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2)
- 2023(8741)
- 2022(7446)
- 2021(6982)
- 2020(5989)
- 2019(13505)
- 2018(13227)
- 2017(25971)
- 2016(13718)
- 2015(14928)
- 2014(14582)
- 2013(14046)
- 2012(12596)
- 2011(10760)
- 2010(10160)
- 2009(8752)
- 2008(8017)
- 2007(6505)
- 2006(4949)
- 2005(3837)
- 学科
- 济(50849)
- 经济(50793)
- 业(38073)
- 管理(37787)
- 企(31704)
- 企业(31704)
- 方法(29374)
- 数学(26856)
- 数学方法(26490)
- 财(14679)
- 农(13056)
- 中国(11680)
- 学(11042)
- 业经(10177)
- 务(10162)
- 制(10143)
- 财务(10130)
- 财务管理(10113)
- 企业财务(9710)
- 技术(8904)
- 贸(8862)
- 贸易(8860)
- 易(8672)
- 农业(8529)
- 地方(7834)
- 理论(7657)
- 银(7375)
- 环境(7368)
- 银行(7356)
- 融(7243)
- 机构
- 大学(179572)
- 学院(178927)
- 济(73406)
- 管理(72979)
- 经济(71978)
- 理学(65038)
- 理学院(64386)
- 管理学(63154)
- 管理学院(62808)
- 研究(55420)
- 中国(39672)
- 科学(35246)
- 京(34937)
- 财(32437)
- 农(31509)
- 业大(29468)
- 财经(27405)
- 中心(27199)
- 所(26357)
- 经(25410)
- 农业(25006)
- 研究所(24670)
- 江(24260)
- 经济学(23687)
- 经济学院(21618)
- 财经大学(21151)
- 范(21003)
- 师范(20682)
- 院(20585)
- 北京(20228)
- 基金
- 项目(138086)
- 科学(110339)
- 基金(104168)
- 研究(95889)
- 家(92370)
- 国家(91555)
- 科学基金(79898)
- 社会(63094)
- 社会科(60026)
- 社会科学(60013)
- 基金项目(55778)
- 自然(53965)
- 省(53496)
- 自然科(52835)
- 自然科学(52815)
- 自然科学基金(51883)
- 划(45522)
- 教育(44842)
- 资助(42026)
- 编号(36404)
- 重点(31145)
- 部(31085)
- 创(29794)
- 发(28843)
- 创新(27925)
- 科研(27875)
- 国家社会(27338)
- 成果(26990)
- 教育部(26846)
- 计划(26537)
共检索到233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俊杰 刘科均 吕丽刚 余建波 曾聪 肖调义
洞庭青鲫产于湖南省澧县北民湖,因个体大且背部青灰而得名,其快速生长的特性和异于普通鲫的体型令作者怀疑前人报道的"二倍体群体"结果。为此,从银鲫微卫星文库中筛选9个位点构建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完成了洞庭青鲫倍性鉴定。结果显示,建立的微卫星鲫倍性鉴定体系能够100%区分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鲫,微卫星基因分型结果显示136尾洞庭青鲫均为三倍体,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1~3,样本基因型包括AAA、AAB/ABB、ABC 3种类型;洞庭青鲫血细胞DNA平均含量为159.42±5.64,与二倍体红鲫的血细胞DNA平均含量(102.43±3.54)比值(DI)为1.56∶1;流式细胞术与微卫星体系判定结果匹配度100%;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洞庭青鲫染色体数为3n=156±,核型公式为3n=39m+36sm+81sta,NF=231。建立了适用于鲫倍性鉴定的微卫星标记体系,且系统地证实了洞庭青鲫为三倍体鲫品种。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成 朱新平 郝君 孙效文
利用磁珠富集法构建了鲮鱼的(CA)n微卫星富集文库,所建文库共包含252个阳性克隆,从中随机选取60个进行测序,得到56个(93.3%)含有微卫星序列的克隆。其中,完美型微卫星49个(87.5%),非完美型微卫星2个(3.6%),复合完美型微卫星5个(8.9%)。从所得序列中分离和鉴定了18对微卫星标记。采用20个鲮鱼养殖个体分析其多态性,发现其中12对为多态性标记,等位基因数变动范围为2~20,期望杂合度变动范围为0.261 5~0.950 0。本研究对以后鲮鱼基因组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为鲮鱼养殖品系的优化、遗传多样性的检测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打下基础。
关键词:
鲮鱼 微卫星 富集法 多态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成为为 杨凯 高银爱 朱思华 李波 王青云 罗峰 夏儒龙 程颖红 邓国乔 郑翠华
利用9个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亲子鉴定分析。结果显示,22个家系翘嘴鳜个体中共观测到95个等位基因,其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范围)分别为0.578(0.219~0.800)和0.607(0.200~0.806),多态信息含量(范围)为0.552(0.187~0.787)。通过软件cervuS统计分析得到9个微卫星座位累计排除率为99.9658%,在27个可能的父母对条件下,混养养殖家系后代个体鉴定准确率为91%,研究结果表明筛选的这些多态微卫星分子标记可以用于翘嘴鳜优势家系的鉴定和分离,通过验证的微卫星标记建立的亲子鉴定技术为基础选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群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为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倍性检测方法对长牡蛎三倍体诱导结果进行准确评估,本实验采用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二极体释放诱导产生长牡蛎三倍体,选用7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基因组DNA,通过亲子代基因分型进行倍性检测,检测结果采用流式细胞仪加以验证,以评估微卫星标记倍性检测的准确性。另外,本研究探讨了准确鉴定倍性所需的微卫星标记数量与微卫星—着丝粒重组率(y)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物种采用分子标记进行倍性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细胞松弛素B诱导产生的115个长牡蛎子代经7个微卫星位点鉴定得到40个三倍体,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100%,7个微卫星位点的(1-y)的乘积为0.005。随机挑选6个位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范婷婷 冯艳微 刘文芬 王卫军 杨建敏
为研究短蛸(Octopus ocellatus)的性选择行为,本研究利用14个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对3个母本、176个子代及17个候选父本进行亲权鉴定,对3个家系中有子代和无子代雄蛸、子代比例高和子代比例低的雄蛸的各形态参数进行t检验,并对子代比例高和子代比例低的父本与母本的遗传相似性与遗传距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短蛸为多雌多雄的交配模式,为真正意义的雌性混交动物;雄蛸有无子代与其形态参数无相关性;子代比例与父本的形态大小参数无关,而与父母本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距离有关,父母本遗传相似性越高,遗传距离越小,后代比例越高。本研究为揭示短蛸交配前后的性选择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海洋头足类动物的性选择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孙昭宁 刘萍 李健 何玉英 张秀梅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微卫星标记来确定亲缘关系已经得到认同和广泛使用。本研究通过控制交尾,利用微卫星标记确定中国对虾后代的亲缘关系,对微卫星标记应用于中国对虾的家系识别进行初步探讨。作者以4个谱系清晰的家系为基础,检测两对微卫星标记EN0033和RS062在中国对虾家系鉴别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两对微卫星引物产生的DNA指纹图谱,能够有效地区分中国对虾4个家系。根据微卫星数据计算各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构建UPGMA图,得到的结果与各家系来源情况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微卫星技术在进行家系间的遗传分析中的可行性。EN0033和RS062两对微卫星标记的累积个体识别率高达0.989,属于高识别力的遗传标记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鸿雁 李志勇 米福贵 卢新雄 师文贵
对扁蓿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为育种者选择亲本和种质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来自内蒙古野生扁蓿豆种质资源50份材料进行鉴定。用8份扁蓿豆基因组DNA从89对截形苜蓿SSR引物中鉴定筛选出扩增带单一、稳定清晰且多态性强的18对引物。用这18对引物,对扁蓿豆材料的DNA进行SSR扩增,以研究其遗传多态性。结果共检测到109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6.1个等位位点。6对SSR引物BI4BO3,MTIC272,MAL369471,MTIC237,MTIC188和MTIC27对于检测扁蓿豆遗传变异最有效。供试材料间遗传距离介于0.023 6~0.807 5,平均...
关键词:
扁蓿豆 微卫星标记 多态性聚类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小燕 白俊杰 刘小林 樊佳佳 何小平 李胜杰 叶星
【目的】探讨微卫星DNA标记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亲权鉴定中的可行性,为大口黑鲈家系选育的系谱精确鉴定和选育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个多态信息含量较高的微卫星DNA位点,以人工选育建立的大口黑鲈5个全同胞家系为试验材料,采用Cervus 3.0进行亲权分析,并根据家系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所选的12个微卫星DNA多态位点在102个子代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94 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45 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75 9。Cervus3.0亲权分析表明,在置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崔海玉 马洪雨 马春艳 乔振国 马群群 亓磊 沈盎绿 马凌波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培育高产、抗逆的优质新品种。家系选育是选择育种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应用于拟穴青蟹人工育种工作中。本研究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拟穴青蟹6个家系共275 ind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5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8个,其中3个家系各自在1个位点表现为单态,8个位点的PIC、HO和HE分别在0.40~0.77、0.33~0.81和0.42~0.80之间。对6个家系的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家系间的固定系数FST=0.205 7,即总的遗传变异中有20.57...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微卫星 家系 遗传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战爱斌 包振民 陆维 汪小龙 胡景杰
为了评价种质资源及基础生物学研究的需要,本文开发了仿刺参的微卫星标记。NCBI数据库中共有20个含有仿刺参微卫星的序列,从中选取8个设计引物,发现6个微卫星位点有多态性。不同的引物获得的等位基因数为3~9个不等,6个位点共获得了31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获得5.2个等位基因。6个位点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361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402。位点AJMS004提供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值较低,为0.4862;其他5个位点均在0.5以上。另外,还尝试了红海参(Parastichopus californicus)微卫星标记在仿刺参的通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的退火温度下,5对引物...
关键词:
仿刺参 微卫星标记 多态性 通用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匡刚桥 刘臻 鲁双庆 刘红玉 张建社 唐建洲
通过FIASCO(Fast Isolation by AFLP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法构建鳜鱼(Siniperca chuatsi)基因组微卫星富集文库,分离微卫星DNA序列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鳜鱼基因组DNA经Mse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选取200~800 bp的片段与MseⅠ接头连接,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AC)8、(CT)8、(AT)7、(GATA)8、(GATT)7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结合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上,变性洗脱获得单链目的片段,经PCR扩增形成双链,然后克隆到pGEM-T载体上,转化至DH5α中,首次成功构建鳜鱼基因组微卫星富集...
关键词:
鳜鱼 微卫星标记 富集文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鲁翠云 孙效文 梁利群
采用常规方法从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血液中提取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酶切后,选取250~750bp大小的片段构建鳙鱼基因组文库。采用人工合成的重复序列(CA)15、(AG)12、(AAG)8用同位素标记作为探针,通过原位杂交筛选基因组文库,获得鳙鱼的微卫星序列。进一步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Premier5 0设计引物。通过杂交获得99个阳性克隆,经测序筛选出82个微卫星序列,设计引物65对。
关键词:
鳙鱼 微卫星 分子标记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倩倩 谭宇尘 姚宝辉 康宇坤 苏军虎
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大脑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微卫星标记,分析其组成与特征,并检验其多态性,为高原鼢鼠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及后续研究等奠定基础。结果发现:在获得的29 090个微卫星标记中单核苷酸重复A/T是重复次数最多的类型(54.31%),其次为二碱基重复CA/TG (10.46%),其他碱基重复类型仅占16.79%。随机选取104个微卫星位点进行引物设计,发现有43个位点扩增成功。12个多态性位点经毛细管电泳检测发现,等位基因数为3~12个,观测杂合度(Ho)为0.263~0.937,平均值为0.651,期望杂合度(He)为0.285~0.844,平均值为0.600。使用Bonferroni校正后,有2个微卫星位点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P 0.01)。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251~0.816,全部为中度多态性(0.250 0.500)。这些微卫星标记为高原鼢鼠的亲权关系鉴定、种群遗传学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宙 黄耀江 周文化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独龙鸡群体遗传结构,利用鸡基因组中25个微卫星标记,检测了独龙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探讨了独龙鸡在国内几个地方鸡种中的系统地位.结果表明:2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90个等位基因,其中ADL0166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多,为8个,而ADL0112、LEI0166、MCW0067、ADL0268、MCW0294、MCW0078和MCW0183这7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最少,为2个;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独龙鸡与我国华南、西南地区鸡种之间有比较密切的亲缘关系,而与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鸡种亲缘关系均较远.总体而言,该系统聚类结果与13个鸡种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并且认为独龙鸡是由红原鸡进化而来...
关键词:
独龙鸡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潇峮 徐亘博 廖小林 张家波 陈松林
将牙鲆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RsaⅠ和Bst UI双酶切后采用FIASCO法构建酶切片段基因组文库。共挑取269个克隆,177个为阳性克隆,阳性克隆率为65.79%。经测序后获得191条微卫星序列,其中完美型占74.35%;非完美型占14.66%;混合型占10.99%。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引物153对,挑选其中的50对合成并在32个野生牙鲆个体中进行扩增,共31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统计结果后使用POPGENE软件进行分析,平均等位基因个数为3.939 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052 2,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50 1,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86 6,各引...
关键词:
牙鲆 微卫星 FIASCO 多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