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84)
- 2023(18122)
- 2022(15770)
- 2021(14552)
- 2020(12243)
- 2019(28008)
- 2018(27486)
- 2017(53140)
- 2016(29007)
- 2015(32246)
- 2014(31905)
- 2013(31215)
- 2012(28585)
- 2011(25795)
- 2010(25669)
- 2009(23346)
- 2008(22889)
- 2007(19806)
- 2006(17515)
- 2005(14993)
- 学科
- 济(113814)
- 经济(113691)
- 管理(83074)
- 业(80194)
- 企(66858)
- 企业(66858)
- 方法(54068)
- 数学(46077)
- 数学方法(45450)
- 农(31732)
- 财(29412)
- 中国(28689)
- 业经(26212)
- 学(25747)
- 地方(22504)
- 农业(21497)
- 贸(21390)
- 贸易(21384)
- 易(20786)
- 理论(20611)
- 制(19239)
- 务(18626)
- 财务(18550)
- 财务管理(18516)
- 环境(18471)
- 技术(18260)
- 和(17960)
- 企业财务(17548)
- 策(17258)
- 划(16539)
- 机构
- 学院(411898)
- 大学(411461)
- 管理(162519)
- 济(161453)
- 经济(157989)
- 理学(141859)
- 理学院(140266)
- 管理学(137622)
- 研究(137567)
- 管理学院(136873)
- 中国(99853)
- 科学(88408)
- 京(86765)
- 财(73180)
- 农(72220)
- 所(68924)
- 业大(65735)
- 研究所(63527)
- 中心(61948)
- 财经(59444)
- 江(59096)
- 农业(57059)
- 范(54648)
- 经(54200)
- 北京(54026)
- 师范(54008)
- 院(50263)
- 经济学(48094)
- 州(47806)
- 财经大学(44335)
- 基金
- 项目(288235)
- 科学(225837)
- 基金(208925)
- 研究(205136)
- 家(184508)
- 国家(182998)
- 科学基金(156510)
- 社会(128747)
- 社会科(122057)
- 社会科学(122022)
- 省(112834)
- 基金项目(110913)
- 自然(104462)
- 自然科(102016)
- 自然科学(101986)
- 自然科学基金(100157)
- 划(95530)
- 教育(94668)
- 资助(86349)
- 编号(82804)
- 成果(65722)
- 重点(64962)
- 部(62612)
- 发(61667)
- 创(59720)
- 课题(57080)
- 创新(55678)
- 科研(55639)
- 计划(53265)
- 教育部(53220)
- 期刊
- 济(170695)
- 经济(170695)
- 研究(114463)
- 中国(71079)
- 学报(70750)
- 农(64533)
- 科学(63393)
- 管理(57965)
- 财(54250)
- 大学(53042)
- 学学(50380)
- 农业(44574)
- 教育(43226)
- 技术(34469)
- 融(31688)
- 金融(31688)
- 业经(29227)
- 财经(28080)
- 经济研究(27492)
- 经(24078)
- 业(22765)
- 问题(22528)
- 科技(20608)
- 版(20207)
- 图书(19538)
- 技术经济(19147)
- 业大(18602)
- 资源(18595)
- 理论(18366)
- 商业(18291)
共检索到581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徐宁
生计可持续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旅游发展是农户生计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引用扎根理论,对广东省丹霞山4村128户参与旅游的农户进行深度访谈,分析农户选择旅游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发现农户对外部环境和内部家庭的认知,是家庭选择可持续旅游生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外部环境的认知包括旅游环境、政府、景区及社区;内部家庭认知包括自身能力、意愿及约束。通过理论回嵌,提出基于认知分析的可持续生计框架,认知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中起漏斗作用,将外部和内部家庭的客观环境通过认知的过滤后,农户进行生计策略决策,从而产生生计结果。最后,提出优化农户认知方式,提高农户认知能力以及改善农户约束条件等建议,以有效保护与开发世界遗产,更好地促进农户生计的可持续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媛 梅强 侯兵
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对缓解当前旅游服务供需矛盾、促进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加强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人们因何产生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影响这种行为深层次的因素和作用机理又是什么?回答上述疑问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厘清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概念、识别影响人们参与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关键因素,明晰各因素间内部运行机理。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人格特质和外部情境。其作用机制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人格特质通过旅游志愿服务意愿间接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外部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促使意愿向行为转化。其中,旅游发展作为态度的构成内涵,体现了旅游情境下志愿行为的利他性与其他志愿行为的差异。这些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有效引导旅游志愿者行为模式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劲松
本文使用一种新颖的理论范式——扎根理论,研究了制约中国民众购买旅游保险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基于一次社会调查,通过创建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最后得出选择性译码,进而构建了制约中国旅游保险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框架,揭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全千红 沈苏彦
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旅游生计策略逐渐成为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重要路径。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南京高淳大山村为案例进行剖析,梳理了乡村旅游背景下农户旅游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并对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修正,得到乡村旅游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研究发现:①农户旅游生计策略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主观因素表现为农户心理因素,客观因素由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构成,农户生计资本、社区旅游生计资本分别位于微观、中观层次,脆弱性背景、结构和制度转变位于宏观层次。②影响农户旅游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户和社区生计资本、结构和制度转变、农户心理因素。最后,结合案例地现状,提出协调乡村旅游农户和社区关系、创新乡村旅游管理和培育机制、提升农户旅游经营和发展认知等可持续生计路径。
关键词:
扎根理论 乡村旅游 生计 可持续 农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静 王安茹 田淑慧
随着国内冰雪旅游市场的升温,不同冰雪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深入理解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对于旅游管理者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游客选择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构建冰雪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选择意愿和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在"目的地属性—游客感知"作用路径中,冰雪自然资源等核心吸引物、基础设施等附加吸引物和对目的地声誉的认知会影响游客感知;在"游客感知—选择意愿"作用路径中,游客选择意愿受服务质量、需求满足和旅游安全感知的影响。
关键词:
冰雪旅游 目的地选择 游客感知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露 林美珍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当中,授权成为企业管理者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授权型领导与其他类型领导(例如指令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的一个重要差异是授权型领导更关注领导者与员工分享权力,以便员工进行自我领导和自主决策,独立地工作。要提高组织的灵活性与效率,增强其竞争力,企业急需培养一批具有权力共享意识、乐意表现授权行为的授权型领导者。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以旅游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管理人员授权型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管理人员授权型领导行为的"我能(I can)"、"我愿(I am wIllIng to)"、"我该(I should)"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凡蓉 王焕 陈子韬
以西北X市为例,对该市《治污减霾工作实施方案》中核心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中国情境下的大气治理政策执行模型,探索其政策执行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显示:目标设置、内部管理和外部支持对大气治理政策执行存在显著影响。目标设置的清晰度、难度、分解与偏差程度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者的执行意愿,产生正常执行和偏差执行等不同执行行为。其中,机构内部管理的纵、横向协调及其价值取向,外部环境的公众监督、制度压力与财政支持会交替产生作用,形成对执行策略与执行动力的双螺旋推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永静 胡露月
在重庆12个乡村旅游示范区(县)开展实地调查,考察调查区内农户生计资本状况,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分非旅型、兼旅型、旅兼型、专旅型4种,利用二元、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资本状况下农户如何选择乡村旅游参与策略。通过整理466份问卷数据,最终得出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分别是促使农户选择非旅型、兼旅型、旅兼型、专旅型生计资本的关键因素等。发展乡村旅游,应合理提升农户生计资本,促使农户选择乡村旅游生计策略,补贴农户经营乡村旅游启动资源,促进与监管并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琼峰 宁志中
[目的]乡村旅游扶贫是推动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前,旅游扶贫工作已进入精准施策、深入攻坚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户参与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旅游扶贫效果,保障乡村旅游的益贫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湖南省凤凰县14个自然村349份农户访谈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方法的开放性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三重过程,分析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结果]村民对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核心诉求和主要期待,可构建“资源和市场—政策和环境—农户参与—精准扶贫”四个维度的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概念模型,据此识别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扶贫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结论]贫困地区宜进一步重视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整体扶贫效益,夯实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的政策和环境、资源和市场等综合环境,有效提升农户参与能力和获得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熊伟 胡洋
旅游资源从根本上看具有公益性特点,与"非营利"理念高度契合,两者相互结合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和理论的可行性。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分析了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感知,主要结论有:(1)旅游者普遍认为旅游"非营利"理念目前在我国几乎不存在,但却是大势所趋;(2)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期望发展方向在宏观上表现为政府法规监管等9大方面;(3)旅游者对旅游"非营利"理念的期望发展方向在微观上表现为21个小范畴,且在健全监督机制、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期望较为集中。(4)旅游者对于如何从自身做起践行"非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秀娟 王树青
针对刚毕业已经参加工作的大学生,采取半结构式访谈,通过收集职业决策过程的资料,探求职业决策过程中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影响因素。采用扎根理论,经探索发现大学生职业决策模式为在自我限制和工作世界要求中不断缩小范围找到折中方案的过程,职业决策的过程包括了工作方面、自我方面的探索和调控策略。工作世界的探索主要包括了职业发展前景和福利待遇;自我探索包括了性格、才能、价值观和专业;在职业决策过程中存在妥协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决策 扎根理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小东 王瑶 王娟
【目的/意义】探索预发布公共政策公众在线意见的形成影响因素,对于公共机构制定科学的政策及引导公众发表合理意见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设计/方法】以三个预发布公共政策的在线意见文本为对象,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在线评论进行编码,分析在线意见形成的影响因素,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构建预发布公共政策在线意见形成的影响路径及形成机理。【结论/发现】预发布公共政策在线意见表达会受到公众、政策、政府、媒介以及环境五大因素的共同影响;对这五大因素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引导在线意见理性表达的策略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火根 梁弋雯
以访谈方式获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户对此问题的相关原始信息,并基于扎根理构建"农户-能源-行为-模型"。研究表明,影响农户是否使用清洁能源的因素分为内在环境与外在选择两大部分共5个主范畴。其中,农户家庭特征、农户价值责任、农户认知水平属于农户内在环境,农户外在选择分为政府作用机制与其他影响条件2个维度。最后提出5条参考建议,为政府完善农村清洁能源推广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捷 栾泽权 张超 孙文晶
[目的/意义]政府开放数据价值是数字经济情境下个体数据行为嬗变的反馈性标志。从政府开放数据使用者视角识别其价值要素,对于促进政府数据管理水平,提升数据交易常态化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利用会议、访谈与网络数据获取原始资料,结合扎根理论,构建“三维—多层”的数据价值影响因素模型,涵盖121个初始概念、30项范畴和9项主范畴,各领域受访者共33位。[结果/结论]个体感知数据价值影响因素主要涉及需求、进路、市场化三个维度,综合考察各项主范畴,针对数据价值的内在关联以及外部机制,可以提炼出直接、间接、跨层、双元4种关系结构。这个过程在理论上弥补了传统政务体系下政府开放数据与个体需求二元割裂之不足,延展了政府开放数据的价值使用行为与价值释放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