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
- 2023(1489)
- 2022(1294)
- 2021(1336)
- 2020(1171)
- 2019(2770)
- 2018(2733)
- 2017(5642)
- 2016(2905)
- 2015(3174)
- 2014(3056)
- 2013(2918)
- 2012(2372)
- 2011(2099)
- 2010(2086)
- 2009(1804)
- 2008(1517)
- 2007(1165)
- 2006(821)
- 2005(659)
- 学科
- 济(13527)
- 经济(13523)
- 方法(8999)
- 数学(8560)
- 数学方法(8380)
- 管理(7570)
- 业(6442)
- 企(5466)
- 企业(5466)
- 环境(2888)
- 农(2541)
- 中国(2297)
- 学(2208)
- 贸(2073)
- 贸易(2073)
- 易(2020)
- 业经(2014)
- 财(1960)
- 理论(1899)
- 划(1866)
- 地方(1778)
- 生态(1704)
- 和(1637)
- 农业(1583)
- 技术(1569)
- 资源(1477)
- 发(1330)
- 策(1264)
- 融(1238)
- 金融(1238)
- 机构
- 学院(36423)
- 大学(36232)
- 管理(16774)
- 济(15951)
- 经济(15724)
- 理学(15157)
- 理学院(15032)
- 管理学(14692)
- 管理学院(14637)
- 研究(9935)
- 中国(7366)
- 京(7138)
- 科学(6248)
- 财(6091)
- 业大(5657)
- 财经(5286)
- 中心(5085)
- 经济学(4969)
- 经(4851)
- 农(4730)
- 经济管理(4622)
- 经济学院(4507)
- 江(4475)
- 商学(4231)
- 范(4188)
- 商学院(4184)
- 师范(4155)
- 财经大学(4106)
- 北京(4078)
- 所(4050)
共检索到44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绍良 杨永均 侯湖平 米家鑫
研究目的:将恢复力思维引入土地整治,构建"土地整治+生态"概念模型,设计土地整治中恢复力建设路径,为新时代土地整治理论创新开拓新方向和基础。研究方法:文献综合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的对象是一个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土地整治离不开恢复力思维,如系统性、动态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等。土地整治需要考虑系统的多尺度效应、阈值效应、适应性管理、可持续发展等;(2)恢复力的建设可作为土地整治的新目标,恢复力理论可作为生态型土地整治的理论基础;(3)实现"土地整治+生态"模式,需要在土地整治的调查、评价、规划、设计、监管全过程开展理论与技术创新,融入恢复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结论:恢复力思维是新时代生态型土地整治的核心理念之一,恢复力理论可为"土地整治+生态"模式提供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工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爱慧 蔡银莺 张安录
耕地资源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耕地利用的私人最优决策与社会最优决策存在不一致,难以达到土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通过土地优化配置模型分析,可知目前经济发展中缺乏考虑难以量化的生态非使用价值,解决外部性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建立政府干预的耕地生态补偿机制,把生态非使用价值的部分价值补偿给农民。耕地生态补偿的核心是如何把生态非使用价值进行合理量化和确定合理补偿标准,而合理补偿标准确定能更好解决生态服务的最优的供给问题,真正使生态补偿起到对正外部供给的激励和对负外部性释放的约束作用。本文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探讨耕地生态补偿必要性和尝试建立耕地生态补偿的核算基本理论框架,认为耕地提供净...
关键词:
外部性 生态补偿 耕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建 吴健生 潘雅婧 韩忆楠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持续性则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基本途径,但目前仍缺乏普遍认可的生态持续性目标分解方案;而在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影响日益显著且不断增大的背景下,生态系统健康、风险、安全与可持续性评价已成为当前宏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虽然在各类评价之间普遍存在概念混淆、指标体系雷同等问题。本研究在系统梳理生态持续性相关概念逻辑关联的基础上,将区域视为人类自然-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强调人类活动的主导性,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生态胁迫、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可持续能力3方面构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生态意义的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概念模型,并对评价模型、评价指标筛选及其阈值与权重展开了深入探讨。研究认为:系统工程的综合评价法是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方法;不存在绝对的评价标准,区域生态持续性评价的终极目标,不在于静态的评价某时某地人类-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与否,而在于定量表征时空尺度上系统可持续性的动态变化与空间分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云冬 陈文烈
金融支持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但大量偏远地区的生态资源并不具备发展种植业和旅游业的条件,“绿水青山”蕴含的产权本身所具有的金融功能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构建生态资源产权融资理论模型并推广应用,可以开辟一条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和收益增加、拓宽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来源的全新市场化路径。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发现,现有生态资源产权融资并未形成固定模式,不具备推广和宣传的条件。从理论、模型与应用的视角,进一步廓清生态资源产权及融资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法构建生态资源产权融资评价指标体系与融资模型,并给出生态资源产权融资推广应用的解决方案,将更有利于生态产品价值金融功能的实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利 王金坑 黄浩
本文根据联合国OECD和UNEP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诏安东溪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人口密度、GDP年增长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年降雨量、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等能够充分反映流域压力、状态和响应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参考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和相关标准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赋值;再次,提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最后,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泽宁 樊安新 翟渊军
用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功能以及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分析了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阐述了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经济阈和水质水量统一配置可行方案拟定的原则;依据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优化限制性因素原理,构建了由配置方案生成模型和配置方案效果评价模型组成的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模型体系框架。为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提供了一种基本思路。
关键词:
水资源 水质 优化配置 生态经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彦志
大学的核心本质是知识创造与知识传播。大学的知识可以分为大学组织自身的知识以及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两个部分。通过分析知识的不同类别与不同组织形态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方式与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构建组织模型的基本分析框架,识别不同的大学组织模型的基本特点和存在基础,进而探寻各类不同大学的最佳组织模型。对各类组织模型的分析还发现,知识经济时代下,网络组织模型将逐步成为大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并对大学治理体系的构建发挥关键作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组织模型 知识类别 知识转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金华 张伟 刘小玲
研究目的:对土地整治规划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定量测算各风险小区的生态风险值,确定其风险等级,为制定风险管理决策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方法:相对风险模型(RRM)。研究结果:神木县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共分为4级,Ⅰ区为低风险区,Ⅱ区为中风险区,Ⅲ区为较高风险区,Ⅳ区为高风险区。研究结论:(1)通过研究风险源、生境和生态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土地整治规划生态风险评价的定量化;(2)针对各风险小区风险等级的高低和面临生态风险类型的差异,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为本轮土地整治规划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伟 张燕平 赵姝
针对目前预测农作物产量只利用年产量或其变形,而没有考虑气象因素对产量预测的影响导致误差偏大的问题,在基于商空间粒度理论框架下的农作物产量预测中,考虑气象因素如光照、平均气温、降水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造模型对气象时间序列进行数据挖掘(产量预测)。粒度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粒度预测模型不仅降低了问题求解的复杂性,而且误差较低,其预测值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0.884 9,均方根误差37.3,希尔不等系数为0.004 4,与其他预测模型相比误差最小。基于商空间理论的支持向量机产量预测模型可较好地应用于产量预测中。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玉凤
模型算法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数字化转型起着关键性作用。模型算法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提升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的同时,也对模型算法风险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美国、英国、欧盟、加拿大等已陆续出台模型算法监管规定和审计指引,英国、荷兰等最高审计机关已开展模型算法的审计实践。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模型算法审计的概念内涵,尝试构建了适合我国的模型算法“五维”审计框架,回答了未来我国模型算法审计“谁来审”“审什么”“怎么审”“审计的条件”以及“审计的原则”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以期为今后开展模型算法审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模型算法 算法审计 审计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效顺 刘希朝 和伟康 倪衡 李帆
针对城市人地系统紊乱、“三生”空间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难题,文章借助DNA双螺旋模型,构建人类活动和区域空间螺旋交互耦合框架,通过理论类比揭示城镇人类活动与区域空间的格局和过程耦合机理,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分析思路。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支撑城镇人地系统运行,与DNA碱基互补配对决定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具有较高相似性。(2)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变化、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扰动等人类活动要素分别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等空间要素耦合,要素之间通过具有氢键作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流连接。(3)城镇发展过程出现城市病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要素与区域空间要素的不合理配置,类似“基因突变”。城镇化初期表现为要素缺失,城镇化中期表现为要素错配,城镇化中后期人地耦合从局地耦合向远程耦合转变,要素耦合逐渐协调。(4)新时代人地耦合研究可以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方法从内部要素耦合和系统交互耦合两方面开展定量测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云赟
文章根据商品期货市场特征,把商品期货市场交易者的框架效应引入到商品期货市场定价机制中,以框架效应所产生的信息系统性偏差为出发点,构建了基于框架效应的商品期货合约定价模型。研究显示,交易者框架效应的存在将影响期货市场交易双方的最优期货合约交易数量,并最终导致期货均衡价格偏离理性条件下的期货均衡价格。
关键词:
框架效应 商品期货 均衡价格 定价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岚 胡昊 方艺 强震宇
通过问卷调查和中美设计模式的对比,经过回归论证和层次分析法论证,找出项目的重要控制点。基于PMBOK项目边界模型和四个重要的控制模块,提出基于PMBOK的项目边界模型的集成设计框架。通过一个外资项目的操作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该框架进行设计管理。集成设计框架模型适用于不同文化的团队,和高要求复杂项目的设计工况。在此框架下,无论项目在哪里,市场情况如何,监管要求如何,团队都可以出色地交付设计任务。
关键词:
工程设计 设计管理 集成控制 项目管理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红颖 王向阳 赵红
随着社会的广泛需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Internet的迅速延伸,现代远程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目前的远程教学系统普遍存在智能性差、交互手段匮乏、知识结构松散、资源共享度不高等一系列弊端。本文以多Agent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Agent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型框架,并讨论了其主要功能及实现该系统的部分关键技术。
关键词:
远程教学 多Agent 模型框架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易仁萍 王昊 朱玉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财政、金融及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审计手段已不能适应审计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的现代化审计方式和手段,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审计模型框架,该框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原始审计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清洗并进行挖掘,形成可疑数据并对可疑数据进行审计。本文的目标旨在为现代化审计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审计 审计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