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1)
- 2023(14294)
- 2022(12725)
- 2021(11972)
- 2020(10133)
- 2019(23565)
- 2018(23397)
- 2017(45681)
- 2016(24511)
- 2015(27594)
- 2014(27383)
- 2013(26714)
- 2012(24105)
- 2011(21346)
- 2010(21206)
- 2009(19185)
- 2008(18236)
- 2007(15594)
- 2006(13298)
- 2005(11099)
- 学科
- 济(94828)
- 经济(94724)
- 管理(71948)
- 业(68966)
- 企(58128)
- 企业(58128)
- 方法(49901)
- 数学(43986)
- 数学方法(43227)
- 农(25523)
- 财(23847)
- 中国(22549)
- 业经(21120)
- 学(20429)
- 地方(17630)
- 理论(17561)
- 农业(17346)
- 贸(16473)
- 贸易(16463)
- 务(16206)
- 财务(16124)
- 财务管理(16089)
- 易(15983)
- 制(15694)
- 技术(15490)
- 和(15382)
- 企业财务(15227)
- 环境(14411)
- 银(13509)
- 银行(13472)
- 机构
- 学院(338356)
- 大学(338246)
- 管理(140769)
- 济(130605)
- 经济(127838)
- 理学(124086)
- 理学院(122802)
- 管理学(120228)
- 管理学院(119623)
- 研究(104168)
- 中国(77266)
- 京(70260)
- 科学(66636)
- 财(57328)
- 农(53999)
- 业大(52848)
- 所(50392)
- 中心(49366)
- 财经(47671)
- 江(46958)
- 研究所(46563)
- 经(43570)
- 范(43444)
- 北京(43440)
- 师范(42984)
- 农业(42085)
- 经济学(38546)
- 州(38493)
- 院(38396)
- 经济管理(36620)
- 基金
- 项目(244191)
- 科学(192912)
- 基金(178482)
- 研究(176234)
- 家(155626)
- 国家(154375)
- 科学基金(134417)
- 社会(110069)
- 社会科(104281)
- 社会科学(104253)
- 省(95565)
- 基金项目(95115)
- 自然(90157)
- 自然科(88149)
- 自然科学(88125)
- 自然科学基金(86521)
- 教育(82481)
- 划(80471)
- 资助(74169)
- 编号(72639)
- 成果(56514)
- 重点(54064)
- 部(53506)
- 创(51133)
- 发(50711)
- 课题(48664)
- 创新(47574)
- 科研(47208)
- 教育部(46193)
- 大学(45940)
- 期刊
- 济(130621)
- 经济(130621)
- 研究(90943)
- 中国(56525)
- 学报(53535)
- 管理(49781)
- 科学(49378)
- 农(47387)
- 财(43118)
- 大学(41216)
- 学学(38931)
- 教育(37255)
- 农业(32990)
- 技术(32058)
- 融(25683)
- 金融(25683)
- 业经(22805)
- 财经(22178)
- 经济研究(21143)
- 经(18796)
- 图书(18028)
- 业(16939)
- 问题(16875)
- 技术经济(16686)
- 科技(16605)
- 理论(16259)
- 统计(16039)
- 版(15841)
- 实践(15080)
- 践(15080)
共检索到463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炜 余辉 李岳峰
[目的/意义]构建微信用户分享行为的预测模型,探究微信分享的传播规律。[方法/过程]从用户行为动机、基本特征、群体传播特征3个维度分析并对用户的分享行为进行预测建模,并以微信热议"穹顶之下"为例,进行分享预测实例分析。[结果/结论]微信用户行为与现实人际关系有着较大的相关性,其行为受通信录好友、身边熟人、公众平台的影响,实例检测结果符合实际用户分享行为分布。其分享行为可以基于用户行为特征集进行预测,并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率。[局限]调查数据源和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给预测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误差,未来可以加入更多维度和扩大调查范围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关键词:
微信 用户行为 信息分享 行为预测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鹏
在对微信和微信平台概念、图书馆微信平台特点、用户接受行为概念和技术接受模型方面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如包含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和趣味性的主观因素和包含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和平台质量的客观因素;然后从中介变量和外部质量的相关假设,构建了用户接受程度较高的图书馆微信平台模型。
关键词:
微信用户 接受行为模型 高校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曹茹烨 杨梦晴 陈立军
[目的 /意义]针对移动社交媒体的典型工具微信的信息共享行为进行研究,以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微信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信息有用性、自我效能、信息技术创新性、信息环境交互性四个变量对微信用户信息共享态度产生正向影响,微信用户的信息共享态度对共享行为也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微信 信息共享 信息生态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杨海娟 曹芬芳
优质信息传播是社交应用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力,而适应性信息分享是提高社交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基于认知转变视角和动机二阶模型,构建微信用户适应性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动机、他人的使用和差异对微信用户适应性信息分享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系统环境的改变和强制使用的影响不显著。形象、社交动机、挑战动机、自我效能和求知动机是微信用户适应性信息分享动机的五大维度。
关键词:
微信 适应性信息分享 认知转变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大勇 许磊 孔洪新
[目的/意义]以微信用户群分享数据为样本,对用户群体互动行为进行直接观察,对于社交媒体中信息定向投放和舆情导控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构建APP平台实现了微信用户信息采集,并借助于人类动力学对微信用户群内分享对象选择、互动内容选择和分享行为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微信中分享行为存在显著的阵发性,群内用户趋向于异配连接,但多数用户是以旁观者身份出现,高频率互动仅停留在少数参与者层面,而带有情绪诱导和相关利益引导标题的文章能够唤起更多用户的互动意愿。[局限]数据来源不够广泛,有可能导致研究偏差。
关键词:
微信 信息分享 社交媒体 用户群体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樊舒 吴丹
[目的/意义]全球化使得个体与不同文化的接触日益频繁,掌握多种语言的个体能够借助多元文化融合的机遇,利用数字平台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新的路径和方向。[方法/过程]社交媒体时代多语言用户成为中国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推动者。故此,文章以多语言用户,即掌握两种及以上语言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如何借助信息分享行为传播中华文化相关内容。通过众包方式收集来自全球355个多语言用户跨文化信息分享数据,采用主题分析法构建了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过程模型,旨在揭示具体的形成机制和行为规律。[结果/结论]构建了包含动机驱动阶段、信息交互阶段和体验感知阶段的多语言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过程模型。立足中国文化语境,有助于凸显跨文化研究情境,对于促进新时代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鹏 李璐 Gary Marchionini
本文基于隐私计算理论与调节定向理论对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分享行为进行研究,重在研究感知风险与感知收益对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调节定向特质对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的影响及其对用户信息分享行为的调节作用。本文构建了基于调节定向理论的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分享行为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到了376份有效样本,并通过构建回归方程、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信息分享行为,而感知收益正向影响信息分享行为,同时用户的调节定向特质对用户在感知收益上的影响显著。本文根据此结论为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顾东晓 孙建军 张悦 盛东方 杨苏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梳理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用户链接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各影响因素与网络用户链接行为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基于428条现实世界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行为控制、自我实现需要、沉浸需要、主观规范等四大因素对移动互联网用户持链接分享链接意愿和链接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有利于指导信息门户网站开展网络链接技术优化以及社会商业信息的推广活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静 王欢
【目的/意义】为了减少微博群体性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了解微博用户群体行为的形成过程。【方法/过程】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建立模型发现,微博用户群体行为选择主要受个人参与和外在环境影响,个人参与群体互动越积极,群体氛围越活跃,群体行为选择会更加理性,达成一致的可能性越大。【结果/结论】随着个人参与和环境影响的增大,微博用户群体行为选择从两极分化向单极聚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影响力略大于个人参与,所以在应对微博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环境引导比"以人为本"略重要。
关键词:
微博用户群体行为 行为选择 元胞自动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莹盈 林德荣
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旅游分享已成为当下旅游者的行为偏好,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微信、QQ这类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国内学界对移动社交平台旅游分享行为的研究随之日增,但少有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地揭示旅游分享行为的过程与动因。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反映强关系网络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动态过程理论模型。将旅游分享行为动态过程划分为分享前因、分享实现与分享结果3个阶段,总结每个阶段的行为特征、表现方式及阶段之间的演替规律,并探讨这类旅游分享行为的特点与动因。研究发现,在旅游分享动机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强调情感联结与互动,从而旅游者受到与个体相关动机的影响更为显著;分享内容上,平台的强关系特性与熟人社交促使旅游者尽量避免分享负面信息;分享结果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能调节旅游者行中、行后的体验水平,并形成兼具网络时空拓展性与熟人圈规模局限性的口碑传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静 黎雅丽 陆泉
[目的/意义]信息搜索过程中,相关信息感知是用户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也是用户搜索满意度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眼动数据为相关信息感知判断提供了客观依据。基于眼动追踪数据预测用户的相关信息感知可为用户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服务,也可为检索系统或文本阅读辅助系统服务提升提供依据。[方法/过程]采用实验法收集了24名研究生利用目录导航系统完成不同搜索任务过程中的眼动数据,依据用户的眼动状态将用户分为感知用户与未感知用户,并进一步挖掘出表征用户感知状态的眼动行为指标。为探索不同阶段眼动行为指标带来的用户感知预测差异性,利用逻辑回归分析分别建立搜索初始阶段及全过程用户感知预测模型,并基于基线模型评估模型的性能。[结果/结论]用户搜索初始阶段眼动行为与全过程搜索的眼动行为存在差异,且对于简单任务初始阶段眼动数据预测用户感知效果最好,而复杂问题则利用全程数据进行预测效果较优。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张红丽 刘济郢 杨斯楠 徐健
【目的】通过网络用户评论,为评论网站构建有效的评分预测机制。【方法】提出基于网络用户评论的评分预测模型,该模型包括4个模块:网络用户评论获取模块、预测变量获取模块、预测分析模块以及预测结果评价模块。抓取30部不同类型的电影评论数据,27部用于构建模型,3部用于检验模型。【结果】使用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变量:参与评分人数、参与评论人数、想要观看人数和电影正向评论情感均值,构建评分预测模型。使用3部电影验证,预测评分与IMDb评分相差最大值为0.0644,最小值为0.0227。【局限】在数据样本量、情感特征提取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熊建英
【目的/意义】微博是用户情感发泄的重要渠道,预警模型将有助于发现异常情绪用户,以便及时展开干预。【方法/过程】模型首先利用极性词典和句法序列规则计算微博情感极性程度值,过滤出可疑情绪异常节点;然后利用微博社交网互动关系,计算节点之间的信任值,进一步通过可信反馈对情绪异常节点进行判断。【结果/结论】实验表明,基于序列规则+词典比基于词典的方法对可疑异常情绪用户过滤准确性高,而相比这两种文本挖掘的方法,将可信反馈加入异常情绪判断进一步提高了识别准确度。
关键词:
微博 可信反馈 情感分析 情绪异常预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超 肖诗斌 江敏
大规模文档集中潜藏的语义信息一般可以用潜在狄利克雷(LDA)主题模型识别,因为微博短文本语义稀疏,所以在微博短文本聚类中的应用并不理想。利用传统的潜在狄利克雷分布的主题模型来给微博建模,得到的微博用户分布并不直观,通过改进的LDA模型将用户表示为主题概率向量,不仅能够充分地挖掘文本隐藏的语义信息,同时能够直观地呈现用户的主题分布。提出基于密度区域划分的K-meAns算法对微博用户进行聚类。使用真实的微博数据集进行验证,与传统的K-meAns聚类方法对比,采用该方法对微博用户的聚类能够有较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
微博 主题模型 文本聚类 k均值算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燕 王晓斌
文章指出博客网站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网络社区,分析博客网站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网络调查、深度访谈、观察等方式对博客网站的用户信息行为进行定性、定量指标采集,构建出博客用户的信息行为模型。研究发现,博客用户信息行为有基础性行为和核心行为之分、信息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内在因素对个体信息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博客 用户 信息行为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