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5)
- 2023(11326)
- 2022(9716)
- 2021(9124)
- 2020(8028)
- 2019(18556)
- 2018(18493)
- 2017(36902)
- 2016(19807)
- 2015(22501)
- 2014(22589)
- 2013(22398)
- 2012(20682)
- 2011(18673)
- 2010(18470)
- 2009(17452)
- 2008(17282)
- 2007(15447)
- 2006(13154)
- 2005(11727)
- 学科
- 济(87377)
- 经济(87292)
- 管理(56892)
- 业(55184)
- 企(44009)
- 企业(44009)
- 方法(43572)
- 数学(39543)
- 数学方法(39115)
- 财(23047)
- 中国(23035)
- 农(22930)
- 地方(17828)
- 业经(16587)
- 贸(16358)
- 贸易(16353)
- 制(16244)
- 易(15923)
- 学(15401)
- 农业(15121)
- 务(14797)
- 财务(14754)
- 财务管理(14719)
- 银(14138)
- 银行(14112)
- 企业财务(13982)
- 行(13440)
- 融(13389)
- 金融(13386)
- 和(12688)
- 机构
- 大学(289328)
- 学院(289274)
- 济(123070)
- 经济(120640)
- 管理(114537)
- 理学(99373)
- 理学院(98314)
- 管理学(96719)
- 管理学院(96164)
- 研究(91393)
- 中国(70440)
- 京(59508)
- 财(57147)
- 科学(55006)
- 财经(46370)
- 所(45211)
- 农(44305)
- 中心(43468)
- 经(42006)
- 江(41385)
- 业大(41303)
- 研究所(41103)
- 经济学(38822)
- 北京(37068)
- 范(36444)
- 师范(36093)
- 经济学院(35414)
- 农业(35120)
- 财经大学(34578)
- 州(33179)
- 基金
- 项目(193119)
- 科学(152961)
- 基金(141640)
- 研究(140948)
- 家(122413)
- 国家(121450)
- 科学基金(104831)
- 社会(90575)
- 社会科(85939)
- 社会科学(85916)
- 基金项目(75346)
- 省(75184)
- 自然(67545)
- 自然科(65924)
- 自然科学(65904)
- 教育(65583)
- 自然科学基金(64718)
- 划(63549)
- 资助(58355)
- 编号(57713)
- 成果(46071)
- 部(43855)
- 重点(43582)
- 发(41858)
- 创(40115)
- 课题(38712)
- 教育部(37817)
- 国家社会(37662)
- 科研(37637)
- 创新(37564)
共检索到407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凯 苏剑
在我国对于资本流动性的测算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计算Feldstein-Horioka方程的投资储蓄系数,如果该系数较小,就认为资本流动性较大。本文应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通过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在同一个时期的对比,发现当资本流动性增大的时候,投资储蓄系数不是减少,而是增大。这说明我国出现了国外所说的Feldstein-Horioka之谜现象,它意味着我国上述常见的测算资本流动性大小的方法可能存在错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英华 余雪静
资本流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储蓄与投资是资本流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此文章利用Feldstein-Horioka的模型框架,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面板单位根检验检验基础上,建立面板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并采用最新发展的PMG面板协整估计方法实证研究国内1985~2011年资本流动情况。研究表明,我国资本流动存在区域差异,沿海地区的资本流动比内地地区要活跃,同时由于大国效应的影响,全国的资本流动较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于春海
本文在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利用1978~2004年的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投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在长周期样本中,中国国内储蓄和投资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国内投资对国内储蓄的敏感系数较高;在分阶段的短周期样本中,资本流动性的变化对储蓄-投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资本流动性不能解释中国储蓄-投资关系的特殊表现,主要原因之一是储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不可分性,另一个原因是经济增长阶段和增长模式的特殊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强
文章利用我国1978年至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各省储蓄投资的相关性来分析国内资本的流动性问题。为避免以前文献中出现的交通费用与文化差异、储蓄的内生性以及计量模型中的线性假定等问题,文章采用光滑转换面板模型,利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国内资本流动存在Feldstein-Horioka之谜,并且发现新的谜思,即经济增长率越高的省份,其投资受储蓄的约束越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凯 任丽明
国内学者在应用Feldstein-Horioka测度衡量资本流动性大小时,往往默认流动性越大,储蓄留存系数越小,很少有人检验这一理论假设在现实中是否正确。本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误差修正模型,通过我国西部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在同一个时期的对比,发现当资本流动性大的时候,储蓄留存系数不是小,而是大,从而得到与国外大量同类研究相同的结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本研究基于Feldstein-Horioka方法考察我国区域间储蓄投资相关性及其所体现的区域间资本流动性。截面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性介于国际情形和发达国家内部情形之间,并且不断加强。但是,考虑区域规模效应、经济周期效应以及误差修正项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间资本流动性显得更弱一些,即使正在加强也较为缓慢。2003年以来,我国区域间储蓄投资短期转化系数急剧上升及其所反应出的区域间资本流动性减弱,虽然可以部分地解释为区域规模效应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区域间金融市场分割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晋斌 刘璐 陈金至 郝超鹏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资本开放的情况下,资本应在全球进行最优配置,一国投资既可以来自国内又可以来自国外,因此国内投资和国内储蓄之间的相关性就会比较小。但Feldstein和Horioka (1980)发现,一国储蓄和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很大,与传统经济理论所认为的相反,这被称为Feldstein-Horioka之谜。在中国Feldstein-Horioka之谜同样成立,但在不同阶段程度有所不同。本文首先采用变系数回归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方法研究了Feldstein-Horioka之谜在中国随时间变化的整体状况,其次分三个阶段进行了研究,最后着重分析了金融发展的不同维度对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影响。本文发现:(1)中国的FeldsteinHorioka之谜在绝对水平上依然存在,即不管资本流动规模如何,投资和储蓄的绝对相关性依然很大,但中国投资和储蓄的关系受开放程度很大的影响,在相对水平上不存在:在开放程度较小的1978—1993年,中国投资和储蓄关系紧密; 1994—2008年中国投资和储蓄相关性下降,该阶段中国实行了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政策,经常账户占GDP的比例总体上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9—2017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中国投资和储蓄的关系再次紧密起来,此时中国经常账户占GDP的比例从2008年的9%左右陡降至2009年的4%左右,且此后该比例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金融发展是影响储蓄与投资关系(从而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滕建州 颜蒙 杨帆
立足于中国经济转型研究的前沿,利用时变参数方法对Feldstein-Horioka事实进行再检验;进一步,引入金融发展变量作为刻画经济转型下金融发展状况的替代变量进行扩展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受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的影响,储蓄—投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变波动特征;其次,金融发展变量的引入并未对储蓄—投资关系产生显著影响,表明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仍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后,中国的储蓄—投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统计关系,并不能表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高效率。这与多数现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志文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中国之谜"的由来,并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中国之谜"的存在,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产囤积假说",试图解释"中国之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到金融资产这一新的变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之后,传统的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之间正相关的关系消失了。
关键词:
中国之谜 超额货币供应 金融资产囤积假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梁文艳 周晔馨
基于中国"211"大学教育学科教师的科研生产数据,本文尝试从社会资本与合作视角阐释女性科研生产力低于男性这一"科研生产力之谜"。研究发现:(1)女性仅在与导师所建立的合作关系这项强关系的"拥有"水平上超过男性,女性"拥有的"和"动用的"其他社会资本均显著低于男性;(2)"动用的"社会资本以及"拥有的"弱关系对女性科研生产力的提升效应均显著高于男性,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上述提升效应在高科研生产力水平群体更加明显;(3)以与导师的合作关系为代表的基于学缘的强关系对男、女教师群体均无显著的提升效应,在高科研生产力的女性群体中甚至显示出负向效应。本文从一个较新的视角解释了"科研生产力之谜",并利用面板...
关键词:
科研生产力 性别差异 社会资本 科研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金生 王鹤 杨丽
依据1995-2010年的我国七大地区(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发现,考察期内,七大地区的就业和FDI的区间差异对各自总差异的贡献度分别为73.17%和66.87%,区域差异主要是区间差异造成的。基于CES生产函数推导出的就业决定计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实证研究了FDI流动与我国区域就业差异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FDI的差异是导致区域就业差异的显著因素。除华北地区外,整体上FDI加大了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就业差异,缩小了中部地区的就业差异。就业的区域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FDI在我国区域间的投资倾斜所带来的就业转移、就业替代和就业结构变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爱芹 赖德胜
集聚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空间和就业人口上的密集程度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然而,当前关于人力资本密度特别是纳入空间因素的人力资本密度对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有限,基于中国数据的分析更是少见。为构建人力资本密度新内涵,实证检验其对创新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基于2003—2019年我国省级数据,以单位行政区划面积和就业人口总量为密度单位,构建包含地理空间密度和人口结构密度两个指标的人力资本密度变量,使用创新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看,人力资本密度两个指标对我国创新产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高人力资本密度有助于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分地区看,人力资本地理空间密度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但对中部地区具有负向显著影响;人力资本人口结构密度对东部地区创新产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对西部地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中部地区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为更好地推动人力资本集聚与区域创新,一要在继续扩大人力资本规模的同时,重视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加强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培养;二要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三要发掘区域发展政策红利,结合地区发展特色与所处阶段,制定配套的人才发展与集聚政策;四要充分发挥东部地区人才和创新优势,推动其在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和引领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泽军
在我国,资本边际收益率似乎并没有随投资的高速增长而递减,并且高资本收益率还和大量外汇盈余和银行储蓄共存。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劳动者、私营部门和国营部门的三部门增长模型,试图解析这种经济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金婵 巩云华
在现代经济中,资本流动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基于资本跨区域流动效应的理论,选取我国2000-2009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对于各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加快各地区的资本流动,完善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加强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有利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资本流动 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永平 张宗益 祝接金
本文采用新近提出的ARDL-ECM模型,通过检验各地区储蓄-投资的长期共积关系并计算其储蓄保留系数,从储蓄-投资相关关系这一新角度分析改革以来我国区域间的资本流动,实证结果与从不同流动渠道分析区域间资本流动的结论一致,即总体上东部是资本净流入地区,西部是资本净流出地区,中部地区基本持平,证实了资本向东部地区流动的区域间资本流动的基本趋势。
关键词:
区域 资本流动 储蓄-投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