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31)
2023(15897)
2022(13441)
2021(12609)
2020(10684)
2019(24642)
2018(24769)
2017(47672)
2016(25629)
2015(29138)
2014(29350)
2013(29087)
2012(26998)
2011(24618)
2010(24993)
2009(23408)
2008(23148)
2007(20815)
2006(18707)
2005(16880)
作者
(73704)
(62205)
(61840)
(59206)
(39055)
(29707)
(28141)
(24156)
(23447)
(22260)
(21161)
(20716)
(19666)
(19507)
(19199)
(19196)
(18495)
(18110)
(17923)
(17714)
(15626)
(15333)
(15140)
(14321)
(14209)
(14084)
(13672)
(13634)
(12682)
(12408)
学科
(126564)
经济(126442)
(69926)
管理(66895)
(51887)
方法(48155)
(48027)
企业(48027)
数学(43184)
数学方法(42722)
农业(34208)
中国(32943)
业经(29126)
(28897)
地方(28155)
(25311)
(22370)
(19890)
贸易(19879)
(19311)
(18934)
银行(18896)
(18152)
(17981)
(17693)
金融(17689)
(17132)
环境(16479)
(15887)
(15097)
机构
学院(372639)
大学(368986)
(165346)
经济(162075)
管理(140511)
研究(129208)
理学(119904)
理学院(118610)
管理学(116671)
管理学院(115968)
中国(100805)
(77536)
(76198)
科学(76138)
(72960)
(65424)
中心(60262)
财经(59058)
研究所(58803)
(57501)
业大(56252)
农业(56002)
(53445)
经济学(51177)
北京(49094)
(48376)
师范(47947)
经济学院(45895)
(45490)
(44939)
基金
项目(238421)
科学(187098)
研究(177967)
基金(171565)
(148478)
国家(147149)
科学基金(125628)
社会(113733)
社会科(107378)
社会科学(107348)
(94130)
基金项目(90621)
教育(81248)
自然(78443)
(77811)
自然科(76510)
自然科学(76489)
自然科学基金(75096)
编号(73729)
资助(69975)
成果(60015)
重点(53974)
(53567)
(53534)
课题(50771)
(48895)
国家社会(47079)
创新(45815)
教育部(45794)
科研(45416)
期刊
(194341)
经济(194341)
研究(114818)
中国(75837)
(73209)
(58345)
学报(54946)
科学(51561)
管理(49889)
农业(49319)
大学(42977)
学学(40504)
(39616)
金融(39616)
教育(38085)
业经(34481)
技术(34386)
经济研究(30253)
财经(29848)
问题(26542)
(25791)
(23895)
技术经济(19865)
统计(19294)
世界(19151)
(18824)
(18389)
理论(17960)
经济问题(17726)
商业(17006)
共检索到573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赛香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1949年以来三次重要农村经济改革及其对我国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明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农民收入三起三落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1)每次改革都发生在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之时;(2)每次农村经济改革都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持续时间不长,且随之而来的是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经济陷入困境;(3)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略有下降。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1949年以来三次农村经济改革的延续,基于已有三次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提出背景的分析,指出:(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再一次提出了对农村经济改革的需求;(2)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开源之策;税费改革属节流之需;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从根本上实现广开财源之举。基于以上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阐释新农村建设的实质,从而就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瑞德  蔡承智  
农民是否增收,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贵州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在于受到了自然资源、农业结构、农民自身、市场、城镇化以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应该从调整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市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菊红  
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表明,农民收入分配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即在经济发展早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当经济发展进入后期,收入分配不均等就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此时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缩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宏益  潘焕学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面临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发展缺乏后劲、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农民增收机制不健全和新农村建设成效不显著等问题。通过探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提出要素扩张法、科技推动法、结构优化法、专业合作法、特色取胜法、产业提升法、功能调动法和机制完善法等若干对策与建议,以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和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齐云  陆华新  鄢军  
本文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效果,在短期内非常有限,而从长期看也不确定———它依赖于新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否形成和与农业生产、销售、分配及服务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改善的程度。而且,就长期而言,农村税费改革本身只是一个切入点,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村改革的侧重点应当有所变化,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乡(镇)和村级财政制度的调整是根本。本文还利用调查数据,就国家减免农业税费可能的效果给出了一个实证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农民的农业收入已经接近极限,农民总收入与非农纯收入显著相关;短期内,在农业分配制度的调整相当有效的前提下,农民的收入只能够获得有限的增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家骥  
30多年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使其内在规律逐步显现,这一规律就是:"体内"孕育新事物,"体外"催生新事物。这个规律的本质是:农村经济改革一定要适应新事物的需求,促进新事物的生长。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占虎  
本文试图运用新制度经济学诱致性技术变迁、交易费用理论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三个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是主体,但当农民面对较高的交易费用时农民是不会自发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的(2)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办任何事情就该农民出钱、出力;(3)加大农民人力资本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敬忠  安苗  
本文研究表明,农民认为政府应该为新农村建设出绝大部分资金,农民自身更愿意以出工的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政府和农民的出资能力均有限,所以必须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德祥  李建军  
本文运用遵义市2001—2006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遵义市12个县(市)开展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活动以及相关的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出对于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研究表明,新农村建设及相关制度改革和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基础教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等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提高县级财政的自给率对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很强的正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本研究针对农民的幸福感与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从农民的收入入手,并随机调查了100农民,来了解收入对农民幸福感的影响程度,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提高农民幸福感的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蕾  刘黎明  唐伟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对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一些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更快实现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吉元  
(一) 在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工作中也有失误。问题主要发生在1985年以后至1988年期间。1985年粮食陡降2820万吨,是仅次于1959年减产最多的一年。1984年棉花达到625.8万吨,1985年油料达到1578.4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之后,也陷于停滞的境地。直到1989年以后,粮、棉、油的生产状况才开始出现转机。为什么1985年以后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连续几年徘徊不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建伟  
从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再从今天的科技文明至生态文明,一切都在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让农业产业现代化与生态农耕文化建设相结合,良性互动,需要对城乡生态一体化的布局进行综合的协调与改进。发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建议和发展策略,合理挖掘乡村独有的特色资源,通过城乡整体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还需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提高农村生产活力和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相融合的理想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卢昌军  
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非农产业发展缓慢以及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弱势地位等发展困境,而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各种保障制度以及金融服务欠缺等因素构成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最后就缓解困境、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作出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