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64)
- 2023(15049)
- 2022(13149)
- 2021(12267)
- 2020(10082)
- 2019(23673)
- 2018(23418)
- 2017(45480)
- 2016(24464)
- 2015(27338)
- 2014(27156)
- 2013(26533)
- 2012(24269)
- 2011(21572)
- 2010(21170)
- 2009(18966)
- 2008(18098)
- 2007(15292)
- 2006(13119)
- 2005(10964)
- 学科
- 济(98055)
- 经济(97945)
- 管理(69219)
- 业(64197)
- 企(53611)
- 企业(53611)
- 方法(47191)
- 数学(40916)
- 数学方法(40365)
- 中国(25860)
- 农(25385)
- 财(23012)
- 地方(21911)
- 业经(21797)
- 学(20817)
- 理论(17699)
- 农业(17220)
- 贸(15977)
- 贸易(15971)
- 环境(15675)
- 和(15429)
- 易(15399)
- 技术(14997)
- 制(14987)
- 务(14793)
- 财务(14723)
- 财务管理(14695)
- 企业财务(13846)
- 划(13354)
- 银(12110)
- 机构
- 大学(336891)
- 学院(334901)
- 管理(137194)
- 济(131196)
- 经济(128279)
- 理学(120556)
- 理学院(119227)
- 管理学(117033)
- 管理学院(116418)
- 研究(106139)
- 中国(76747)
- 京(71279)
- 科学(66974)
- 财(57657)
- 所(50475)
- 业大(50447)
- 农(49935)
- 中心(49209)
- 财经(47748)
- 研究所(46570)
- 江(46537)
- 范(45543)
- 师范(45153)
- 北京(44053)
- 经(43579)
- 经济学(39702)
- 院(39588)
- 农业(39030)
- 州(38497)
- 师范大学(36877)
- 基金
- 项目(242138)
- 科学(191449)
- 研究(176918)
- 基金(176554)
- 家(152945)
- 国家(151705)
- 科学基金(132317)
- 社会(111943)
- 社会科(106034)
- 社会科学(106007)
- 基金项目(94965)
- 省(93937)
- 自然(86987)
- 自然科(84955)
- 自然科学(84933)
- 自然科学基金(83351)
- 教育(81539)
- 划(79348)
- 编号(72468)
- 资助(71560)
- 成果(56660)
- 重点(53667)
- 部(53014)
- 发(51216)
- 创(50570)
- 课题(48838)
- 创新(47099)
- 科研(46242)
- 教育部(45958)
- 国家社会(45873)
- 期刊
- 济(135477)
- 经济(135477)
- 研究(94331)
- 中国(57036)
- 学报(51092)
- 管理(48143)
- 科学(48015)
- 农(44192)
- 财(43449)
- 大学(39476)
- 学学(37088)
- 教育(37029)
- 农业(30967)
- 技术(30274)
- 融(23023)
- 金融(23023)
- 业经(22707)
- 财经(22297)
- 经济研究(21090)
- 问题(19438)
- 经(19038)
- 图书(18110)
- 科技(16241)
- 理论(16110)
- 资源(15955)
- 技术经济(15692)
- 业(15663)
- 版(15355)
- 现代(14987)
- 实践(14896)
共检索到464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燚 刘进平 张锐
城市形象定位是研究现代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品牌营销的核心。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反映重庆历史特点、现实优势与发展趋势的资料记录进行开放性译码分析,最终从资料中抽象出28个概念和8个范畴。在主轴译码阶段得到5个主范畴,分别为中国文化名城、中国美食之都、国际山水旅游之都、西部时尚之都、中国品牌之都。最后通过对范畴和主副范畴的深入分析,同时结合原始资料记录进行互动比较、提问,得出用"激情之都"这一核心范畴来定位重庆的城市形象。在此基础上,就重庆城市形象定位为"世界激情之都",向政府相关部门、专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定位 激情之都 扎根理论 重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刚 刘纪元 刘文青
运用扎根理论对徐州的相关资料进行逐级译码分析,从全部资料中萃取出19个概念,继而从这些概念中发展出5个主轴译码,最后通过深入分析,得出"绿色生态·古城新貌"的整体城市形象定位,以期在徐州今后的城市转型与发展中发挥形象带动的引导作用,并为国内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作为典范参考。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城市转型 城市形象定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妮 马耀峰 白凯
非著名城镇的形象定位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扎根理论,以非著名城镇———潼关作为研究对象,以搜集到的现实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为数据基础,然后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开放性译码分析、主轴译码分析、选择性译码分析,对潼关的城市形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潼关的城市形象可归纳概括为17个概念、5个副范畴和3个主范畴,最后得出潼关的城市形象为"千古雄关、华夏金城"。本研究旨在为探索非著名城镇的形象定位并提供典型案例。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城市形象 定位 潼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胡攀 彭劲松
地域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关系是紧密的,它们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各有侧重,但都指向城市之于人的印象和感觉,城市形象是地域文化的外显,地域文化是城市形象的内核,二者互为表里。巴渝文化、红岩文化和抗战文化构成了重庆地域文化的主体,对重庆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重庆城市形象应该定位为国际时尚都会、抗战记忆名城和山水森林之城,进而塑造起以城市理念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形象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占峰 王发曾 赵永杰 张晓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形象塑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首先对城市形象塑造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然后以宁波为例,理性总结了城市形象塑造的尝试,深入分析了城市形象塑造中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城市形象塑造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塑造 宁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辉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的地域性群体精神。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其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的鲜明体现,并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目前城市形象的同质化,是由城市精神支撑的城市人文个性的丧失所造成的。因此,对于当今社会的城市形象塑造,必须考虑到城市“人”的最本质的持续的需求。
关键词:
城市精神 城市形象 文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蘅沅
景观雕塑是城市景观的构成部分,是与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相统一的艺术设计,是城市精神、物质以及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蕴含了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以其鲜明的艺术表达展现着城市形象与其精神面貌,同时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由郭婷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一书,基于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两个视角对景观雕塑设计的历史、内涵、类型、流程和原则等众多要素进行了详细介绍,该书内容全面、论述充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尚正永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玥
<正>城市形象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化底蕴的外在展示,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情感。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关系到城市在国内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何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实操议题,同时也是传播学界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由黄骏编著的《以城为媒:社交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一书,便以城市形象塑造理论为基础,探索了融媒体环境下的城市形象新理论框架,并着重回答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
"挖掘地方文化内涵,重塑城市特色形象"是中国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领域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地方文脉分析是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石,城市形象定位是地方文脉的规范与强化。本文所讲的地方文脉是指一个地方自然和人文的文化内涵及其有机联系,是城市自然地理背景、历史文化传统、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目标的四维时空组合。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文章以河北白沟为例,介绍了地方文脉的分析方法及其与城市形象定位的有机联系。
关键词:
地方文脉 城市形象 城市特色 形象识别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邱强
山地城市竖向轮廓是山地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以重庆渝中半岛为例,从城市竖向轮廓特色的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中,如何在协调市场开发与景观风貌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山地城市竖向轮廓风貌特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福文 王芳
首先对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进行了评述,阐述了其侧重环境意象、公众意象、综合意象及城市意象个性与结构研究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其在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对沈阳市铁西区的空间意象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工业遗产旅游形象塑造的可行性和基本途径,从中得出了老工业区塑造工业遗产旅游形象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忠菊 藏波 杨庆媛
利用2000—2010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建成区面积增加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和三、二产业比值的历史数据,对城市扩张速度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脱钩研究,判断二者关系在未来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重庆市城市扩张的增速较快的区域表现为由"一圈"向"两翼"扩散的态势,且扩张速度较快的区县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连片"的形态,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②2000—2010年,重庆市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的由"一圈"带动逐渐转变为"两翼地区"带动,城市生产力表现为随主城区距离增加而不断减少,"环主城区"成为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两翼地区"人口流动的功能性区域。③根据扩张性复钩或强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高度关联的研究论断,以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工业产业的空间布控可以实现人口的有序疏导。④根据扩张性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的耦合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的研究论断,城市扩张速度越快,其对区域生产力水平的依赖程度越高,适度调低GDP增速,可以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升城镇化质量。
关键词:
城市扩张速度 时空演变 脱钩分析 重庆市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卫宁
本文以城市形象塑造的历史发展为基础,指出近20年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结构转型对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致使城市形象塑造作为城市发展的策略被关注,完成了由传统的设计层面向现代营销层面的变迁。并进一步阐释了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模式——从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到城市形象评价。
关键词:
城市形象 营销学理念 城市形象营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俊成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日益成为区域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十分活跃,而城市形象作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资源性要素,对其进行研究,对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城市形象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南昌城市形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CI战略为载体,提出了塑造城市形象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