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94)
2023(17905)
2022(15014)
2021(13855)
2020(11505)
2019(26106)
2018(25837)
2017(49702)
2016(26879)
2015(30019)
2014(29900)
2013(29065)
2012(26962)
2011(24302)
2010(24407)
2009(22331)
2008(21745)
2007(19422)
2006(16840)
2005(15353)
作者
(76376)
(64102)
(63471)
(60333)
(40628)
(30488)
(28795)
(24909)
(24360)
(22913)
(21819)
(21580)
(20681)
(20218)
(20017)
(19618)
(18849)
(18678)
(18430)
(18253)
(15956)
(15742)
(15511)
(14694)
(14359)
(14204)
(14129)
(14008)
(12949)
(12770)
学科
(112918)
经济(112774)
管理(78828)
(75189)
(61949)
企业(61949)
方法(43515)
数学(37409)
数学方法(36893)
中国(32544)
(31271)
(28518)
地方(27540)
业经(27067)
(25413)
(23239)
农业(20670)
(19802)
银行(19765)
(19034)
(19014)
金融(19007)
(18991)
贸易(18978)
(18380)
(18233)
技术(18073)
(17371)
财务(17296)
理论(17287)
机构
学院(374410)
大学(371652)
(153361)
经济(150113)
管理(142569)
研究(129280)
理学(121874)
理学院(120493)
管理学(118314)
管理学院(117609)
中国(98528)
(79232)
科学(78265)
(73193)
(64818)
(63645)
中心(59700)
研究所(58540)
(58306)
财经(57122)
业大(55293)
(51797)
农业(49673)
北京(49484)
(49312)
师范(48741)
(47990)
经济学(46916)
(46090)
财经大学(42368)
基金
项目(252130)
科学(199284)
研究(184934)
基金(182286)
(159431)
国家(158094)
科学基金(135709)
社会(117930)
社会科(111898)
社会科学(111876)
(100007)
基金项目(95825)
自然(87117)
教育(85325)
自然科(85090)
自然科学(85062)
(83982)
自然科学基金(83542)
编号(74497)
资助(73954)
成果(60388)
(57939)
重点(57336)
(55602)
(53152)
课题(53061)
创新(49730)
国家社会(48863)
(48847)
科研(47916)
期刊
(174497)
经济(174497)
研究(110220)
中国(82677)
(59331)
学报(58260)
(57511)
管理(56055)
科学(55026)
大学(45013)
教育(43440)
学学(42565)
农业(40078)
(37303)
金融(37303)
技术(34297)
业经(30462)
财经(28558)
经济研究(27452)
(24712)
问题(22939)
(20935)
(17814)
科技(17657)
技术经济(17415)
(17349)
商业(16929)
现代(16614)
统计(16439)
理论(16392)
共检索到570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宇  刘芳  欧名豪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各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如何发挥土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是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尽管各地围绕土地管理创新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索,但主要集中在供地、地价等环节,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有限,且不利于土地长效利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前瞻性。从产业特点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衔接出发,现行土地管理应在土地使用流程关键环节创新,从规划、出让、审批、地价、退出等环节建立全方位、循环式土地利用制度支撑体系,形成不同环节土地管理的差异化组合模式,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江平  
当今世界新科技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以纳米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突破已显端倪,科技突破呈加速发展,新技术产业化转变越来越快。全球新技术加速更新的形势下,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产业面临如何依托于21世纪的先导技术快速优化升级的压力,抢占了全球科技制高点就拥有了新技术文明的主动权,因此,我国如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成为我国实现产业蛙跳,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本文强调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于培育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顾海峰  
"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与升级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本文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态演进为切入点,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并进一步设计了基于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路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文章突破从速度、规模等单一指标去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表象,创新性地概括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同时构建了产业导向性、产业带动性、产业市场化、产业创新性、产业效益性五个一级指标和十七个二级指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28个省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省份综合质量领跑,但产业创新"掉队";中部省份创新能力突出,但市场拓展"缺位";西部省份市场表现积极,但产业反应"冷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娟  葛雪倩  
文章从制度供给和市场培育的角度,选取十个技术指标,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2006-2011年不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技术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分别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海洋科研经费收入和科研人员比例对海洋资源开发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与陆域经济紧密关联的船舶制造业影响相对较小;市场开放和外资引进对我国海水利用业和海洋油气业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各类海洋新兴产业与金融相关率的关联度都普遍不高;在市场培育方面,海洋电力业与需求收入弹性的关联度最高。文章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据此推导出相应的政策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珂  耿成轩  
基于我国地区视角,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一定的权重赋予方法,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及与之相关的制度环境进行评价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2010-2016年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协调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的制度环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两者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北京勉强协调,有9个地区濒临失调,14个地区轻度失调,广西中度失调。大多数地区的创新能力发展滞后于制度环境。只有采取措施从优化制度环境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同时入手,才能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盛祥  
制度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最大蕴含的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激励性和最大成功的保障性等功能,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由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和科技创新体制等缺陷引起的我国战略新兴产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业同构、产业配套不完善及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推进制度创新。要建立健全地方政府政绩评价体系,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推进金融政策创新,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瓶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斌  汪泓  
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如何从需求端设计创新政策,有效发挥需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首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判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设计需求面创新政策的必要性,从国家、政府、企业、公众4个层次需求者的不同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了一个"四层六维八方面"需求面创新政策体系,为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制度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最大蕴含的动力性、最大限度的激励性和最大成效的保障性等功能,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低端化、同构化、失衡化等问题,不能纯粹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技术因素等进行考量,而是要从更具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寻找根源。文章认为,推进制度创新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重点是要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统筹协调机制、科技制度和风险评估、预警、补偿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文锋  刘薇  
文章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传统定性范式,遵循产业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构建了"发展阶段—特征—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框架,将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标志转化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市场动力因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完全处在同一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并且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中对技术和市场的需求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完全沿用产业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动力规律,并针对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给出了"量体裁衣"的政策设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提供的创新设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即是处于领先市场地位还是滞后市场地位,将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本文将从领先市场的视角,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征与机理,阐述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角色的定位,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家喜  
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关键成功因素,探讨了领先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根据产业技术能力和领先市场潜力的不同,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四类路径。最后提出了在领先市场视角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认为,加快培育领先市场角色、通过技术与市场的互动形成主导设计、促进创新的全球扩散,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强  
<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调整,使得创新驱动战略中的资本,技术和知识要素重新实现了优化配置。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明确问题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增加科技、金融等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维达  杜鹏娇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和产业安全指标构建原则,从产业国内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和产业关联性角度,遴选了18个三级指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全评价的指标。在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安全时要注意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赋权,定量指标要进行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的相对性和产业安全度量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宏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载体是企业,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同。中小创业企业是破坏性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是由于自有资源不足,这些企业必须从外部筹措所需资源,特别是资金。在市场机制下,中小创业企业很难从银行等机构获得债权资本,因此,向其提供股权资本和管理服务的创业融资显得非常重要。创业融资体系是创业投资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前者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者的建立和完善。本文试图按照上述逻辑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业投资体系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