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5)
- 2023(17506)
- 2022(14769)
- 2021(13691)
- 2020(11524)
- 2019(26547)
- 2018(26297)
- 2017(51013)
- 2016(27663)
- 2015(31318)
- 2014(31152)
- 2013(30290)
- 2012(27312)
- 2011(24332)
- 2010(24233)
- 2009(21923)
- 2008(21180)
- 2007(18430)
- 2006(15935)
- 2005(13577)
- 学科
- 济(110816)
- 经济(110690)
- 管理(79590)
- 业(75408)
- 企(62891)
- 企业(62891)
- 方法(55619)
- 数学(48962)
- 数学方法(48173)
- 农(29495)
- 中国(29426)
- 财(27464)
- 业经(25272)
- 学(23385)
- 地方(21219)
- 农业(19882)
- 理论(19702)
- 贸(18499)
- 贸易(18490)
- 制(18238)
- 务(17989)
- 易(17925)
- 财务(17894)
- 财务管理(17852)
- 技术(17442)
- 和(17407)
- 企业财务(16918)
- 环境(16202)
- 银(15461)
- 银行(15418)
- 机构
- 大学(385584)
- 学院(385317)
- 管理(154242)
- 济(149022)
- 经济(145877)
- 理学(135027)
- 理学院(133612)
- 管理学(130773)
- 管理学院(130095)
- 研究(121722)
- 中国(89319)
- 京(80730)
- 科学(77415)
- 财(67521)
- 农(61051)
- 所(59634)
- 业大(58712)
- 中心(56262)
- 财经(55450)
- 江(54959)
- 研究所(54810)
- 经(50630)
- 范(50461)
- 北京(50030)
- 师范(49962)
- 农业(47882)
- 经济学(45392)
- 州(44943)
- 院(44772)
- 技术(42033)
- 基金
- 项目(272794)
- 科学(214796)
- 研究(198118)
- 基金(197853)
- 家(172624)
- 国家(171209)
- 科学基金(148118)
- 社会(124094)
- 社会科(117661)
- 社会科学(117629)
- 省(107161)
- 基金项目(104310)
- 自然(97530)
- 自然科(95335)
- 自然科学(95314)
- 自然科学基金(93544)
- 教育(92825)
- 划(90033)
- 资助(82411)
- 编号(81459)
- 成果(65079)
- 重点(60799)
- 部(59517)
- 发(57027)
- 创(56655)
- 课题(55631)
- 创新(52797)
- 科研(52402)
- 教育部(51413)
- 国家社会(51142)
- 期刊
- 济(152180)
- 经济(152180)
- 研究(105818)
- 中国(68140)
- 学报(62472)
- 科学(55738)
- 管理(55321)
- 农(54775)
- 财(50962)
- 大学(47636)
- 教育(45004)
- 学学(44478)
- 农业(38011)
- 技术(35950)
- 融(28962)
- 金融(28962)
- 财经(26220)
- 业经(26218)
- 经济研究(25135)
- 图书(22973)
- 经(22318)
- 问题(20200)
- 业(20010)
- 统计(19305)
- 科技(18285)
- 版(18253)
- 技术经济(18247)
- 理论(17814)
- 策(17684)
- 商业(17039)
共检索到539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安润泽 牛力 谢震香
[目的/意义]对于文化产业,认知门槛低、交互体验强、记忆点鲜明的数据故事丰富了文化传承与传播路径,为唤醒集体记忆提供新媒介。但是目前数据故事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故事内容的生成,忽略了对来源数据的前期控制,使得故事的可信度和完整性受到质疑。[方法/过程]引入循证思维,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数据故事化模型,秉持可溯源循证、可信赖循证、可解释循证三项基本原则,全面搜寻事件证据,基于时空关联和语义逻辑构建事件证据链,结合多元互证方法,旨在创造更加准确的故事。[结果/结论]以《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中“苏州塔夫绸工艺”相关内容为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重塑数据故事化研究范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晓婷 毛太田
文献遗产反映国家、民族的群体记忆和身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影响深远,然而学界并未从本体构建视角有意识地审视文献遗产的利用和传播。为此,文章在文献遗产、数字记忆、本体构建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理论和技术基础上,提出参照和复用CIDOC CRM、DC、《中国档案分类法》等领域本体、分类法和词表的文献遗产本体模型构建过程,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为例开展实证研究,验证了文献遗产本体构建流程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文献遗产的组织展示、知识传播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孙佼佼 郭英之
数字化转型是文化遗产地在新时代兼顾高质量旅游体验创造和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选择。文章以“数字故宫”为研究案例,整合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和技术接受模型(TAM),引入文化遗产责任量表,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探索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的多重影响因素,揭示了数字博物馆用户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对国民遗产责任的作用。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博物馆的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能够正向影响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数字博物馆的任务-技术匹配度正向影响用户对数字博物馆的使用意愿;第二,数字博物馆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趣味性正向影响其使用意愿;第三,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正向影响其使用行为;第四,数字博物馆用户的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正向影响其遗产责任。文章从使用者出发分析了文化遗产地的数字化转型现象,理论上建构和拓展了数字博物馆的用户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模型,验证了使用意愿和使用行为对遗产责任的影响;实践上为遗产旅游地的数字技术建设优化提供对策建议,为基于数字化手段的国民遗产责任提升提供学术参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鑫 陈涛 夏焱
[目的 /意义]文化遗产是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其语义化组织是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应有之义。构建文化遗产一体化本体模型,有利于促进文化遗产之间的知识互联互通,为文化遗产知识内容与概念提供形式化表达方案。[方法 /过程]系统调研文化遗产元数据与本体方案,立足文化遗产整体和内部联系,复用并扩展Schema.org词表,从文化遗产共同特性(内涵角度)、一般特性(特性角度)和独特个性(分类角度)3个维度,构建契合文化遗产和特定资源类型的一体化知识模型。[结果 /结论 ]以福建土楼和客家土楼营造技艺为实例,验证该本体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以期为文化遗产语义化描述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谈国新 张立龙
[目的 /意义]非遗的产生、发展与传承都依附于特定的文化空间,借助文化空间中有形载体的时空及属性等特征,可以构建时空数据模型来表达非遗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从整体上把握非遗的发展动态和规律,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方法/过程]在对非遗的文化空间进行时空特征分析、载体类型划分和时空表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非遗文化空间的时空数据模型,并选取孝感雕花剪纸传承人作为分析对象,建立其传承信息的时空表达模型。[结果 /结论]该模型能够表达传承人时空信息的变化,以此建立的原型系统能动态回溯和检索传承人的时空信息,并提炼出对其发展有所影响的一些信息,有利于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时空数据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勋 何璐璐 闵庆文
2005年至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快速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筛选出2005-2015年11年间发表的513篇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应用文献统计方法分别从论文发表量变化、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作者群特征、研究区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刚进入发展阶段;(2)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资源、农学等几个学科;(3)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而西北和东北等遗产地较多的地区相关研究力量薄弱;(4)作者群呈现高学历、年轻化、高职称特点,利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5)农业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渐走向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研究,但是目前的研究方向十分集中,仍然有不少领域缺乏研究;(6)研究方法以基于文献研究的定性描述较多,实验和实地调研为基础的定量分析研究相对薄弱。尽管如此,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但申遗后的遗产系统变化研究相对较弱。未来的研究应注意吸引更多学科、更多研究机构参与;应强化基础性研究,以便为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科学性解读提供支撑;应加快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研究,尤其是申遗后遗产系统要素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应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永勋 何璐璐 闵庆文
2005年至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快速发展,本文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基础,筛选出2005-2015年11年间发表的513篇农业文化遗产相关论文,应用文献统计方法分别从论文发表量变化、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作者群特征、研究区分布、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刚进入发展阶段;(2)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资源、农学等几个学科;(3)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北京,而西北和东北等遗产地较多的地区相关研究力量薄弱;(4)作者群呈现高学历、年轻化、高职称特点,利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耀林 姬荣伟
文章以研究缘起分析与内涵界定为基础,认为文献遗产精准保护应坚持普适性保护理论为指导,差异化保护需求为导向,"靶向性"保护策略为核心,动态化保护过程为依托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以"文献遗产保护实践个性化发展与保护理论普适性指导""文献遗产变质损毁与传承利用"的"双重矛盾"为逻辑起点,以文献遗产特征信息分层采集、保护需求评估识别、保护策略靶向供给和保护过程动态推进为逻辑结构,以保护文化正确引导、保护制度周密设计、保护技术立体发展和保护人才定向培养等为逻辑终点的文献遗产精准保护框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洪闯 李风雪
从用户需求角度厘清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功能需求并探究其层次结构与优化策略,对于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平台的服务效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指导价值。综合使用文献调研、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方法识别确立了24项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平台服务功能项目并设计问卷搜集数据,基于传统Kano分类、混合类分析和Better-Worse系数分析3个维度对平台功能需求进行分类。研究发现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功能需求具有层次化特征,涵盖6项必备型需求、9项魅力型需求、4项期望型需求以及5项无差异型需求,为此须根据不同需求类型优化文化遗产数字化服务内容,提升平台的吸引力、共情度和用户体验。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秉 周佳胜
安全情报感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为弥补传统安全情报感知的循证不足,基于循证安全思想,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在明确了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的概念。其次,从理论层面出发,构建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在此基础上,以疫情情报感知为例,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的应用分析。研究发现,从循证安全视角看,安全情报感知旨在通过安全信息、安全情报与最佳安全证据的转换开展安全管理。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是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集合体,它可为循证安全理论与安全情报感知的融合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洁 张国标 周毅 郗玉娟 杨金庆
[目的/意义]为实现科技文献推荐场景要素的交互增强,将各要素交互特性捕捉问题转化为多任务共同优化学习问题,构建基于动态多任务学习的科技文献推荐模型,以进一步提升科技文献推荐性能。[方法/过程]采用多任务学习方法,针对科技文献推荐要素可采集的关键特征进行子任务解构,借助多头注意力机制,进行子任务交互关系的动态学习,在动态学习各任务交互关系的基础上设计科技文献推荐模型。[结果/结论]根据CiteULike数据实验结果,所构建的DMRSTL模型在3个评价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比模型,最高差值为AUC指标提升15.51%,MRR指标提升11.90%,nDCG@5指标提升16.45%,且通过任务组合对比实验进一步表明,借助推荐要素的交互增强,可以有效提升科技文献的推荐性能。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玉珏 张夏子钰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数字形态的文献遗产应运而生,被纳入文献遗产保护范围。 2023年5月,《世界记忆名录》首次收录原生数字遗产,引发对国际数字遗产保护过往行动和未来走向的关注和思考。通过文献调研、政策研究、案例分析,首先厘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域下数字遗产的概念内涵,其次回顾近20年全球数字遗产保护政策的演变,提炼国际数字遗产保护实践的特点,最后指出国际数字遗产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推介新兴数字遗产保护方法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侯瑞芳 李玲 陈嘉勇 肖明
针对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库构建中普遍存在的数据来源与组织难题,通过文献数据预处理和数据模型的设计,将高校科研成果的文献数据原貌保存到机构知识库中,并实现文献实体与高校实体间的精准关联。基于模型继续探索文献数据规律,发现题录实体分布中普遍存在的"二八"定律现象对于拥有海量、动态科研成果数据的机构知识库的管理和运营具有主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机构知识库 数据转换模型 文献计量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康俊香 杨新军 马秋芳
遗产旅游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型的旅游产品,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本文选取西安城区19个遗产景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结构性问卷调查的方法,应用市场需求—承载力矩阵模型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将19个遗产景点的旅游潜能分为3类低市场需求类型,中等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及高市场需求和中高承载能力类型,以期对决策者、管理者和规划者提供有益的帮助,为遗产旅游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喻开志 陈良
构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关键在于着力破解长期制约我国消费需求有效扩大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本文从完善税收体制这一视角,通过引入累进的遗产税率变量拓展了李嘉图等价模型,尝试性地将居民消费需求、收入、一次性总付税和累进税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在累进的遗产税下,李嘉图等价不成立,政府实行累进的遗产税能扩大居民现期消费。
关键词:
累进的遗产税 李嘉图等价 消费需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