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6)
- 2023(12811)
- 2022(10801)
- 2021(10004)
- 2020(8376)
- 2019(18849)
- 2018(18418)
- 2017(35433)
- 2016(18817)
- 2015(20688)
- 2014(20338)
- 2013(19615)
- 2012(17715)
- 2011(15763)
- 2010(15001)
- 2009(13081)
- 2008(12294)
- 2007(10294)
- 2006(8342)
- 2005(6834)
- 学科
- 济(77709)
- 经济(77642)
- 管理(53608)
- 业(51813)
- 企(42581)
- 企业(42581)
- 方法(37656)
- 数学(33987)
- 数学方法(33484)
- 农(19783)
- 地方(18693)
- 财(17876)
- 中国(17696)
- 技术(17304)
- 业经(16052)
- 学(14985)
- 农业(13881)
- 贸(12152)
- 贸易(12149)
- 务(11904)
- 环境(11873)
- 财务(11858)
- 财务管理(11837)
- 易(11772)
- 理论(11599)
- 制(11483)
- 企业财务(11245)
- 和(10921)
- 地方经济(10289)
- 融(9873)
- 机构
- 学院(252869)
- 大学(251869)
- 济(100555)
- 管理(100497)
- 经济(98542)
- 理学(88706)
- 理学院(87698)
- 管理学(85944)
- 管理学院(85452)
- 研究(80999)
- 中国(58847)
- 科学(52424)
- 京(51528)
- 财(43112)
- 农(42399)
- 业大(40345)
- 中心(39247)
- 所(38948)
- 研究所(36160)
- 财经(35982)
- 江(35781)
- 农业(33592)
- 范(33368)
- 经(32983)
- 师范(32959)
- 经济学(31168)
- 院(30575)
- 北京(30494)
- 州(28692)
- 经济学院(28440)
- 基金
- 项目(189844)
- 科学(151532)
- 基金(139988)
- 研究(135661)
- 家(123331)
- 国家(122371)
- 科学基金(106523)
- 社会(87265)
- 社会科(82910)
- 社会科学(82891)
- 省(75232)
- 基金项目(75172)
- 自然(70770)
- 自然科(69227)
- 自然科学(69210)
- 自然科学基金(67950)
- 划(63452)
- 教育(63139)
- 资助(55841)
- 编号(53389)
- 重点(43206)
- 部(41785)
- 发(41495)
- 创(40850)
- 成果(40422)
- 创新(38302)
- 国家社会(37057)
- 科研(36986)
- 课题(36373)
- 教育部(35916)
共检索到344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曹艺文 许海云 武华维 罗瑞
[目的/意义]通过对新兴技术主题的引文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提炼和归纳引文曲线的主要类型和特征,以期能为微观层面突破性创新主题预测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首先提出利用引文曲线追踪感知新兴技术主题形成突破性创新的假设,并提出跃迁指数的概念和计量方法,从知识跃迁和持续增长两个维度总结识别突破性创新的标准并构建突破性识别的方法模型。其次利用新兴技术主题发文的时序被引数据构建引文曲线并进行拟合分析,实现对不同主题包含的引文曲线的类型分类,提炼引文曲线的主要特征进行突破性预测。[结果/结论]新兴技术主题引文曲线的特征包括:近期持续增长;近期持续下降;生命周期短;相近年份变化趋势一致。根据突破性创新的识别标准,如果引文曲线跃迁次数多、跃迁幅度大,最高被引峰值出现时间较晚,并且在近期保持高被引且持续稳定或快速增长,则新兴技术主题具有成为突破性创新的潜力。结合领域专家对预测结果的评估以及不同新兴技术主题的研究进展,验证了利用引文曲线可以有效预测新兴技术主题的突破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敬毅 颜端武 陈琼
[目的/意义]识别新兴研究主题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对科技创新和科研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提出基于主题模型和曲线拟合的新兴主题趋势预测方法。该方法应用LDA主题模型进行科技文献主题划分,然后将主题新颖性、增长性、影响力等特征指标依次赋权叠加构建主题新兴指标,利用多维尺度绘制主题分布矩阵以识别和探测新兴主题。最后基于主题新兴指标时序特征进行曲线拟合,预测新兴主题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7—2017年燃料电池领域的94661篇文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燃料电池领域新兴研究主题,相对于时间序列自回归预测方法,曲线拟合预测方法具有较高准确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虹枢 宋亚慧 金茜茜 汪雪锋
[目的/意义]突破性创新对科技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大数据环境下,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多维、不断进化等特征越发凸显。以动态视角进行突破性创新主题识别,对于为国家、企业及高校详析突破性创新领域、合理配置创新资源以及提供创新升级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综合运用主题模型、词嵌入算法以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构建动态主题网络,全面考量主题在时间窗口内的结构特性以及时间窗口间的演化状态,并以其为基础结合突破性创新的新颖性、突变性、影响力和学科交叉性特征识别突破性创新主题。[结果/结论]面向区块链领域展开实证研究,识别出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和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两个主题的突破性创新特征最为显著。结合区块链现有研究及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有关结果的定量验证,以及融合多源数据的突破性创新主题识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勇 刘华巧
一、问题的提出在科学实验或统计研究中,人们常常需要从一组测定的数据去求得自变量x和因变量y的一个解析表达式y=f(x)。如果不要求曲线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只是要求它反映对象整体的变化趋势,则可得到简单实用的近似函数表达式y=f(x)。这是由给定的N个点(xi,yi)(i=1,2,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管翠中 范爱红 贺维平 赵杰 孟颖
[目的 /意义]ESI学科排名是国内外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清华大学为例,介绍一套切实可行的数据分析方法,尝试对学术机构入围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的时间进行预测。[方法 /过程]首先通过ESI模拟检索,将检索结果与ESI末位入围机构进行被引频次比较,找到"入围差距",确定临近入围ESI的潜力学科,然后运用曲线拟合模型方法,预测入围时间。之后进一步对3种曲线函数的拟合优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预测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结果 /结论]后续实际验证表明,本文给出的预测时间基本准确。此预测方法对学术机构掌握重点学科发展趋势、衡量与世界一流学科差距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管翠中 范爱红 贺维平 赵杰 孟颖
[目的 /意义]ESI学科排名是国内外学科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清华大学为例,介绍一套切实可行的数据分析方法,尝试对学术机构入围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的时间进行预测。[方法 /过程]首先通过ESI模拟检索,将检索结果与ESI末位入围机构进行被引频次比较,找到"入围差距",确定临近入围ESI的潜力学科,然后运用曲线拟合模型方法,预测入围时间。之后进一步对3种曲线函数的拟合优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预测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结果 /结论]后续实际验证表明,本文给出的预测时间基本准确。此预测方法对学术机构掌握重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迟培娟 丁洁兰 冷伏海
突破性论文的识别对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科研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剖析突破性论文的计量特征并借此识别出突破性论文是改善当前科研评价方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梳理了突破性论文已有识别方法,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论证后提出突破性论文可能具有高新颖性、高学术影响力和高技术影响力的三元计量特征理论,并分别提出了测度方法;以生物医学领域为例,验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三元计量特征理论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突破性论文的识别方法,将其应用于突破性论文的早期识别,并验证了其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医学领域突破性论文的新颖性排名在领域Top 50%以内,学术影响力和技术影响力排名在领域Top 1%以内,印证了突破性论文三元计量特征理论的有效性。本研究所提出的突破性论文识别方法的精准率明显高于对比方法,适合对大批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提高科研评价效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雪梅 汪雪锋 唐小利 陈虹枢
[目的/意义]科学的重大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突破性发现,突破性论文作为突破性发现的重要载体,其识别与发现对科技政策制定与基础研究培育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针对目前定量识别方法使用特征维度单一且与科学突破概念性质缺乏紧密联系等问题,结合生物医学领域突破性研究特征,提出一种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突破性创新规律与特点的突破性论文识别方法。从知识创新、扩散、传播路径、融合性、不确定性与争议性等维度构建指标,测度突破性论文的新颖性、影响力、科学破坏性、学科交叉性、争议性特征,应用随机森林模型并将特征指标作为输入变量构建生物医学领域突破性识别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估与参数调优。[结果/结论 ]生物医学领域突破性论文识别模型的F1值为0.834 1,影响力、争议性和科学破坏性特征指标对该模型的识别结果影响较大。在拉斯克奖获得者的精选论文、肿瘤领域的里程碑文献组成的新样本中,该模型保持较稳定的识别效果和较好的泛化性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兵海 牛智有
为研究水稻秸秆的比热容特性并建立比热容预测模型,以74个水稻秸秆样本为试材,利用DSC200F3型差式量热扫描仪,采用参比法测定样本比热容,用MATLAB对样本的DSC曲线分别进行高斯函数(Gaussian)、多项式函数(Polynomial)和有理数函数(Rationd)拟合,建立水稻秸秆比热容拟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30~200℃温度范围内,水稻秸秆比热容为0.788 6~6.589 5J/(mg·K);温度对水稻秸秆比热容有很大影响,同时受地域、品种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也较大;水稻秸秆DSC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且曲线的形状相似,均近似正态分布曲线,并有明显的"拖尾"现象;...
关键词:
水稻秸秆 比热容 曲线拟合 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亚禄 刘昕 宋景英
一、引言数据拟合问题在科学与工程研究中经常遇到,它是通过实验或实际统计得到一些数据,然后根据对这些数据某些规律的研究来预测其他未知的问题。在实际问题中,为了求得回归参数的大小,最常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这是因为回归模型在符合Gauss-Markov假定的条件下,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其回归参数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如无偏性、一致性、最小方差性等。然而实际的测试数据千差万别,而且对测试数据进行数据拟合的目的也不同,从而使得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据拟合的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例如,由于偶尔存在的粗大误差而出现了反常数据,或数据的概率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田莉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漫竹 于慧娴 李倩 袁红梅
针对专利技术主题识别方法存在缺少语义语境、可解释性弱和主题界定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专利结构数据和文本语义的技术主题识别分析方法。该方法以专利IPC作为结构数据改进纯文本主题建模,获取由IPC和专家分类意见指导的主题词向量,并使用word2vec模型获取专利文本语义词向量,将二者结果进行向量拼接,进而获得易于解释的精准技术主题,满足细粒度分析要求。最后,以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作为实证研究,证实该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可星 吴倩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技术轨道 路径依赖 技术赶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锦成
2008年,美国爆发了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美国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影子银行的泛滥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其表现就是股市的大幅波动,并且认为二者存在相关性。在此背景下,中国学术界近年来也对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传染性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从基础计量学的角度分析了基本的曲线拟合研究方法可以通过构造一个逼近函数来表达样本数据的总体趋势与特征。其次通过描述样本数据的特征,选择出最为合适简单的函数模型,然后通过模型进一步观察影子银行对A股市场的影响性。同时,文章利用11种曲线拟合分析中国影子银行与A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