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9)
- 2023(13964)
- 2022(12216)
- 2021(11479)
- 2020(9705)
- 2019(22495)
- 2018(22236)
- 2017(43658)
- 2016(23383)
- 2015(26085)
- 2014(25843)
- 2013(25215)
- 2012(22899)
- 2011(20116)
- 2010(19741)
- 2009(17739)
- 2008(16995)
- 2007(14331)
- 2006(12151)
- 2005(10142)
- 学科
- 济(92248)
- 经济(92147)
- 管理(67830)
- 业(64300)
- 企(54650)
- 企业(54650)
- 方法(46227)
- 数学(40638)
- 数学方法(40091)
- 财(23981)
- 农(23658)
- 中国(22191)
- 学(20469)
- 业经(20111)
- 地方(17477)
- 务(16106)
- 财务(16037)
- 财务管理(16003)
- 农业(15715)
- 贸(15685)
- 贸易(15678)
- 制(15536)
- 理论(15522)
- 易(15232)
- 企业财务(15204)
- 技术(14378)
- 和(14350)
- 环境(14035)
- 划(12747)
- 银(12459)
- 机构
- 大学(321410)
- 学院(320123)
- 管理(131710)
- 济(126129)
- 经济(123492)
- 理学(116064)
- 理学院(114832)
- 管理学(112695)
- 管理学院(112117)
- 研究(100765)
- 中国(73273)
- 京(66652)
- 科学(63652)
- 财(55872)
- 业大(49011)
- 农(48948)
- 所(48402)
- 中心(46389)
- 财经(46354)
- 研究所(44670)
- 江(43715)
- 经(42445)
- 范(41821)
- 师范(41387)
- 北京(41198)
- 农业(38260)
- 经济学(38105)
- 院(37548)
- 州(35617)
- 财经大学(35016)
- 基金
- 项目(232113)
- 科学(183439)
- 基金(169904)
- 研究(168863)
- 家(147709)
- 国家(146516)
- 科学基金(127350)
- 社会(106574)
- 社会科(100997)
- 社会科学(100970)
- 基金项目(91139)
- 省(90315)
- 自然(84195)
- 自然科(82274)
- 自然科学(82252)
- 自然科学基金(80762)
- 教育(78165)
- 划(75979)
- 资助(69821)
- 编号(68680)
- 成果(53886)
- 重点(51594)
- 部(51330)
- 发(48633)
- 创(48317)
- 课题(46255)
- 创新(45057)
- 科研(44873)
- 教育部(44450)
- 大学(43815)
- 期刊
- 济(128443)
- 经济(128443)
- 研究(89361)
- 中国(51732)
- 学报(50770)
- 科学(46727)
- 管理(46540)
- 农(43209)
- 财(42414)
- 大学(39215)
- 学学(37095)
- 教育(33819)
- 农业(30375)
- 技术(28641)
- 融(22848)
- 金融(22848)
- 业经(22087)
- 财经(22023)
- 经济研究(21147)
- 经(18757)
- 问题(16838)
- 图书(16088)
- 科技(15676)
- 技术经济(15518)
- 理论(15382)
- 业(14983)
- 版(14906)
- 商业(14165)
- 实践(14138)
- 践(14138)
共检索到437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肖飞
以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为事件,选择深市2004年度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误差方法以及加入虚拟变量的日内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分析方法,并将非经常性损益区分为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失后分组进行分析,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对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事件日后的非经常性损失定价误差明显降低,其信息噪音降低,而非经常性收益只有最大值组的定价误差明显降低。日间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结果表明,由于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造成暂时偏离价值的价格会迅速得到修正,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降低。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信息噪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肖飞
文章以2002~2005年上市公司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为研究对象,对非经常性损益与股票价格、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其信息噪音。在借鉴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年度虚拟变量对模型进行优化,发现优化后的模型拟合优度R2显著提高;进一步的检验假设表明:非经常性收益与股价、投资回报率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信息噪音不明显,而非经常性损失存在明显的信息噪音。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婕霞 高明
目前国内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规范和实证研究多是从监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从公司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公司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管理,按目标导向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满足监管的报告和披露要求;二是加强内部业绩管理。特别是后者,对于那些实施预算硬约束的大型企业集团,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对此作相应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妙娟
本文选取2011年至2012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注册会计师对于盈余管理是具有判别能力的,并能给出自己相应的整合意见,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没有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作用不明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焰 王伟
本文通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假说:应用1999年、2001年和2004年的非经常性损益管制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逐次增多。同时,采用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与每股收益的绝对值比率这一指标和378家上市公司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图表分析、配对t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我们找到经验证据支持我们的研究假说,进而支持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三次非经常性损益的管制规范取得了期望的效果。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信息披露 管制效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铁群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本质上不经常发生或不正常的交易或事项。近年来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会计报表 ,其操纵报表手段有资产置换、债务重组、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等等 ,以达到其“配股”、“扭亏”等方面的目的。尽管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对利用债务重组损益等进行报表操纵行为有了一定的压制 ,但故意错用会计政策及手段上“推陈出新”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需防备的新问题。
关键词:
非常损益 报表操纵 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静 孙海凤
根据沪市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数据,本文采用非经常性损益贡献率指标,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类型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的程度和手段,认为监管制度对T族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净利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正值"的限制,"摘帽"公司更注重通过提升主营业务收益来实现扭亏,而未受非经常性损益限制的"摘星"和恢复上市公司则更多地通过做多非经常性收益项目、增加净利润来扭亏,政府财政补贴、资产出售和债务重组仍然是它们做多非经常性收益、实现扭亏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T族公司 净利润 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焰 王伟
利用1999年至2005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就投资者给股票定价时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反应程度进行Ohl-son模型和修正的Ohlson模型分析。结果发现,两个模型基本得到了验证,特别是样本期间后期的各年度的检验。相关经验证据支持投资者在做出定价决策时,区分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和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并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给予了比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更高的定价。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市场反应 Ohlson模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伟 杜征征
本文对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述评。从非经常性损益与盈余管理、非经常性损益与市场反应和其他主要相关文献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在厘清证券市场非经常性损益研究脉络的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玉军
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对投资者给股票定价时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反应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投资者在做出定价决策时,区分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和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并在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正时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给予了比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更高的定价。但是当每股非经常性损益为负数时,投资者给予了每股非经常性损益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更高的定价。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市场反应 Ohlson模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邓妮媚
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应体现在,公司净利润中若包含较大比重的性质特殊、持续性较低的非经常性损益,会对报表使用者评价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造成干扰甚至误导。本文总结了2015年深市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上市公司在执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经常性损益相关规定及披露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目前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规定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和争议,包括部分公司通过操作非经常性损益解除暂停上市或退市风险警示、控股股东参与资产处置交易的作价是否公允、部分公司多年持续依靠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实现盈利、以及对部分成本或损失是否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的争议较大。...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创业板公司 信息披露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婧 汪祥耀
本文在描述中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2001年正式披露起至2011年11年间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分项披露频率及特征,探讨其不同类型项目的市场反应差异。研究发现,11年间非经常性损益在企业净利润中占比整体大幅上升,已成为企业净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趋稳定。此外,针对非经常性损益分项构成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显示,投资者在对非经常性项目定价过程中,区分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频率及其交易与事项的具体特征,特别是对于偶发的经营性损益,其定价系数甚至高于企业正常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的两倍。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价值相关性 制造业上市公司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晓苏 吴锡皓
基于不同投资者类型的分析视角,本文探析了会计稳健性对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公司中,稳健性的增强会导致非经常性收益缺乏价值相关性,但却提高了非经常性损失的价值相关性,并且二者的差异随着稳健性的增强而加大;而以散户为主的公司中,稳健性的增强会同时提高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价值相关性。该结果表明,在稳健性影响分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过程中,投资者的信息甄别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郑珺 吴庆 曹瑾
本文从舞弊三角形理论角度,具体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操纵行为的压力根源、机会和辩解借口,并进一步探讨控制此类操纵行为的对策启示。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舞弊三角形理论 操纵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赵艳
选择2009年~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在我国会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非经常性损益比其他综合收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上市公司如果发生重大其他综合收益或重大非经常性损益,会降低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论支持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利润表改革的有效性,对于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