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17)
2023(13188)
2022(10788)
2021(10022)
2020(8737)
2019(20224)
2018(20412)
2017(39987)
2016(21617)
2015(24786)
2014(24983)
2013(24547)
2012(22502)
2011(20214)
2010(20119)
2009(18820)
2008(18611)
2007(16659)
2006(14484)
2005(13025)
作者
(62670)
(52198)
(52175)
(50028)
(33129)
(24955)
(24096)
(20562)
(19841)
(18562)
(17577)
(17481)
(16521)
(16417)
(16397)
(16160)
(15976)
(15565)
(15044)
(15011)
(12900)
(12856)
(12832)
(11929)
(11885)
(11759)
(11624)
(11559)
(10680)
(10403)
学科
(92181)
经济(92082)
管理(60904)
(60018)
(47991)
企业(47991)
方法(44125)
数学(39350)
数学方法(38868)
中国(26689)
(26519)
(23833)
业经(20161)
(18275)
(17426)
贸易(17419)
地方(17258)
(17198)
农业(17165)
(16969)
(15071)
银行(15037)
(14814)
财务(14749)
财务管理(14711)
(14319)
企业财务(13944)
(13658)
金融(13655)
理论(13612)
机构
大学(314767)
学院(314342)
(130720)
经济(128034)
管理(122254)
理学(105652)
理学院(104553)
管理学(102680)
管理学院(102092)
研究(101448)
中国(77644)
(65978)
科学(61713)
(61176)
(51579)
(50674)
财经(49053)
中心(47891)
(46524)
业大(46439)
研究所(45924)
(44435)
北京(41187)
经济学(40655)
农业(40632)
(40196)
师范(39758)
经济学院(37000)
(36891)
(36461)
基金
项目(207589)
科学(163260)
研究(151116)
基金(150727)
(130955)
国家(129904)
科学基金(111607)
社会(95731)
社会科(90781)
社会科学(90754)
(81326)
基金项目(79905)
自然(72165)
教育(70506)
自然科(70475)
自然科学(70454)
自然科学基金(69158)
(68615)
编号(62339)
资助(62002)
成果(50292)
重点(46858)
(46399)
(44794)
(43063)
课题(42290)
科研(40314)
创新(40308)
教育部(39845)
国家社会(39706)
期刊
(140265)
经济(140265)
研究(89090)
中国(55562)
学报(47399)
(47279)
(46723)
管理(44026)
科学(43596)
大学(36335)
学学(34249)
农业(31385)
教育(30782)
技术(29020)
(28275)
金融(28275)
业经(23911)
财经(23854)
经济研究(22650)
(20456)
问题(19982)
统计(16288)
(16210)
技术经济(15967)
(15686)
理论(15670)
商业(15042)
(14583)
(14495)
图书(14474)
共检索到453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姚士谋  李国平  刘慧  高晓路  
城镇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并大大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然而,近1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却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忽视了城镇化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出现了"冒进式"的城镇化现象。文章通过我国城镇化过速发展与空间失控的原因分析研究,建议采取严格而多方面的综合措施,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的严重趋势。使我国城镇化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走一条资源节约型即"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道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杜娜  王平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人口、经济、生活、景观和旅游五个方面对海南省2005—2014年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表明,海南省综合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特别是2010年建设国际旅游岛之后,综合城镇化水平提升较为明显。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海南省城镇化动力因子呈现多元化特征,内源力和市场力是海南省城镇化最主要的推动力,行政力对海南省城镇化影响也较为明显,外向力对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影响力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远配,何忠伟,刘志雄  
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的复合方法,对湖南省城镇化水平和进程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对未来17年的城镇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熙保  朱兰  
本文采用201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定量分析了城镇化水平影响城镇内部不平等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个体差异的扩大。较高的城镇化率具有工资溢出效应,但不同特征的个体获益不同。高职业技能个体从城镇化进程中获益大于中低职业技能个体,且城镇化率更高的城市具有更大的行业间工资溢出系数级差。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降低城镇不平等程度的关键在于提高就业质量,加大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教育和职业技能投入,同时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子鹏  李志平  
城镇化拓宽要素配置,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机械化、生物化学化、设施完善和管理科学化等农业现代化,抑制资源外流和成本上升,促进技术进步,影响农业生产率。分析发现:城镇化和人力资本提高了耕地生产率,但成本上升降低了投入-产出率;现代化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人均耕地增加提高了农业投入-产出率,但降低了土地生产率和农林牧渔收益率。针对农业生产率变化特点,提出了技术进步、加强现代化、防范风险和改进组织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丽  
流通业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现在城市化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段。流通业不仅是影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先导产业。流通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流通业的快速兴起解决了我国第一个重要难题——就业率低下的问题,因其需要大量的人力,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就业水平,并且它还与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有很大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现代流通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联系与它们之间的发展情况,发现它们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丽  
流通业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现在城市化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发展时段。流通业不仅是影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先导产业。流通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流通业的快速兴起解决了我国第一个重要难题——就业率低下的问题,因其需要大量的人力,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就业水平,并且它还与我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有很大的联系。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现代流通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联系与它们之间的发展情况,发现它们之间的互动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滨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选择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城镇化四个维度构建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和比较。研究表明,2000-2016年间中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但各维度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城镇化水平增长最快,而人口和生态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中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向东北部、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有所不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德凤  臧正  张雨  孙才志  
基于中国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诸要素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视角,借鉴人口承载力思想,提出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及其表征方法,参考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区域PRED系统的承载力—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指标体系(CPSR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度与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标准,通过多目标规划与决策方法对区域PRED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以2000-2012年大连市PRED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研究时段内大连市PRED系统一直处于超载状态,人口承载力由363万人降至291万人;②大连市PRED系统压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PRED系统负荷指数由0.97降至0.85,区域PRED系统综合响应级别始终处于Ⅱ级橙色预警或Ⅲ级黄色预警状态。评价结果基本符合近年来大连市有关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评价结果可视性较强、可靠性较高。区域PRED系统承载力概念以及基于CPSR模型的区域PRED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为定量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相关政策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磊  韦海民  刘正顺  
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2.0对陕西省2006-2012年七年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发现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整体呈增长趋势,新型城镇化发展好坏与DPSIR模型内部指标的协调性也有关系,即内部各指标呈现出正相关则发展较好,反之则不好。研究还发现制约陕西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能源利用程度不高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较小三个方面,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莉  李姣姣  
文章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均衡性等原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指标数据集进行定量分析,进而筛选出有效指标,建立了符合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A-PSO-ACO综合指数算法对33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得出我国33个试点城市的新形城镇化质量的相对位次,并对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与GA-SVM、PSO-SVM、ACO-SVM评估结果进行对比,GA-PSO-ACO综合指数的评价效果更为理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浜源  王亮  
根据我国1990-2011年的数据,对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格兰杰检验和协整方程估计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工业化发展具有助推作用,且城镇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则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来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作用比工业化要高得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高权  王帅  
以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各省市的城镇化水平,并结合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省际综合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综合城镇化水平超前和滞后的省域在东西部之间交错分布,并没有出现东部地区城镇化超前而西部地区城镇化滞后的空间分异格局;②省际尺度上综合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空间依赖性;③空间计量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以及人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对省域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弹性系数显著为正。模型的系数值为负,表明省域之间综合城镇化水平存在"跷板效应"。因此,在稳步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前提下,政府应适当提高资本和劳动力在区域间的配置能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滨  
选择城镇发展质量、城镇化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维度的34个指标,构建了我国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我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0-2016年,我国城镇化质量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各省市在主要维度上发展水平不平衡;我国五大区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向东北部、中部、西南部和西北部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采用泰尔指数对城镇化质量区域差异进行空间分解发现,我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区域间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是我国城镇化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区域内差异对这种空间格局的影响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