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4)
- 2023(13121)
- 2022(11299)
- 2021(10656)
- 2020(9061)
- 2019(21207)
- 2018(21132)
- 2017(40062)
- 2016(21850)
- 2015(24766)
- 2014(24898)
- 2013(24376)
- 2012(22466)
- 2011(19895)
- 2010(19715)
- 2009(17825)
- 2008(17541)
- 2007(15544)
- 2006(13111)
- 2005(11372)
- 学科
- 济(88820)
- 经济(88733)
- 管理(59844)
- 业(55979)
- 企(45056)
- 企业(45056)
- 方法(42316)
- 数学(37754)
- 数学方法(37258)
- 农(24038)
- 中国(23788)
- 财(22465)
- 地方(21440)
- 业经(18390)
- 学(18012)
- 农业(16131)
- 贸(15458)
- 贸易(15452)
- 易(14882)
- 制(14760)
- 务(14538)
- 财务(14489)
- 财务管理(14447)
- 理论(14109)
- 企业财务(13563)
- 环境(13512)
- 和(13077)
- 技术(12240)
- 银(11811)
- 银行(11782)
- 机构
- 学院(301532)
- 大学(300206)
- 济(117877)
- 管理(116901)
- 经济(115083)
- 理学(101008)
- 理学院(99781)
- 管理学(97836)
- 管理学院(97234)
- 研究(95726)
- 中国(72458)
- 京(63380)
- 科学(61103)
- 财(53713)
- 农(49436)
- 中心(47388)
- 所(47098)
- 江(46604)
- 业大(45669)
- 财经(43368)
- 研究所(42888)
- 范(40804)
- 师范(40378)
- 经(39229)
- 北京(38944)
- 农业(38844)
- 州(38751)
- 经济学(36209)
- 院(35247)
- 经济学院(32980)
- 基金
- 项目(207869)
- 科学(163205)
- 研究(150612)
- 基金(149964)
- 家(130288)
- 国家(129195)
- 科学基金(111865)
- 社会(94088)
- 社会科(89110)
- 社会科学(89085)
- 省(82589)
- 基金项目(80754)
- 自然(73883)
- 自然科(72166)
- 自然科学(72143)
- 自然科学基金(70788)
- 教育(69991)
- 划(69361)
- 编号(62491)
- 资助(60927)
- 成果(49501)
- 重点(46499)
- 部(45091)
- 发(44613)
- 创(43100)
- 课题(42463)
- 科研(40389)
- 创新(40296)
- 大学(39257)
- 国家社会(38595)
- 期刊
- 济(125396)
- 经济(125396)
- 研究(82748)
- 中国(56462)
- 学报(46264)
- 财(43927)
- 农(42926)
- 科学(42302)
- 管理(39467)
- 大学(34824)
- 学学(32559)
- 教育(31341)
- 农业(28909)
- 技术(28669)
- 融(24280)
- 金融(24280)
- 业经(21415)
- 财经(20376)
- 经济研究(19301)
- 问题(18660)
- 经(17488)
- 图书(17465)
- 业(16015)
- 统计(15136)
- 资源(15123)
- 版(14950)
- 技术经济(14649)
- 理论(14355)
- 财会(14141)
- 策(13589)
共检索到434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庚 吴昊 陈金留 胡少华 保拉·佩莱格里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城市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数据,其中以微博签到数据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数据为规划师探寻人群活动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动态关系提供了可能。文章以苏州市微博签到数据为载体,探寻了新兴大数据在解读城市结构与活力度方面的应用方法。研究还就理解城市居民社会活动与城市空间的动态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城市空间的土地利用与组织方式决定了城市居民活动的聚集程度以及时间长短。以上研究尝试在新兴数据载体下重新理解城市结构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及规划实践提供了一次新的理论探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梦 王锦 朱青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体和虚拟商业空间在不同程度上发生变更与重构,以传统零售业为主的商业区空心化已有端倪。以北京市城六区为例,基于20122015年微博签到数据,辅以问卷调查、实地测量进行纠偏,使用核密度分析提取商业热点地区,使用因子分析计算城六区30个典型商业区的"规模—热度"得分,结合K-means聚类衡量其"空心化"程度并分类。结果显示:(1)商业热度整体呈现老城区缩减、郊区扩展的"扁平化"趋势,并导致若干大型商业空间的"空心化";(2)规模等级高的商业热点地区整体离散分布,规划的若干市级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艳 张子昂 黄震方
本研究基于微观尺度利用微博签到数据对旅游流进行研究。选取典型旅游风景名胜区作为微观尺度景区内部旅游流研究代表,从信息时代下的虚拟网络视角入手,借用新浪微博平台,抓取相关微博大数据,结合时间分层法、经验模态法(EMD)对旅游区内部客流波动特征进行探索,此外还通过剥离节假日与工作日的方式,对不同属性的游客进行了节日与节事效应差异的研究。发现钟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游客均具有“M”型签到时间规律,但性别、地域属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签到周期波动差异。此外,节假日效应对不同属性游客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艳 张子昂 胡小海 黄震方 吕龙
基于微观尺度利用微博签到数据对旅游流进行研究。选取典型旅游风景名胜区钟山作为微观尺度景区内部旅游流研究代表,从信息时代下的虚拟网络视角入手,借用新浪微博平台,抓取相关微博大数据,结合时间分层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旅游区内部客流波动特征进行探索,并通过剥离节假日与工作日的方式,对不同属性的游客进行节日与节事效应差异的研究。发现钟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游客均具有"M"型签到时间规律,但性别、地域属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签到周期波动差异。此外,节假日效应对不同属性游客的影响各不相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德根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苏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过程及优化问题;首先,按照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阐述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形态和特征,在开发阶段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为单节点的凝聚模式,在成长阶段为多节点并存的放射模式,在成熟阶段为板块旅游模式;其次,实证分析表明,苏州市目前旅游空间结构处于放射模式阶段,不利于城市旅游进一步发展,通过旅游线路体系的完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苏州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为理想的板块旅游模式。
关键词:
城市旅游 空间结构 演化 优化 苏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曦 李啸虎 关靖云
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新疆天山天池景区2012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游客新浪微博签到数据,采用时间分层法、Arc GIS核密度分析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天山天池景区游客流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年内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客流量最多,秋季次之,冬季客流量最少;(2)年内平均签到季节指数高峰值在8月,低峰值在1月;(3)非黄金周游客签到曲线呈现"前低后高"特征,"十一"黄金周游客签到曲线凸显"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4)游客签到量在日尺度上呈现"单峰"型结构;(5)景区游客流在空间上呈现出"多核心集聚"特征,且每个核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异规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轩 罗震东 何鹤鸣
目前,对城市多中心的认知主要是将其理解为功能集聚的"点",而特大城市的空间尺度较大,功能集聚点无法描述出其结构性特征。本文假设特大城市的多中心具备"独立成市"的特征,即多个中心可分别为相应的城市次区域提供完备的中心职能,中心内部由复合功能片区集聚成为"中心区域"。基于上述假设,设立了判别多中心的3个条件,并运用出租车客流对苏州市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苏州城区范围内存在4个中心区域的结论。这4个中心区域具有紧密联系,并承担着其腹地的中心职能。未来,苏州应基于该4个中心区域合理安排城市的布局和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涛 戴林琳
本文基于"大数据"的研究视角,以北京市城六区为案例地,研究发现:居民签到活动主要聚集在三里屯片区、王府井大街、西单购物广场、南锣鼓巷街区和中关村商圈五个主要空间节点;北京市居民网络签到活动空间与城市经济服务业分布均呈现明显相关性。
关键词:
大数据 签到活动 经济服务业 空间格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垦 杨瑞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住宿业区位选择的变化以及不同区位消费活动特征逐渐成为可供探究的话题。本文从大众点评网中抓取苏州市8种住宿业业态类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划分出6种不同特征区位类型,结合消费者点评数据,探究了住宿业的区位分布特征以及集聚效应与网络评分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
住宿业 苏州 区位类型 网络评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德根 刘昌雪 苏勤
城市居民是目前中国乡村旅游市场的主要客源,根据客源市场需求差异,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对乡村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市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苏州市民乡村旅游需求的职业差异。结果表明,苏州市民的乡村旅游动机、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和乡村旅游类型偏好等存在职业差异,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研究还发现,苏州市民乡村旅游需求表现出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乡村旅游 需求 职业 差异 苏州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如东 诸大建
旅游投资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与旅游消费类同,旅游投资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在此研究领域中,国内外普遍缺乏定量研究,尤其是旅游投资对城市经济贡献的定量研究。本文试图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以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为例,定量测算旅游投资对城市经济的综合贡献,以及13种旅游特征产业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投资乘数,以此为依据,对苏州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投资 城市发展 经济贡献 定量研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东跃
城市旅游在经济、文化、环境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局势:一方面,旅游者成熟度不断提高,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要求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另一方面,旅游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彰显本地旅游形象和产品的比较优势,是城市旅游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以苏州市为例介绍了城市旅游卖点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城市旅游 USP 营销 苏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舒帮荣 刘友兆 徐进亮 何蓓蓓 吴冠岑
对区域生态安全进行预警研究,有助于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预警理论,通过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运用超载度模型及Matlab支持下的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对经济快速发展的苏州市1996~2015年生态安全进行预警分析。研究表明:①BP-ANN模拟效果较好,将其用于生态安全预警研究是可行的;②1996~2007年苏州市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临界安全的中警状态,其超载水平经历了"加重-稳定-缓解"的变化过程,虽然今后几年内人类支持能力将持续提高,系统超载水平将波动性下降,但资源和环境问题仍不容乐观。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从环境保护与治理、科技创新、产业转型、资源管理及人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善登 李庆钧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是和公众的参与态度紧密相连的。公众参与规划的态度或积极或消极。根据苏州、扬州两地城市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关系角度看,要促使参与城市规划的公众由消极的参与者向积极的参与者转变,城市政府须在学术界已提出的信息公开、增加参与路径、培育公众自治组织等措施之外,还应承担起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回应公众利益诉求、善待积极参与者的职责。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公众参与 态度 政府责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申婷 李飞雪 陈振杰
城市活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基于人口格网、夜间灯光、兴趣点和土地利用等数据,利用熵值法、空间句法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开展常州市城市活力研究。研究发现:常州城市活力空间差异明显,活力总体上“中心高、外围低”并呈现沿规划发展轴向外延伸的趋势;全局来看,完善功能设施配置、提高局部可达性有助于吸引人的聚集活动、提升活力水平,提高全局可达性则可能会降低活力水平;局部来看,人的分布活动与空间功能设施存在一定的不匹配,部分城中村及老旧街区人口密集、活动强度大但功能设施配置不足,城区外围的小型商业、产业及居住活动中心的功能设施密度较大但服务的人口和范围有限。研究初步揭示了常州市不同维度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关关系,识别了人的分布活动与承载空间的匹配情况,可为常州市城市活力营造、资源配置和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