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6)
- 2023(15703)
- 2022(13318)
- 2021(12164)
- 2020(10279)
- 2019(22920)
- 2018(22634)
- 2017(42852)
- 2016(22660)
- 2015(25435)
- 2014(24912)
- 2013(24126)
- 2012(22041)
- 2011(19613)
- 2010(19939)
- 2009(18581)
- 2008(17240)
- 2007(15310)
- 2006(13274)
- 2005(11830)
- 学科
- 济(104939)
- 经济(104811)
- 管理(73948)
- 业(66364)
- 企(57526)
- 企业(57526)
- 方法(40943)
- 数学(35251)
- 数学方法(34844)
- 财(26336)
- 中国(26200)
- 地方(22865)
- 农(22791)
- 业经(22208)
- 制(21555)
- 技术(20021)
- 学(18952)
- 体(16424)
- 务(15945)
- 财务(15886)
- 财务管理(15815)
- 融(15663)
- 金融(15656)
- 银(15601)
- 银行(15576)
- 理论(15218)
- 农业(15037)
- 企业财务(15027)
- 行(14894)
- 环境(14885)
- 机构
- 学院(314527)
- 大学(313448)
- 济(139009)
- 经济(136360)
- 管理(124192)
- 理学(107093)
- 理学院(106059)
- 管理学(104386)
- 管理学院(103788)
- 研究(102317)
- 中国(78789)
- 财(65955)
- 京(64351)
- 科学(57648)
- 财经(52001)
- 所(48836)
- 中心(48117)
- 江(47961)
- 经(47175)
- 经济学(43796)
- 农(43594)
- 研究所(43460)
- 业大(41941)
- 北京(39186)
- 经济学院(39068)
- 财经大学(38614)
- 范(37943)
- 院(37642)
- 师范(37533)
- 州(36933)
- 基金
- 项目(212226)
- 科学(170204)
- 研究(158661)
- 基金(156012)
- 家(134167)
- 国家(133067)
- 科学基金(116813)
- 社会(104841)
- 社会科(99564)
- 社会科学(99544)
- 省(83909)
- 基金项目(82289)
- 教育(73735)
- 自然(73106)
- 自然科(71446)
- 自然科学(71427)
- 自然科学基金(70175)
- 划(69156)
- 编号(62715)
- 资助(62162)
- 成果(50428)
- 创(48927)
- 重点(47703)
- 部(47619)
- 发(45590)
- 创新(45072)
- 国家社会(44151)
- 制(44110)
- 课题(44010)
- 教育部(42093)
- 期刊
- 济(156538)
- 经济(156538)
- 研究(96003)
- 中国(68393)
- 财(54278)
- 管理(50178)
- 学报(42480)
- 科学(40998)
- 农(38954)
- 大学(34439)
- 教育(32858)
- 学学(32720)
- 技术(30883)
- 融(28984)
- 金融(28984)
- 财经(26782)
- 经济研究(26407)
- 农业(26059)
- 业经(23533)
- 经(23165)
- 问题(19396)
- 技术经济(17234)
- 科技(15160)
- 统计(14976)
- 策(14677)
- 财会(14541)
- 贸(14258)
- 理论(14020)
- 商业(13683)
- 版(13642)
共检索到476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选功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不同,追求兼顾资源、环境影响的生态经济效率而非牺牲资源环境的单纯的经济增长。新的效率标准要求开展经济评价的审计面向循环经济体制创新。本文提出了体制创新的基本架构和启动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环境审计 体制创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涛 刘慕鑫
天津滨海新区与国内其他的经济功能区相比,具有复合型经济功能区的特点,不能沿袭管理单一型经济功能区的传统模式。鉴于现有管理体制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滨海新区的制度创新和开发开放的深化,当前亟待解决的是新区内各经济功能区和行政区的统筹管理及财税体制创新。本文通过对国内典型的经济功能区管理模式的分析,从国家对滨海新区的定位出发,认为其管理创新的方向是行政一体化,建构"强政府、大社会"的服务型政府体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斌 曹万林
绩效始终都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循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对绩效的衡量。环境规制、地区差别对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循环经济绩效理论模型的分析发现,环境规制与循环经济绩效之间呈U型关系。进一步的实证结果分析表明:第一,基于生态创新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绩效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第二,政府的环境规制行为对中西部地区的循环经济绩效的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第三,工业企业的治理污染投资所形成的环境规制强度对东、中、西部地区U型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东部地区需继续加强环境规制强度,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继续发挥政府环境规制的主导作用,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降低污染密集度,努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以促进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绩效的提升。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生态创新 循环经济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巧绒 王礼力 杨冬民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有技术创新作支撑,即要求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由于资源环境市场失效、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旺及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阻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困境,本文提出要联合市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公众及国际合作等多方力量及各自作用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化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诗白
1.经济体制是指人类为了谋生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下,都有其具体的经济体制。人类经济史表明:寻找到和建立起一个恰当的符合社会当时的物质条件与主观条件的经济体制,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与顺利运作。特别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形态,经济体制的作用更是重要,恰当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关系到包容巨大生产力的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互相紧密联系的、数以百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严卫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高尚全
中国加入 WTO后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应该是对政府管理体制滞后市场化的挑战。当前 ,亟待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 ,以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体制性”成本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关键词:
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民营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韩静轩
国有企业的改革趋势表明,“两企分离”已是大势所趋,即国有企业进行基于产业分离的“两点分离”(公共企业与竞争性企业分离)和基于分级所有的“两企分离”(中国政府企业与地方政府企业分离)。国有企业的“两企分离”要求对现有经济体制进行创新,包括财政体制创新、金融体制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关键词:
“两企分离” 改革 体制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一鸣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出两个最典型的特征:一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二是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从各方面因素和条件判断,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取决于体制创新,关犍在于增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立胜
正如任何经济体制的运行都需要社会支付成本一样,经济体制的创新选择,即“从某种现行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不同制度安排的过程”是有费用的,并且是“一种费用昂费的过程。”在我们给定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收益后,如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实际上就是对转换成本及体制机会成本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应是体制转换的成本及运行成本最小,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这样,体制转换才可能发生,“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朱厚泽、杜润生、吴明瑜、保育钧、吴象、张卓元、周叔莲、陆学艺、贾康、李义平、刘佐、毛振华、何伟、晓亮、黄范章、赵人伟、吴念鲁、杨继绳、赵海宽、贾文广、杨启先、宋养琰等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黄约
绩效审计是现代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在实践中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深化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借鉴国外绩效审计有益经验的同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审计实践道路。审计机关应大力宣传实施绩效审计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全社会对绩效审计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峰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军队审计体制创新必须要在明确军队审计体制具体内涵的基础上,对军队审计体制创新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界定,进而深入研究其演化的一般进程,并系统分析军队审计体制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审计 军队审计 审计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