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50)
2023(21147)
2022(18236)
2021(17046)
2020(14411)
2019(33386)
2018(33285)
2017(63515)
2016(34932)
2015(39517)
2014(39739)
2013(39509)
2012(36639)
2011(33257)
2010(33533)
2009(31120)
2008(31243)
2007(28227)
2006(24772)
2005(22531)
作者
(103889)
(86766)
(86294)
(82105)
(55148)
(41691)
(39387)
(33914)
(32754)
(31333)
(29438)
(29391)
(27691)
(27673)
(27053)
(26779)
(26195)
(25792)
(24932)
(24924)
(21652)
(21520)
(21155)
(19724)
(19513)
(19394)
(19358)
(19296)
(17742)
(17313)
学科
(141151)
经济(140975)
管理(108520)
(101416)
(84568)
企业(84568)
方法(62530)
数学(53468)
数学方法(52748)
(40244)
(40122)
中国(38747)
业经(32463)
(31519)
(31486)
地方(31210)
(26372)
贸易(26355)
农业(26021)
(25740)
财务(25628)
财务管理(25565)
(25551)
(25026)
银行(24959)
企业财务(24238)
理论(23905)
(23698)
(22849)
金融(22843)
机构
大学(502219)
学院(501085)
(197658)
管理(194439)
经济(193030)
研究(170379)
理学(165431)
理学院(163494)
管理学(160433)
管理学院(159499)
中国(130625)
(109075)
科学(107074)
(96122)
(88021)
(87778)
研究所(79587)
中心(78677)
(77656)
业大(76700)
财经(74536)
北京(69347)
农业(68817)
(67482)
(66321)
师范(65594)
(62462)
(61574)
经济学(58810)
财经大学(55146)
基金
项目(330696)
科学(257996)
研究(238928)
基金(237571)
(208026)
国家(206274)
科学基金(175810)
社会(147946)
社会科(140106)
社会科学(140065)
(130570)
基金项目(125476)
自然(115790)
自然科(113039)
自然科学(113005)
自然科学基金(110950)
教育(110742)
(109665)
资助(99066)
编号(97991)
成果(80470)
重点(74393)
(72428)
(71722)
课题(68337)
(67944)
创新(63526)
科研(63506)
教育部(61521)
大学(61233)
期刊
(225288)
经济(225288)
研究(147993)
中国(104413)
学报(82869)
(80065)
(77345)
管理(74835)
科学(74606)
大学(62449)
学学(58605)
教育(57022)
农业(54501)
(47844)
金融(47844)
技术(45550)
业经(37411)
财经(36975)
经济研究(34688)
(31627)
(30114)
问题(29166)
图书(26508)
技术经济(24727)
(24706)
理论(23869)
科技(23215)
统计(22386)
现代(22378)
商业(22321)
共检索到761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杰  林杨  牟晖  陈向东  王若岚  
在复杂产品系统的早期设计阶段,研发质量和研发成本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研究系统的弹性、可靠性和恢复力之间的关系,构建基于弹性理论的复杂产品系统关键组件的分级管理框架,为不同层级的关键组件制定出相应的研发管理措施,并通过对不同弹性分级管理机制作用下系统性能的恢复时间、恢复水平和恢复状态的管理来改善复杂产品的研发设计,使得复杂产品在达到系统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质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砚秋  卢梓烨  
本文通过对项目组织结构理论和敏捷性作用机理研究的梳理,提出基于"项目组织结构特征-敏捷性-项目效益"三维度因素的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敏捷性作用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以敏捷性为中间变量,项目组织结构对项目效益的影响作用,最后提出了供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团队借鉴的管理项目组织的启示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谷晓燕   房琮淼   李俊  
复杂产品系统(CoPS)的研发过程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涉及诸多风险因素,众多学者针对相关风险进行研究、提供对Co PS研发风险管理的深刻洞见,以期提高Co PS研发成功率。因此,梳理89篇来自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1998年至2023年间国内外Co PS研发过程风险研究相关文献,从风险管理、风险生成和风险传播3个视角,对Co PS研发过程的风险研究工作进行归纳。结果显示在Co PS风险研究领域,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最广泛,文献数量从1998年开始逐渐增加,数量占比为78%,是领域内主要研究方向;风险生成相关研究受关注较少,文献数量占比为11%且在发表时间上较为分散,除2015年与2018年外每年不多于1篇;风险传播相关研究首篇文献发表于2013年,近年来受到持续关注,文献数量占比为11%。其中,风险管理相关研究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及风险控制4个核心环节进行展开,揭示在Co PS研发过程中如何通过多种方法有效识别并应对潜在风险;风险生成相关研究主要针对利益相关者的违约风险、技术风险等探究相关风险生成路径,并对风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初步探索;风险传播相关研究则分析揭示有关风险是如何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和部门间传播。同时可见,当前风险管理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风险因素的探讨,缺少系统地对Co PS研发过程中的流程或生命周期的风险识别、控制与应对的研究;风险生成研究缺乏对风险耦合产生风险事件机制的深入研究;风险传播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风险因素间的动态影响,且相关案例数据的支撑不足。基于此,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角度以及考虑当前及未来的外部宏观环境影响等方面,提出未来可进一步探讨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林林  
本文研究了复杂产品系统研发中供应商向集成商转移专有知识的知识定价问题,从集成商角度引入学习成本、交易费用,构建了集成商转移价格约束条件,从供应商角度引入交易费用、知识溢出,构建了供应商转移价格约束条件,综合集成商与供应商的价格约束条件,建立了知识转移定价模型,分析了知识转移定价机制;从减少溢出知识量、变革价格约束曲线两个角度,探讨了知识转移定价改进的思路;最后,提出了提高定价效率的措施,即建立集成商与供应商知识联盟,优化知识共享平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海兵  阚玉月  许庆瑞  
本文基于中车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从企业微观层次系统探讨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研究发现:(1)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核心技术突破的机制包括国家需求基础上的动力牵引机制、坚持"以我为主"的合作创新机制、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的人才培养机制以及长期主义的知识治理机制;(2)国家需求基础上的动力牵引机制提供创新动力,国家需求为复杂产品提供市场,政府政策提供政策保障,两者共同为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资源投入提供可能性;(3)坚持"以我为主"的合作创新机制提供创新资源,坚持自主品牌的战略定力和构建关系型交易的合作模式使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在保证自主品牌的基础上获得外部创新资源,积累自身研发能力;(4)坚持集中统一领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创新型人才,包括坚持集中统一、价值创造为本的人才激励机制;(5)长期主义的知识治理机制提供后发复杂产品制造企业的知识基础,确立为人民服务的隐形宗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占夺  
本文以复杂产品系统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实现战略目标为决策目的,从管理会计视角确定决策标准,研究了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研发决策的问题、决策标准、不同战略目标导向下最优决策方案选择问题,构建了不同战略导向下复杂产品系统研发问题的具体决策标准,研究结果是对管理会计理论和决策理论的补充和深入,在实践上可为复杂产品系统企业的研发决策提供建设性指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杨  刘影  李东辕  尹琳  
本文基于图论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SD省资管产品关联关系及系统性风险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全国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当前资管产品整体风险可控,不同类型的资管产品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资管产品风险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SD省资管产品在产品只数方面进行风险分散的效果优于全国,但是结合投资金额看,风险分散效果弱于全国,仍存在区域风险集聚效应;SD省前十大系统重要性产品以开放式净值型的混合类信托产品为主,信托贷款集中于部分领域,信托产品风险是当前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资管新规效果显著,多层嵌套产品减少。基于目前资管产品市场风险状况,建议加强对资管产品资金运用的引导,建立健全资管产品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推动发行机构完善资管产品风险管控体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承照  贾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云  郭栋  黄祖广  
高档数控机床作为“工业母机”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本文基于复杂产品系统的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技术追赶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重点领域加快技术追赶的主要机制,提出了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本文发现:(1)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技术追赶历经3个阶段,即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导的技术学习、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加快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由初创到不断优化,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产化率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2)我国高档数控机床重点领域加快技术追赶的主要机制是: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应用需求,实施重大专项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引导和支持、主机牵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用户参与并主导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示范、打造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3)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需要加强以“双链融合”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提高主机企业前沿技术研发能力、培育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改进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方式、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以加快技术追赶,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结果为开放市场环境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技术追赶、推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砚秋  卢梓烨  
本研究运用209份复杂产品系统项目团队成员的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相关研究假设,结果发现:动态能力是影响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特征与项目效益的部分中介变量;分层中介效应研究表明,规范性完全通过动态能力影响项目的技术效果与经济效益;联结性除了直接作用于项目效益外,还通过两种动态能力分别作用于项目效益;集中性直接作用于项目的社会效益,同时还通过生产灵活性对社会效益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论对于丰富项目组织治理理论、帮助复杂产品系统项目组织制定应急调整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崔淼  苏敬勤  王淑娟  
本文采用探索性嵌入式单案例研究,以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八类复杂产品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为分析单元,研究发现: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系统包括架构、元件和测试技术,测试技术是联接架构与元件技术的纽带;从技术获取到自主研发,三类技术分别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系列化,引进、国产化与周边元件改进、核心元件研发与元件改进,以及匹配性测试、周边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元件性能与匹配性测试三个发展阶段。最后通过与"简单"产品制造企业技术演化特征的比较,提出后发复杂产品系统制造企业的技术演化具有架构与元件技术并行消化吸收、测试技术促进架构与元件技术发展、核心元件技术研发模式多样的特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晖   李阳   王冶   韩连胜  
面对多项核电关键核心技术被封锁与国外超大核安全事故发生的双重困境,我国以完全自主、安全可控作为顶层目标,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华龙一号”(HPR1000)。作为一项大型复杂产品系统,“华龙一号”走出了一条区别于“中国路”“中国车”等其他大国重器、大国工程自主创新的道路,为有效揭示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机制提供了典型案例。基于此,本文系统探索了“华龙一号”自主创新的模式、路径以及内在理论机制等。研究发现:(1)“华龙一号”自主创新存在从“并行”到“聚合”的演进模式,并且可以进一步提炼出内生式创造(从0到1突破)、外生式学习(从1到N迭代)、聚变式放大(N×N)3种内在机制;(2)基于实践场域的问题牵引,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与技术创新存在实践行为的协同互嵌、理论逻辑的累积因果螺旋关系;不同机制下,“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之间存在螺旋起点、方向与边界等维度的差异;(3)大型复杂产品系统自主创新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关键核心技术以集合形态呈现,依据来源可将其概括为原创型、引进型与融创型3类,并且知识集与技术集之间通过差异化的转换与萃取实现双向桥接。本文最终形成的理论框架,既从学理层面揭示了中国核电行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集的内在过程机理,又抽象出一条针对其他大国重器创新研发有借鉴意义的“华龙道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春  赵坚  
国际学术界关于"复杂产品系统"和"基于项目的组织"的研究,对我国大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企业在大规模生产的消费品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很大份额,但国际高端资本品(即复杂产品系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则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本文从企业能力理论视角分析复杂产品系统和基于项目的企业的特征,说明基于项目的组织的经济性主要来自重复经济,而要实现重复经济,就要建立起能够利用重复经济的组织架构,进行相应的能力建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培哲  菅利荣  刘勇  
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正锋  叶金福  
在分析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模型。从资源要素、管理要素、组织要素和战略要素等4个方面分析了系统集成商在创新网络中的领导角色和核心作用,探讨了协作商、用户与系统集成商在技术知识共享、资源整合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关系,对政府在创新网络中扮演的角色和支持作用进行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