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08)
- 2023(8087)
- 2022(6959)
- 2021(6661)
- 2020(5595)
- 2019(12994)
- 2018(12697)
- 2017(25098)
- 2016(13171)
- 2015(14764)
- 2014(14436)
- 2013(14033)
- 2012(12655)
- 2011(11016)
- 2010(10631)
- 2009(9316)
- 2008(8849)
- 2007(7079)
- 2006(5748)
- 2005(4584)
- 学科
- 济(53991)
- 经济(53935)
- 管理(40863)
- 业(38809)
- 企(32358)
- 企业(32358)
- 方法(28721)
- 数学(26072)
- 数学方法(25734)
- 财(15647)
- 农(14221)
- 中国(11803)
- 务(11163)
- 财务(11118)
- 财务管理(11098)
- 地方(11090)
- 业经(10678)
- 企业财务(10320)
- 贸(10065)
- 贸易(10060)
- 易(9794)
- 农业(9604)
- 学(9080)
- 环境(8799)
- 技术(8444)
- 制(8408)
- 和(7635)
- 划(7430)
- 理论(7078)
- 融(6821)
- 机构
- 学院(177060)
- 大学(176459)
- 济(75012)
- 管理(74845)
- 经济(73738)
- 理学(65968)
- 理学院(65329)
- 管理学(64254)
- 管理学院(63910)
- 研究(53101)
- 中国(39888)
- 京(34878)
- 财(33535)
- 科学(31647)
- 财经(27915)
- 业大(26846)
- 农(26689)
- 中心(26131)
- 经(25611)
- 所(24339)
- 江(24197)
- 经济学(23312)
- 研究所(22349)
- 经济学院(21287)
- 财经大学(21268)
- 范(20949)
- 北京(20752)
- 师范(20752)
- 农业(20696)
- 经济管理(20408)
- 基金
- 项目(131299)
- 科学(105197)
- 基金(98558)
- 研究(94611)
- 家(85801)
- 国家(85160)
- 科学基金(74886)
- 社会(62261)
- 社会科(59235)
- 社会科学(59217)
- 基金项目(52869)
- 省(50065)
- 自然(49710)
- 自然科(48498)
- 自然科学(48484)
- 自然科学基金(47581)
- 教育(43538)
- 划(42606)
- 资助(39768)
- 编号(37082)
- 部(29970)
- 重点(29283)
- 创(27661)
- 发(27620)
- 成果(27567)
- 国家社会(26526)
- 教育部(26239)
- 创新(25917)
- 人文(25831)
- 科研(25787)
共检索到237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姚佳 陈江龙 魏文佳
灾后重建区的耕地保护区位选择是保障农村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成本收益论,将直接投入成本、非农化机会成本以及政策成本耦合得出耕地保护投入成本,与潜在收益综合分析后形成了重建区耕地保护区位选择的研究框架,构建了区位选择指标体系。在此框架下,对2008年"5.12"地震中位于重灾区的四川省彭州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研究高适宜性的耕地保护空间位置。结果表明,彭州市耕地保护的优选区位主要位于通济镇、新兴镇、磁峰镇、桂花镇、军乐镇、隆丰镇、升平镇、三界镇、敖平镇以及丽春镇、葛仙山镇大部分地区。研究为彭州市补充灾毁耕地、耕地空间重置等灾后重建工作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庭强
辰溪县灾后重建家园与保护耕地双管齐下徐庭强今年6月30日,湖南省辰溪县遭受特大洪灾袭击,毁坏房屋46180间,其中倒塌、冲走房屋16720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灾后,辰溪县国土管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投入到重建家园工作中去。一是搞好用地审...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钟骁勇 肖泽干
当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退化,国家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威胁,耕地保护形势严峻。基于进化博弈视角分析农户耕地保护的行为决策得知: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具有群体效应,农户参与耕地保护和不参与的动态均衡关系,最终取决于两种行为的收益比重,如果选择参与耕地保护的收益低于不参与的选择,那么大多数农户受经济利益诱导,将离开耕地转向非农产业,如选择外出务工等。因此,建议政府提高耕地保护的经济效益,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落实完善多种补贴、支持和优惠政策,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来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收益,增强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户 进化博弈 耕地保护 激励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娟 吕萍
以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为内容核心和主体的土地利用管理方式是耕地保护工作继续进行的主要途径。根据经济发展转型阶段的特点和用地需求,从农村和城市用地现状出发,提出在强调耕地保护的同时,应加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管理机制的构建,调整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目标和时序,引导新的用地需求转向新开发的后备资源,减少对优质耕地的使用。
关键词:
转型期 耕地保护 后备资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李景刚 刘志坚
持续了2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使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耕地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圈地运动的屡禁不止和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变味走形以及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建设用地指标不足、欠发达地区指标用不完的严峻现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的存在。耕地面积的过速减少将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安全;建设用地指标的严重不足将影响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解决“吃饭”与“建设”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对现行土地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耕地保护的区域补偿机制。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区域补偿 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付光辉 刘友兆
文章以江苏省58个县级行政区为区划单元,应用主成分析法得出影响耕地保护的4个主成分,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法初步得出耕地保护区,再结合定性分析最后确定六大耕地保护区。从区划结果看,与江苏省综合农业区划相一致,与客观实际能很好地吻合,说明应用综合数值分析模型研究耕地保护区划是成功的。最后,对得出的六大耕地保护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为有计划分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江苏省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耕地保护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廖和平 王玄德 沈燕 邓健
研究目的:应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设计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定量测算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方法:定量评估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2007年重庆市耕地资源价值为94.45元/m~2,其中经济产出价值5.33元/m~2,社会保障价值7.35元/m~2,发展权价值34.01元/m~2,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35.63元/m~2,生态环境价值12.13元/m~2。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应为3.92元/m~2·a。研究结论:耕地资源价值涉及个人与社会2个权利主体,包括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发展权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和生态安全价值5个方面。制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高艳梅
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美球
耕地经营者是耕地保护的关键主体。同步重视其耕保责任与权益保障,才能切实推进耕地生态与质量的保护。面对广大小农户与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存的基本现实,完善其耕地保护的行为约束和激励措施,既有共性要求,也有差别化体现。
关键词:
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爱敏 葛颜祥 耿翔燕
构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及其行为选择不同,影响到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与实施,进而对水源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文章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利益诉求,将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受偿者与补偿者,二者在生态补偿中的行为形成了一种博弈关系。利用博弈理论与方法,通过构建受偿者与补偿者的支付矩阵,分析了在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补偿中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选择机理,给出了双方行为选择的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点,从而得出了受偿者与补偿者的行为优化途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补偿者的风险偏好、监管成本以及受偿者不保护生态环境的超长收益,...
关键词:
水源地保护区 生态补偿 利益相关者 行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是一个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其质量和生产能力由光、温、水、土等自然因素和农田基础设施等人为因素共同决定。本文分析了决定耕地产能的各种因素,提出要将良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泽斌 刘卫东
论文依据耕地保护的机会成本损失和基于区域粮食安全所折算的耕地赢余或赤字量,测算出耕地保护区域间的经济补偿标准,以矫正耕地保护的外部经济损失。在不同情景模式下的测算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为主要的补偿对象,黑龙江省所应补偿的金额最高,可获得543.24×108元/年,而东部地区大多为耕地保护外部效益补偿金的主要支付者,上海市需要支付的补偿金最多,最低也应支付421.79×108元/年。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自给,一些地区维护粮食安全的成本会较高。在耕地保护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封闭循环,遵循耕地保护机会成本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土地利用的比较优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使耕地保护成为实现农业区域专门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聚 罗志军 赵越 杨小平 杨星会
【目的】掌握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优化耕地空间布局、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制定耕地保护分区的基础。【方法】本文以井冈山市为研究案例区,通过构建耕地综合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综合质量为空间变量,从乡镇尺度上综合分析了井冈山市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和聚集性规律,据此进行耕地保护分区划分。【结果】井冈山市耕地质量水平属于中上等,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处于42~80之间,井冈山市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井冈山市耕地综合质量全局Moran’s I指数为0.79,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集聚规律: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聚集分布,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则多零星分布,无显著集中区域。综合考虑耕地的自然质量、立地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耕地质量的空间聚类关系。【结论】以此提出井冈山市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并依据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分区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