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93)
2023(16776)
2022(14292)
2021(13423)
2020(11332)
2019(26100)
2018(25744)
2017(49670)
2016(26656)
2015(30007)
2014(29536)
2013(29115)
2012(26236)
2011(23131)
2010(22888)
2009(21118)
2008(20958)
2007(18502)
2006(16074)
2005(14130)
作者
(74349)
(61945)
(61408)
(58313)
(39470)
(29394)
(27989)
(24336)
(23441)
(22043)
(21128)
(20745)
(19542)
(19345)
(18901)
(18671)
(18513)
(18361)
(17683)
(17572)
(15144)
(14974)
(14893)
(14215)
(13788)
(13744)
(13645)
(13598)
(12285)
(12195)
学科
(108324)
经济(108205)
(103243)
管理(97681)
(93481)
企业(93481)
方法(52267)
数学(42350)
数学方法(41813)
(34921)
业经(33430)
(32741)
(26021)
财务(25942)
中国(25926)
财务管理(25900)
企业财务(24580)
农业(23189)
技术(21870)
(21300)
理论(20604)
(19879)
(19152)
地方(19065)
(18667)
(18118)
(17725)
贸易(17718)
(17212)
环境(15778)
机构
学院(373628)
大学(370228)
管理(159867)
(149445)
经济(146256)
理学(137461)
理学院(136039)
管理学(133895)
管理学院(133167)
研究(112770)
中国(88998)
(78089)
(70541)
科学(69238)
(57959)
财经(56260)
(55114)
(54536)
业大(54254)
中心(53282)
(51334)
研究所(49389)
北京(48618)
(45592)
师范(45198)
农业(45138)
(44563)
经济学(43680)
商学(42327)
财经大学(41920)
基金
项目(254678)
科学(202581)
研究(188580)
基金(186203)
(160205)
国家(158778)
科学基金(139751)
社会(119378)
社会科(113227)
社会科学(113194)
(99941)
基金项目(99278)
自然(91389)
自然科(89350)
自然科学(89329)
自然科学基金(87744)
教育(86496)
(82681)
编号(77243)
资助(76225)
成果(60393)
(56057)
重点(55662)
(55243)
(53289)
课题(51622)
创新(50953)
国家社会(48775)
教育部(48673)
科研(48468)
期刊
(164220)
经济(164220)
研究(105621)
中国(69384)
管理(64557)
(58643)
(52576)
学报(52462)
科学(51357)
大学(41393)
学学(39064)
教育(38205)
农业(36586)
技术(36151)
(31565)
金融(31565)
业经(29250)
财经(27602)
经济研究(24448)
(23668)
(22473)
问题(21024)
技术经济(20581)
科技(19095)
财会(18582)
现代(18482)
图书(18234)
理论(17684)
商业(17251)
(16705)
共检索到543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黎春燕  李伟铭  
区别于一般员工,核心员工是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然而,由于科技企业核心员工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优越感和自我实现需求,维系科技企业核心员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稳定也比一般员工难度更大。本文试图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切入,结合科技企业核心员工的特质及其心理契约的差异性,分析科技企业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违背的原因,构建心理契约对核心员工流动影响机制模型,分析心理契约的形成、维护、修补三个阶段,提出防止核心员工流动的对策,以期在规范企业行为的同时,提高员工满意度,进而降低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申学武  沈凌  
IT企业员工作为知识员工的代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知识员工的行为风险问题是当前制约IT企业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从心理契约角度来系统分析IT企业员工行为风险的含义、原因、表现及对策,对我国IT企业员工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冰  王泓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越来越认识到知识型员工管理的重要性。与非知识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特殊性。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企业应当通过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达到企业与知识型员工的双赢。文章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并提出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管理的必要性,进而在阐述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构成以及心理契约违背对于知识型员工流失的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心理契约管理、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朱燕  郑文哲  
心理契约是企业组织行为与员工彼此认同、无需条文约束的一种心灵感受与协调,在当前市场竞争全球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组织结构巨变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管理领域的心理契约已被提升到公司战略的高度。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结合高科技企业员工的特点,对心理契约的建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心理契约违背的分析,构建了高科技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违背模型,最后提出通过心理契约的构建来减少企业的人才流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雷晓庆  
企业管理目的是在实现其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使每个员工的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就要求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充分注意人的因素,尤其要重视员工的心理活动过程,注重员工的心理契约。其实,这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并行不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采用现代化科学方法,对员工的思想、心理、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以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要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离不开体现其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从员工的心理契约入手,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以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超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让社会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知识风险的控制。本文基于并突破传统的风险控制方法,引入心理契约理论,并从其特征与作用出发,探讨企业员工的知识风险控制办法,建立全新的预防体系,整体提升企业的知识风险控制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旭军  
运用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Logistic基本模型与引入心理契约破裂参数的扩展模型进行企业与员工共生关系研究,并通过Matlab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研究结果。结果表明:能量的非独立性生成、非对称性分配是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的典型表现;工作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在企业与员工共生关系协调阶段对非对称性互惠共生有较大的阻滞;会导致企业与员工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真正的破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建民  杨子敬  何忠滢  
员工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对法律契约的补充,能够从心理期望的角度描述员工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的主观理解,较好地反映知识型员工的心理需求。本文对昆明地区知识型员工的流失情况作了抽样调查,并做了基于心理契约的员工留职意愿的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员工流失的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丽霞  
浙江省企业用工荒现象非常严重,并呈现出第二、三产业的人员需求占总需求的主导、结构性缺工现象显著等特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心理契约违背在企业农民工中是一种普遍现象。比如,企业违背保健义务的程度高于企业违背关系义务的程度,企业农民工心理契约违背认知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民工心理契约违背、工作满意度、离职意图三者之间关系显著。文章以浙江省企业用工荒问题为例证,从心理契约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旨在为政府解决用工荒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自银  王旭  蔡月祥  
文章从心理契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江苏56家企业、630名雇员为样本,用实证方法研究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要素及其与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工作满意度、雇员离职倾向的交互关系。结果表明,影响企业公信度的内部关键因素依次为个人发展、薪酬激励、工作本身、人际关系、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对企业公信度、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负向影响;心理契约实现程度在工作满意度和企业公信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丽君  刘应宗  
文章在阐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了在心理契约管理中应当注重的要点,以期减少企业人员流动率,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成江  严效新  
心理契约动态管理对于实现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相对平衡,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工作满意度以及取得优秀的工作绩效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心理契约动态管理的理论依据在于社会交换理论、期望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而心理契约动态管理的实现需要经过四个紧密相连环节:组织现有心理契约盘点、发展需求分析、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心理契约失衡预警机制的建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成云  
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企业文化理论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但是,还有许多企业文化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试图以"心理契约"假说为基础,对企业文化的"本质属性"、"生命周期"和"管理模式"等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心理契约,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科学设计期、人格化期、规范引导期、维护完善期和蜕变创新期,企业文化有四种管理模式,即潜意识无序管理模式、潜意识规范管理模式、有意识无序管理模式和有意识规范管理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翁林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心理契约作为知识型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为知识型员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理念。文章将对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娅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多种绩效管理方式不断融合,在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也遇到了自身发展的瓶颈。本文从高科技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状况出发,探讨了目前绩效管理弊端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心理契约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绩效管理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