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3)
2023(10304)
2022(8532)
2021(8191)
2020(7120)
2019(16323)
2018(16211)
2017(32147)
2016(16677)
2015(18647)
2014(18348)
2013(17736)
2012(15675)
2011(13813)
2010(13524)
2009(12274)
2008(11527)
2007(9678)
2006(7950)
2005(6714)
作者
(42916)
(35822)
(35731)
(34066)
(22866)
(16956)
(16394)
(14144)
(13570)
(12590)
(12278)
(11979)
(11262)
(11116)
(10858)
(10807)
(10689)
(10472)
(10297)
(10297)
(8696)
(8443)
(8396)
(8296)
(8128)
(8049)
(7699)
(7582)
(6986)
(6983)
学科
(65782)
经济(65705)
(53863)
管理(51560)
(44368)
企业(44368)
方法(38576)
数学(34941)
数学方法(34329)
(19201)
中国(16770)
(16359)
(14096)
业经(13961)
(12994)
财务(12934)
财务管理(12906)
企业财务(12296)
理论(11745)
(11693)
贸易(11687)
(11509)
银行(11505)
(11383)
(11105)
保险(11013)
农业(10875)
(10843)
技术(10261)
(10235)
机构
学院(225848)
大学(225225)
管理(99165)
(94197)
经济(92535)
理学(87289)
理学院(86554)
管理学(84924)
管理学院(84519)
研究(60660)
中国(51414)
(44663)
(44213)
财经(36812)
科学(34480)
(33828)
中心(31110)
业大(30404)
(30336)
经济学(29153)
(28320)
财经大学(28089)
商学(26902)
北京(26871)
商学院(26670)
(26602)
经济学院(26511)
经济管理(25936)
(25707)
师范(25447)
基金
项目(160866)
科学(130303)
基金(122022)
研究(116864)
(104488)
国家(103662)
科学基金(93152)
社会(77224)
社会科(73397)
社会科学(73379)
基金项目(64589)
自然(61893)
(61002)
自然科(60648)
自然科学(60636)
自然科学基金(59587)
教育(55510)
(51294)
资助(50558)
编号(47329)
(36652)
成果(35161)
重点(34902)
(34169)
教育部(32789)
国家社会(32499)
人文(32312)
(31911)
创新(31835)
科研(31522)
期刊
(91231)
经济(91231)
研究(60618)
管理(36334)
中国(35982)
(35117)
科学(28575)
学报(27722)
大学(23330)
(23320)
(22934)
金融(22934)
学学(22315)
技术(22088)
教育(18904)
财经(17629)
农业(15818)
业经(15817)
经济研究(15712)
(14914)
统计(12735)
(11761)
商业(11574)
技术经济(11561)
问题(11201)
理论(11126)
财会(10862)
决策(10489)
实践(10169)
(10169)
共检索到305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海霞  
在过去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中,已经提出的且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三种模式:霍华德-谢思(Howard-Sheth)模式、EKB模式和尼科西亚(Nicosia)模式。以上三种模式,都是假设在信息充分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做出理性行为。然而在现实情境下,消费者都是处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因此消费者的偏好或选择将会根据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估而有所改变。消费者会衡量所获得的品质与利益,以及购买此产品或服务时的付出,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感知风险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伊娜  
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网络购物这一新的消费模式。但调查发现,对网络购物持怀疑态度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购买风险成为影响消费者网上购物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消费者对网上购物的风险认知,理解并引导消费者行为,将成为促进电商发展的关键。本文依据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的风险认知内容与规避方法,本文的分析以期为电商认知消费者行为,引导消费者行为提供帮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井淼  周颖  彭娟  
本文研究了感知风险的含义、感知风险的维度、感知风险的测量模型和感知风险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探讨了感知风险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由军强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消费升级进程的持续深化,使用价值不再是消费者关注的唯一商品特性,能够体现消费者个性、社会地位和声望的感知符号价值愈发成为消费者消费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同时,商品感知符号价值不同,消费者感知风险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会间接左右其购买意向。因此,本文将基于感知风险的中介效应,分析感知符号价值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机理,旨在引导企业加强对于商品感知符号价值的重视,针对不同商品感知符号价值合理设计营销策略。文章得出以下结论:消费者购买意向受到商品感知符号价值的显著积极影响;商品感知符号价值对感知风险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感知风险在商品感知符号价值和购买意向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丽叶  潘明霞  卢泰宏  
知觉风险是国际上消费者行为研究中的重要主题。西方学者经长期大量的研究,关于知觉风险的维度构成及结构关系的模型日趋成熟。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因素是影响知觉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西方消费者的研究成果能否应用于国内是尚未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对此做出了回答,并进一步比较了中西方消费者风险感知的差异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尹洁林  张子芊  廖赣丽  葛新权  
目前关于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研究未能紧密联系新能源汽车具体特征,同时未将人格特质考虑在内,使得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感知风险理论(PRT),并结合消费者面对不确定性时进行决策的人格特质,建立了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有用性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易用性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风险对其购买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最后,为更好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从政府角度提出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晋雪梅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零售商将实体零售向线上零售进行转变,以提供更优质服务。然而,在线购买风险也成为消费者考虑是否进行在线消费的因素之一。顾客对线上购物的风险感知以及信任度,会潜在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了在线零售条件下,风险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以消费者信任作为中介因素,进一步研究风险感知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研究表明,线上零售下消费者在线购买风险感知会削弱购买意愿,且通过消费者信任渠道产生中介作用,即顾客风险感知越高,消费者信任越低,从而消费者购买意愿也会降低。
[期刊] 预测  [作者] 彭惠  宋倩倩  
本文比较了C2C模式下消费者的从众购买和口碑交易。基于淘宝网的样本数据显示:店铺日销量和历史累积销量强相关,日销量呈帕累托分布,且不受信用等级影响。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实证分析表明,历史累积销量对消费者决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消费者对店铺的口碑信息不敏感,说明电子商务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导致消费者在选择店铺时从众行为比口碑交易更严重。本文认为改善信用评价体系、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有助于缓解消费者从众行为、维护店铺间的公平竞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田雨  
本文在评析S-O-R模式、尼科西亚模式、霍华德——谢思模式和EBK模式4个著名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消费者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更符合中国消费者购买思维习惯及心理规律,更易被理解和具体应用的“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不同阶段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海清  许垒  
以刺激-反应模型为理论基础,以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信息作为刺激源,研究不同电子商务模式在信息丰富度、采购成本对消费者线上购买行为影响方面的调节效用。通过淘宝网交易数据验证模型,结果发现:(1)采购成本正向影响购买行为;(2)不同电子商务模式对购买行为影响不突出,B2C优势不明显;(3)信息丰富度成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显著因素。最后提出了网络营销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永佳  
电商直播提升了绿色农产品的营销活力、拓宽了营销渠道。本文探讨农产品直播电商营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以直播营销为自变量,将感知价值与感知风险作为传导机制变量,结合消费者购买意愿,运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产品直播营销、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显著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在农产品直播营销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具有传导作用。基于此,应引导消费者参与农产品直播互动,在分享经验过程中提升其感知价值;注重售前、售后服务,优化工作流程,重视营造在线口碑;选择专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主播,增强消费者参与的互动感和信任感,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赵冬梅  纪淑娴  
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商品信息和个性化服务,允许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购物。但相对我国数量巨大的网民而言,网络购物的使用率还很低。感知风险和信任缺失被认为是阻碍网络购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感知价值模型,构建了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采用线上问卷的方法获得中国网络消费者的调研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信任、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变量对网络购买态度和意愿的影响,验证了提出的基本假说。同时对比分析有无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在感知风险、网络购买意愿等方面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有购物经验的消费者在进行网络购物时比较看重感知收益,而对于潜在的消费者来说,感知风险是影响其购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怡  申玲  
消费者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研究对绿色建筑市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及专家访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资料基础上运用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绿色建筑交易中消费者感知风险存在四个维度、各维度感知风险对总风险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心理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对购买意愿有不同程度的负向影响(心理风险的影响程度最大)。研究结论可以为绿色建筑市场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煜  张星  高丽  
传统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通过所见所触来鉴定商品的品质。网络零售环境中,无法取得全面的品质信息,且资金安全存在风险,其消费行为是在带有不信任因素及高度感知风险的环境中进行。对网络零售商而言,除了提供便捷的购买方式、优惠价格,如何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上的安全感更为重要。本文通过理论推演,提出基于信任理论与感知风险的网络零售消费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发展了模型中各变量的衡量量表,通过访谈与调查问卷,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网络零售商品牌形象、销售管理、服务品质、技术安全、以及消费者个人信任倾向与感知风险的关系,并对最终购买意愿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构建政府—行业—企业—第三方—消费者五位一体的诚信体系的模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颖  李英  
新能源汽车即节能又环保,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在市场中的有效扩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采纳行为。本文利用实证方法分析了感知风险和涉入程度对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人口统计变量对本研究中各变量的影响。通过利用SPSS和AMOS17.0软件对收集的264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会负向影响其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其中,财务风险、身体风险以及功能风险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较大;(2)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涉入程度会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而消费者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知识、产品象征性对其涉入程度有正向影响;(3)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