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71)
2023(17067)
2022(14068)
2021(12773)
2020(10684)
2019(23689)
2018(23474)
2017(44703)
2016(23639)
2015(26414)
2014(25915)
2013(25173)
2012(22619)
2011(20317)
2010(20359)
2009(18804)
2008(17843)
2007(15850)
2006(14117)
2005(12765)
作者
(64598)
(54304)
(53866)
(51475)
(34559)
(25604)
(24272)
(20917)
(20611)
(19049)
(18550)
(18135)
(17477)
(17033)
(16807)
(16569)
(16085)
(15505)
(15489)
(15327)
(13491)
(12986)
(12947)
(12507)
(12264)
(12170)
(11789)
(11686)
(10758)
(10565)
学科
(112982)
经济(112861)
管理(78131)
(71595)
(60553)
企业(60553)
方法(42382)
数学(36836)
数学方法(36419)
中国(29045)
(27218)
(26308)
业经(25086)
地方(24895)
技术(22820)
(22100)
(19917)
环境(18789)
农业(18472)
(16482)
(16361)
银行(16333)
(16233)
金融(16230)
(15829)
理论(15828)
财务(15769)
财务管理(15733)
(15618)
(15589)
机构
学院(332577)
大学(330957)
(148623)
经济(145889)
管理(131052)
理学(112791)
理学院(111673)
研究(110992)
管理学(109903)
管理学院(109258)
中国(84097)
(67946)
(67626)
科学(63340)
财经(53420)
(53068)
中心(51305)
(50358)
(48521)
研究所(47706)
经济学(47090)
(46761)
业大(44754)
北京(42149)
经济学院(42035)
(41373)
师范(40995)
(40553)
财经大学(39604)
(39120)
基金
项目(224730)
科学(180600)
研究(168188)
基金(165267)
(142407)
国家(141267)
科学基金(123814)
社会(111711)
社会科(106105)
社会科学(106085)
(88385)
基金项目(87271)
教育(77289)
自然(76944)
自然科(75171)
自然科学(75156)
自然科学基金(73825)
(73033)
编号(66312)
资助(65348)
成果(52497)
(51471)
重点(50811)
(50117)
(49300)
国家社会(47490)
创新(47482)
(46384)
课题(46059)
教育部(44092)
期刊
(169502)
经济(169502)
研究(100621)
中国(68365)
(53736)
管理(53310)
科学(44612)
学报(44608)
(43155)
大学(36219)
教育(34591)
学学(34303)
技术(33541)
(31008)
金融(31008)
农业(29205)
经济研究(27629)
财经(27513)
业经(26135)
(23842)
问题(21594)
技术经济(18971)
科技(17030)
(15742)
(15570)
统计(15408)
现代(15333)
(15236)
理论(14709)
世界(14618)
共检索到501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巧绒  王礼力  杨冬民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有技术创新作支撑,即要求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由于资源环境市场失效、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旺及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阻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困境,本文提出要联合市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公众及国际合作等多方力量及各自作用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劲松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是生态化技术创新。本文在确定生态化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推动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障碍,最后讨论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城乡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发展城乡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化解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和复兴生态平衡。针对中国目前的生态约束状况,化解生态危机必须从技术创新开始。技术创新在设计理念上取决于文化类型,在路径选择上取决于体制创新过程中的政府导向。因此,从传统文化到生态文化的文化转向是技术创新理念生态化转向的潜在间接因素,从单纯激励经济增长型体制到旨在促进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型体制的体制创新转向是技术创新路径生态化转向的外在直接决定因素。这一技术创新转向是从技术利润型到技术生态型。生态文化转向与和谐型体制创新转向日渐完成的过程,就是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普遍化的过程,也是由彰显的生态化技术范式支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彩平  肖序  
文章首先通过对比分析生态技术与传统技术的区别,了解了生态技术独有的特征,然后阐述了生态技术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目前生态技术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拓展了融资渠道以解决生态技术创新的融资难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宏  武星  索贵彬  
本文首先分析了循环经济模式下生态-技术创新的内涵与构成,然后根据循环经济原则建立了生态-技术创新支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而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类主体以价格机制为基本保障机制,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信用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等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设定了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生成的价格支撑条件,并为政府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绩效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循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对绩效的衡量。环境规制、地区差别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循环经济绩效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第一,基于生态创新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绩效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第二,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绩效的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第三,工业企业的治理污染投资所形成的环境规制强度对东、中、西部地区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东部地区需继续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继续发挥政府环境规制的主导作用,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降低污染密集度,努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以促进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绩效的提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佩元  
循环经济是一种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3R”原则,要求不断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建立起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污染治理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同时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建立起我国以自主创新为主,把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相结合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波  
风险社会下,技术创新呈现出生态化转向的趋势,而制度建构对这种趋势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制度建构不是随意的,它建立在文化与结构的双重基础之上。其中,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奠定了制度建构的文化基础,而结构的力量、结构调整的意图又贯穿于制度建构的始终。借助制度建构,将生态化定位为技术创新的必然要求,从而对技术创新的方向起到牵引作用,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最终促进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运作的案例,正是借助支持领域、支持重点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将生态化理念带入技术创新的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鹏  曾经纬  孟凡生  
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是持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为探究制造业技术需求、数字经济赋能对非市场与市场导向下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基于技术创新需求拉动理论,引入数字经济赋能构建投入—产出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当政府研发补贴较高时,劳动替代需求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投入呈倒U型相关,对智能制造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以效率提升为主的技术市场需求通过影响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投入,间接推动技术创新产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赋能正向调节市场导向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产出,但对非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不具赋能作用。在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应依托需求拉动机制开发更多需求侧政策工具,进一步激发智能制造技术创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世贤  张华  
中小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则是中小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由于自身的原因,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循环经济面临众多障碍。通过技术创新联盟,中小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跨越这些障碍,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逐步实现循环经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张矿伟   吴功兴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对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绩效问题一直是个黑箱。建立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数字化转型测度基础上,从其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效应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以客观评估中国数字化转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在于其贡献变化和投入上;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较快并且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数字化转型具有技术创新效应但无管理创新效应,目前尚在起步期;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效应在其发展初期可能会出现;客观评价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汪莉  叶健彪  
本文结合内审工作具体实践,探讨OCR技术在财产保险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基础、预期目标及应用场景,以期促进审计技术创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及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昌  韦铁  
广西是“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产业(尤其是铝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同时铝业也是一种资源型产业,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采用归纳与演绎、历史比较、实证分析等方法.运用循环经济及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在分析广西铝业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广西铝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循环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