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9)
- 2023(19398)
- 2022(16764)
- 2021(15505)
- 2020(13143)
- 2019(30558)
- 2018(30376)
- 2017(58494)
- 2016(31674)
- 2015(36231)
- 2014(36506)
- 2013(36110)
- 2012(33369)
- 2011(30439)
- 2010(30561)
- 2009(28408)
- 2008(28101)
- 2007(25348)
- 2006(22249)
- 2005(19661)
- 学科
- 济(141610)
- 经济(141442)
- 管理(95081)
- 业(87071)
- 企(72906)
- 企业(72906)
- 方法(60686)
- 数学(52647)
- 数学方法(51980)
- 财(35400)
- 农(35277)
- 中国(34836)
- 业经(30109)
- 地方(30010)
- 学(29895)
- 制(27466)
- 贸(23271)
- 贸易(23259)
- 农业(23244)
- 易(22494)
- 务(21812)
- 理论(21731)
- 财务(21716)
- 财务管理(21663)
- 和(21243)
- 环境(20649)
- 银(20587)
- 银行(20528)
- 企业财务(20522)
- 融(20052)
- 机构
- 大学(462355)
- 学院(460735)
- 济(189690)
- 经济(185518)
- 管理(178795)
- 研究(156297)
- 理学(153855)
- 理学院(152107)
- 管理学(149310)
- 管理学院(148471)
- 中国(116600)
- 京(98537)
- 科学(96121)
- 财(88003)
- 所(79389)
- 农(75311)
- 研究所(71925)
- 中心(71243)
- 财经(69571)
- 江(69274)
- 业大(68620)
- 经(62869)
- 北京(62476)
- 范(60063)
- 师范(59462)
- 农业(58926)
- 经济学(57529)
- 院(56637)
- 州(55440)
- 经济学院(51508)
- 基金
- 项目(307337)
- 科学(240402)
- 研究(223912)
- 基金(221507)
- 家(192881)
- 国家(191296)
- 科学基金(163717)
- 社会(140180)
- 社会科(132742)
- 社会科学(132707)
- 省(120523)
- 基金项目(117357)
- 自然(106597)
- 自然科(104028)
- 自然科学(104001)
- 教育(103596)
- 自然科学基金(102119)
- 划(100967)
- 资助(91895)
- 编号(91661)
- 成果(75070)
- 重点(68990)
- 部(67751)
- 发(65408)
- 课题(63589)
- 创(63050)
- 创新(58936)
- 科研(58734)
- 教育部(58025)
- 大学(57523)
- 期刊
- 济(214189)
- 经济(214189)
- 研究(137003)
- 中国(89864)
- 学报(73171)
- 财(69147)
- 农(68220)
- 管理(66607)
- 科学(66245)
- 大学(55544)
- 学学(52151)
- 教育(50172)
- 农业(46273)
- 技术(42355)
- 融(39821)
- 金融(39821)
- 财经(34694)
- 经济研究(34114)
- 业经(33588)
- 经(29720)
- 问题(27572)
- 图书(23945)
- 业(23778)
- 技术经济(23635)
- 理论(21998)
- 统计(21777)
- 版(21547)
- 科技(20822)
- 贸(20584)
- 商业(20355)
共检索到687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海峰 李慧颖
当某种社会制度不能最合理地分配各类资源、不能充分激励系统要素的高效利用、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和协同发展时,就需要转而思考现行制度环境本身是否存在缺陷。目前,中国发展循环经济,应在国家宏观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分别就各个领域开展循环经济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政策标准和制定恰当的实施方案,使政策体系按照由高至低逐级推进的方式形成惠及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形成激励、反馈双向互动的良性政策循环体系。
关键词:
态势分析法 循环经济 政策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黛青
我们分析广东省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2005年广东省的排放总量到了4.1亿吨,有两大块非常显眼,一是工业行业,一是火电。我们没有把外购电计算在碳排放里面。外购电是计在产地,还是计在使用地,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现在我们是没有计,不然排放得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建刚 王柳娟
本文主要分析地区经济制度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影响。具体从企业组织之间的诱导性制度、市场化改革、"走出去"战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用2003~2010年期间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一个地区商会组织的发展、信贷资金分配市场化和"走出去"战略有助于提高该地区的OFDI;在国际化的初期阶段,加强生产者法律产权保护会降低OFDI。本文研究表明,我国OFDI的发展受到了制度激励与制度潜逃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制度 OFDI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石建勋
本文系地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而出现的对外投资的"异化"问题———洗钱和资本外逃问题产生的原始动机、经济制度原因和遏制外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洗钱 资本外逃 资本流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荟 张晋平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亟须政府的扶持和保障。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循环经济 制度构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惠茹 张凤巧
面对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必须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使人们充分地意识到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从而以少消耗不损害生态环境为目的,重新进行要素安排和组合,使分散的经济主体行为融入到循环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巍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循环经济已从传统废弃物处理方式嬗变成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模式。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循环经济制度设计还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无法为国民经济绿色变革提供系统指引与实施保障。德国循环经济制度有效推进了以环境可持续发展性、经济盈利性、社会包容性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应借鉴其循环经济制度顶层设计模式,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建设
1.创新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包括三个层次:(1)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2)专门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3)在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中充实能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定。2.创新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产权模糊一直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巍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循环经济已从传统废弃物处理方式嬗变成为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模式。然而,目前一些地方循环经济制度设计还停留在环境保护层面,无法为国民经济绿色变革提供系统指引与实施保障。德国循环经济制度有效推进了以环境可持续发展性、经济盈利性、社会包容性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应借鉴其循环经济制度顶层设计模式,着力构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党校 张连国
作为现代社会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在反思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实质就是超越传统线性经济的生态经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和支撑,而理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循环经济制度化的进程。循环经济制度化的理念形态主要有哲学性理念形态、市场性理念形态、政治性理念形态、法制性理念形态、整体性理念形态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线性经济 生态 制度 理念形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飞
经济学与法学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上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门重要的学科——法经济学。法经济学的诞生对于经济学、法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法学对经济学的影响或者说法律对经济的影响无疑体现在对经济制度的塑造上,也就是法律对经济的规制、法律制度的运行保障着经济制度的构建、法律制度的变迁决定着经济制度的创新,并从刑法规制的角度形成了新的一门学科——经济刑法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毅 何代欣
针对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现有研究的不足,通过协整理论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测算了1952—2010年经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资本、经济制度变迁及人均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制度变迁在长期对人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短期影响则十分有限;如果以1978年为分界点,则经济制度变迁在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改革开放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汤清 袁永
文章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包含物质资本、劳动力、人文资本、产业结构以及制度变量的计量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红贵 汪成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夯实制度基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包括制度的建立,也包括制度的完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能适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的法律法规制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希刚 陈凡
一、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迄今为止,国内大多数人都同意“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这样的论点。这一结论是正确的,但尚不完整。严格地说,市场经济是配置的一种形式,但它首先是资源占有的一种形态。从静态的观点看,市场经济存在的本身就包含着这样的前提:人类社会发展到这样的阶段,生产已社会化,广泛存在着分工,资源或社会上已形成的财富(包括生产资料、产品与服务)为受到法律保护并由全社会承认的不同所有者所占有,这些所有者对于自身拥有的资源或财产具有处置权和收益权,他们作为经济主体(生产者与消费者)活动时的行为目标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从动态的观点看,正是在上述形态的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