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1)
- 2023(18038)
- 2022(15501)
- 2021(14354)
- 2020(11808)
- 2019(27155)
- 2018(26923)
- 2017(51269)
- 2016(27635)
- 2015(31140)
- 2014(31141)
- 2013(30326)
- 2012(28053)
- 2011(25428)
- 2010(25425)
- 2009(23047)
- 2008(22116)
- 2007(19392)
- 2006(17172)
- 2005(14606)
- 学科
- 济(113743)
- 经济(113622)
- 管理(76048)
- 业(75255)
- 企(58435)
- 企业(58435)
- 方法(48639)
- 数学(41638)
- 数学方法(41062)
- 农(39101)
- 中国(32647)
- 地方(28440)
- 业经(27582)
- 财(26502)
- 农业(26101)
- 学(23828)
- 环境(20710)
- 制(19888)
- 理论(19805)
- 贸(19127)
- 贸易(19113)
- 易(18476)
- 技术(17866)
- 和(17582)
- 银(17121)
- 发(17116)
- 银行(17077)
- 融(16688)
- 金融(16686)
- 行(16408)
- 机构
- 学院(388780)
- 大学(386041)
- 管理(153260)
- 济(152108)
- 经济(148631)
- 理学(132782)
- 理学院(131270)
- 研究(130022)
- 管理学(128868)
- 管理学院(128161)
- 中国(96407)
- 京(82372)
- 科学(81150)
- 财(68103)
- 农(65504)
- 所(63908)
- 中心(59962)
- 研究所(58355)
- 业大(58249)
- 江(57318)
- 范(54846)
- 财经(54599)
- 师范(54324)
- 北京(51969)
- 农业(49966)
- 经(49739)
- 院(47851)
- 州(46978)
- 经济学(45061)
- 师范大学(43780)
- 基金
- 项目(269304)
- 科学(211964)
- 研究(199600)
- 基金(193472)
- 家(167940)
- 国家(166439)
- 科学基金(143600)
- 社会(125465)
- 社会科(118667)
- 社会科学(118638)
- 省(106841)
- 基金项目(103185)
- 自然(92348)
- 教育(92295)
- 自然科(90170)
- 自然科学(90150)
- 划(89080)
- 自然科学基金(88480)
- 编号(82753)
- 资助(79109)
- 成果(66279)
- 发(60652)
- 重点(60255)
- 部(58825)
- 课题(57031)
- 创(55813)
- 创新(51958)
- 国家社会(51242)
- 科研(51200)
- 教育部(50577)
- 期刊
- 济(170465)
- 经济(170465)
- 研究(111707)
- 中国(77556)
- 农(63079)
- 学报(59879)
- 科学(56624)
- 管理(54578)
- 财(50105)
- 教育(49267)
- 大学(46510)
- 学学(43680)
- 农业(43087)
- 技术(35180)
- 融(33251)
- 金融(33251)
- 业经(31644)
- 经济研究(25807)
- 财经(25447)
- 问题(22351)
- 经(21787)
- 图书(20905)
- 业(20160)
- 科技(18819)
- 版(18727)
- 资源(18306)
- 技术经济(17828)
- 理论(17665)
- 商业(17468)
- 现代(16868)
共检索到568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平
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近年来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健康养生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乡村作为重要的恢复性环境类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受到青睐。该文从恢复性环境理论的视角出发,对乡村康养旅游地建立恢复性环境的意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论证,并对乡村康养旅游地的恢复性环境实践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乡村康养旅游 恢复性环境 恢复性实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奚望 陈钢华 胡宪洋
随着亚健康和心理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社会问题,关注旅游体验带给人们的恢复效应已成为新时代旅游研究的重要议题。基于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文章以珠海御温泉和三亚亚龙湾两处空间尺度和资源类型不同但发展均较为成熟的旅游度假区为样本收集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PLS-SEM)就旅游度假区游客地方依恋对心理恢复的影响展开研究,并检验了环境恢复性感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地方依赖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的所有维度,且地方认同在上述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地方认同影响环境恢复性感知除物理远离以外的维度;(3)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心理逃离、迷恋维度影响心理恢复;(4)地方依赖通过地方认同、心理逃离或迷恋间接影响心理恢复;(5)地方认同直接影响心理恢复,也可通过迷恋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永锐 张捷 卢韶婧 张玉玲 年四锋 颜丙金
旅游者对恢复性环境的感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综合性体验,是旅游者与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以九寨沟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一致性、新奇、迷人、逃逸和兼容性5个维度,探讨了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特征及其差异,检验了恢复性环境感知维度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由一致性、新奇、迷人、逃逸和兼容性5个维度组成的恢复性环境感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九寨沟旅游者的恢复性环境感知在一致性、新奇和兼容性等3个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3)恢复性环境感知的5个维度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一种具有影响关
关键词:
恢复性环境 旅游体验 旅游者感知 九寨沟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仇梦嫄 杨加猛 张捷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新冠"疫情的爆发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旅游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日益成为一种生活理念。旅游者恢复性环境体验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章依据感官营销的分析框架,以视觉和听觉这两种人类高级感官形式为切入点,利用自然实验方法,选取西溪湿地旅游者为实验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者为对照组,结合注意力恢复理论,探讨真实场景中的视听交互效应对旅游者恢复性环境体验和总体生活质量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视觉和听觉均是恢复性环境体验的重要来源,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当旅游者的视觉评价较低时,与听觉评价较低的对照组相比,听觉评价较高的实验组更能够获得恢复性环境体验;而当视觉评价较高时,旅游者对目的地的听觉评价越高,恢复性环境体验越强烈。通过恢复性环境体验的中介作用,视觉与听觉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延伸至旅游者总体生活质量。文章揭示了视听交互效应对旅游者健康与福祉的积极作用,拓展了旅游研究的范畴,为后疫情时代旅游目的地开发管理与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开敏 庄伟光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是我国现实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无不显示出巨大的正面效应,理应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本文从现有的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途径的问题分析出发,提出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乡村旅游来加快城市信息、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从而达到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市带动农村 城乡统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高达35%,同时,产业政策、乡村的交通条件、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结论]研究发现乡村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经济有显著正影响;模型的拟合优度0.6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烨
[目的]国内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现有文献一般大多数是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偏少,文章采用实证法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方法]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在构建模型时主要考虑上述四大因素(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政策)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对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及稳健性检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变量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产业政策变量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乡村旅游对我国旅游业的贡献不断上升,2015年乡村旅游对我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瑾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指导下,乡村旅游将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合体后做整体性开发,乡村旅游事业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居民休闲与度假的重要方向。本研究深入阐述城乡统筹发展观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从游客价值体系与景区居民价值体系两个层面深度挖掘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旅游价值,从革新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事业发展的理念,强化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创新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运营模式等角度给出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行策略。
关键词:
城乡统筹 乡村旅游 旅游产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琴琴 许林玉 刘烊铭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生态系统视角下,旅游系统分为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本文在旅游生态系统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科学规划设计,打造本土差异化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体验;培养生态乡村旅游,实现美丽乡村;提升参与能力,确立村民主体地位等对策,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系统 发展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琴琴 许林玉 刘烊铭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生态系统视角下,旅游系统分为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行系统和支持系统,本文在旅游生态系统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科学规划设计,打造本土差异化品牌;提高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体验;培养生态乡村旅游,实现美丽乡村;提升参与能力,确立村民主体地位等对策,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生态系统 发展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洋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消费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时尚、健康的旅游产业发展更加迅速。而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倡导平等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包容性增长视角下,乡村旅游将获得极大的发展推力,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和乡村旅游发展内在机理、本质特征上进行理论创新,阐述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促进乡村旅游减贫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文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亟需解决的"三农问题",而且积极推动了旅游产业的战略洗牌。在乡村旅游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中,农家乐旅游作为一个较为新颖的旅游形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农家乐概念特征与缘起的基础上,对其兴起的原因、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其如何更好发展提出几点粗浅建议。
关键词: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农村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苏苏
在解析既有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乡村旅游的多产联动实施模式,有助于乡村旅游经营者优化整合区域范围内的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增大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拓展空间,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向旅游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提供动力。研究阐述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意义;从产业链整合度弱、利益分配机制和旅游产品短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乡村旅游多产联动的主要障碍;给出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度,健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链条等促进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多产联动 乡村旅游 价值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钢华 奚望 黄松山 胡宪洋
本文旨在揭示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环境满意度和气候满意度对其目的地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为探究环境和气候如何影响游客身心健康和恢复提供新的方向,并丰富学界对旅游情境下的环境恢复性感知的理解。本文以海滨旅游度假区为研究对象,在海南省三亚市的大东海和亚龙湾收集游客对环境恢复性的感知状况和对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的满意度评价(N=527),并采用基于主成分的结构方程模型偏最小平方法(PLS_SEM)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①环境满意度正向影响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5个维度(分别为:兼容、程度、心理逃离、物理远离和迷恋);②气候满意度正向影响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5个维度。因此,努力提高海滨旅游度假区游客对海滨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满意度,能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海滨旅游度假区的身心恢复潜力,并最终有助于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凌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治理 成员资格 公民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