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45)
- 2023(16121)
- 2022(13938)
- 2021(12998)
- 2020(11127)
- 2019(25216)
- 2018(24819)
- 2017(48080)
- 2016(25990)
- 2015(29036)
- 2014(28669)
- 2013(28082)
- 2012(25614)
- 2011(22775)
- 2010(22687)
- 2009(20915)
- 2008(19226)
- 2007(16149)
- 2006(13720)
- 2005(11406)
- 学科
- 济(98067)
- 经济(97960)
- 管理(73591)
- 业(69803)
- 企(58240)
- 企业(58240)
- 方法(49392)
- 数学(43594)
- 数学方法(43026)
- 农(25727)
- 财(25303)
- 中国(24580)
- 学(22556)
- 业经(21455)
- 贸(18611)
- 贸易(18603)
- 地方(18142)
- 易(18104)
- 农业(17434)
- 制(16859)
- 务(16740)
- 财务(16671)
- 财务管理(16640)
- 理论(16195)
- 技术(16124)
- 企业财务(15746)
- 环境(15677)
- 银(15600)
- 银行(15533)
- 融(15263)
- 机构
- 大学(359487)
- 学院(357836)
- 管理(143678)
- 济(139028)
- 经济(136159)
- 理学(126478)
- 理学院(125103)
- 管理学(122676)
- 管理学院(122054)
- 研究(116144)
- 中国(86874)
- 科学(75408)
- 京(74802)
- 农(64248)
- 财(61181)
- 业大(59575)
- 所(57433)
- 中心(54107)
- 研究所(53304)
- 农业(50990)
- 财经(50773)
- 江(49473)
- 经(46549)
- 北京(46050)
- 范(45735)
- 师范(45140)
- 院(42601)
- 经济学(41995)
- 州(40256)
- 财经大学(38338)
- 基金
- 项目(261158)
- 科学(204353)
- 基金(190374)
- 研究(183827)
- 家(168494)
- 国家(167133)
- 科学基金(143321)
- 社会(115923)
- 社会科(109877)
- 社会科学(109848)
- 省(102103)
- 基金项目(102016)
- 自然(96475)
- 自然科(94284)
- 自然科学(94253)
- 自然科学基金(92544)
- 划(86693)
- 教育(84949)
- 资助(78062)
- 编号(73655)
- 重点(58488)
- 成果(57165)
- 部(56935)
- 发(54620)
- 创(54479)
- 科研(51093)
- 创新(50863)
- 课题(49956)
- 计划(49347)
- 教育部(48588)
- 期刊
- 济(138533)
- 经济(138533)
- 研究(97936)
- 学报(64445)
- 中国(59980)
- 农(56773)
- 科学(56010)
- 管理(49544)
- 大学(48389)
- 学学(46098)
- 财(45728)
- 农业(38549)
- 教育(35477)
- 融(32153)
- 金融(32153)
- 技术(29729)
- 业经(23881)
- 财经(23842)
- 经济研究(23136)
- 经(20356)
- 业(19406)
- 科技(18694)
- 版(18270)
- 问题(18225)
- 业大(17539)
- 理论(16968)
- 图书(16804)
- 技术经济(16163)
- 商业(15936)
- 实践(15644)
共检索到493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佳丽 张捷
2007年以来,美国经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爆发了次贷危机,由于蝴蝶效应的影响中国经济不能独善其身。本文基于微观经济的视角,首先分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接着按照行业相关性的理论,着重分析了次贷危机对于我国金融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影响,并认为加强金融行业的风险防范和监管、审慎选择房地产市场的税收政策和手段有利于减少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确保我国经济的和谐稳定运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汪来喜
金融产品是金融业的细胞,细胞层次发生病变犹如人罹患癌症,必定会危及整体。本文研究了次级抵押贷款、基于次贷的金融创新衍生产品链条,透视了金融产品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原理,提出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缺乏对金融创新的监管。
关键词:
金融产品 金融创新 次贷危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红军 王爱民 杨朝军
首先,本文通过一个微观博弈模型,将投资者提前撤资引致的流动性危机、企业违约与经济基础结合在一个框架之下探讨流动性危机实现的微观机理。接着,本文运用模型得到结论成功解释了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最后,本文得到了几点结论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
微观博弈模型 流动性危机 经济基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边卫红
次贷危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写着美国银行业的格局。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传统银行经营模式的复兴,影子银行将继续萎缩,银行的杠杆率进一步降低,盲目做大表外业务和顺周期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全球金融危机造就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监管机构将从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业实施更加全面严格的监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念鲁 杨海平
次贷危机爆发后,逐渐从区域性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从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演变。尽管各国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金融危机仍未见底。造成金融危机的宏观方面及制度性因素有:一是流动性过剩与不足的失衡;二是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失衡;三是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的失衡;四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五是全球金融资产配置与价格的失衡;六是储蓄与消费的失衡。金融危机爆发微观及技术层面的原因有:一是结构性产品的复杂性;二是评级机构的缺陷;三是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不足;四是投资银行经营边界的模糊化与高杠杆的采用;五是会计财务规则及风险定价的瑕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波 孙力军
文章采用1993-2014年间中国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率数据,在考虑经济增长及其条件波动结构突变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的AR(p)-GARCH(1,1)-M模型,检验了宏观波动影响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并探讨了次贷危机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宏观波动在样本区间内分别发生了两次和三次结构突变,后危机时代,宏观波动重返"大缓和"且经济增长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均值、条件波动的双突变,宏观波动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二、三阶段分别对其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负效应和不显著的正效应;次贷危机导致经济增长下滑并助涨宏观波动,也显著提升了宏观波动在经济增长第三阶段对其的正效应。因此,为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新常态"...
关键词:
宏观波动 经济增长 结构突变 次贷危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路洲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什么是次贷次贷是次级按揭贷款的简称。在美国,按揭贷款可以按照借款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飞飞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暴发以来,国际银行业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动荡,其经营状况在2008年发生了巨大变化,欧美银行业在这场危机中损失惨重,成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文从分析次贷危机后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入手,对比其经营业绩,总结出国际银行业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的主要经营特征,展望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因此,通过本文对我们认清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导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国际银行业 经营业绩 发展展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珍 王海东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起步晚,机制还不健全,尚存在微观上保障不足,宏观上覆盖面窄、不利于其天然双向调节经济波动功能的有效发挥等问题,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有力证明了这一点。本文研究认为:应深刻总结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在不超越发展阶段、充分权衡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一方面,失业保险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提高覆盖面,特别是失业风险较高的农民工,切实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应提高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在应对经济波动方面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其宏观上调节需求、平滑波动的功能,随着参保率的提高,基金规模的加大,这方面的空间也将随之拓展。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微观保障 有效需求管理 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晓艳
本文基于发生在美国并以之为导火索很快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次贷危机视角,围绕再次上演的会计界与金融界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论争,分析了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诱因,针对金融界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争议,阐述了如何面对挑战和考验,须明确的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抵押贷款证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金龙 周小燕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虽已持续几年,其影响尚未结束,并在一定程度上引致了欧债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因此现阶段对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分析仍具有重要意义。从次贷产品链的视角入手,分析危机发生的最直接因素,得出次贷产品链缺乏止损机制、信用评级不可靠、收益脱离实体经济、衍生品本身存在缺陷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次贷产品链 止损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志峰
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远大于97金融风暴,但相对全球银行业受到的冲击和中国银行业自身实力而言,次贷危机给中国银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通过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有针对性地拓展海外市场、吸引国际高端金融人才等手段,不仅能更好地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冲击,而且有利于加快自身发展,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在国际银行业中的崛起。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业 97金融风暴 次贷危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一 吴宝秀 李喆
本文从交易者具有异质性的微观假设入手,将市场参与人按其交易期限和交易策略分为基础投资者(基础因素)、技术投资者(技术因素)和国际投资者(国际因素)。通过结合离散选择模型,构建了具有时变权重系数的异质交易者定价模型,时变权重系数即代表了各因素对价格变化的动态影响效果,其中国际因素的影响权重即可作为金融危机传染的判断依据和强度衡量。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选取中国上证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月度数据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市场价格在大部分时间内是由基础因素主导的,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因素的影响作用显著上升,技术因素的影响效果则一直不够明显;对于中国市场,技术因素在大部分时间内起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健忠
本文试图从按揭抵押贷款为基础的CDO入手,分析CDO市场在整个次贷危机中的影响。CDO(Collaterailzed Debt Obligation)是指创始银行透过特殊目的公司(SPV)将缺乏流动性且具违约可能的债权组合风险予以分散,并重新包装成各种等级(Tranche),再发行给一般投资人。文章通过分析,得出以次级按揭贷款为基础的CDO极大地扩大了危机影响面;并通过合成CDO定价模型,测量了影响CDO投资者损失扩大的关键因素,包括借款人个体违约概率变化、住房价格变化、信用评级机构错误评级等对投资CDO市场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史健忠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各方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提出了质疑。本文从次贷危机影响因子入手,分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出现的误差。同时,将这些教训与当前我国的评级产业问题相结合,提出避免发生相同危机的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 次贷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