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0)
- 2023(11983)
- 2022(10079)
- 2021(9381)
- 2020(7992)
- 2019(18114)
- 2018(17862)
- 2017(36101)
- 2016(18797)
- 2015(20542)
- 2014(20271)
- 2013(20064)
- 2012(18225)
- 2011(16262)
- 2010(16174)
- 2009(15269)
- 2008(13892)
- 2007(11820)
- 2006(10191)
- 2005(8989)
- 学科
- 济(78813)
- 经济(78750)
- 管理(54297)
- 业(52686)
- 企(43222)
- 企业(43222)
- 方法(37938)
- 数学(35049)
- 数学方法(34682)
- 融(27390)
- 金融(27388)
- 中国(26977)
- 银(26155)
- 银行(26147)
- 行(25223)
- 财(24174)
- 农(19702)
- 制(18433)
- 地方(17870)
- 务(16625)
- 财务(16582)
- 财务管理(16549)
- 业经(15975)
- 企业财务(15798)
- 贸(15414)
- 贸易(15398)
- 易(15095)
- 农业(13048)
- 体(11649)
- 中国金融(11470)
- 机构
- 学院(253638)
- 大学(252166)
- 济(113235)
- 经济(111131)
- 管理(101569)
- 理学(88035)
- 理学院(87207)
- 管理学(85916)
- 管理学院(85450)
- 研究(78341)
- 中国(69796)
- 财(55492)
- 京(50594)
- 财经(44749)
- 科学(42781)
- 经(40747)
- 中心(39993)
- 经济学(36980)
- 所(36451)
- 江(34994)
- 财经大学(33813)
- 经济学院(33806)
- 农(32992)
- 研究所(32771)
- 业大(32395)
- 北京(31301)
- 范(29708)
- 融(29655)
- 师范(29425)
- 金融(29132)
- 基金
- 项目(171089)
- 科学(137250)
- 研究(127690)
- 基金(127610)
- 家(108984)
- 国家(108119)
- 科学基金(95004)
- 社会(84448)
- 社会科(80522)
- 社会科学(80504)
- 基金项目(67723)
- 省(65815)
- 自然(59617)
- 教育(58764)
- 自然科(58264)
- 自然科学(58251)
- 自然科学基金(57188)
- 划(54980)
- 资助(52223)
- 编号(51544)
- 成果(40436)
- 部(39378)
- 重点(38542)
- 发(37405)
- 创(36569)
- 国家社会(35923)
- 教育部(34736)
- 创新(34322)
- 人文(34253)
- 课题(34097)
- 期刊
- 济(113106)
- 经济(113106)
- 研究(74767)
- 融(43345)
- 金融(43345)
- 财(43044)
- 中国(41713)
- 管理(36381)
- 学报(31187)
- 科学(30579)
- 农(28399)
- 大学(25349)
- 学学(24295)
- 财经(22190)
- 技术(22028)
- 经济研究(19458)
- 教育(19026)
- 经(19022)
- 农业(18757)
- 业经(18256)
- 问题(15730)
- 理论(14420)
- 贸(13505)
- 实践(13057)
- 践(13057)
- 统计(12783)
- 商业(12226)
- 技术经济(11991)
- 国际(11911)
- 财会(11544)
共检索到368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孟亮 王凯丽
在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供给调控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起着传导作用,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努力程度也影响着货币供给调控,目前,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存在使货币供给调控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加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在货币供给调控中的作用,逐步推行区域性货币政策,改善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
关键词:
区域金融 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黎鹰
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波动性。不过这个时期的波动与以前历次波动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过去历次波动通常是由商品市场上的变动引起的:过度投资改变了积累和消费间的比例,在压低消费的同时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80年代的增长波动却与货币市场上的变动密切联系:投资的膨胀或压缩不是通过积累-消费结构的变化,而是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即通过货币数量的膨胀或收缩实现的。过多的货币供给在加大社会供求缺口、拉动物价水平上涨的同时,也支撑了经济增长。于是,通过金融宏观调控以促进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便出现了。本文试图从货币、信贷供给过程内生性的角度对此发表一些意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李云山
1998年信贷规模控制取消以后,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人民银行总行为主体、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主要政策工具的调控体系,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信贷倒逼问题,总量调控效果显著。但同时由于我国各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平衡性、信贷供给市场的寡头垄断性,单一总量调控模式客观上加剧了货币信贷供给的区域差异,不利于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和货币政策实施所面临的三个不均衡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市场化货币供给机制和金融调控模式。
关键词:
总量调控 结构问题 货币供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金融机构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介,我国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领域的冲击必须通过金融机构来进行,目前我国各区域的金融机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金融机构种类丰富齐全,分布密度大,而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些分支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贷款权限较低,我国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差异必然使货币政策传导出现区域差异化效应。
关键词:
金融机构 货币政策 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孝兵 徐良平
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货币供给决定与金融宏观调控陈孝兵,徐良平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我国货币供给机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货币供给从原来直接控制的资金供给机制逐步向由央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在货币乘*数作用稳定情况下)达到对货币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杨立杰
当前各级政府均希望释放金融活力刺激经济潜力,使得区域金融发展目标趋同;同时,为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央银行也致力于推动各级金融市场发展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精细化操作。在此背景下,从中央银行提升货币政策效力的视角出发,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并进一步探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摒弃了静态意义上区域金融发展程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单调对应的传统研究模式,在建立区域金融发展综合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发展收敛性这一动态概念,重点从规模大小、作用时刻和持续时长三个方面,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动态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区域效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我...
关键词:
金融发展收敛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振华 胡绪红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而且各省存在一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文章认为,为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金融结构 VAR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崔满红
作为货币政策体系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保费收入、股本融资以及银行信贷规模等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了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重要影响。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发现保费收入、股本融资等区域金融结构间的变量差异在统一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着非对称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效应。改善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提高货币政策传达的效率,需要政府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完善区域间巨大的金融结构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冠 黄合建
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区域中有结构性差异的金融体系对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产生出不对称的区域分配性政策效应。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货币政策基于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区域分配性效应进行实证考察,以便提出在操作目标和执行机制层面配合总量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视角,从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渗透程度差异的实证分析着手,分析了金融结构差异导致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机制和效应,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世成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由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的不合理,债券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发展滞后,以及商业银行改革难以到位等原因,导致中央银行在控制基础货币方面出现了力不从心的感觉。文章最后就如何增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控制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基础货币:调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范祚军 洪菲
本文在梳理前期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剖析统一货币政策执行与区域性政策扶持的两难选择出发,运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有关数据实证研究,得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并提出通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货币传导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源芳
作为应对通货膨胀的主要宏观调控措施,货币政策历来都受到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视。但是,从2006年开始的本轮通货膨胀中,中国政府屡次动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果是消费物价指数的渐进攀升。本文从中国区域金融差异的角度分析了渐进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并在分析全国统一货币政策失灵机制的基础上为将来可能的区域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渐进性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达
宏观经济问题是国家经济生活中总量方面的问题,诸如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的总量,全社会商品、服务的供与求,劳动力的供与求、货币的供与求、预算的收与支、结余或赤字的总量,以及相应的经济增长率、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工资率和就业率、利息率和汇率的总量比率。这些总量和比率,在均衡与失衡、协调与失调、相容与排斥等相关形态的运动过程中,按照怎样的规律趋向或背离均衡点,构成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通过控制央行存贷款利率 ,直接锁定和调节同业拆借利率 ,而不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做法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 ,因为这种调控利率模式比我国准备采取的美国模式容易得多 ,我国也具有如此操作的基本条件。我们目前同业拆借利率并未发生在央行存贷款利率之和两分之一的地方的重要原因 ,是我们还没有将利率调控的目标和机制转移到加拿大等国的模式上来。只要我们做出这样的调整 ,实现无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利率调控还是非常有可能的 ,利率市场化也将轻而易举地突破瓶颈
关键词:
利率调控模式 货币供给量变动 同业拆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飞鸣
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而言,原有货币政策操作范式存在较为明显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而在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征收法定准备金的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地区发放的贷款中央银行分别征收不同的贷款准备金率,就具有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的功效,纾解甚至消除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差异。并且,在存款准备金政策软化的国际背景下,这种货币政策调控新范式可以重塑准备金政策,强化货币政策的效果。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效应 贷款准备金 新范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