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棉(2)
- 机构
- 业(2)
- 业大(2)
- 京(2)
- 农(2)
- 农业(2)
- 农业大学(2)
- 农学(2)
- 农学院(2)
- 南京(2)
- 南京农业(2)
- 大学(2)
- 学院(2)
- 实验(2)
- 实验室(2)
- 室(2)
- 研究(2)
- 重点(2)
- 中国(1)
- 中国农业(1)
- 作物(1)
- 信息(1)
- 农业科学(1)
- 农业部(1)
- 南方(1)
- 开放(1)
- 所(1)
- 技术(1)
- 技术研究(1)
- 棉(1)
- 棉花(1)
共检索到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娟 周治国 陈兵林 孟亚利
【目的】基于棉花形态器官形成过程的定量描述,模拟棉花三维生长过程,为虚拟棉作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方法】基于2005-2006年棉花品种、播期、氮素、水分和DPC化控试验,将系统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技术应用于棉花植株的形态建成,通过对棉花形态数据的定量分析,构建了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主要包括:主茎叶长宽、主茎叶柄长、主茎节间长粗、果枝叶长宽、果枝叶柄长、果节长粗以及棉铃高度和直径等模型。结合OpenGL技术,在Visual C++6.0平台上实现了棉花虚拟生长系统VGSC(virtual growth system for cotton)。【结果】棉花形态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各器官尺寸随...
关键词:
棉花 生长度日 形态模型 可视化 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新华 王友华 束红梅 周治国
【目的】探明棉株生理年龄对棉铃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及其与棉铃品质的关系。【方法】2005年在江苏徐州(117°11′E,34°15′N)、2007年在河南安阳(114°13′E,36°04′N)设置分期播种(4月25日和5月25日)试验,使棉株不同果枝部位棉铃发育处于相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棉株生理年龄条件下,研究其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特征及其与棉籽、棉纤维品质的关系。【结果】不同生理年龄条件下,铃壳、棉籽、纤维及单铃最终总生物量和氮素的累积量差异较小,但棉铃各部分生物量和氮素的累积动态存在显著差异:棉株生理年龄较小时(下部果枝),棉铃发育前期生物量和氮素快速累积起始时间较早、速率较高、持续时间较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