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2)
2023(12685)
2022(10954)
2021(10629)
2020(9070)
2019(21072)
2018(21408)
2017(42067)
2016(22746)
2015(25553)
2014(25668)
2013(24619)
2012(22532)
2011(20296)
2010(20752)
2009(19316)
2008(18895)
2007(16338)
2006(14693)
2005(12912)
作者
(62667)
(52260)
(52179)
(49657)
(33497)
(24759)
(23813)
(20134)
(19907)
(18851)
(17665)
(17658)
(16720)
(16489)
(16267)
(16196)
(15501)
(15346)
(15186)
(15119)
(13070)
(12761)
(12715)
(12058)
(11862)
(11795)
(11630)
(11359)
(10552)
(10329)
学科
(88781)
经济(88680)
管理(64948)
(61644)
(50921)
企业(50921)
方法(42816)
数学(38538)
数学方法(37830)
(25233)
中国(25224)
(24673)
(20964)
业经(19137)
(17487)
贸易(17477)
(17083)
(16032)
银行(15999)
农业(15909)
(15896)
(15348)
地方(15259)
理论(15066)
(14369)
(14368)
金融(14366)
(14137)
(14081)
财务(14016)
机构
学院(317210)
大学(315527)
(131391)
经济(128682)
管理(124401)
理学(107272)
理学院(106149)
管理学(103986)
研究(103965)
管理学院(103381)
中国(80029)
(65772)
(64812)
科学(61688)
(51479)
财经(50492)
(48578)
中心(47829)
(47479)
研究所(46516)
(45904)
业大(44465)
北京(41493)
(41208)
师范(40818)
经济学(40102)
农业(37973)
(37844)
财经大学(37576)
(37423)
基金
项目(208837)
科学(165450)
研究(155012)
基金(151838)
(131444)
国家(130364)
科学基金(112573)
社会(96927)
社会科(91937)
社会科学(91913)
(81492)
基金项目(79252)
教育(73875)
自然(73241)
自然科(71584)
自然科学(71562)
自然科学基金(70261)
(69081)
编号(64020)
资助(63664)
成果(52534)
(47256)
重点(47187)
(44820)
课题(44461)
(44054)
创新(41112)
教育部(40983)
科研(40130)
大学(39647)
期刊
(142473)
经济(142473)
研究(95519)
中国(59484)
(48869)
管理(47325)
学报(44522)
(43571)
科学(42664)
教育(38603)
大学(35153)
学学(32932)
(32447)
金融(32447)
技术(30510)
农业(29513)
财经(24731)
业经(23956)
经济研究(23372)
(21234)
问题(19133)
统计(16372)
(15945)
理论(15731)
技术经济(15623)
(15063)
(14550)
商业(14358)
实践(14166)
(14166)
共检索到469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楠  
电信接入价格问题要基于一定的市场结构与规制体制进行研究,它是参与互联互通各方利益与矛盾的焦点,涉及经济利益的分配即成本的分摊和收益的分享两个方面。要推进互联互通的顺利开展,必须结合我国电信市场改革实践,接入价格兼顾成本和收益两个方面,从而使得各参与方利益得到保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安玉兴  田华  李宇  
中国电信市场的分业经营以及接入价格的强制性非对称管制导致移动对固定网络的替代越来越显著。传统的纯网络竞争模型在处理F-M模式下的网络竞争时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基于中国的实践,对传统的LRT模型进行扩展,以适合对中国的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非互惠接入定价下,F-M模式下的网络竞争对固定网络的影响是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实现固定与移动网络的融合,进而促进中国电信市场的全业务竞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楠  
没有公平合理的接入价格是目前我国电信业互联互通不畅的主要因。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网间接入价格是互联互通问题的关键。文章通过采用相对机会损益解释了互联互通中讨价还价现象发生的原因,并建立边际增量收人模型从利益分享和成本分摊这两个角度分析了如何确定合理的接入定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良定  陈秋霖  
本文分别给出了无消费信贷和有消费信贷条件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型 ,阐释了消费信贷的作用机理 ,并结合现阶段中国国情 ,探讨了当前消费信贷政策及其有效性。本文认为 ,人们消费行为表现出收入、信贷、文化三效应。根据国情 ,( 1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进入信贷消费的社会 ,增加商品有效供给、提高居民收入以及提供居民相对稳定的收入和支出预期应该是目前刺激消费、拉动需求的主要措施 ;( 2 )保持节俭传统同时 ,大力倡导小康消费文化 ,反对诸如极品消费等不良消费倾向 ;( 3 )采取“低信贷利率、低商品价格和低进入壁垒”的“三低政策”启动消费信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喻言  
本文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从生活费用和行政管理费用、就业概率、农村实际工资率以及非货币性收益和成本四个方面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并根据修正后的模型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振岩  姜德波  
基于我国电信业全业务重组的背景,通过建立一个三家运营商的双向接入定价模型,探讨接入定价的决定因素和有效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在数网竞争情形下符合效率原则的双向接入Ramsey定价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美娟  唐启明  
中国电信业自2010年实施携号转网政策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这表明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尚不能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格局,还要出台其他政策与之配套,例如接入定价规制政策。以移动-移动互联为例,研究中国电信业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应如何进行接入定价,以优化电信业市场结构和提高市场竞争效率。研究得出: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当接入价格等于接入成本时,使得强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弱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增加,最后达到均分市场的格局。因此,为了使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日趋均衡,在实施携号转网政策的同时,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磊  
伴随中国电信行业产业结构变动,中国电信网络接入建立了以零售资费为基础的不对称的网间结算资费政策框架。尽管该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壮大,但却始终没有实现其促进有效竞争格局形成的目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这一网间结算资费规制框架长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接入定价不能准确反映接入成本、接入定价调整步伐相对滞后、不对称接入定价规制政策加剧了结构失衡等方面。因此,适应中国电信市场发展新趋势,应总结之前接入定价政策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国际经验,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完善中国电信接入政策,确保电信企业公平无歧视接入,促进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实现电信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美娟  唐启明  
中国电信业自2010年实施携号转网政策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这表明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尚不能改变中国移动"一家独大"格局,还要出台其他政策与之配套,例如接入定价规制政策。以移动-移动互联为例,研究中国电信业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应如何进行接入定价,以优化电信业市场结构和提高市场竞争效率。研究得出:在携号转网政策下,当接入价格等于接入成本时,使得强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弱势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增加、利润增加,最后达到均分市场的格局。因此,为了使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日趋均衡,在实施携号转网政策的同时,还应以接入价格等于接入成本的方法进行接入定价。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梁碧波  
工序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企业生产总部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给发展中国家创造出更多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导致某些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在"比较优势陷阱"中。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战略应建立在动态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驱动力,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将现有的比较优势通过逐步积累和有序释放而转化为未来的竞争优势,确立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比较优势产业或领域。另外,在工序分工的背景下,将贸易政策在特定领域的调整对象由最终产品改为"生产工序",会更能体现贸易政策的调节功能,并有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位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昝廷全  
本文首先论述了“系统经济,整合为王”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系统的资源位凹集模型把经济系统的实际资源位结构构造成凹集是整合在所有权意义上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必要条件,这为如何发展系统经济指明了方向;根据这个模型,推广了国际贸易理论的Heckscher-Ohlin定理,提出了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如何在国际分工中获得最大的国家利益的对策性建议和必须进行的观念转变;最后,在对科斯企业理论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凹集模型,进一步指出在系统经济条件下,整合资源的能力是企业家的核心能力的新理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泓  张祖士  
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并不能消除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在全流通时期,大股东理性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及其后的股份减持很可能诱致股市的过度波动。对这种股市过度波动所引致的股市脆弱性机理我们进行了模型推导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牛市中,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会导致牛市的助涨。而当熊市来临时,大股东会停止资产注入并减持股份,进而起到熊市助跌的作用。针对由此引起的股市脆弱性,监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文魁  
机构改革引发的“脱钩”与“重组”、债转股、上市、改制等都对国企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下一步应该加快调整国有资本的分布范围,建立透明的、竞争性的国有资产流转机制,更多地进行“退出型股权多元化”,并将柜台交易纳入政策视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三毛  张同健  
文章在回顾传统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以及M—F模型以后,介绍并分析了基于代际分析框架的现代经常帐户理论以及相关政策含义,并作了简要的评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