通过收集职业决策过程的资料,探求职业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经探索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模式为在自我限制和工作世界要求中不断缩小范围找到折中方案的过程,职业决策的过程包括了工作方面、自我方面的探索和调控策略。工作世界的探索主要包括了职业发展前景和福利待遇;自我探索包括了性格、才能、价值观和专业;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存在妥协策略。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徐孝婷  程刚  周瑛  李文睿  
【目的/意义】信息化时代对大学生网络信息查寻行为产生了冲击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全面把握大学生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至关重要。【方法/过程】本研究以大学生网购信息查寻行为作为研究视角,利用扎根理论得出影响其信息查寻行为的12个关键因素,并基于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开展实证研究。【结果/结论】本研究验证了相关假设并提出大学生网络信息查询行为模型,其中模型有效拓展了人际网络和客服系统两个因素,并结合当前大学生现状及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及展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巫芯宇  
[目的/意义]探究大学生深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以期提高大学生深阅读能力并提高阅读实效。[方法/过程]对重庆4所高校的28名大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后,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实质性编码,深入研究基于移动终端影响大学生深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索建构其扎根理论框架。[结果/结论]研究表明,阅读主体、阅读文本、阅读认知、终端技术和阅读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基于移动终端深阅读行为的5个主范畴,分别属于主导性、关键性、支持性、保障性和驱动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探析提高大学生深阅读能力的可行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闫帅  
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方面问题凸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就业秩序,阻滞了大学生就业选择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高校及家庭诚信体系缺失,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招聘单位的不实宣传等,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要因素。为此,政府加强监管,营造诚信就业环境,家庭发挥诚信育人功能,高校建立健全诚信教育体系,用人单位完善招聘制度,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等,是解决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印小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加上连续多年高校规模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猛增,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49万人,较2014年增加22万人。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失信"现象增多。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大学生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给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构建社会责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诚信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荣山  
运用扎根研究,对大学生社团卷入度进行质性分析。研究选取江苏省3所高校94名有一年以上社团工作经验的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使用开放式调查问卷进行资料的收集,通过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选择式编码和饱和度检验,得出大学生社团卷入理论包括社团定位、目标指向、过程投入、持续强度和成就收获五个因素,在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得到大学生社团卷入度的理论模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洪伟  王炳成  陶敏  
通过对山东省23所高校1600余名在校大学生(含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确定了校内利益分配、个人期望、社会环境、网络环境和恋爱5个因子,构建了影响大学生诚信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并验证了上述各因子对大学生诚信的影响及其各因子之间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期望与大学生诚信之间正相关是显著的,社会环境和恋爱与大学生诚信之间负相关是显著的,而校内利益分配和网络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影响不显著,但是网络环境通过恋爱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诚信。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可卫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诚信缺失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经济生活、求职择业及网络空间等方面。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社会、学校的客观影响,也有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传佳  
创业决策困难是大学生在创业前的常见现象,是关系到大学生创业数量与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开始受到创业理论界的关注。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决策困难的现象、原因、结果及应对措施,在归纳得到决策困难范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创业决策困难的发生与作用流程,并展望了这一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远  陈万明  朱广华  
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目前重点关注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但理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尝试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在校生、高校就业指导处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等共49名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数据并作三级编码分析,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的理论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创业环境、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五个方面共同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进一步作关联分析,得出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力度可从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新创业实践、创业指导、资金支持及政策保障多角度进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