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86)
2023(14288)
2022(12516)
2021(11741)
2020(9779)
2019(22607)
2018(22169)
2017(42849)
2016(23160)
2015(25950)
2014(25738)
2013(25140)
2012(22935)
2011(20442)
2010(20060)
2009(17944)
2008(17060)
2007(14421)
2006(12208)
2005(10181)
作者
(64901)
(54103)
(53464)
(51127)
(34518)
(26165)
(24446)
(21443)
(20860)
(18924)
(18805)
(18161)
(17075)
(16924)
(16839)
(16244)
(16114)
(16114)
(15588)
(15506)
(13282)
(13121)
(12922)
(12526)
(12141)
(11986)
(11836)
(11761)
(10787)
(10744)
学科
(95468)
经济(95380)
管理(63913)
(59453)
(49158)
企业(49158)
方法(45065)
数学(39726)
数学方法(39196)
地方(24165)
(23982)
(23448)
中国(22227)
(21430)
业经(19750)
农业(16461)
(15632)
贸易(15623)
环境(15396)
理论(15223)
(15079)
(14853)
技术(14212)
(13957)
财务(13889)
财务管理(13862)
(13362)
企业财务(13137)
地方经济(13084)
(12548)
机构
大学(319401)
学院(318464)
管理(129575)
(123501)
经济(120923)
理学(113847)
理学院(112569)
管理学(110423)
管理学院(109851)
研究(103735)
中国(73840)
科学(67521)
(66810)
(53055)
(50623)
(50259)
业大(49533)
(48322)
中心(47533)
研究所(47015)
财经(44194)
(43427)
师范(42974)
北京(40620)
(40310)
农业(39433)
(38871)
经济学(37013)
(36551)
师范大学(35110)
基金
项目(233738)
科学(184179)
基金(169778)
研究(168754)
(148471)
国家(147311)
科学基金(127228)
社会(105848)
社会科(100250)
社会科学(100223)
(92193)
基金项目(91184)
自然(84617)
自然科(82560)
自然科学(82537)
自然科学基金(80988)
教育(77596)
(77423)
资助(69267)
编号(68916)
成果(53604)
重点(52669)
(50897)
(50116)
(48477)
课题(46635)
创新(45281)
科研(45116)
教育部(43394)
大学(43357)
期刊
(126189)
经济(126189)
研究(86423)
中国(52797)
学报(52018)
科学(47707)
管理(44629)
(43550)
(39137)
大学(39034)
学学(36818)
教育(34366)
农业(30826)
技术(28251)
业经(21427)
(21247)
金融(21247)
财经(20381)
经济研究(19780)
图书(17345)
(17301)
资源(16765)
问题(16481)
科技(15868)
(15577)
理论(14948)
(14798)
技术经济(14784)
实践(13913)
(13913)
共检索到437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节涛  王彤  裴来政  刘伟  侯保全  周耘  易秤云  龚冲  N'dji dit Jacques DEMBELE  
水系形态是内外动力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水系形态特征参数,可以获取流域内河流排泄能力、河流侵蚀能力、地表水下渗能力等信息。清江流域是三峡岩溶区典型的山区河流,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如何快速高效地掌握清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总体分布特征,一直是该地区水资源调查工作的难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用Aster GDEM数据对清江流域的24个子流域(SW1-SW24)的6个线性参数、8个面状参数以及3个起伏度参数进行分析。依据不同的参数所指示的地下水潜力特征,将每个参数赋予一个序列值。将不同参数的序列值求和后的新序列作为不同子流域的优先级序列。通过对比地下水水位统测工作得到的泉流量信息,对优先级结果进行了验证。发现清江流域的优先级与地下水资源潜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流域的优先级高的流域也是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清江流域中游北岸地区地下水资源量最为丰富,上游次之,而在下游以及南岸地区较少。揭示了DEM数据在水系特征评价和相关参数提取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水资源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勇军  袁道先  张贵  何绕生  
利用1982、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地下水水质资料和监测数据,在GIS支持下,研究云南小江岩溶流域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文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年来,流域610.12km2的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过程是由未利用地向耕地和林地以及林地向耕地的转化;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空间格局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地下水水质的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动态一致性,林地和未利用地转变为耕地后,地下水的总硬度、总碱度、pH值、SO42-、NO3-、Ca2+等离子值明显升高,并形成明显的高值区;1982年流域地下水以I、II、III级水质为主,而2003年流域却以IV、V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梁康  娄华君  程传周  
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区高原内陆湖泊湿地,地下水是其重要水源之一。本文以遗鸥湿地所在的泊江海子流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地层岩性、含水系统及富水性、地下水流场特征、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等基础水文地质条件,并计算了地下水系统的水均衡。结果表明:泊江海子流域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层,松散岩类孔隙地下水严格受闭流盆地地形条件控制;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地下水主要受区域地形及水文系统控制;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是泊江海子流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两者约占总补给量的85%,而潜水蒸发和人工开采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约占整个系统排泄量的89%,1996年-2005年,泊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盖美  耿雅冬  张鑫  
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之一,由于长期不合理地开采地下水,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扩大、水质恶化、海水入侵等。恢复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对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海河流域地貌单元将海河流域划分为3种类型:山前倾斜平原、中部平原和滨海平原,并确定了不同类型区地下水的生态水位。最后提出了恢复海河流域地下水生态水位的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海峰  熊立华  万民  
基于清江上游水布垭区域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出了研究区域水系、勾画了研究区域边界,并计算了研究区域地形指数分布。采用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DDRM)来进行降雨-径流模拟。在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洪峰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等方面对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径流深模拟方面新安江模型略好于DDRM,在洪峰流量及峰现时间方面DDRM略好于新安江模型,模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两者相当,总体上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和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模拟效果相当。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与三水源新安江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雍会  张风丽  张晓莉  陈作成  
地下水资源是流域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旱区生态环境的命脉。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具有典型的"公共池塘资源悲剧"特征,存在地表水与地下水管理分割、统筹协调不足等问题。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相对失控状态,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部分地区河道断流、湖泊水位下降,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文章分别从完善流域与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完善源流与干流地下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地下水库与地表水统筹调度模式,建立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统筹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对策,以期促进塔里木河流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炳超  李小等  张戈  李成柱  
【目的】对青海省诺木洪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该地区地下水提供指导。【方法】采集诺木洪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8个,测定水样中的Na~+、K~+、Ca~(2+)、Mg~(2+)、HCO_3~-、Cl~-、SO_4~(2-)、CO_3~(2-)、矿化度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PiPer三线图图示法和离子比例系数法,系统研究了地下水水化学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结果】1由南而北,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环带状分布,主要从HCO_3·SO_4·Cl-Na·Mg·Ca、HCO_3·Cl-Mg·Na型向SO_4·Cl-Na、Cl-Na型演化转变,矿化度由小于1g/l...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琳  李占斌  张霞  于国强  李鹏  
为了深入探求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以陕西洛惠渠灌区实测数据为例,首先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法,对灌区自然—人工—生物条件下地下水动态敏感性因子进行研究,分析了各因子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并运用灰色动态模型对敏感因子进行灾变预测。结果表明:蒸发量是影响该灌区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子,而各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影响,形成了复杂条件下的耦合关系;灰色动态模型对蒸发量的灾变预测精度较高,完善模型系统。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灌区地下水动态评价中是切实可行的,是对传统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的补充与完善,可为灌区管理和调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诗图  杨丽斌  
清江流域有着丰富且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开发的优良条件,但近年来水污染问题破坏了旅游景观,削弱了旅游吸引力,严重威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清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清江流域的下游天龙湾水域进行水质监测研究,分析清江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切实解决鱼养殖业污染问题,转变清江流域产业结构,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水环境的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长安  殷鸿福  俞立中  
泥沙是流域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通量,对流域环境具有直接影响。近40年来,长江上游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减少近一半,水土流失扩大了一倍多。金沙江下游干支泥沙80年代较60年代增加了 12%~ 60%,而通过长江宜昌站的泥沙年平均输沙量则没有增加。由水土流失、山地灾害等带给流域系统的泥沙大部分堆积在各支流的中下游河道。50%以上的支流河道出现了严重的泥沙加积,加积速率可达5~20 cm/a,部分支流因泥沙过渡淤积而呈辫状河特点。支流河道泥沙的过度淤积,构成长江环境的巨大隐患。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或环境突然变化,堆积在支流的泥沙必然会进入主河道。一旦爆发,将严重影响到长江环境的安全。应尽快开展长江流域上游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金珠  李相虎  黄天明  W.M.Edmunds  
以地球化学和包气带氯质量平衡技术相结合,通过腾格里沙漠包气带沙芯记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地表水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补给历史及其气候特征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石羊河流域水化学在天然状态下具有水平分带性,上游地表水矿化度小于360mg l,下游达1000mg l;武威盆地洪积扇地下水主要为HCO3-SO4型水,至民勤终端湖演变为Cl-SO4型水,矿化度相应由500mg l增加为17g l左右。在腾格里沙漠的一个钻孔剖面记录了过去930年以来的补给量变化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波动特征,氯质量平衡法计算的地区补给量平均仅为1 26mm,从剖面完整的记录可以将930aBP气候划分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荆平  贾海峰  
流域水环境管理已经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对流域规模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战略环境评价,地下水质评价是其重要内容,急需方法学的支持。全面分析目前国内外GIS与模型集成的研究现状,论述GIS与综合指数模型和机理模型集成的所需条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强调集成中应对模型的特征、模型的输入输出要求、流域数据基础以及GIS软件的功能进行具体分析,否则将导致区域分析的误差加大甚至产生错误信息。结合地下水水质评价常用的指数模型和机理模型,提出了GIS与模型的集成框架,分析GIS在集成中的3种模式,指明GIS与模型集成的发展方向。最后基于GIS与模型集成的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得出GIS与综合指数模型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栋元  赵成义  魏恒  彭冬梅  张争强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分布过程机理的模拟,以流域水量均衡为基础,应用ArcView GIS与FEFLOW专业地下水模拟软件,根据研究区水文地质勘探资料、抽水试验及地下水水位长期观测资料,建立了内陆河流域二维地下水运动模拟模型。采用Kringing、Aki-ma插值方法和Galerkin有限元三角形网格剖分技术,求解模型,模拟了台兰河流域地下水运动特征。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所建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是正确的,选取的水文地质参数和计算的源汇项基本合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值比较吻合,符合台兰河流域地下水的实际情况,能够进行该区域地下水的动态预报,可为研究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瑞强  龙西亭  王鹏  王仕琴  宋献方  
受到水库拦蓄、抽水灌溉等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洋淀流域平原区河流断流,非承压含水层逐渐被疏干。下游的白洋淀无法得到河流和地下水的补给,时刻面临干涸。鉴于白洋淀对区域生态环境和气候有重要的影响,多次实施调水补淀工程。然而,白洋淀渗漏严重,调水补淀的效果不理想。为了保护白洋淀,亟需恢复地下水的可持续性,这首先需要查明地下水的更新能力。2009年,对白洋淀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进行实地调查,并采集采集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共36个,分析其氚含量。利用线性插值法、吴秉钧法和连炎清法恢复了该地区降水氚含量的历史数据,结合数学物理模型估算了非承压地下水的更新能力。结果表明,氚含量较高的白洋淀水渗漏使得周边地下水氚含量增高。总体上,沿山区到淀区的方向非承压地下水更新速率逐渐由15.0%/a降低至4.0%/a。山前平原冲洪积扇区域是非承压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平均更新速率达9.8%/a。冲积平原区域非承压地下水的平均更新速率仅为4.4%/a。为此,需要限制在冲积平原区域开采非承压地下水,以逐步恢复其更新速率,使其重新补给白洋淀。地下水的恢复过程可能较慢,但可从根本上解决调水补淀无法解决的干淀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建华  张金  丁贞玉  马金珠  
化学示踪剂是研究干旱区地下水化学演化和补给来源追踪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Cl-为示踪剂,通过其他离子与Cl-的相互关系对石羊河流域地下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Br-/Cl-、Na+/Cl-、S042-/Cl-、HCO3-/Cl-、Ca2+/Cl-、Mg2+/Cl-相互关系指示了流域中游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补给关系密切,水质较好,水化学作用以溶滤为主,蒸发也起到一定作用,下游盆地地下水矿化度较高,不完全是现代降水的补给,石膏、方解石溶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得地下水富镁。总体而言,石羊河流域地下水演化在多种地球化学作用下进行,在以蒸发为主导动力的条件下,水岩相互作用和阳离子交换过程促使地下水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