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88)
2023(17796)
2022(15315)
2021(14293)
2020(11914)
2019(27512)
2018(27380)
2017(53135)
2016(28434)
2015(31842)
2014(31419)
2013(30882)
2012(28048)
2011(25256)
2010(24971)
2009(22693)
2008(22012)
2007(19302)
2006(16799)
2005(14391)
作者
(80282)
(67295)
(66228)
(63351)
(42405)
(32424)
(30128)
(26286)
(25400)
(23542)
(22788)
(22596)
(21097)
(20741)
(20552)
(20435)
(19941)
(19704)
(19193)
(19026)
(16559)
(16322)
(16236)
(15468)
(14959)
(14904)
(14745)
(14719)
(13479)
(13305)
学科
(114712)
经济(114590)
(82019)
管理(78211)
(60421)
企业(60421)
方法(51194)
(50320)
数学(44260)
数学方法(43639)
农业(33544)
业经(28488)
(27879)
中国(27819)
(25765)
地方(24330)
(20812)
理论(19542)
环境(19036)
(18913)
贸易(18906)
(18340)
技术(17794)
(17502)
财务(17430)
财务管理(17397)
(17388)
企业财务(16487)
(16159)
银行(16116)
机构
学院(396364)
大学(394223)
管理(156946)
(155556)
经济(152211)
理学(137644)
理学院(136127)
管理学(133535)
管理学院(132825)
研究(129101)
中国(96114)
科学(82607)
(82419)
(79273)
(68837)
业大(65165)
(63778)
农业(61125)
中心(60437)
研究所(58600)
(57338)
财经(56095)
(53221)
师范(52718)
(51341)
北京(50764)
(47057)
(46420)
经济学(46285)
经济管理(42468)
基金
项目(280649)
科学(220769)
研究(205037)
基金(203734)
(177809)
国家(176290)
科学基金(151713)
社会(129293)
社会科(122055)
社会科学(122024)
(110359)
基金项目(108823)
自然(99129)
自然科(96733)
自然科学(96709)
自然科学基金(94933)
教育(93388)
(92197)
编号(84455)
资助(82540)
成果(66909)
重点(62645)
(61578)
(60313)
(58199)
课题(56846)
创新(54225)
科研(53859)
国家社会(53095)
教育部(52432)
期刊
(169133)
经济(169133)
研究(109784)
(77680)
中国(71996)
学报(65391)
科学(59742)
农业(52886)
管理(52713)
(51908)
大学(50260)
学学(47636)
教育(42380)
技术(33832)
业经(33302)
(32966)
金融(32966)
财经(26290)
(25689)
经济研究(24760)
问题(23503)
(22438)
(21063)
图书(19695)
科技(19360)
资源(18909)
技术经济(18185)
理论(17891)
业大(17606)
现代(17270)
共检索到561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茹  龙冬平  杨美玲  樊新刚  周杜辉  
[目的]生态补偿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农户生计及生计策略。厘清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及影响路径,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盐池县为研究区,根据318户农户调查数据,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农户生态补偿感知利益对其感知价值和适应性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其感知价值和适应性具有负向影响,感知价值对其适应性产生正向影响;(2)感知利益维度中,社会利益对感知利益作用力大于经济利益。感知风险维度中,农户发展风险对其感知风险作用力大于自然风险,感知价值对其适应性作用力大于感知风险和感知利益;(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形成“低感知利益-高感知风险-负向感知价值-低适应性”的循环积累因果模式。[结论]今后,亟需发挥农户感知利益和感知价值的正向作用,联结农户“自主性”和“诱导性”行动路径,自下而上响应生态补偿改进政策,提升农户生态补偿适应性,保障生态补偿实施成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一超  郝海广  张惠远  翟瑞雪  张强  
农户生计与耕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理解人地关系的重要切入点。论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从农户生计资本和生产要素配置两个角度,探讨农户生计分化及其对耕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池县兼业户与非农就业户合计占调查农户的58%,农户非农化现象普遍;2)劳动力越多、人均耕地越少的农户,其家庭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生计资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推力";3)务农机会成本越高的农户其生计分化程度越高,务农机会成本是农户生计分化的"拉力";4)随着生计分化程度的增加,耕地利用的生产要素投入强度呈递减态势,但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艳玲  周立华  黄玉邦  宋翔  
生活满意度也即生活质量意义上的幸福感。通过农户调查的方式获取农民生活满意度指标,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应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方法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地域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农民生活满意度受到经济收入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但生活满意度的地域性差异与经济收入差异的相关性较高,而与自然环境差异呈现较低的相关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俭  冯仲科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提取了宁夏盐池县1991—2000年1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空间位置、数量和类型,采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转移矩阵,研究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过程、特点和驱动力.结果表明:1991—2000年盐池县耕地面积净减少39853hm2,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增加27055和13251hm2,流动沙丘面积减少4659hm2.但草原退化严重,中高盖度草场占土地总面积比重由51.21%下降到17.29%,而低盖度草场和极低盖度草场占地比重分别由4.09%和9.34%增加到36.40%和12.91%.生态环境局部有所好转,但整体继续恶化,土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明德  米文宝  
文章以农牧交错典型过渡地带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对象,在VAR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技术,对盐池县农业经济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第一产业与农业劳动人口、畜牧业产值、化肥施用量、农业产值、耕地面积及财政支农支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劳动人口与第一产业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而且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较小;畜牧业、农业与第一产业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且两者对农业经济的贡献度也相对较高,但相比较而言,畜牧业更符合未来盐池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化肥与耕地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但单纯依靠要素增加的粗...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乃平  王磊  张庆霞  陈林  
通过小区域、长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将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相结合,以便从微观尺度揭示典型村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机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土地利用制图与农户调查结合,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探讨马儿庄村的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结果表明:马儿庄村近60年经历了由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到以农为主、农牧结合土地利用的变化;前50年土地利用引起土地逐步退化,后10年土地迅速恢复。在人口增长和政策驱动下前50年耕地不断增加,1998年以来的扬黄水分和养分输入,使耕地面积下降。在利用过度和使用政策不当的作用下,草地在面积减少的同时质量大幅度下降,2003年禁牧之后迅速恢复。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沙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洁  苏永玲  
本文通过宁夏盐池县2乡4村8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分析禁牧对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和生计的影响。调查发现,禁牧后,农户总收入经历了由降到升的过程;禁牧舍饲对农户种植、养殖产生了影响:饲用作物面积、粮经草结构均发生变化,畜牧业总收入由减少到增长,其中养羊收入低于禁牧之前,而养猪收入作为替代性收入开始在农户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非农收入中的打工收入在持续提高,补贴对贫困户的支持较大。此外,禁牧对不同收入组的农户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是:由于高度依赖畜牧业,禁牧对农户生计的影响非常明显,应进一步完善对禁牧农户进行生产支持和改善生计的相关政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晓君  周立华  石敏俊  
退牧还草、封山禁牧政策下,部分农牧交错带地区已呈现出沙漠化逆转趋势,但因沙漠化逆转的生态效益难以直接反映到农户经济收入当中。农户因牧场资源减少,经济利益受损,为维持收入不变,农户违规放牧、偷牧现象严重,退牧还草生态成果存在很大隐患。科学评价农牧交错带沙漠化逆转的生态经济效益,探讨禁牧政策下,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政策手段,对于保障农牧交错带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Bio-economic模型,模拟了不同经济政策的优化调控和生态建设的政策选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禁牧政策下,通过农业和畜牧业的耦合优化配置、贷款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随金明  宋乃平  王兴  张玉萍  
[目的]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旱、薄、粗、单、低、穷"状态。灌溉农业因其高产特征为解决低盖度草场及禁牧造成的饲草料短缺问题提供途径。探究水源开发条件下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确定有效用水量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是协调农牧交错带生产稳定发展与生态矛盾的关键途径之一。[方法]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对盐池县皖记沟村下辖5个自然村进行灌溉农业相关调查,结合LSD、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现有滴灌条件下,研究村域内作物产量由气候条件主导,各自然村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在1 20012 750(k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随金明  宋乃平  王兴  张玉萍  
[目的]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旱、薄、粗、单、低、穷"状态。灌溉农业因其高产特征为解决低盖度草场及禁牧造成的饲草料短缺问题提供途径。探究水源开发条件下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确定有效用水量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是协调农牧交错带生产稳定发展与生态矛盾的关键途径之一。[方法]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对盐池县皖记沟村下辖5个自然村进行灌溉农业相关调查,结合LSD、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现有滴灌条件下,研究村域内作物产量由气候条件主导,各自然村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在1 200~12 750(kg/hm~2)之间大幅波动;不同土质及农艺差异会导致各自然村之间产量的差异;当节水灌溉的灌溉定额在2 245.5~6 888m~3/hm~2时,节水灌溉既有效也具有很好的产出效益;从地下水年补给量供给平衡而言,研究区内不适宜大范围发展灌溉农业。[结论]气候及土质等因素共同影响农牧交错带灌溉作物产量,同时灌溉农业应合理布局以实现作物最大产出以及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瑞玲  齐顾波  左停  
禁牧政策实施以来,草原上违规放牧现象一直是"公开的秘密",显性的禁牧政策文本与隐性的偷牧行为间形成僵局,禁牧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亦受到质疑。为打破僵局,探索禁牧草原的后续利用和管理,宁夏盐池县大水坑镇进行了开牧试验。通过对开牧试验村以及非试验村8个村庄40户农户的实地调研,研究发现开牧试验方案恢复了农户草场使用权并实行鼓励社区参与的草场管理机制,农民的滩羊养殖行为、草场使用和管理行为都发生了改变,在保证草场质量的同时农户生计得以改善。社区资源禀赋、社区精英、明晰的产权、草场管理行动的制度化、政府的监管与奖惩结合是草场社区化管理的影响因素。开牧试验启示要实现草场管理政策的可持续性,应注重草原生态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樊胜岳  周立华  马永欢  
生态保护政策能否真正起到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被农户在经济利益上所接受。盐池县的草原退化和沙漠化问题严重,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造成的。近年来盐池县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政策,并开始实行草原禁牧的政策,以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农户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生态保护政策并不成功,90%以上的农户仍然在草原上偷牧,禁牧使农户收入减少是导致该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虽然农户的生态意识较为理性,但是目前的生态保护政策与农户经营行为之间至少存在两大矛盾:一是,生态效益长期性与农户追求短期效益的矛盾;二是,生态环境外部性与农户小农意识之间的矛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文龙  林海英  匡文慧  
通过系统研究农牧户适应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以及生态工程、旅游发展等影响的适应行为分异过程、适应结果状态、适应能力差异及影响因素,并定量辨析农牧户适应能力、适应行为、适应结果的逻辑关系,总结了农牧户适应演化机制,得出基本结论:①气候暖干化、城镇化以及生态工程、旅游发展导致达茂旗农牧业生产功能衰退,是农牧户发生适应的起因与动力。②农牧户在理性选择的内在动因下,适应行为由传统农牧业生产向非传统农牧业生产转变,现阶段形成了纯农户、纯牧户、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旅游参与型五种适应行为主体。③适应能力差异是农牧户适应行为发生分异的根本原因,对农牧户适应结果影响显著,其中,适应能力由高到低排序为:旅游参与型、纯牧户、农牧兼型、务工主导型、纯农户。④农牧户适应能力提升的前六位障碍因素是:成人劳动力比重低、家庭人均年收入少、耕地或草地面积不足、社会网络不发达、牲畜数量少;不同类型农牧户适应能力提升的首要障碍因素不同,纯农户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和人均耕地面积不足,纯牧户是社会网络不发达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农牧兼型是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和成人劳动力比重低,务工主导型是受教育程度低和人均耕地面积短缺影响;旅游参与型是社会网络不发达和受教育程度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红丽  杨美玲  肖成权  周俊俊  
基于宁夏盐池县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地理探测器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生计资本对农户再参与下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73. 12%的农户愿意再参与下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但各类型区的空间差异显著。②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农户再参与意愿的影响显著,但作用路径不同,自然资本呈显著负作用,金融和人力资本呈正向作用。③4个类型区中影响最稳定的因子为家庭整体劳动能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个体特征,表明农户家庭内部因素对农户再参与意愿的影响力最大。④家庭现金收入指标对强限制开发区、中限制开发区和弱限制开发区农户再参与意愿的影响最显著,对禁止开发区农户的再参与意愿解释力相对较弱。政府应根据农户的异质性特征制定和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促进农户收益持续增加以提高其再参与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芳  陈建新  
本文基于农牧交错带耕地—草地交错分布的资源特点、农牧业并存的产业特色、地理位置特殊与生态脆弱的区域特征,分析了各种农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结论显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经营的综合效益较单独经营种植业或单独经营养殖业高,所以,农牧业横向一体化是增加农户收入较优的经营形式;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的综合效益较简单的农业纵向一体化高,且计量回归结果也显示农牧业纵横一体化对农户增收影响较大,所以,农牧业纵横一体化是增收型、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的最佳现代农牧业经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