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5)
- 2023(15503)
- 2022(13605)
- 2021(12839)
- 2020(10834)
- 2019(25229)
- 2018(25033)
- 2017(48972)
- 2016(26608)
- 2015(29868)
- 2014(29909)
- 2013(29294)
- 2012(26616)
- 2011(23643)
- 2010(23681)
- 2009(21388)
- 2008(20654)
- 2007(17935)
- 2006(15414)
- 2005(13313)
- 学科
- 济(102864)
- 经济(102740)
- 管理(76746)
- 业(74261)
- 企(61757)
- 企业(61757)
- 方法(52088)
- 数学(45766)
- 数学方法(44943)
- 财(29416)
- 农(28361)
- 中国(26064)
- 业经(22727)
- 学(22582)
- 地方(19331)
- 农业(19198)
- 理论(18858)
- 制(18538)
- 务(18161)
- 财务(18071)
- 财务管理(18031)
- 贸(18012)
- 贸易(18005)
- 易(17506)
- 企业财务(17091)
- 技术(16763)
- 和(16116)
- 环境(15243)
- 银(15223)
- 银行(15184)
- 机构
- 学院(370045)
- 大学(369543)
- 管理(148451)
- 济(143270)
- 经济(140111)
- 理学(129737)
- 理学院(128323)
- 管理学(125571)
- 管理学院(124901)
- 研究(118199)
- 中国(86947)
- 京(77708)
- 科学(75480)
- 财(65984)
- 农(59677)
- 所(58997)
- 业大(56775)
- 中心(54467)
- 研究所(53949)
- 财经(53544)
- 江(52876)
- 经(48817)
- 范(48616)
- 北京(48561)
- 师范(48136)
- 农业(46707)
- 院(43239)
- 州(43210)
- 经济学(42959)
- 财经大学(40116)
- 基金
- 项目(259561)
- 科学(204296)
- 基金(188524)
- 研究(187638)
- 家(164646)
- 国家(163289)
- 科学基金(141050)
- 社会(116640)
- 社会科(110513)
- 社会科学(110482)
- 省(102001)
- 基金项目(99967)
- 自然(94023)
- 自然科(91923)
- 自然科学(91899)
- 自然科学基金(90201)
- 教育(88001)
- 划(85883)
- 资助(78944)
- 编号(76743)
- 成果(61193)
- 重点(57901)
- 部(56941)
- 发(54262)
- 创(54063)
- 课题(52553)
- 创新(50345)
- 科研(50233)
- 教育部(49001)
- 大学(48682)
- 期刊
- 济(149251)
- 经济(149251)
- 研究(103850)
- 中国(65153)
- 学报(59626)
- 科学(54319)
- 管理(53618)
- 农(53546)
- 财(50952)
- 大学(45443)
- 教育(42882)
- 学学(42879)
- 农业(37120)
- 技术(34538)
- 融(28735)
- 金融(28735)
- 财经(25580)
- 业经(25452)
- 经济研究(23983)
- 经(21813)
- 问题(19739)
- 业(18878)
- 图书(18646)
- 技术经济(17937)
- 科技(17663)
- 统计(17663)
- 版(17458)
- 理论(17433)
- 策(15932)
- 商业(15911)
共检索到521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晓倩 范超
本文围绕一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展开研究。从经济、社会保障、科技与研发、城市发展和能源5个方面共选取40个解释变量,以人均GNI为被解释变量,利用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基于弹性网模型对18个跨越和9个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一国经济若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主要从以下5方面着手:在经济方面,鼓励出口和对外投资,扩大居民消费,控制通货膨胀;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在科技与研发方面,重视高端人才培养,鼓励创新研发;在城市发展方面,控制城市人口发展规模,注重区域均衡发展;在能源方面,降低CO_2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志帆
本文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一种量化识别方法并检验了该概念的存在性。在增长收敛模型中,本文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β条件收敛在全球范围内显著成立。分位数回归进一步揭示,收敛系数与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经济增速的提升呈现递减态势,"自持"增长效应明显。通过计算实际增速与模型预测增速的残差对"中等收入陷阱"进行识别,证实其存在性并发现中低收入国家更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本文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有效排除短期波动与小型冲击的影响,并充分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速的异质性,识别结果也与经验事实高度相符。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增长收敛模型 跨国面板数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陆万军
以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国外的发展经验和历史教训,分析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和制度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结构失衡将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障碍,"未富先老"问题加剧了我国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难度;为实现经济增长阶段的跨越,一方面要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难题,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度改革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津含
“中等收入陷阱”指一个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发展徘徊不前、落入长期停滞状态。文章在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中等收入陷阱”存在的情景和条件,并进行实证分析,为中国及有关经济体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祥炎
社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偏袒性产权保护政策。其中,东南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阻挠体制改革,使得有利于资本的偏袒性产权保护制度被"锁定";拉美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因为过度保护劳动力的"福利赶超"。中国的情况与东南亚一些国家类似,因而存在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中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趋于非偏袒的产权保护制度,进而推动国内消费与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偏袒性产权保护 产权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昉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和论证表明:(1)"中等收入陷阱"与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框架是相容的,因此,它是一个可以借助来分析特定阶段经济发展现象的有用概念;(2)大量国家的经验也证实,的确存在着在统计上的显著性,验证了在中等收入的特定阶段上,高速增长的经济体表现出减速甚至增长停滞的趋势;(3)从人口转变、资源禀赋变化以及增长方式等一系列经济发展阶段特征看,中国正面临着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阶段的严峻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国际经验和教训,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人力资本积累和深入体制和政府职能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增长减速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金兴 胡映
文章选择拉美、东南亚和东亚的代表性经济体,从长期经济增长与收敛的角度比较其陷入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和特征,从经济、社会与制度等方面考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时遭遇的主要困难及其对长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并分析这些经验对当前中国经济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赶超指数 典型地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纲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力下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等于必然丧失竞争力,如果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丧失竞争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福利陷阱,是工资、福利的提高快于生产力的提高,拉美和欧洲的问题也都缘于此。中等收入阶段不应推行高福利,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还得过低收入国家的苦日子。我国的特殊问题在于非城市化陷阱,即农民工不能城市化、人不能城市化的陷阱。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保持几十年正常的高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厉以宁
中等收入陷阱包含了三个陷阱:发展的制度陷阱,要靠改革来避免;社会危机陷阱,要靠缩小城乡与地区收入差距和社会管理创新来避免;技术陷阱,要靠技术创新和资本市场创新来解决。中国完全可以绕开或越过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中国家 发展经济学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技术模仿带来的问题。要让模仿切实起到技术进步的助推剂和实现后发优势的作用,就要注意如何避免因模仿而出现的制度陷阱,因此需要一个能摆脱局部利益束缚又必须廉洁有效的政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刚
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每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要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水平迈进的主要障碍。中国于2009年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和拉美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时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和世界权威机构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与判断,得出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性较小的结论。中国要想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必须选择走包容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中等收入陷阱 包容性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郝会凌
作为我国主体税种之一的个人所得税,本应作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晚,相关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对促进社会收入再分配所发挥的作用有限。本文以探寻个人所得税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为线条,从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标准出发,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回顾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收入分配效果,对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对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在促进社会再分配和推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评价,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明宇
文章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典型特征和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内涵,并分析其内在关联。选取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韩国、新加坡、阿根廷(1))以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两组国家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大小。结果表明,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质是处在中等收入阶段的国家所面对的转型陷阱,中国应关注经济结构的转型,而不是增速的放缓;聚类结果也表明,现阶段中国的经济背景与韩国同阶段的情况较为接近,而韩国则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因此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不大。文章建议从人口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以及制度创新等四个层面进行改革,以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魏熙晔 龚刚 李梦雨
本文基于消费升级的视角,构建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模型,证明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利用123个国家1980-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给出了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对于中等收入经济体,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涓滴效应"被阻隔,经济增长出现瓶颈,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2)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存在多重均衡特征,低收入阶段下的收入不平等促进经济增长,中等收入阶段下的收入不平等存在最优水平,而高收入阶段下的收入不平等则阻碍经济增长;(3)经济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和服务业增长率均与基尼系数呈显著的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存在最优的收入分配结构。本文认为,收入分配结构和生产技术水平是决定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两个关键维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培兆
发展中国家随着起点与基数提高,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现象,不是什么必有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至少中国未曾经历。中国虽然"九五"起就自觉调低增速,但实际都超过计划或规划预期。经济本来就无需追求竞技式的跨越发展,重要的是持续的平稳较快发展。当前高收入国家存在的吞噬巨大财富的"黑洞"才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危害。现在全球经济最大难题不是如何扩大财富生产,而是已有的财富如何合理分配,增进各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享福祉。经济学应当反思财富如何进行合理消费配置为最佳的问题。兼容是出路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