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1)
- 2023(17311)
- 2022(15038)
- 2021(14399)
- 2020(11912)
- 2019(27559)
- 2018(27525)
- 2017(52053)
- 2016(28996)
- 2015(32565)
- 2014(32869)
- 2013(31388)
- 2012(28964)
- 2011(26086)
- 2010(26211)
- 2009(23549)
- 2008(22886)
- 2007(20186)
- 2006(17708)
- 2005(15417)
- 学科
- 济(104787)
- 经济(104655)
- 管理(80261)
- 业(77065)
- 企(62829)
- 企业(62829)
- 方法(47886)
- 数学(41345)
- 数学方法(40716)
- 中国(32637)
- 农(31981)
- 财(28977)
- 学(24275)
- 教育(24274)
- 业经(23641)
- 地方(21978)
- 理论(21654)
- 农业(21508)
- 制(20892)
- 贸(19469)
- 贸易(19463)
- 易(18912)
- 技术(18054)
- 务(17806)
- 财务(17716)
- 财务管理(17675)
- 策(17174)
- 银(16907)
- 和(16888)
- 银行(16864)
- 机构
- 大学(396147)
- 学院(394039)
- 管理(153366)
- 济(151785)
- 经济(148199)
- 研究(134818)
- 理学(132536)
- 理学院(131014)
- 管理学(128578)
- 管理学院(127821)
- 中国(96559)
- 京(85119)
- 科学(81851)
- 财(71422)
- 所(66772)
- 农(62015)
- 中心(61189)
- 研究所(60756)
- 范(59603)
- 江(59246)
- 师范(59104)
- 业大(57229)
- 财经(56499)
- 北京(54138)
- 经(51436)
- 院(49622)
- 农业(48265)
- 师范大学(47823)
- 州(47335)
- 技术(45373)
- 基金
- 项目(268181)
- 科学(211808)
- 研究(202261)
- 基金(191661)
- 家(166040)
- 国家(164544)
- 科学基金(141298)
- 社会(124268)
- 社会科(117447)
- 社会科学(117417)
- 省(105483)
- 基金项目(100798)
- 教育(98488)
- 自然(91351)
- 划(90024)
- 自然科(89195)
- 自然科学(89173)
- 自然科学基金(87549)
- 编号(85165)
- 资助(79012)
- 成果(71220)
- 重点(60708)
- 课题(60636)
- 部(60314)
- 发(57742)
- 创(55678)
- 教育部(52178)
- 项目编号(52158)
- 创新(51693)
- 科研(50734)
- 期刊
- 济(165046)
- 经济(165046)
- 研究(122633)
- 中国(81634)
- 教育(70388)
- 学报(59768)
- 管理(56632)
- 农(56027)
- 科学(55102)
- 财(54198)
- 大学(46762)
- 学学(42736)
- 农业(38717)
- 技术(38445)
- 融(33200)
- 金融(33200)
- 业经(27869)
- 财经(26692)
- 经济研究(25959)
- 经(22829)
- 问题(21189)
- 图书(20913)
- 业(19515)
- 职业(18426)
- 理论(18076)
- 科技(18073)
- 版(18042)
- 技术经济(17898)
- 坛(17594)
- 论坛(17594)
共检索到586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慧慧 闫树涛
由于成人教育的教育功能、教育对象、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在服务精准扶贫上具有其他教育类型不可企及的优势,因此,需要通过精准识别,关注弱势群体、精准帮扶,设立专项基金、精准培养,加强师资保障、精准发力,集合扶贫力量等策略,来推动成人教育扶贫工作开展。
关键词:
弱势群体 精准扶贫 成人教育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静
消减贫困、提高弱势群体收入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弱势群体及精准扶贫的属性,然后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增收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给出农村弱势群体的增收路径。旨在借此为消除贫困、保障与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
农村弱势群体 增收路径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静
消减贫困、提高弱势群体收入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弱势群体及精准扶贫的属性,然后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弱势群体增收的困境与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给出农村弱势群体的增收路径。旨在借此为消除贫困、保障与改善民生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关键词:
农村弱势群体 增收路径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超 王龙
农村贫困地区成人教育是教育精准扶贫的有效突破口。本文对成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当前农村贫困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确功能定位、保障有效供给、促进转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成人教育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悦 张清学
在一些农村地区开展成人教育,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农村成人教育在"精准扶贫"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目前农村开展成人教育的情况看,还存在着不少障碍和困境,如:教育资源共享和协作程度不高,扶贫机制不完善;农村成人教育成效不明显,甚至流于形式;经费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经费筹管机制。在大力推进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需创新工作机制:重塑农村成人教育社会价值,发挥其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造血"功能;创新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引导农民工自主学习;统筹教育资源,形成农村成人教育合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成人教育 教育资源共享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旭东 康晓伟
基于权力诉求及利益获得的视角,教师群体可以分为优势群体教师和弱势群体教师。弱势群体教师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分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在政策制定、物质保障以及人文关怀等方面适当向弱势群体教师倾斜,这不仅有利于教师队伍整体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立新 于莎
开展成人弱势群体学习活动,已成欧盟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的一剂良方。欧盟在实施"2007-2013终身学习计划"期间,给予了成人弱势群体特别关照,在教育实践中推行了众多行之有效的举措。欧盟促进成人弱势群体社会融合教育策略,突出了消除学习参与障碍,提高学习参与率;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革新学习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注重职业技能培养,提升就业能力等重点。并在开发和推行多边合作项目;学习形式创新;学习内容设置等方面具有许多创新性做法和思路,值得我们结合本国国情,加以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海燕
社会发展中,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的问题不容忽视。成人教育作为提高弱势群体文化素质和解决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问题的主要渠道,应通过制定一系列成人教育政策,创新成人教育环境,完善成人教育管理机制,增强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精神,推进弱势群体与社会融合。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弱势群体 社会融合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王前进
分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失业情况的严重性、特殊性及其原因 ,提出了构建我国弱势群体扶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标本兼治、着眼未来的就业扶持政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君
农村弱势群体遭受社会排斥、被边缘化的问题日渐显露,并已成为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成人教育是提升农村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解决和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应通过出台成人教育的政策与措施,大力开展成人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成人教育环境、拓展成人教育的功能、培养农村弱势群体的自强意识等等途径,促进农村弱势群体社会融合。
关键词:
农村弱势群体 社会融合 成人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鲁天鑫 于伟
公司治理是企业内部各方利益群体经过博弈而形成的利益制衡关系,各方利益人的博弈形成了公司治理机制,使得公司权力配置在动态中达到平衡。与其把公司治理理解为由外部力量强制“规定”的模式,不如理解为一种保护弱势群体利益的一套制度安排。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弱势群体的防护对策进行一些深入分析与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兰
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能够帮助一定群体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我们应当妥善解决其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理念非系统性、制度非协同性、对象排斥、就业信息供需不对称等问题,科学定位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对象、制度与过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关键词:
农村 教育精准扶贫 系统性 大数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济慧 孙焕良 符瑛
自我救助是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职业培训则是农村弱势群体实现自我救助的主要路径之一。农村弱势群体的致弱原因是多维的,然而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不强则是"致弱"的核心原因。农村弱势群体致弱的自身因素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自卑心理重、就业能力弱等方面。未能接受良好的职业培训则是影响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有效自我救助的现实原因。通过职业培训来提升农村弱势群体自我救助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农村弱势群体更新观念,积极接受职业培训,同时要引导并帮助农村弱势群体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全方位构建面向农村弱势群体的职业培训保障体系。最后,要分型和分层锁定相应的农村弱势群体,并开设相应的职业培训项目...
关键词:
农村弱势群体 自我救助 职业培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