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8)
- 2023(16306)
- 2022(14128)
- 2021(13330)
- 2020(11177)
- 2019(25645)
- 2018(25317)
- 2017(49908)
- 2016(26771)
- 2015(30059)
- 2014(29897)
- 2013(29030)
- 2012(26612)
- 2011(23797)
- 2010(23590)
- 2009(21561)
- 2008(20877)
- 2007(17925)
- 2006(15495)
- 2005(13424)
- 学科
- 济(103114)
- 经济(103001)
- 管理(78177)
- 业(76027)
- 企(61920)
- 企业(61920)
- 方法(50633)
- 数学(44653)
- 数学方法(44061)
- 财(28485)
- 中国(28073)
- 农(27926)
- 业经(22696)
- 学(21060)
- 贸(20169)
- 贸易(20161)
- 易(19639)
- 地方(19595)
- 制(19422)
- 农业(18409)
- 务(18353)
- 财务(18280)
- 财务管理(18242)
- 理论(17974)
- 银(17870)
- 银行(17834)
- 企业财务(17261)
- 行(16918)
- 融(16480)
- 金融(16478)
- 机构
- 大学(369801)
- 学院(369684)
- 管理(150725)
- 济(149485)
- 经济(146289)
- 理学(130917)
- 理学院(129582)
- 管理学(127281)
- 管理学院(126613)
- 研究(117963)
- 中国(92115)
- 京(76334)
- 科学(71617)
- 财(70837)
- 财经(57085)
- 所(56908)
- 中心(55273)
- 农(54952)
- 业大(53267)
- 江(52514)
- 经(52148)
- 研究所(51949)
- 北京(47766)
- 范(47489)
- 师范(47067)
- 经济学(45480)
- 院(43410)
- 农业(42896)
- 财经大学(42893)
- 州(42693)
- 基金
- 项目(257510)
- 科学(203698)
- 研究(189591)
- 基金(188378)
- 家(162697)
- 国家(161348)
- 科学基金(140371)
- 社会(120048)
- 社会科(113801)
- 社会科学(113776)
- 基金项目(99861)
- 省(99504)
- 自然(91800)
- 自然科(89707)
- 自然科学(89684)
- 自然科学基金(88049)
- 教育(87747)
- 划(83744)
- 资助(78189)
- 编号(77773)
- 成果(62153)
- 部(57419)
- 重点(56936)
- 发(53866)
- 创(53446)
- 课题(52614)
- 教育部(49893)
- 创新(49798)
- 科研(49390)
- 国家社会(49125)
- 期刊
- 济(155593)
- 经济(155593)
- 研究(110290)
- 中国(63919)
- 学报(54634)
- 管理(53581)
- 财(53156)
- 科学(50968)
- 农(48930)
- 大学(42592)
- 学学(40292)
- 教育(38968)
- 融(38628)
- 金融(38628)
- 农业(33916)
- 技术(32101)
- 财经(27164)
- 业经(26057)
- 经济研究(25738)
- 经(23179)
- 问题(20023)
- 理论(18340)
- 图书(17484)
- 技术经济(17348)
- 科技(17022)
- 实践(16839)
- 践(16839)
- 业(16598)
- 版(16403)
- 现代(16371)
共检索到528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而银行只是风险传导的中介,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风险传导更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出发,选取非金融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存在风险传导效应,即宽松货币政策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对小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大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避免...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传导 融资约束 非对称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建松 黄志刚 林朝颖
利用2005—2016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季度数据,基于熵权法构建货币政策组合,使用KMV模型计算773家A股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率,并将其作为企业风险承担代理指标,研究货币政策组合对企业风险传导效应的存在性和非对称性。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组合对企业风险承担存在传导效应,货币政策组合越宽松,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货币政策组合对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大于单一货币政策,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大于存款准备金率;高财务杠杆企业对货币政策组合风险传导更为敏感;小规模企业对货币政策组合风险传导更为敏感。
关键词:
货币政策组合 预期违约率 企业风险承担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建松 黄志刚 林朝颖
利用2005—2016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季度数据,基于熵权法构建货币政策组合,使用KMV模型计算773家A股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率,并将其作为企业风险承担代理指标,研究货币政策组合对企业风险传导效应的存在性和非对称性。结果表明:货币政策组合对企业风险承担存在传导效应,货币政策组合越宽松,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货币政策组合对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大于单一货币政策,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对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大于存款准备金率;高财务杠杆企业对货币政策组合风险传导更为敏感;小规模企业对货币政策组合风险传导更
关键词:
货币政策组合 预期违约率 企业风险承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蓓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制约了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信用传导机制是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观主体行为的地区差异是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介绍了狭义信用传导机制、广义信用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以及成立的前提条件;并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分析影响信用传导机制的因素;最后,从微观主体的地区差异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
关键词:
区域效应 信用传导机制 微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何乐融 吴施娟
宏观货币政策选择须建立在微观企业行为的正确理解之上。本文从风险维度研究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传导机制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货币政策工具对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省份的风险传导效应均存在差异;利率对不同经济区域以及不同省份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存款准备金率。本研究结论在宏观层面可为央行制定区域货币政策提供思路,在微观层面可为企业选择投资区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传导 区域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黎春 赵德武
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财务指数变量的引入,将微观财务信息提炼为宏观财务指数,突破了货币政策与企业财务的宏微观属性差异,采用SVAR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传导对企业财务波动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都具有显著的微观效应,比较而言货币渠道的影响作用普遍大于信贷渠道;同时,货币政策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负债规模、现金流量水平和成长能力,但对企业盈利能力和营运水平难以产生效力,说明目前中国货币政策效力更多体现在对微观经济的规模型调节,而对内涵式的企业财务质量促进作用不足。建议央行在制定具体货币政策时充分考虑与利用利率对经济的及时调节效应。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财务指数 微观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铭利
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影子银行已经部分取代商业银行,在向企业提供流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由传统的狭义传导转变为广义传导。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已成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路径,并对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时,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相对于狭义信贷传导渠道显著提高了企业外部融资水平。因此,影子银行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力,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需要监测更广义的信贷才能保证货币政策效果。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广义信贷传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飞
国外学者使用银行数据或企业数据研究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问题,认为货币政策经由微观层面向宏观经济层面传导,微观层面的有效性与否决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微观主体特征的差异也决定了传导的异质性。因此,微观视角的研究对宏观视角的研究形成了很好的补充与发展。本文基于银行与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异质性视角总结了国外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研究的新进展,从银行特征、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全球化、企业融资结构和企业融资约束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传导 异质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鹭 于泽 刘宇琪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精准发力,着力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和小微企业的全方位支持,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实体经济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政策传导不畅,在有效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仍然存在结构性困境。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人民银行从两方面加大力度推进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一方面,继续加大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巍
本文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股市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货币政策传导在股市渠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的。但是,货币政策的传导在第二阶段从整体来说并非有效。文中构建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的结论得到了相互印证,增强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最后,文章对疏通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股市渠道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股市渠道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石德金
现有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而企业的风险承担更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首先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证明了不同规模企业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敏感程度存在差异;然后采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即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上升,紧缩货币政策背景下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下降,而且小企业对货币政策的风险敏感性强于大企业。因此,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纳入微观企业风险感知及响应的考量,避免因过度承担风险导致货币政策实际效力与理论效力的偏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非对称性 门限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危慧惠
货币政策决策需要源于实体经济和微观市场的依据。本文从商品期货交易数据出发,对前瞻性泰勒规则再检验,评估了商品期货指数对于目标利率值等静态数据的解释力度。为描述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实际利率与预期通胀的相对和动态的变化,在筛选和提取货币政策非预期冲击的前提下,度量了基于商品期货交易数据的预期通胀变动的方向、程度及持续期。结果表明,基于商品期货指数能使货币政策传导更好地解释泰勒规则,货币政策非预期冲击对实际利率和预期通胀变动的影响是非持久的,其程度与商品种类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有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娜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由于各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银行业结构、经营状况改变的现实需求,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银行贷款渠道的相关研究重燃兴趣。虽然我国货币政策贷款渠道与银行竞争关系的文献也逐渐增多,但成果亟待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据此,本文基于银行微观经济学中的Monti-Klein模型进行合理改进,构建了包含银行微观竞争因素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效果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使用2003—2015年162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改进了货币政策的衡量方法后,运用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验证,考察银行微观竞争是否影响银行贷款渠道,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因竞争水平和政策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银行市场势力增加,会加剧利率波动对银行贷款增长的影响,并且主要体现在市场势力原本较低的银行。此外,该影响因政策立场差异存在非对称性。本文的研究为分析"银行微观竞争水平影响货币政策银行信贷传导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其研究结论对银行业结构调整和货币政策转型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