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0)
- 2023(19599)
- 2022(16726)
- 2021(15505)
- 2020(13048)
- 2019(29788)
- 2018(29430)
- 2017(56388)
- 2016(30385)
- 2015(33766)
- 2014(33327)
- 2013(32906)
- 2012(30139)
- 2011(26564)
- 2010(26386)
- 2009(24100)
- 2008(23571)
- 2007(20585)
- 2006(17755)
- 2005(15550)
- 学科
- 济(123881)
- 经济(123740)
- 业(105833)
- 管理(96936)
- 企(94066)
- 企业(94066)
- 方法(56881)
- 数学(46704)
- 数学方法(46039)
- 农(36813)
- 财(35841)
- 业经(35618)
- 中国(30162)
- 农业(25813)
- 务(25790)
- 财务(25706)
- 财务管理(25672)
- 技术(24942)
- 学(24485)
- 企业财务(24361)
- 地方(23162)
- 理论(22838)
- 制(22408)
- 和(21291)
- 贸(20969)
- 贸易(20959)
- 易(20363)
- 划(19416)
- 环境(18274)
- 策(18231)
- 机构
- 学院(425063)
- 大学(422798)
- 管理(170626)
- 济(168484)
- 经济(164946)
- 理学(147806)
- 理学院(146188)
- 管理学(143491)
- 管理学院(142704)
- 研究(138508)
- 中国(103956)
- 京(89932)
- 科学(87095)
- 财(77080)
- 农(71948)
- 所(68917)
- 业大(65041)
- 中心(63333)
- 研究所(62931)
- 江(62483)
- 财经(62218)
- 经(56796)
- 农业(56495)
- 北京(56031)
- 范(54904)
- 师范(54364)
- 院(51163)
- 州(50209)
- 经济学(50191)
- 财经大学(46336)
- 基金
- 项目(294657)
- 科学(232829)
- 基金(214733)
- 研究(214029)
- 家(188081)
- 国家(186316)
- 科学基金(161112)
- 社会(134829)
- 社会科(127788)
- 社会科学(127755)
- 省(115626)
- 基金项目(113862)
- 自然(106230)
- 自然科(103817)
- 自然科学(103791)
- 自然科学基金(101951)
- 教育(98366)
- 划(96829)
- 资助(87957)
- 编号(86589)
- 成果(68535)
- 重点(65746)
- 部(64419)
- 创(62964)
- 发(62606)
- 课题(59108)
- 创新(58372)
- 科研(56528)
- 国家社会(55764)
- 教育部(55168)
- 期刊
- 济(183629)
- 经济(183629)
- 研究(120494)
- 中国(78594)
- 学报(67544)
- 管理(66073)
- 农(65629)
- 科学(63148)
- 财(61938)
- 大学(51794)
- 学学(48954)
- 农业(45882)
- 教育(45490)
- 技术(41140)
- 融(33296)
- 金融(33296)
- 业经(31715)
- 财经(29996)
- 经济研究(28503)
- 业(26525)
- 经(25831)
- 问题(23957)
- 技术经济(22724)
- 科技(21440)
- 图书(20816)
- 版(20752)
- 现代(19918)
- 财会(18975)
- 资源(18813)
- 理论(18650)
共检索到617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芳芳
针对德温特分类号的共现现象,采用耦合分析方法,对29家样本企业的技术多缘性和技术相似性特征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企业之间潜在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对专利背后的市场战略趋向进行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多缘性和技术相似性能够反映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取向,也有助于企业识别潜在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中国汽车企业在专利技术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与国外老牌汽车巨头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温芳芳
以太阳能汽车技术领域为例,从德温特数据库中下载专利文献的专利权人与分类号信息作为样本,构建2-模异质多重共现网络,将两类特征项及其3种共现关系在同一图谱中进行集中展示,从中寻找该技术领域的主要研发力量和热门技术主题,并对二者之间的交叉关联进行量化分析。证实了多重共现分析能够克服一重共现分析揭示维度单一的不足,尤其适合于潜在关系的发掘。研究发现,在太阳能汽车领域日本的技术优势非常明显,日本企业继续保持全球领先水平。中国的整体技术实力居于世界前列,但中国企业个体的技术力量却相对单薄,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地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辉 周晶 夏文蕾 程佳银 黄炜
[目的/意义]高质量的专利技术研发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识别企业技术专利研发方向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研发资源实现创新突破,降低企业研发方向的不确定性。[方法/过程]首先,结合行业整体技术热点趋势与标杆企业技术态势,明确重点技术类别;其次,基于专利竞争力识别目标企业的绝对优势技术和相对优势技术类别,进而对目标企业进行个性化技术偏好分析;最后,借助LDA模型识别技术主题,明确企业未来专利技术研发方向。[结果/结论]实证结果表明,标杆企业的技术布局对行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同时,目标企业应以绝对优势技术为核心,发展自身相对优势技术,形成多技术核心的创新型企业。[局限]由于专利申请流程的时滞性,在新兴技术专利优势识别上有一定局限性。
关键词:
标杆分析 优势识别 专利分析 技术预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芳芳
[目的/意义]企业国际化进程中,专利家族的分布图即为企业市场扩张的路线图,专利技术的全球布局即为当前及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方法/过程]以德温特专利家族数据作为样本,借助于专利家族规模、海外授权专利比例等指标,对样本企业专利战略的国际化程度进行测度与比较,通过构建企业与受理国家间的二模共现关系网络,直观展示各个企业的全球专利布局情况。[结果/结论]当前汽车企业专利战略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著,欧美日的汽车巨头构筑起强势的海外专利保护体系,而国内汽车企业的专利战略国际化程度较低,在海外专利布局方面则处于明显的劣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子凤 王玥 贾卫峰 成泷
通过提升技术融合能力拓展组织边界,对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保持和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以21家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TOE框架和组态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技术融合影响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和技术融合度提升路径。结果表明,存在4条支撑企业实现高水平技术融合的路径,可归纳为环境波动—技术驱动型、环境波动—资源支撑型、环境平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以及技术动荡—组织支撑—政府拉动型。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高时,技术广度与组织冗余之间具有替代关系;当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均低时,组织冗余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在联动匹配中,企业技术环境不确定性是超高技术融合度组态的核心条件。企业非高技术融合度的实现路径有3条,且与高技术融合度路径存在非对称性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不确定性环境下技术融合多重影响因素间复杂互动关系的理论认识,揭示企业技术融合的支撑力量与推动因素,为提升企业技术融合水平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夏 孙友刚 周泽鑫 朱啸宇
为解决如何在技术变革过程中重塑新型海外研发策略、实现创新发展可持续性问题,试图在跨国企业创新理论基础上引入知识流动分析方法及技术异质性维度,探讨跨国企业高效获取知识与实现持续创新的模式。以德国宝马公司从1980到2020年的创新国际化进程为例,基于知识流动视角,通过专利申请与专利引文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一般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数字技术3个领域分析其总公司、海外研发中心与东道国供应商之间的知识流动和创新国际化模式差异。结果发现:宝马在一般技术领域,德国总部持有核心技术知识,知识流动呈现“总部—海外研发机构—总部”循环;在新能源技术领域,采用创新联盟模式,知识流动限于联盟成员之间;在数字技术领域,集团内部的知识流动并不活跃,更多在海外技术高地通过企业风险投资(CVC)布局相关创新研发,呈现由东道国向其子公司的反向知识流动。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实践而言,一方面企业可借鉴宝马在新能源与数字技术领域多类型的创新国际化合作模式,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应的创新生态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基于2008-2012年中国汽车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8家上市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研究了影响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汽车上市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较低,研发资本存量和技术人员投入都对技术创新效率有较为显著的正影响;销售净利率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资产负债率、股权结构和管理层人均报酬影响为负,且都较为显著,而总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后,提出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目标和相应对策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性
关键词:
汽车企业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创新管理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廖列法 勒孚刚
[目的 /意义]运用概率主题模型全面研究专利文献主题演化,分析专利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方法/过程]LDA模型按时间窗口对专利文本建模,困惑度确定最优主题数,按专利文本结构特性提取主题向量,采用JS散度度量主题之间的关联,引入IPC分类号度量技术主题强度,最后实现主题强度、主题内容和技术主题强度3方面的演化研究。[结果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深入挖掘专利文献的主题,可以较好地分析专利技术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帮助相关从业人员了解专利技术的演化过程及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涛 高悦
构建标准合作网络有利于加速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但对于技术标准化这一动态过程,目前关于标准合作网络与企业技术标准化以及网络嵌入性影响机制的研究均较为缺乏。因此,基于合作网络视角,将企业技术标准化能力划分为静态的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和动态的技术标准推广能力、网络嵌入性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以2001—2020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参与起草相关标准的145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负二项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法探讨网络嵌入性对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和推广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网络密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呈负相关、与推广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过高的网络密度会阻碍技术标准的发展却有利于知识在网络中的传播;关系强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推广能力呈正相关关系,负向调节中心度对技术标准化的影响,且负向调节网络密度与技术标准制定能力的关系,但对网络密度与标准推广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企业应加强产学研政合作,在标准合作网络建设中注意主动择优选择合作伙伴并把握合适的关系强度,按照自身战略目标和所处环境来选择最优网络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文韬 肖兴志
通过收集2006年到2015年间汽车企业所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和新车型数量,实证研究被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结果表明,推广目录公布的初始时期,目录内企业所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并未显著增加,而随着政策的实施,效果才逐渐显现。进一步使用动态面板估计新能源汽车专利转化,研究得出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专利后会尽快转化为新车型,并且企业当期推出新能源车型的比率受前期新车型比率的影响。这反映出以补贴销售端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虽然会促使企业申请更多专利,但是也造成企业为了持续获得补贴而加快专利转化速度,只求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甚至导致部分企业伪造销售量,骗取补贴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文韬 肖兴志
通过收集2006年到2015年间汽车企业所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和新车型数量,实证研究被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对企业专利活动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结果表明,推广目录公布的初始时期,目录内企业所申请的新能源汽车专利数量并未显著增加,而随着政策的实施,效果才逐渐显现。进一步使用动态面板估计新能源汽车专利转化,研究得出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专利后会尽快转化为新车型,并且企业当期推出新能源车型的比率受前期新车型比率的影响。这反映出以补贴销售端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虽然会促使企业申请更多专利,但是也造成企业为了持续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学美 宋述秀
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创造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首先基于过程方法构建了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2009年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汽车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劣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最后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少许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燕飞 邵鲁宁 尤建新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有关互补性资产和企业生态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行业背景和企业特点,基于互补性资产的视角切入,从需求满足能力、资本资源、研发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来设计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指标评价体系,并选取我国14家电动汽车企业,通过突变级数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与企业净资产和销售收入基本具有一致性;政府补贴等制度性资源是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中的关键互补性资产,对我国电动汽车产品的推广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燕 万海霞
SPS物流技术是一种向生产线成组供料的物料配送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装配质量,降低物料供取的复杂程度,有利于流水线生产的自动化。SPS物流技术将线边的物料存储料架升级为流水线随动形式的物料存储料架,采用电子标签引导配料人员取料,避免了操作人员取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