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52)
- 2023(14468)
- 2022(12693)
- 2021(11897)
- 2020(9969)
- 2019(23145)
- 2018(22858)
- 2017(44152)
- 2016(24038)
- 2015(27160)
- 2014(27257)
- 2013(26293)
- 2012(23892)
- 2011(21262)
- 2010(20859)
- 2009(18769)
- 2008(17823)
- 2007(15202)
- 2006(12954)
- 2005(10732)
- 学科
- 济(91365)
- 经济(91258)
- 管理(68798)
- 业(64222)
- 企(54330)
- 企业(54330)
- 方法(45663)
- 数学(39957)
- 数学方法(39355)
- 农(24249)
- 财(23587)
- 中国(22899)
- 学(20836)
- 业经(20212)
- 地方(18488)
- 理论(16774)
- 制(16341)
- 农业(16103)
- 务(15363)
- 技术(15333)
- 财务(15278)
- 财务管理(15242)
- 和(15011)
- 贸(14886)
- 贸易(14881)
- 环境(14449)
- 企业财务(14428)
- 易(14406)
- 划(13077)
- 银(12785)
- 机构
- 大学(329990)
- 学院(329401)
- 管理(133651)
- 济(124733)
- 经济(121919)
- 理学(117093)
- 理学院(115818)
- 管理学(113551)
- 管理学院(112971)
- 研究(106372)
- 中国(76470)
- 京(69480)
- 科学(69047)
- 财(55984)
- 农(54996)
- 业大(52544)
- 所(52345)
- 中心(48848)
- 研究所(48390)
- 江(46393)
- 财经(45907)
- 范(43866)
- 师范(43359)
- 农业(43279)
- 北京(42937)
- 经(41936)
- 院(39788)
- 州(37708)
- 技术(36872)
- 经济学(36501)
- 基金
- 项目(239058)
- 科学(187480)
- 研究(172992)
- 基金(172223)
- 家(150985)
- 国家(149736)
- 科学基金(128811)
- 社会(107023)
- 社会科(101307)
- 社会科学(101280)
- 省(94735)
- 基金项目(92091)
- 自然(85666)
- 自然科(83695)
- 自然科学(83669)
- 自然科学基金(82109)
- 教育(80671)
- 划(79760)
- 编号(70951)
- 资助(70815)
- 成果(56208)
- 重点(53334)
- 部(52239)
- 发(50145)
- 创(49907)
- 课题(48885)
- 创新(46500)
- 科研(46198)
- 教育部(44590)
- 大学(44479)
- 期刊
- 济(128231)
- 经济(128231)
- 研究(90469)
- 中国(59163)
- 学报(55478)
- 科学(49580)
- 农(48547)
- 管理(47355)
- 财(42406)
- 大学(41956)
- 教育(39613)
- 学学(39533)
- 农业(33964)
- 技术(30761)
- 融(22387)
- 金融(22387)
- 业经(22256)
- 财经(21271)
- 经济研究(20433)
- 经(18093)
- 图书(17323)
- 业(17276)
- 科技(16904)
- 问题(16690)
- 版(16035)
- 技术经济(15616)
- 理论(15364)
- 资源(14722)
- 统计(14711)
- 业大(14576)
共检索到458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源源 蒋序标 季斌
国内外现有的关于都市圈的评价侧重于空间地理方面,将都市圈视为发展的"目的"。本文在归纳都市圈评价理论演化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视野限制,转而将都市圈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或"手段",并对都市圈的经济涵义作了剖析,最后基于成长能力的内涵,构建了都市圈成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都市圈 成长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春林 王一丞
城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是带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新的道路,提出了新的要求,沿着这一路线,本文从人口、经济、基本经济服务、生态环境、社会保障5个维度构建了京津冀都市圈新型城镇化测评指标体系,并对测评结果做出评价。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新型城镇化 复合指标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月征 袁乐平
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文章借用管理熵理论,从区域创新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并根据Brusselator模型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据,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评价 管理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关海玲 陈建成 李卫芳
构建了都市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初步评估,并比较分析其差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位于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的都市农业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城市的发展水平偏低。提出各地区应充分借鉴发达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优势进一步提高都市农业水平。
关键词:
都市农业 现代农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娟 吴建伟
文章引入商圈成长质量指数的概念,构建了衡量商圈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效度分析、信度分析与权重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所得出的评价体系对于政府规划部门、房地产开发商以及零售商业企业合理规划、布局、管理商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商圈 成长质量指标体系 效度 信度 权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伟 章仁俊
文章基于BSC的基本模型,从投入产出、环境优化、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设计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处理。
关键词:
科技资源 配置能力 评价 BSC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楼 柯丽霞 王英照
评价企业技术引创能力的实用方法就是根据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模型,通过分析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三个阶段提炼出企业技术引创能力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选择能力、技术引创资源投入能力、技术引创管理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引创产出能力等七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引创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基于过程的企业技术引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企业技术引创能力 过程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鲁芳 杨经欢 胡瑶
以湖南省内长株潭地区几所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为调研对象,建立了物流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因子分析,剔除不适当的指标,得到了适合于本次研究的物流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因子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明确该从何处提高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高校制定物流专业大学生的培养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物流专业大学生 实践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于喆 张义梁
笔者根据“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测算得出1996年、2001年和2004年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百分制下的得分分别为24.72分、39.36分和41.18分,而2003年日本和美国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分别为57.12分和80.25分。
关键词:
自主 国家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婷
本文在国家科普能力定义的基础上对地区科普能力进行界定,构建了地区科普能力的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河北省11个城市的科普能力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为我国掌握各地区科普能力的实际状况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地区科普能力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健 康旺霖 魏修华
企业的创新过程可归结为:积累(储备)→实施(效率)→实现(效益)这样一个实用模型。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性构建出一套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体系基础上,我们应用Seaty的1—9标度法和多层次分析法(AHP),对惠而浦、三星、海尔、海信和华为等五家电子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国内企业必须摆脱单靠扩大再生产规模或通过廉价劳动力获取价格优势这一竞争方式,而应致力于高附加值产品的自主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型企业 AHP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小素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像目前这样强调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为了有效地开展对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宏观指导,有必要根据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建立相应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监测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朱礼龙
从企业价值创新的全新经营理念和战略思维出发,探究了企业价值创新能力评价定位与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最后从提供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技术与管理创新能力、开拓市场与创新产品能力、产品功能创新能力以及突破现有市场边界能力等五个方面来构建企业价值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价值创新 价值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晋宇 姜慧慧 谢海燕
表征与变换能力是数学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梳理数学表征与变换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表征与变换能力的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希望可以通过指向性测试任务的编制,将学生数学表征变换能力水平定位在不同的评价维度和指标下,为更为深入细致地研究我国中小学生数学表征和变换能力发展特点提供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秀娟 吴诗禾 黄和亮
首先阐述了企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创新能力;然后从二维的角度分析了制浆造纸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产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包括产业自身创新能力因素和产业外部环境因素;最后,提出浆造纸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括:产业创新资源、产业创新倾向、产业创新成果以及产业制造能力等产业自身创新能力指标和产业政策支持、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指标。
关键词:
制浆造纸 创新能力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