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1)
2023(15429)
2022(13234)
2021(12356)
2020(10447)
2019(24372)
2018(24074)
2017(46504)
2016(25355)
2015(28856)
2014(28683)
2013(27864)
2012(25090)
2011(22373)
2010(22290)
2009(19712)
2008(18890)
2007(16140)
2006(13735)
2005(11437)
作者
(71486)
(59460)
(59087)
(56213)
(37734)
(28591)
(26973)
(23582)
(22630)
(20993)
(20367)
(19869)
(18821)
(18495)
(18450)
(18059)
(18048)
(17832)
(17030)
(16904)
(14772)
(14505)
(14393)
(13541)
(13297)
(13188)
(13047)
(13002)
(12003)
(11898)
学科
(96651)
经济(96551)
管理(71033)
(67530)
(56596)
企业(56596)
方法(50471)
数学(44641)
数学方法(43836)
(25977)
中国(24354)
(22970)
业经(21634)
(20756)
理论(19230)
地方(18343)
农业(17482)
(16276)
贸易(16269)
技术(16264)
(15795)
(15377)
(15250)
财务(15167)
财务管理(15134)
环境(14928)
(14854)
企业财务(14313)
教育(14243)
(13739)
机构
学院(350404)
大学(349425)
管理(140995)
(131833)
经济(128896)
理学(124261)
理学院(122908)
管理学(120190)
管理学院(119576)
研究(109740)
中国(78033)
(73062)
科学(71459)
(57610)
(57404)
业大(56171)
(53822)
中心(50504)
研究所(49845)
(49211)
财经(47724)
(46931)
师范(46442)
农业(45424)
北京(45102)
(43627)
技术(40442)
(40360)
(40029)
经济学(39148)
基金
项目(252669)
科学(198697)
研究(182696)
基金(182124)
(159350)
国家(158038)
科学基金(136627)
社会(112724)
社会科(106813)
社会科学(106781)
(100716)
基金项目(96931)
自然(91286)
自然科(89239)
自然科学(89220)
自然科学基金(87565)
教育(87265)
(84660)
资助(75681)
编号(75400)
成果(59233)
重点(56644)
(55052)
(53088)
(52948)
课题(52146)
创新(49378)
科研(48702)
大学(47480)
教育部(47368)
期刊
(132655)
经济(132655)
研究(93978)
中国(63524)
学报(58004)
科学(52102)
(51171)
管理(50346)
教育(47000)
大学(44386)
(42705)
学学(41693)
农业(36230)
技术(35345)
业经(23091)
(22256)
金融(22256)
财经(22029)
经济研究(21379)
(18880)
(18758)
图书(18257)
科技(17605)
问题(17139)
技术经济(17056)
(16902)
统计(16403)
业大(15708)
理论(15685)
资源(15629)
共检索到481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印成  戴荣俊  马建富  
慕课作为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育模式,在引领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搭建中高职衔接媒介和实现终身教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政策价值,成为培养我国现代产业急需并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个新的突破口。基于慕课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是当前中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最为可行的3种教学模式,中职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设"互联网+教育"的优质资源,为基于慕课培养中职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会计职业环境的新变化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对我国会计行业人员现状和会计职业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双素、双能、双证"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并阐释了"三双"模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培养载体和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青  
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高等幼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缺陷,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为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改进考核方法,构建新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职业能力本位的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根本要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行业为依托、以校友为纽带、以订单为载体、以岗位为出发点,在高素质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提升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教育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过建立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师"教学做"能力提升、探索人才质量多元化社会评价,是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性提升的有效途径。国外高职教育保障其人才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人才开发、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职业培训体系开发以及终身化教育等领域,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将栋  徐丹  
在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分析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三大核心素质,即职业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素质和创新核心素质,并提出了坚持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核心素质;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意识,提高学生核心创新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骆文炎  
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处境较为尴尬,主要表现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教育教学工作者人文素质欠缺,学校人文底蕴浅薄,人文教育评价机制缺失。对此,高职院校强化人文教育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通、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者人文教育素质与能力、构建独具高职院校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人文教育的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芳  赵林惠  张建成  
文章深入挖掘了行业型院校的历史沿革,厘定其概念与特征,提出了一种行业型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该模式提出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方法中。高校、行业、学生"三位一体"的办学定位,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行业的作用,旨在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专业素养、行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志祥  
大众化时代的高职教育集社会需求主导、质量标准多样、岗位要求创造于一身,必须坚持精品质量观、发展质量观和服务质量观。在高职教育中推行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的创业教育,无论对高职教育本身还是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都十分重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龙伟  刘跃华  游新娥  胡治民  陈育新  
本文解构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的逻辑起点,提出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知能素"结构、理论技术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拓展的体系路径与环节过程,分析界定了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高教性、区域性、技术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征,并以"应用导向、工学交替、螺旋训练、能力递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个专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实践案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绍芬  
根据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力平  
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现代企业在选人、用人方面越来越强调对人的现代性要求,主要表现在:(1)劳动分工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种转变。现代社会中职业劳动性质类型的变化体现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蓝领阶层与白领阶层、动作技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强调职业院校要"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祺午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协同培养教师和培训教师的机制。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人才成长和企业技术变革同步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孕育兴起,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抢占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标志的智能制造产业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的产业变革,我国要突破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