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7)
2023(18119)
2022(15512)
2021(14309)
2020(11860)
2019(27416)
2018(27314)
2017(52645)
2016(28184)
2015(31995)
2014(32145)
2013(31558)
2012(28907)
2011(26118)
2010(26390)
2009(24078)
2008(23119)
2007(20262)
2006(17903)
2005(15890)
作者
(81399)
(67739)
(67221)
(63914)
(43145)
(32379)
(30566)
(26631)
(25832)
(24059)
(22927)
(22916)
(21595)
(21410)
(20974)
(20656)
(20133)
(19707)
(19332)
(19301)
(16917)
(16652)
(16392)
(15637)
(15252)
(15083)
(14860)
(14761)
(13702)
(13173)
学科
(132487)
经济(132362)
管理(80289)
(75632)
(62277)
企业(62277)
方法(54701)
数学(47789)
数学方法(47026)
中国(34636)
(32007)
地方(30757)
业经(28461)
(26864)
(26045)
农业(21704)
(20552)
(20544)
贸易(20538)
理论(20420)
(19809)
(18860)
环境(18709)
技术(18454)
(18056)
银行(18015)
(17908)
金融(17905)
地方经济(17425)
(17306)
机构
学院(403361)
大学(402371)
(167231)
经济(163734)
管理(159404)
理学(137744)
研究(136522)
理学院(136231)
管理学(133564)
管理学院(132850)
中国(101821)
(86106)
科学(83424)
(73750)
(68000)
(62332)
研究所(61838)
中心(61576)
财经(59041)
(58832)
业大(58380)
北京(54821)
(53735)
(53603)
师范(53230)
经济学(50403)
(49811)
农业(48313)
(47951)
经济学院(45015)
基金
项目(272810)
科学(214860)
研究(200110)
基金(196956)
(170946)
国家(169528)
科学基金(146459)
社会(126048)
社会科(119526)
社会科学(119495)
(106946)
基金项目(103756)
自然(94988)
教育(92862)
自然科(92809)
自然科学(92789)
自然科学基金(91066)
(89540)
资助(82294)
编号(81904)
成果(65538)
(60997)
重点(60948)
(59699)
课题(56721)
(56400)
创新(52604)
科研(51732)
国家社会(51578)
教育部(51573)
期刊
(188658)
经济(188658)
研究(120794)
中国(77816)
管理(60812)
学报(60237)
科学(56986)
(56553)
(55134)
大学(46625)
教育(46518)
学学(43871)
技术(40355)
农业(39387)
(34510)
金融(34510)
经济研究(31090)
业经(30811)
财经(28848)
(24747)
问题(23704)
技术经济(21414)
图书(20585)
(20204)
统计(19917)
商业(18880)
科技(18712)
理论(18635)
现代(17959)
(17952)
共检索到598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礼强  
在分析循环经济的3R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物流活动采购、生产、包装、仓储、配送等每一个环节的可减量化、可循环和再利用的契机,物流企业可通过绿色采购、产业集群、绿色物流运作来实现物流环节中的可减量化,通过物流包装物的循环使用,实现物流资源的再利用,建立逆向回收物流体系等来实现物流活动的再循环的循环物流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延荣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范式从概念的提出到理论架构的基本形成经过了探索和争鸣的过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融合、发展与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作者在总结国内外专家提出的循环经济“3+1”的实践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循环经济运行的静态模式和动态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纯红  郝家龙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循环经济在产业集群构建中的借鉴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促进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中,对产业集群的构建须进行理论创新,超越传统的模式,借鉴循环经济的思想,根据区域的综合比较优势来抉择产业集群,并以被组织的模式来积极推动产业集群的理性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高歌  黄培清  帅萍  
本文分析了产品服务化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的差异,指出传统商业模式内在的激励冲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阻碍作用。在闭环供应链框架下,作者区分了“功能评价点”和“价值增值点”的概念,用以说明供应链上不同性质资源的功能实现位置,并识别不同性质的资源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的机会和潜力。最后,本文就产品服务化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赵荣钦  徐慧  
推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是转变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四大类型主体功能区为基础,根据各地方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归纳不同区域范围内循环经济发展的类型、动力、特点及未来方向,并针对经济水平、资源禀赋等差异进一步细分为8种循环经济模式,有助于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与国家宏观空间格局的适应与融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华茂  
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我们必须对其有宏观上的认识,才能正确把握它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提高它的服务功能。本文试从系统学的视角把握系统学的内在规律,以使循环经济更好地实现它的功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勇  陈燕平  周国梅  冯东方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和区域发展模式。根据我国循环经济的内涵、国际做法和国内相关实践探索经验,我国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涉及生产和消费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四个重点产业是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产业。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是在区域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系统支撑下的两个重点领域和四个重点产业的有机组合和共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区域基础设施体系也是应用循环经济原理的重要领域,以资源能源高效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特征。在目前的实践中,我国出现了三种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而引发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殿伟  赵黎明  
目前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更多的是停留在生产领域和工业园区,缺乏对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盲目竞争导致的产品过剩问题,以及导致的资源浪费与环境重负的关注。为此,必须通过信息资源替代物质资源,使交换在生产之前发生,即虚拟交换前置,对社会经济流程进行再造,实现微观领域的产销平衡和宏观领域的总体供需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国杰  杜翔  冯林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的适应性,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所应遵循的原则、循环层次、产业类型、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等,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西兵  钱燕云  陈胜荣  程志飞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显得不再合时宜,循环经济模式便迎合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物流业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静脉物流以其独特的战略价值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在实施静脉物流会遇到一些障碍,企业往往会选择放弃。本文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对发展静脉物流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鑫  刘岱  
从物流企业外部和内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出发,通过物流企业及其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物流企业在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中的主要责任,提出了应从保障企业的基本权利、加强政府的社会责任、建立绿色的物流供应链等三个方面为物流企业履行其责任提供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波  魏卫  
文章通过对循环经济及其相关理论的深入剖析,重点解构了我国酒店业实现循环经济的背景、现状与具体应用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点的酒店企业微观和包含酒店的相关产业群的中观循环经济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齐振宏  齐振彪  
该文论述了循环经济及其特征,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并从生产、产业、技术、经济、法规等五大体系方面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刘燕华  周长益  罗毅  于丽英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诸大建  钱斌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同时指出,实现C模式的发展,要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现代化三方面来进行,这其中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