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9)
2023(15743)
2022(13317)
2021(12175)
2020(10272)
2019(23313)
2018(23038)
2017(43726)
2016(23604)
2015(26672)
2014(26622)
2013(25938)
2012(24486)
2011(22151)
2010(22238)
2009(20370)
2008(19576)
2007(17199)
2006(15336)
2005(14072)
作者
(67523)
(56546)
(55976)
(53301)
(36007)
(26803)
(25621)
(22012)
(21563)
(19987)
(19314)
(18998)
(18241)
(17908)
(17450)
(17423)
(16723)
(16277)
(16213)
(16102)
(14379)
(13831)
(13640)
(13201)
(12796)
(12493)
(12303)
(12295)
(11420)
(11200)
学科
(113534)
经济(113388)
管理(63877)
(59349)
(47109)
企业(47109)
方法(41493)
数学(36041)
数学方法(35585)
中国(31111)
地方(28798)
(27512)
(23931)
业经(23323)
(22833)
(21049)
(19249)
金融(19242)
(18587)
贸易(18574)
农业(18439)
(18147)
银行(18118)
(17929)
(17578)
地方经济(16757)
理论(16094)
环境(15789)
(15714)
(15115)
机构
大学(333896)
学院(333863)
(146066)
经济(143122)
管理(124224)
研究(120339)
理学(105648)
理学院(104443)
管理学(102615)
管理学院(101993)
中国(91815)
(71204)
科学(70644)
(67039)
(60518)
中心(54915)
(54753)
研究所(54558)
财经(52107)
(51043)
业大(47263)
(47244)
经济学(45704)
北京(45273)
(45223)
师范(44687)
(43897)
农业(42475)
经济学院(40764)
(40464)
基金
项目(219393)
科学(172973)
研究(162402)
基金(158394)
(137876)
国家(136733)
科学基金(116826)
社会(104506)
社会科(99021)
社会科学(99004)
(85816)
基金项目(82837)
教育(74863)
自然(73140)
(72457)
自然科(71447)
自然科学(71427)
自然科学基金(70101)
编号(65264)
资助(64937)
成果(53633)
(52125)
重点(50028)
(48794)
课题(46474)
(45590)
国家社会(43577)
创新(42728)
教育部(42082)
发展(41763)
期刊
(170568)
经济(170568)
研究(105095)
中国(71848)
(51215)
学报(50278)
(50268)
管理(48383)
科学(46880)
大学(39252)
教育(38733)
学学(37012)
(35237)
金融(35237)
农业(34170)
技术(31382)
经济研究(27950)
业经(26659)
财经(26646)
(23067)
问题(22248)
(18039)
(17877)
国际(17429)
技术经济(17022)
世界(16859)
统计(16254)
商业(15034)
(14843)
理论(14806)
共检索到521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亚非  王海峰  范小阳  
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基础,从科研经费的三大执行部门的角度,结合各国研发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情况,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三大研发执行部门的研发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R&D经费支出和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与经济增长存在较大的相关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的关联性更高;高校和企业的科研人员投入,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较高;我国企业科研人员的投入以及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提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师元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业态和金融创新,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大数据获取中小企业信用数据、交易行为数据,从而为中小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估,为符合条件的个人或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服务。国外关于"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得出,"互联网+金融"对创业、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需要在一个完善的制度框架内运行,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数据库作为支撑。"互联网+金融"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应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制度框架,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银行与涉及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和平台的深度合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福新  蒋瑞直  
一、引言 我国利用外资的规模自1992年以来急剧扩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力量。利用外资越来越成为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求。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对外借款和外国直接投资。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对外借款约占中国利用外资的60-70%,1992年以后,对外借款占20-30%,外国直接投资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青平  范炜烽  
中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加大越发凸显,本论题基于JN县域面板的数据,构建了以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指标中的在校生数为自变量,以经济发展为因变量的计量模型,论证了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在各个时段的关联度,揭示了影响两者关联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引导与协调的角度就JN增强两者关联度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新才  朱智文  
在对西部大开发战略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从区域产业经济视角入手,构建了一个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并对西北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产业结构效率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缩小西北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根本在于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促进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成长,提高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春燕  
我国保险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是保险业发展的内在基础。本文将我国金融业分为保险业和银行证券业两部分后与第一、二和三产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得到保险业在总产出、金融业产出、增加值、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各部分的变化及其发展中依赖的产业和服务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和推动力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发展保险业的一些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潘文昊  周菊  莫金仙  
以钦州港口物流与钦州市经济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关联度模型的钦州港口物流与钦州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并收集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对钦州港口物流与钦州市经济的互动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梅芬  张玲  
对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构建了反映区域物流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量化了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系数,对大连市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区域物流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绮莉  赵晋平  金子祺  
文章基于Copula函数,使用非参数法和参数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测算。非参数法和参数法的测算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更高。此外,不论是使用非参数法还是参数法,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上尾特征,二者在发展水平较高时的相关性更强。非参数法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为数间的相关性则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性特0.征840,3,参法下为0.7688。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其关联度为0.7399。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绮莉  赵晋平  金子祺  
文章基于Copula函数,使用非参数法和参数法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测算。非参数法和参数法的测算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相比,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更高。此外,不论是使用非参数法还是参数法,结果均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呈现上尾特征,二者在发展水平较高时的相关性更强。非参数法下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为0.8403,参数法下为0.7688。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则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对称性特征,其关联度为0.7399。进一步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联度大于东中部地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佳琳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我国过去长期以来依靠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青岛市为实例,对当前金融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玉香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一方面,城市化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尚存在巨大的空间;另一方面,生产和资源的过度集中也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失衡,从而制约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城市的发展是否均衡,城市是否过度扩张。本文从微观城市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了这一问题,认为一方面集聚经济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和城市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微观来源;另一方面,通勤费用和土地租金、污染和环境问题则构成了城市的经济成本,二者的均衡决定了城市的合意规模。然而,在动态上该均衡并不是稳定的,因此城市有可能面临过度扩张的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亚雄  李继峰  
在考察我国成品油市场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应用经过调整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国家信息中心一般均衡模型(SIC-GE)展开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如果2003~2008年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我国经济发展将遭受一定负面影响,其中化工和交通运输业受到直接冲击,交通运输业则进一步把这种冲击传导给了各行业生产和生活。同时,单纯上调成品油价格还产生了新的利益分配问题。为此,假定将节约出来的补贴以减免生产税的方式完全贴补到其他行业中,经济发展受到的损失将大幅度减低,但是节油效果依然显著。
[期刊] 改革  [作者] 钱明亮  
未来中国劳动人口态势呈现总量负增长、构成老化、人口红利消失等新格局,导致劳动力"相对短缺"、"结构性短缺"等常态化、尖锐化。其对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将呈现多元、复杂化,但因经济体制"改革红利"和大国经济模式等外在因素的干预,至少在2030年前不会形成难以承受的全局性劳动人口危机;因人口城市化影响,劳动人口新格局对局地经济发展,或将有助于"倒逼"特定行业、产业升级与转型;也或导致青年劳动力严重短缺、老年劳动力绝对过剩等就业格局,形成真实的局域性劳动人口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