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56)
- 2023(12656)
- 2022(10297)
- 2021(9574)
- 2020(8219)
- 2019(18496)
- 2018(18080)
- 2017(35075)
- 2016(18323)
- 2015(20293)
- 2014(19703)
- 2013(19227)
- 2012(17210)
- 2011(14805)
- 2010(14690)
- 2009(13246)
- 2008(13033)
- 2007(11438)
- 2006(9603)
- 2005(8616)
- 学科
- 业(88018)
- 济(82425)
- 经济(82338)
- 企(81033)
- 企业(81033)
- 管理(71831)
- 方法(40064)
- 数学(31905)
- 数学方法(31558)
- 业经(28741)
- 财(27728)
- 农(26628)
- 务(21870)
- 财务(21832)
- 财务管理(21810)
- 技术(21513)
- 企业财务(20737)
- 农业(19523)
- 中国(18292)
- 理论(14993)
- 划(14990)
- 制(14753)
- 和(14722)
- 策(14569)
- 贸(13228)
- 贸易(13222)
- 技术管理(13044)
- 易(12912)
- 企业经济(12530)
- 经营(12441)
- 机构
- 学院(258261)
- 大学(252007)
- 济(113653)
- 管理(112442)
- 经济(111855)
- 理学(97741)
- 理学院(96924)
- 管理学(95674)
- 管理学院(95169)
- 研究(74311)
- 中国(59192)
- 财(51367)
- 京(50430)
- 科学(42153)
- 财经(41962)
- 农(39295)
- 经(38374)
- 江(37582)
- 中心(35981)
- 业大(35956)
- 经济学(34617)
- 所(34373)
- 商学(31792)
- 商学院(31540)
- 经济学院(31531)
- 财经大学(31255)
- 研究所(31058)
- 经济管理(30754)
- 农业(30751)
- 北京(30478)
- 基金
- 项目(177580)
- 科学(144038)
- 基金(133107)
- 研究(132275)
- 家(114680)
- 国家(113411)
- 科学基金(101176)
- 社会(88126)
- 社会科(83853)
- 社会科学(83831)
- 基金项目(70889)
- 省(69732)
- 自然(64730)
- 自然科(63317)
- 自然科学(63302)
- 自然科学基金(62243)
- 教育(60347)
- 划(56872)
- 资助(52967)
- 编号(52087)
- 创(41190)
- 部(40076)
- 重点(39073)
- 成果(38938)
- 业(38810)
- 发(38042)
- 创新(37677)
- 国家社会(37616)
- 人文(35357)
- 教育部(35355)
- 期刊
- 济(121504)
- 经济(121504)
- 研究(69478)
- 管理(46479)
- 中国(44244)
- 财(44109)
- 农(36253)
- 科学(34109)
- 学报(31982)
- 技术(28404)
- 大学(26532)
- 农业(25607)
- 学学(25576)
- 业经(21954)
- 财经(21253)
- 融(20824)
- 金融(20824)
- 教育(20106)
- 经济研究(18726)
- 经(18397)
- 技术经济(16886)
- 业(16304)
- 问题(15903)
- 财会(14319)
- 现代(13280)
- 科技(12880)
- 世界(12652)
- 商业(12448)
- 策(11692)
- 贸(11575)
共检索到367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小立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在回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意识形态技术效能的角度,构建理论框架,以技术革命为分析线索,来探析企业家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解释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中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企业家人力资本 意识形态 技术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小立 胡新艳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反映,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在回顾意识形态与企业家关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意识形态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影响路径。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对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影响也由此可依次分为三个阶段:企业家对意识形态感知的认识阶段;企业家理性判断是否将共有意识形态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评价阶段;共有的意识形态转化为个性化意识形态的实现阶段。论文结合广东温氏集团案例,揭示意识形态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阶段性路径特征,提出针对意识形态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影响的阶段性特点的阶段性战略,认识阶段增强企业家角色偏好,评价阶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交易成本 预期收益 人力资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忠民 赵参
一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的经济发展缺少不了企业家,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本文从企业家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进行了概述,对具体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问题也作了简要说明。文章最后着重对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因子及途径作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对企业家人力资本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形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建中 李明生
研究和探讨了一个逻辑链条:由于天赋、特定情境和投资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企业家的潜在能力,即作为企业家的人力资源,然后,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下,企业家潜在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使其转化为企业家现实能力,成为现实意义上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而形成企业家行为,即成为现实意义上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并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利用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与非人力资本共同形成经营绩效。通过对上述逻辑关系的论述,从实质上揭示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
关键词:
企业家人力资本 激励 绩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严维石
论述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性:缺乏程式性、全面性重于专业性、边界不确定性和产权不可直接界定与不可交易性;着重研究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特性下的积累及其棘轮效应,这种效应包含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的起点、过程和退出环节,相对于其他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棘轮效应使得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尤其明显;进而分析企业家劳动的复杂性如何使得企业家劳动定价只能通过企业价值剩余来衡量,并说明合理计算企业价值剩余需要依赖于较为完善的要素市场;最后就创业与企业家培育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柯得阳
企业家不是天生的,凝聚在企业家身上的人力资本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本文将飞轮效应引入异质型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分析影响人力资本飞轮效应的主要因素:教育、在职培训、市场竞争环境和制度环境;阐述企业家人力资本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的形成机制—飞轮效应,并从职业企业家市场建设和企业内部机制建设两方面提出合理的保障机制,以保障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飞轮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小立
不同类型的儒家意识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适应性影响不同。实证研究发现,背景取向型儒家意识可以通过增加同层次的企业家交易频率,来获得交易规模效率。而个人型儒家意识通过分工合作获得交易的合作剩余。为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双赢,企业家需要针对儒家意识特性,选择合适的儒家意识进行投资。
关键词:
儒家意识 企业家人力资本 产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修林
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产权特性,在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提升和风险承担等方面具有与物质资本同等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家理应参与企业剩余分配。EVA奖金计划是企业家实现人力资本剩余索取权的重要途径,从而促使出资人和企业家之间的目标一致和激励相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小立
文章在回顾人格、企业家人格及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破解企业家人格与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的逻辑关系,以中国企业家为经验分析对象,提出如何从人格的角度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
关键词:
人格 企业家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华 邹东涛
本文在分析企业家能力的几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企业家人力资本具有战略决策与执行管理两个层次,界定了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意愿企业家的临界企业家人力资本与其物质资本的关系,认为意愿企业家的物质资本,对于股权/风险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显示人力资本的信号作用,对于债权资本产权主体来说则具有风险抵押的保险作用。同时,给出了意愿企业家获得物质资本差额的必要条件,即股权/风险资本风险参与和债权资本抵押参与的基本条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承坪
本文论述的是如何解决企业家的能力问题以及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问题,并讨论这两 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企业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看,企业绩效是企业家能力、企业家生 产性努力以及企业家掌握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外部随机干扰这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 此对这一问题必须多方法、多角度系统地加以把握。
关键词:
企业家能力 生产性努力 企业绩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宇 李新春
企业家才能是一种可以积累的人力资本,积累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是一种沉没成本并对企业家行为产生“锁定”效应,导致人力资本的“结构刚性”,这从能力维度制约着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方向性和“眼界”。我国企业“长不大”或“大而不强”等现象直接与此相关。尽管长期来看需要改变宏观社会经济环境,但目前由企业分担更多投资和增加该投资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会有利于企业家积累专用性人力资本。
关键词:
企业家才能 人力资本结构 企业经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明伟 吴磊
文章结合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企业绩效理论,在界定相关概念和对比前人在指标选取的优缺点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存量和企业家的主观能动性两个维度考察了企业人力资本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家的学历水平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家的年龄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企业家的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而企业家的声誉水平、企业家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力和企业所处的地域对企业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家人力资本 企业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丽丽
本文在对现有人力资本价值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点和其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作为切入点。根据对人力资本价值构成要素的研究选取指标,提出了基于EVA的企业家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 价值评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爽英 韩传强
本文认为 ,国内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经营者的人力资本价值认识不足 ,导致对其的收入设计不合理 ;二是与国外企业家人力资本收益权相比较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益不能体现其人力资本价值。现阶段对国企而言 ,最稀缺的资源既不是土地 ,也不是资本 ,而是企业家。企业家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拥有者如何取得合理的收益权回报 ,是我国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
产权残缺 收益权 人力资本 企业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