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80)
- 2023(13533)
- 2022(11945)
- 2021(11257)
- 2020(9403)
- 2019(21751)
- 2018(21438)
- 2017(41808)
- 2016(22425)
- 2015(25196)
- 2014(24935)
- 2013(24136)
- 2012(21933)
- 2011(19423)
- 2010(19149)
- 2009(16986)
- 2008(16174)
- 2007(13737)
- 2006(11641)
- 2005(9658)
- 学科
- 济(83867)
- 经济(83778)
- 管理(66064)
- 业(61489)
- 企(52290)
- 企业(52290)
- 方法(43649)
- 数学(38311)
- 数学方法(37793)
- 财(22886)
- 农(22307)
- 中国(20761)
- 业经(19043)
- 学(17178)
- 制(16780)
- 地方(16011)
- 务(15521)
- 财务(15451)
- 财务管理(15409)
- 贸(15118)
- 贸易(15111)
- 理论(14816)
- 农业(14711)
- 易(14664)
- 企业财务(14645)
- 银(14327)
- 银行(14294)
- 技术(13686)
- 环境(13649)
- 和(13600)
- 机构
- 大学(303937)
- 学院(302493)
- 管理(127234)
- 济(117069)
- 经济(114489)
- 理学(111647)
- 理学院(110485)
- 管理学(108466)
- 管理学院(107933)
- 研究(92873)
- 中国(70574)
- 京(62930)
- 科学(57674)
- 财(53489)
- 业大(45260)
- 中心(44460)
- 农(44375)
- 财经(44108)
- 所(43851)
- 江(41575)
- 经(40428)
- 研究所(40226)
- 范(38992)
- 北京(38805)
- 师范(38643)
- 院(34905)
- 经济学(34777)
- 农业(34427)
- 州(34297)
- 财经大学(33445)
- 基金
- 项目(219363)
- 科学(173469)
- 研究(161080)
- 基金(160396)
- 家(138763)
- 国家(137613)
- 科学基金(120107)
- 社会(101483)
- 社会科(96145)
- 社会科学(96120)
- 基金项目(86015)
- 省(85221)
- 自然(79048)
- 自然科(77234)
- 自然科学(77215)
- 自然科学基金(75791)
- 教育(74968)
- 划(71640)
- 编号(66104)
- 资助(65494)
- 成果(51611)
- 部(48745)
- 重点(48404)
- 创(45892)
- 发(45236)
- 课题(44328)
- 创新(42775)
- 教育部(42340)
- 科研(42208)
- 大学(41633)
- 期刊
- 济(119359)
- 经济(119359)
- 研究(83647)
- 中国(51507)
- 学报(46057)
- 管理(44724)
- 科学(42752)
- 财(40689)
- 农(39234)
- 大学(36144)
- 学学(33987)
- 教育(33455)
- 农业(27698)
- 技术(27407)
- 融(25567)
- 金融(25567)
- 财经(20740)
- 业经(20185)
- 经济研究(18451)
- 经(17526)
- 图书(15602)
- 理论(15434)
- 问题(15294)
- 科技(14779)
- 实践(14430)
- 践(14430)
- 技术经济(14207)
- 版(13949)
- 业(13507)
- 现代(13149)
共检索到419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超 宋晓刚
业主从心理契约的新视角来实现监理工程师的自我约束,能够防止信息不对称消极作用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业主的交易成本,促进监管的有效性。通过构建监理工程师心理契约与其信用行为相互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隐性契约实现对监理工程师信用行为的长期治理。研究结果表明,监理工程师的心理契约可以通过组织承诺和组织公平感对其信用行为产生正向作用。
关键词:
心理契约 组织承诺 信用治理 监理工程师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马世军 汪夏明 万亚辉
结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方式设计注册监理工程师的信用评价指标,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执业态度评价、职业道德评价、安全监理效果、质量监理效果对注册监理工程师的履约信用影响很大,质量安全守法诚信记录对守法信用影响重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提升我国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信用的措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景慧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工程变更定义为: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合同约定的程序对部分或全部工程在材料、工艺、功能、构造、尺寸、技术指标、工程数量及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变。可见实施监理制后,工程变更与以前的设计变更相比较,无论从范围、性质及具体运做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能按设计变更的概念来理解FIDIC条件下的工程变更。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杨杨
传统信用评价方法多从单一建筑市场主体的视角对监理工程师进行信用评价,但监理工程师存在于众多利益相关者形成的社会网络中,且各利益相关者的偏好不同,这会使得在其不太关注的指标评价中出现知觉性偏差。针对此,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引入模糊软集合理论对监理工程师信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此方法运用模糊软集合对利益相关者的评价值进行转化,并对其评价信息进行集结,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最终信用评价值。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充分表达各利益相关者的偏好判断,更好地约束监理工程师诚信执业。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丽丽 王雪青 陈超
由于外界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若运用传统信用评价方法单从业主或承包商的视角对监理工程师进行信用评价,会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针对此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层面,运用区间直觉模糊集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监理工程师的信用行为进行评价,此模型通过相似性度量值、精确度函数分别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权重和信用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IIFHG等算子对区间直觉模糊信息进行集结,可以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在评价过程中的话语权,有效规避评价主体因主观偏好所引起的偏差。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勋 王雪青
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文本及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监理工程师承担安全责任的原因,总结了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的安全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监理企业和监理工程师避免安全责任的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磊 蒋卓见 刘军
总监理工程师是建筑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对其进行诚信评价有利于提高其工作质量。现有评价主要涉及守法诚信,缺少守约、自律、职业道德等其他评价内容,需要进行补充完善。文章探讨了现代诚信内涵,定义了总监诚信;分析了总监诚信影响因素,构建了总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完善并最终形成了总监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描述了基于ANP赋权的模糊综合诚信评价过程,并进行了实证应用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娅
随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多种绩效管理方式不断融合,在为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作用的同时,也遇到了自身发展的瓶颈。本文从高科技企业绩效管理方面的状况出发,探讨了目前绩效管理弊端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心理契约与绩效管理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构建基于心理契约的绩效管理方式。
关键词:
心理契约 绩效管理 激励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玉霞
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结合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特点,论述了高校心理契约与师德建设的关系以及在高校师德建设中运用心理契约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从高校组织层面和教师个体层面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师德建设 适应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维和 陈信康
组织间心理契约是管理学研究的最新课题。解析组织间心理契约对于组织间关系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组织内心理契约与组织间心理契约会频繁互动,并最终影响组织间关系质量。组织间关系演进实质就是心理契约的形成与解约,心理契约中感知性职责将有助于构建组织间信任与承诺,而心理契约的修正、废弃、平衡和协商直接决定组织间关系持续性和稳定性,虽然这种影响会受到组织间关系历史和信任强度的调节。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肖跃军 焦石
本文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赋予监理工程师的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出发,分析了监理工程师责任风险的来源,探讨了防范风险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监理工程师 责任风险 防范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绍锋 王贤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祥军 晋宗魁 柏建栋
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对于监理单位及监理工程师义务与责任的规定,分别梳理出监理工程师的刑事法律风险、行政法律风险和民事法律风险;并就其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事先防范和过程控制为主,以事后救济为辅的法律风险防范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