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11)
- 2023(16131)
- 2022(13427)
- 2021(12640)
- 2020(10740)
- 2019(24297)
- 2018(23948)
- 2017(46035)
- 2016(24897)
- 2015(27690)
- 2014(27345)
- 2013(26867)
- 2012(24233)
- 2011(21502)
- 2010(21526)
- 2009(20067)
- 2008(20043)
- 2007(17991)
- 2006(15727)
- 2005(14128)
- 学科
- 济(97929)
- 经济(97797)
- 业(84701)
- 管理(81737)
- 企(61828)
- 企业(61828)
- 农(50914)
- 方法(42908)
- 数学(37493)
- 数学方法(37022)
- 农业(33804)
- 财(30979)
- 业经(27546)
- 中国(25772)
- 制(25641)
- 务(20031)
- 财务(19973)
- 财务管理(19925)
- 企业财务(18976)
- 银(18718)
- 银行(18695)
- 学(18687)
- 行(17655)
- 体(17389)
- 地方(17279)
- 环境(17038)
- 策(16512)
- 划(16399)
- 融(16317)
- 金融(16314)
- 机构
- 学院(343165)
- 大学(339519)
- 济(141376)
- 经济(138404)
- 管理(137621)
- 理学(117529)
- 理学院(116342)
- 管理学(114428)
- 管理学院(113747)
- 研究(108600)
- 中国(90226)
- 财(70230)
- 农(70086)
- 京(69774)
- 科学(65489)
- 业大(54454)
- 财经(54305)
- 中心(53735)
- 农业(53652)
- 所(53175)
- 江(52639)
- 经(49573)
- 研究所(47902)
- 经济学(42978)
- 北京(42616)
- 州(41445)
- 范(41188)
- 师范(40728)
- 财经大学(40381)
- 院(39118)
- 基金
- 项目(232451)
- 科学(184462)
- 基金(171381)
- 研究(170181)
- 家(148889)
- 国家(147589)
- 科学基金(128204)
- 社会(110500)
- 社会科(104481)
- 社会科学(104453)
- 省(91241)
- 基金项目(91046)
- 自然(82936)
- 自然科(81028)
- 自然科学(81004)
- 自然科学基金(79553)
- 教育(77336)
- 划(75599)
- 资助(69312)
- 编号(68229)
- 成果(53909)
- 部(52256)
- 重点(51732)
- 发(49193)
- 创(48709)
- 制(47371)
- 国家社会(46262)
- 课题(46189)
- 创新(45624)
- 科研(45171)
- 期刊
- 济(159629)
- 经济(159629)
- 研究(97814)
- 农(71324)
- 中国(70864)
- 财(57512)
- 学报(52786)
- 管理(51132)
- 科学(50007)
- 农业(47964)
- 大学(42233)
- 学学(40512)
- 融(39925)
- 金融(39925)
- 业经(30683)
- 技术(29805)
- 教育(29605)
- 财经(27079)
- 业(24511)
- 经(23193)
- 经济研究(22512)
- 问题(21603)
- 版(19147)
- 技术经济(16486)
- 财会(16149)
- 农村(16045)
- 村(16045)
- 理论(15846)
- 现代(15724)
- 资源(15693)
共检索到515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倜倜 栾胜基
内源性环境风险的长效管理既是村民环境诉求点又是农村环境风险管理的薄弱点。文章分析了自上而下的环境保护制度在农村环境风险管理中的局限性和微观环保制度的可行性。以S村为例,基于长期存续的公共资源治理制度的设计原则,评价了S村垃圾管理微观制度的供给与实施状况,分析了它在风险源风险性管理和受体脆弱性管理中的有效性,提出了以微观环保制度作为农村内源性环境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雷 刘长庚
文章主要对山东柳桥村人股制企业高效的融资机制和公司治理(治理结构和分配机制)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经济分析。人股制度是以人力资本作为股份参与企业分红的新型企业产权制度。人股制度的融资优势主要有:企业投资者和经营人员的利益目标一致、信息可以有效传递到企业外部、投资者的权利结构能够更好的约束经营人员;人股制度的企业治理优势主要有:企业内各种要素的平等性、委托人和代理人的信息对称性、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独立性、契约的长期性和操作的简单性。人股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企业产权制度。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娟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政府角色从原来的"政策指导"转变为"财政补贴",除了可以直接提高参保农民的退休消费比例外,还具有不可忽视的间接效应,即增强农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刺激农民积极参保并提高个人缴费比例,从而可改善农民养老待遇普遍偏低的局面。另外,从国家角度出发,提高账户给付利率是鼓励农民参保、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锦春 范从来
本文构建风险冲击、农村家庭资产和持续性贫困的分析框架阐释风险冲击造成农村家庭持续性贫困的成因,将CHNS数据库中1989—2015年1146户农村家庭作为样本,在测度农户分类资产指数的基础上揭示风险冲击对持续性贫困的影响,论证了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下农户风险应对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对摆脱持续性贫困的作用显著优于农业资产和商业资产积累,不同生产性资产配置农户风险应对机制的差异是导致低资产农户陷入持续性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探索实施贫困家庭资产账户建设,加强生产性资产帮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教育扶贫事业发展均有助于实现农村贫困家庭的长效脱贫。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辉 张晓明
农户的经济行为是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低效在于对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农户的经济行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中国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复杂性,表现为在各种外部约束条件下的经济理性,传统金融制度安排无法有效满足这种复杂的微观金融需求,而开发性金融才是适应中国农村微观基础的并能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一种可持续金融支持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农户经济理性 开发性金融 农村金融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洋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村级财务呈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对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因此,如何从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运作、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管,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管理改革,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农村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华红
做大做强农民工回乡"创业经济"是劳务经济发展的本源,它对西部农村社会发展能起到"治本"作用,即有助于西部农村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以及西部"人"自身全面发展。调查发现,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中面临着缺资金、缺项目、缺环境、缺信息等难题,且在创业实践中还存在倾向"单干"、模仿跟风、依赖思想、规模小、技术化程度不高、资源型创业等特殊性现象需重视。解决这些问题亟需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主要是对返乡农民工予以立体式创业培训,加大金融支持,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创业组织建设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龙耀 王梦珺 刘俊杰
新一轮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政策包括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和颁证以及赋予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本文构建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分析框架,使用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地区和非试最地区707户样本农户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地抵押的信贷供给效应初步显现,并且,金融机构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具有规模偏好特征。农地确权和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名义信贷需求,但由于受到现阶段农地抵押法律的限制和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43.24%具有名义信贷需求的农户依然无法有效表达其信贷需求,仅能将名义信贷需求转化为潜在信贷需求。修订限制农地抵押权的法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磊 葛永波
基于投资决策视角,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从是否参与和参与深度两个层次,对农村家庭的风险金融资产选择与消费支出的关系进行了微观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投资于风险金融资产能够显著提高其消费水平,其消费支出与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规模和比例正相关。通过比较耐用品和非耐用品消费的影响,发现风险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与状态对前者的影响要显著高于后者。本文的研究为我国的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政策思路,即可以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家庭金融资产的合理配置来激发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
关键词:
金融资产选择 农村家庭 消费行为 PSM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静 洪侃 黄雅玲
无论基于客户关系视角,还是资产定价、投资组合等角度,风险测度均是新常态下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必要手段和必经过程。由于诸多应用环境约束的存在,各类传统风险测度方法均体现出各自的特有优势及不足,为能从不同层面全面、系统、客观、科学地反映商业银行所面临各类风险的频度和强度,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有必要兼顾自身发展的要求和各类风险测度方法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经营状况的应用模型实施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守英
1引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世界各国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制度变革与绩效分析也是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过去40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实现了从农业集体化体制转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制的制度变革~([1]),经历了从农民对农地产权的博弈与国家的还权于民,到国家稳定农民土地承包关系与实行农地确权的过程~([2])。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博 郭方 孙璐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等回归方法,检验作为正式制度的数字普惠金融、作为非正式制度的社会网络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普惠金融和社会网络均能显著缓解农户收入差距矛盾,总体效应明显,但对于高收入和低收入农户群体的结构效应不显著;第二,农户家庭的社会网络在农村金融和收入分配中发挥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其信息传递和风险分担功能有助于缓解农村信贷约束,缩小农户收入差距,但信贷资金分配向社会网络资源丰富的高收入农户群体倾斜,会弱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收入差距矛盾改善的缓解作用。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启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要增强对不同层次收入农户群体的针对性和可及性,着重服务农村低收入群体;农村普惠金融在数字化进程中要注意保持“乡土”特色;数字普惠金融在善用农村社会资本和避免村民社会网络的逆向影响中需要仔细权衡,力求达到最优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劲
传统外源性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激励了内源性农村发展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强调发展的内源性潜力、倡导开放性的区域经济、追求可持续性生计、注重地方民众的自主参与以及构建民众的区域认同是内源发展的核心特征。不过,内源性农村发展模式面临内部和外部"双重合法性"的挑战。内部而言,理论基础的模糊性问题、地方行动者的利益分歧问题以及持续性的动力学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外部来讲,外源性发展和内源性发展的"理想型二分法"被广为诟病,如何妥善处理二者关系考验着其理论张力。实践越来越表明,由于农村地区受到地方化和全球化双重趋势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友芝
当前 ,我国保险市场出现了较严重的市场失灵 ,一方面某些保险人及其行为代理人违背诚信原则 ,引起了公众的信任危机 ,抑制了保险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另一方面保险人之间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态势牺牲了保险市场的经营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保险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分布格局所致。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 ,提供了一个矫正我国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制度安排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微观理论框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瑞玲 左停
频频出现的蔬菜质量危机和菜贱伤农事件,反映出菜农面临的风险相比一般农户更加复杂。通过对鲁南S村菜农微观风险世界的观察,结果发现:菜农完全嵌入市场体系,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共同构成其风险结构,菜农对自然风险具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市场风险更易造成实质性损失,技术风险尽管具有潜在性却隐含巨大的社会爆炸力。菜农对以自然风险为代表的传统风险较敏感,对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现代风险感知滞后,且存在认知偏差;风险认知偏差、现代劳动分工、二元市场结构以及正规避险机制缺乏,将菜农锁入现代风险并使其处于高风险的地位。基于此,提出降低菜农风险的建议:对菜农进行职业教育和能力培养;加强对农村妇女和老人的服务;规范...
关键词:
菜农 风险 风险地位 市场 食品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