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20)
2023(18995)
2022(16415)
2021(15437)
2020(12896)
2019(29702)
2018(29571)
2017(57305)
2016(30893)
2015(34800)
2014(34753)
2013(33983)
2012(31388)
2011(28248)
2010(28421)
2009(26085)
2008(25338)
2007(22409)
2006(19920)
2005(17306)
作者
(87124)
(72999)
(72054)
(68962)
(46352)
(35031)
(32871)
(28494)
(27676)
(25966)
(24682)
(24499)
(23071)
(22879)
(22398)
(22361)
(21554)
(21399)
(20971)
(20593)
(17918)
(17881)
(17733)
(16845)
(16359)
(16213)
(16043)
(15962)
(14639)
(14428)
学科
(127245)
经济(127108)
(89698)
管理(87939)
(67803)
企业(67803)
方法(56727)
(51448)
数学(49269)
数学方法(48506)
农业(34185)
(32259)
中国(31910)
业经(30523)
地方(28299)
(26214)
(25669)
贸易(25657)
(24996)
(23447)
理论(21443)
技术(19244)
(19233)
财务(19150)
环境(19126)
财务管理(19109)
(18952)
(18797)
企业财务(18022)
(17977)
机构
学院(435269)
大学(432277)
(175685)
管理(173426)
经济(171867)
理学(150860)
理学院(149230)
管理学(146336)
管理学院(145546)
研究(142055)
中国(107766)
(90595)
科学(87727)
(80464)
(79699)
(69942)
业大(67616)
中心(66634)
(65014)
研究所(63619)
财经(63572)
农业(61675)
(58276)
(58027)
师范(57825)
北京(56413)
经济学(52212)
(52187)
(51505)
经济学院(47142)
基金
项目(299010)
科学(235982)
研究(220895)
基金(216991)
(187777)
国家(186160)
科学基金(161109)
社会(139363)
社会科(131722)
社会科学(131688)
(117507)
基金项目(114795)
自然(104667)
自然科(102155)
自然科学(102131)
教育(101765)
自然科学基金(100248)
(97635)
编号(91787)
资助(89426)
成果(73743)
重点(66386)
(66123)
(63881)
课题(62318)
(61660)
创新(57389)
国家社会(56856)
教育部(56838)
科研(56719)
期刊
(194061)
经济(194061)
研究(125597)
中国(82613)
(78382)
学报(66646)
科学(61764)
管理(60428)
(60124)
农业(53219)
大学(51888)
学学(48911)
教育(48838)
(39591)
金融(39591)
技术(38871)
业经(36198)
财经(30075)
经济研究(29053)
问题(26793)
(25974)
(25686)
图书(22313)
(21539)
技术经济(21068)
科技(20349)
资源(20170)
理论(20010)
统计(19770)
现代(19294)
共检索到637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银根  杨春梅  董文静  齐琪  张也  林书达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高瑞  费罗成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与宅基地退出行为的悖离失调现象及其背后原因,以期为协调农户两类行为提供支持。研究方法:logistic模型。研究结果:(1)从实地调研现状看,农户选择仅流转农地或仅退出宅基地现象较为突出,两者行为同步发生的农户仅占总数的12.34%,客观存在着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和宅基地退出行为脱节的现实;(2)农户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受是否已在城镇定居、需要抚养的子女数、耕地面积和常住人口数的显著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受需赡养老人数、宅基地退出政策满意度、家庭收入来源、是否已在城镇定居、常住人口数和宅基地数量的显著影响;(3)当前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没有对农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农户农地流转行为也没有对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现阶段农户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行为存在失调现象,是制度安排的阶段差异性、治理结构的风险规避性、农户资源利用的价值判断差异性共同造成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贺婧  
基于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14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分组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农村人口老龄化、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社会信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会信任的两种类型(即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均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缓解效应显著,且人际信任的缓解作用要强于制度信任。由此,提出完善宅基地退出户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制定多元化宅基地退出政策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鹏飞  赵凯  周升强  贺婧  
研究目的:以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省金寨县626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风险预期、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为促进农户宅基地退出、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研究结果: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社会网络能够缓解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不利影响;社会网络的两个维度(即强连接网络和弱连接网络)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强连接网络缓解风险预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效应显著。研究结论:为引导农户理性退出宅基地,应降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预期、注重培育和提升农户的社会网络以及实施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静  赵凯  
研究目的:探究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考察宅基地退出年限与退出帮扶政策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生转换模型,Tobit模型。研究结果:(1)退出农户与未退出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2)宅基地退出整体上降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0.087);从不同作物类型来看,宅基地退出降低农户粮食作物效率与经济作物效率,但对后者影响更大。(3)随着宅基地退出年限的增长,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粮食作物效率、经济作物效率均有显著提升;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显著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以及经济作物效率。研究结论:当前农户自身恢复力与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的提升作用有限,尚不足以完全抵消农户参与退出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损失,未来应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市场构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宅基地退出帮扶政策,来助推宅基地退出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洪德和  程久苗  吴九兴  费罗成  万亚胜  
[目的]为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意愿—行为的转化机理,以期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在农户分化的基础上,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并将其进行修正,利用金寨县43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转化机理。[结果]不同类型农户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非农收入占比较高与较低农户之间意愿—行为转化所受影响总体呈相反趋势。非农收入占比较低的农户退出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政府作用和社会效应减弱,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可行性;而非农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过程中则淡化了自身需求和政策感知,更加重视社会示范效应和政府作用。自身禀赋条件是退出基础,决定着政府作用与社会示范效应的效用大小,农户意愿与行为的转化机理为:减少自身禀赋条件约束,增强外部效应。[结论]应适当提高退出补偿,改善农户退出后居住环境,完善退出后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加强政策宣传,形成良好的退出环境,增强社会示范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尚丽娟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鹏飞   尚丽娟   周升强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吴欣  王聪  余依云  董文静  徐小峰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双有偿"系统分析视角,探索影响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双有偿"行为决策的因素,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围绕户主特征及家庭概况、政策实施环境、宅基地"双有偿"规则、认知改革4方面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宅基地"双有偿"受这4方面变量共同影响。其中在户主及家庭概况方面,住宅数量对宅基地退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宅基地对农户的住房保障功能;在政策实施环境变量中,与集镇距离变量对宅基地退出呈现"正态分布"、基础设施发达程度与宅基地有偿退出正相关;在宅基地"双有偿"决策中,退出补偿标准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在0.01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认知改革变量(宅基地所有权归属、退出对实际生活水平影响、有偿退出政策满意度)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正向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在宅基地"双有偿"改革过程中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在推进宅基地退出时要注意时序分区,加强对退出后宅基地利用和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意退出。(3)绝大多数农户对选择退出宅基地后是否进城十分谨慎,很多农民即使选择退出宅基地也不愿意进城。鉴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实施多元化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确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政策保障机制和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退出时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东旭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交界,全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也是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精准脱贫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金寨县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2.09万户、7.37万人,已腾退复垦宅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潘东旭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交界,全县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人口68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也是全国15个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的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金寨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出一条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精准脱贫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金寨县自愿申请有偿退出宅基地2.09万户、7.37万人,已腾退复垦宅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银根  余依云  王聪  吴欣  
宅基地退出是有效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梳理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的基础上构建宅基地价值补偿体系,按照政府能承受、农户能接受、工作可持续的原则,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科学测定在不同模式下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有效阈值。结果表明:(1)宅基地退出补偿阈值是农户能接受的最小值和政府能承受的最大值所组成的补偿范围。(2)农户退出宅基地损失的机会成本和退出总成本之和小于最小阈值时农户愿意有偿退出,最大阈值低于宅基地、地上附属设施权利价值和退出总成本之和。(3)"异地改造"模式下,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资金来源较少,实际补偿金额接近最小阈值。"一户多宅"模式下,政府和农户诉求相当,补偿金额偏向中位数。"整体搬迁"和"社区化"模式下,农户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补偿资金来源较多,实际补偿金额趋向最大阈值。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长生  范子英  
了解农户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和利益诉求,对合理、有序、公正地推进农户宅基地退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砖混结构占大多数;宅基地以及房屋的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有85.5%的宅基地没有被有效利用;在一定的前提下,有90%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其中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养老、生活费用和农业生产;农户所在区位、年龄和参保情况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远郊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更强。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社保先行于宅基地退出,以及优先考虑远郊农民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