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3)
2023(16631)
2022(14471)
2021(13357)
2020(11169)
2019(25531)
2018(25409)
2017(48750)
2016(26477)
2015(29915)
2014(30022)
2013(29392)
2012(27081)
2011(24602)
2010(24431)
2009(22424)
2008(21179)
2007(18395)
2006(16194)
2005(13899)
作者
(77565)
(64912)
(64261)
(61243)
(41107)
(31080)
(29213)
(25632)
(24723)
(22853)
(22001)
(21928)
(20567)
(20514)
(20046)
(19837)
(19236)
(19163)
(18552)
(18340)
(16058)
(16042)
(15612)
(14858)
(14560)
(14238)
(14147)
(14083)
(13085)
(12806)
学科
(120831)
经济(120706)
管理(76343)
(67490)
(55337)
企业(55337)
方法(50292)
数学(44091)
数学方法(43535)
(29328)
地方(27974)
中国(27875)
(26765)
(25447)
业经(24374)
农业(19835)
(19059)
环境(18497)
理论(18224)
(18123)
(16876)
贸易(16868)
(16259)
地方经济(15847)
技术(15790)
(15449)
财务(15364)
财务管理(15329)
(15033)
金融(15024)
机构
大学(376187)
学院(375675)
(153366)
经济(150039)
管理(147896)
研究(129025)
理学(128228)
理学院(126784)
管理学(124401)
管理学院(123733)
中国(93557)
科学(81871)
(79553)
(67129)
(65236)
(63062)
研究所(59928)
业大(58247)
中心(58127)
(54965)
财经(54209)
(49888)
北京(49670)
农业(49488)
师范(49365)
(49319)
(47278)
经济学(46248)
(44260)
经济学院(41394)
基金
项目(263243)
科学(206174)
基金(190076)
研究(189879)
(166664)
国家(165345)
科学基金(141590)
社会(118923)
社会科(112595)
社会科学(112560)
(104554)
基金项目(101099)
自然(93283)
自然科(90990)
自然科学(90963)
自然科学基金(89275)
(86951)
教育(86948)
资助(78276)
编号(77412)
成果(61357)
重点(59025)
(57250)
(56688)
(53963)
课题(53199)
创新(50452)
科研(50264)
教育部(48747)
国家社会(48713)
期刊
(170316)
经济(170316)
研究(107952)
中国(70950)
学报(62972)
科学(56675)
(56618)
管理(54272)
(50401)
大学(46866)
学学(44202)
教育(39506)
农业(39262)
技术(34552)
(27739)
金融(27739)
经济研究(27302)
业经(27020)
财经(26445)
(22696)
问题(21831)
图书(20446)
(19832)
资源(19471)
技术经济(19182)
科技(17980)
(17490)
理论(17437)
统计(17241)
现代(16280)
共检索到547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魏冉  
由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下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比较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创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洁能源、加强能源工作制度化、法制化等循环经济下完善河南省能源资源利用体系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穆广杰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分析河南省水资源的现状,在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可行性、可比性、超前性和导向性原则的基础上创建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驱动、核心和表征三类指标构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完整地描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涵盖了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全面分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该指标体系的衡量与考核可以找出河南省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不足,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鹏岩  何坚坚  康国华  李颜颜  
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以粮食大省——河南省为样区,基于循环经济理念构建包含投入强度、重复利用、综合效益、持续状态等4个准则层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协调度评价模型等方法对1994~2012年河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时间序列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为河南省粮食安全和耕地集约节约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1994~2012年间,河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2003年下降。(2)耕地投入强度、重复利用、综合效益、持续状态呈增长态势。但耕地持续状态增长较为波动。(3)河南省耕地利用协调度比较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原春芬  
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农资供应服务体系、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四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经济背景下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的优化路径,为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小平  
对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评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针对河南省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测评,从中发现规律,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牛雪峰  王桂新  
以2000—2013年河南省17个城市市辖区的非农业产值为城市规模的特征量,运用城市首位度指数、基尼模型和分形理论对河南省城市体系的经济规模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认为:河南省城市体系呈现出首位型和位序-规模型的分布特征。首位城市郑州的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其他城市,经济迅速向首位城市集聚,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在经济规模上的差距越来越大;在郑州以下,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规模差距并不很大,这主要因为其它高位次城市的经济规模不很突出,没有发展成和其高位次相对应的大城市,而中小城市相对比较发育。但城市经济规模分布趋于集中的力量大于分散的力量,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中小城市,正在形成较为合理的经济规模等级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深德  徐红芬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三大任务之首,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三大攻坚战意义重大。近年来,河南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实证结果显示,各项贷款尤其是第二产业贷款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正向作用,其中工业贷款对经济增长、投资增长的支持效率最高,增加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信贷投入,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当前河南金融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增强金融自身发展能力,不断改善融资环境,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海涛  
文章以河南省18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与物流历史数据,应用空间经济学方法,对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对二者空间集聚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各市在经济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负相关,而在物流上则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现象。根据经济与物流集聚程度的高低,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特征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水平的提高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海涛  
文章以河南省18个城市2001—2014年经济与物流历史数据,应用空间经济学方法,对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对二者空间集聚的异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各市在经济上呈现出明显的空间负相关,而在物流上则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现象。根据经济与物流集聚程度的高低,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城市的特征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河南省经济与物流集聚水平的提高与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文枫  袁晓妮  腊梦  郭晓冰  
[目的]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对揭示经济发展空间演变机制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省为例,通过定量刻画其济格局时空分异特征,明确河南省经济格局的发展态势和演化特征,为河南省经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GIS空间分析和AHP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0—2015年河南省的统计年鉴数据评价其经济格局分异特征。[结果](1)总体上,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但经济增速逐年放缓。(2)河南省经济空间格局先后经历了"八"字形、"一"字形演变特征,并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形经济空间格局。(3)全省中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数量增多,各地市经济发展的差异逐步缩小。[结论]河南省经济内部差异呈下降趋势,全域经济带动效益开始显现,应强化城市辐射效应,并加强对更小尺度经济格局演变的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尚文英  
笔者计算了1978年~2009年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耗的碳排放量。研究发现,1978年以来,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数量一直在增加。碳排放强度虽然逐渐下降,但人均碳足迹却不断上升,其中,煤炭消耗的碳排放量是总排放量的主要来源。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耗的人均碳足迹与人均GDP的关系并不符合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而是呈现出三次曲线关系,而碳排放强度与人均GDP之间呈则现出反比曲线关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永江  董建国  张莉  
确定指标体系是划分主体功能区的依据,指标确定的适宜性是划分主体功能区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深入研究全国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思路和初步确定的15项指标基础上,并充分考虑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下,提出了确定河南省划定主体功能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初步提出了适合河南省省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同时就构建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红卫  陈怀亮  张弘  
近年来,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风能,其潜在的价值逐渐被开发与利用。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河南省风能资源及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河南省风能的变化趋势,论文利用1971—2000年期间的河南省气象台站风速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和流体力学风能计算方法,结合ArcG IS系统对河南省的风能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特殊的地形特征造就了河南省风速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豫北、豫中、豫东的平原地带及豫南,西部及北部太行山区平均风速相对较小,区域风速差值较大;②30 a间河南大部分区域的风速变化为逐渐减小趋势,只有个别站点风速表现为趋势略增或趋势稳定;豫东为风速减小最大的区域,豫西、豫中及豫南地区风速变化趋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振  
对河南省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土地持续利用的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刘荷芬  鲁峰  
文章依据信阳茶区资源环境特点,通过分析茶叶资源利用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从发展绿色茶产品角度,提出茶叶资源利用保护对策:要有计划地增加和保护茶叶品种资源,建立茶叶良种繁育体系;进行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开展茶园环境保护,进行生态型茶园建设及茶园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开展茶叶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等。为信阳茶区绿色茶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