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3)
- 2023(12422)
- 2022(10999)
- 2021(10402)
- 2020(8723)
- 2019(20379)
- 2018(20186)
- 2017(39409)
- 2016(21146)
- 2015(23777)
- 2014(23523)
- 2013(22921)
- 2012(20669)
- 2011(18331)
- 2010(17756)
- 2009(15823)
- 2008(14915)
- 2007(12410)
- 2006(10358)
- 2005(8371)
- 学科
- 济(81229)
- 经济(81144)
- 管理(60057)
- 业(56825)
- 企(47823)
- 企业(47823)
- 方法(42915)
- 数学(38045)
- 数学方法(37487)
- 农(20992)
- 财(20428)
- 中国(19317)
- 业经(17678)
- 学(17478)
- 地方(15619)
- 贸(14207)
- 贸易(14200)
- 农业(14078)
- 易(13783)
- 务(13748)
- 理论(13733)
- 财务(13679)
- 财务管理(13651)
- 技术(13288)
- 和(13209)
- 企业财务(12936)
- 环境(12909)
- 制(12241)
- 划(11332)
- 银(10314)
- 机构
- 大学(287683)
- 学院(286153)
- 管理(120157)
- 济(110802)
- 经济(108486)
- 理学(106274)
- 理学院(105171)
- 管理学(103096)
- 管理学院(102588)
- 研究(88739)
- 中国(64065)
- 京(59522)
- 科学(56973)
- 财(48400)
- 业大(44455)
- 农(43513)
- 所(42381)
- 中心(41500)
- 财经(40610)
- 研究所(39347)
- 江(38201)
- 范(37398)
- 经(37226)
- 师范(37051)
- 北京(36640)
- 农业(34142)
- 院(33195)
- 经济学(32921)
- 州(31563)
- 经济管理(30909)
- 基金
- 项目(211413)
- 科学(167052)
- 基金(154723)
- 研究(153253)
- 家(134537)
- 国家(133466)
- 科学基金(116269)
- 社会(95995)
- 社会科(91027)
- 社会科学(91003)
- 基金项目(83188)
- 省(82316)
- 自然(77631)
- 自然科(75850)
- 自然科学(75833)
- 自然科学基金(74420)
- 教育(70845)
- 划(69342)
- 资助(63622)
- 编号(62612)
- 成果(48385)
- 重点(46755)
- 部(46496)
- 创(44207)
- 发(44033)
- 课题(41709)
- 创新(41210)
- 科研(41100)
- 教育部(40103)
- 大学(39766)
- 期刊
- 济(109190)
- 经济(109190)
- 研究(77639)
- 学报(45236)
- 中国(44992)
- 科学(41704)
- 管理(41584)
- 农(37928)
- 财(35858)
- 大学(34787)
- 学学(32839)
- 教育(30057)
- 农业(27069)
- 技术(26039)
- 业经(18921)
- 融(18651)
- 金融(18651)
- 财经(18458)
- 经济研究(17580)
- 经(15597)
- 图书(15376)
- 理论(14834)
- 问题(14347)
- 科技(14328)
- 实践(13933)
- 践(13933)
- 技术经济(13653)
- 业(13401)
- 版(13091)
- 资源(13039)
共检索到385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璞妮
[目的/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引文分布,且未考虑作者合著因素的问题,在p指数的基础上提出p_(w-d)指数,以提高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过程]将发文—引文曲线和作者署名顺序引入p指数,命名为p_(w-d)指数。以CNKI为数据源,将图书情报和党的建设两个学科领域各32位学者2004—2018年的文献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学科指数对比、作者排名情况、区分度、相关性等方面验证p_(w-d)指数的评价效果。[结果/结论] p_(w-d)指数与p指数、h指数显著相关,相对于p指数,p_(w-d)指数继承了其高区分度和高灵敏性的优势,且能一定程度上矫正引文分布和作者合著对p指数的偏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冯晓娜 杨文霞 付露瑶 孙志腾 刘文云
综合考虑引文分布情况、时间因素与作者合著情况,并构建变异泰尔指数融入p指数中,构建P_(new)指数。以CNKI为数据源,在CSSCI收录的图情档领域20种期刊中选择2014-2018年出版的论文为样本,选择被引频次排名前50位的作者为研究对象,从总体数据、各指标数值与排名、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_(new)指数更具区分度与灵敏度,更加稳定,更加合理公正且具有筛选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晓庆
为弥补z指数无法区分合著作者贡献率的缺陷,提出3种基于署名顺序分配合著作者贡献权值的改进z指数,以提高利用z指数评价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将几种基于署名的合著作者贡献测度算法引入z指数,以muscular dystrophy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学者排名情况、相关性、典型情况分析等维度比较分析z_(hc)指数、z_(gc)指数及z_(ac)指数评价效力。结果表明:z_(hc)指数、z_(gc)指数及z_(ac)指数均能体现合著作者贡献大小,但是z_(gc)指数对总作者数少于10位且排名靠前的作者贡献更加偏重,z_(ac)指数对总作者数相对较多且署名顺序相对靠后的作者贡献相较友好,而z_(hc)指数对被引量不同的论文的作者位次变化较为敏感,且这3个指数均能在不同程度抑制“挂名”及“互挂”现象的滋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卫静 张宇娥 蔺梅芳
[目的 /意义]针对P指数不能反映评价对象引文分布的P缺陷,在P指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引文分布的指数计算方法。[方法 /过程]引入发文-引文分布曲线和学术矩阵表征期刊的引文分布,利用期刊评价的非参数统计方法,通过将引文数据进行分区划分,基于P核和P尾内有引用的论文,采用期刊的平均引文率代表零引用论文的影响,重新定义P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P_(new)指数。为避免学科差异对期刊评价的影响,以仅属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电气工程类目下有5年影响因子的53种期刊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期刊的影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邢志强
The paper summarised the author structure, proportion of coauthorship and the quotation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on the Statistical Research between 1996 and 2000. Starting with the objective indicators, the author analysed the intrinsic rule and features of the journal.
关键词:
《统计研究》 作者群 合著率 引文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纲 徐健 毛进 周利琴
[目的 /意义]作者合作是科学计量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从作者研究兴趣视角出发研究作者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关于研究兴趣相似性的倾向差异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方法 /过程]在对合著情形进行分析和划分基础上,通过计算合著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对不同学科、不同产量的合著作者研究兴趣频率分布模式进行可视化。[结果 /结论]研究结果发现,合著氛围迥异的学科合著作者研究兴趣相似性分布趋于相同,高产作者往往寻找研究兴趣较为相似的作者进行合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运梅 李长玲 刘小慧
[目的 /意义]为了合理平衡合著论文中作者的科研贡献,在总结前人p指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合著论文作者署名次序与作者贡献均等问题,提出基于合著作者贡献大小分配权值的p指数方法,以使p指数用于人才评价时更加有效合理。[方法 /过程]以图书情报学领域两位作者的科研论文产出为例,通过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得出4种不同p指数方法的计算结果。[结果 /结论]发现只考虑独著和第一作者发文情况的p_1指数与不考虑合著只要参与就计一次的p_2指数属于极端的处理方式;而按均分合著者权重计算的p_a指数忽略了著者署名次序的问题;根据娄策群的作者贡献率等级分配法计算所得的pw指数不仅考虑到作者合著情况,还考虑到对于一...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熊回香 叶佳鑫 丁玲 曾婷
h指数是目前常用的科学计量指标之一,其通常被用来衡量学者的学术能力。针对h指数忽略高被引论文等问题,本文对不同h指数时论文的被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出了h指数一定时的论文平均被引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指标:hc指数。该指标由hc_1指数与hc_2指数构成,hc_1指数用来衡量学者的学术能力是否超出或低于当前h指数下的平均数值,hc_2指数用来衡量作者近年来的学术活跃程度。以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与数字博物馆领域的学者为对象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hc指数能够较好地衡量作者的学术能力,缓解了h指数忽略高被引论文等问题,可用来发现近年来的活跃学者,并能依据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晓娟 马梁
[目的 /意义]通过探索出版年份对学术著作引文分布的影响情况及学科间的差异性,为合理利用引文进行学术著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以BKCI收录的出版于2005-2015年间的学术著作为研究数据集,分析学术著作的出版量、被引频次的大小与分布以及学术著作的被引模式随出版年份和学科领域的变化情况。[结果/结论]各学科学术著作的出版量和被引频次随着出版年份推移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但相对大小差异显著。社会科学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学科的学术著作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学科,但其被引频次始终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从被引频次的分
关键词:
学术著作 引文分析 被引曲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恒 汪雪锋 朱东华 雷鸣
[目的 /意义]针对论文颠覆性指数受参考文献数量及其重要程度差异的影响问题,改进颠覆性指数算法,以便更有效地区分突破性论文和其他高被引论文,科学合理地反映论文的突破性。[方法 /过程]结合参考文献在焦点论文全文中对应的引文内容的全文本特征——引文目的和引文极性,筛选出在研究内容上与焦点论文相关的重要参考文献,围绕重要参考文献,修改颠覆性指数计算公式分子和分母,进而改进论文颠覆性指数。[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改进后的颠覆性指数使突破性论文更显著地区分于其他高被引论文;利用改进后的颠覆性指数,可从批量的高被引论文中准确识别更多的突破性论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慧 张甫
合著者荣誉分配一直是国际上的难题,而h指数的计算也受到合著者这一因素影响。文章分析h指数在合著者荣誉分配方面的改进指数,并收集一定的数据对这些指数的适用性和缺陷进行分析。
关键词:
h指数 h类指数 合著者荣誉分配 分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丽娟 于建荣
文摘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合著关系研究当中,目前几种合著网络边权计算的方法均存在各自的缺点和不足。本文针对根据合著次数及合著强度计算合著网络边权方法中将文献中各作者之间合著关系做相同处理,而不考虑不同作者之间合著关系强度差异性这一缺点,从作者贡献的角度,引入作者署名次序、通讯作者情况等因素对这种方法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作者贡献的合著网络模型比基于作者数量的合著网络模型更好地反映合著状态。
关键词:
含权合著网络 加权模式 作者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云霞
[目的 /意义]通过对科研群体中学者之间的关联度进行研究,建立一种新的关联度计算模型,为深入分析学者间的关系提供更多视角。[方法 /过程]在对已有学者关联度表示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将传统研究中的学者间合著关系与文献引用关系进行集成,构建基于合著与共引关系的学者关联度模型。实证部分以图书情报领域17种期刊10余年的文献数据以及引文数据为例,详细阐述基于该模型的复杂网络构建过程,并对该复杂网络的应用价值进行论述。[结果 /结论]实证数据表明,该关联度计算模型具有可应用性,构建的网络很好地将有向图与无向图进行了统一,不仅能够反映合著关系也能够体现相互间的共引关系,为深入分析学者间的关联提供数据基...
关键词:
关联度 合著 共引 复杂网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志祥 何超 赵凯蕊 闵超 王昊
[目的/意义]学者个人的知识累积伴随着学者整个科研生涯,为其个人的科研经验积累乃至科学系统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条件,然而目前对学者层面的知识累积行为规律知之甚少。[方法/过程]文章梳理了已有的相关基础理论,以规范的主题词为知识表征,从学者知识累积的生命周期、新知识加入、旧知识复用以及累积知识分布4个方面,对免疫与微生物领域的近万名学者开展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学者倾向于复用旧知识,累积知识频次符合幂律分布,职业生涯30年以上的学者尤其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学者的知识累积行为可以用“最省力法则”解释。研究发现在探索学者创新行为规律、增强学者自我认知以及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理论与现实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学梅
评价作者学术影响力的科学计量学指标逐年增多。针对h指数、e指数和多维h指数的不足,A.Bihari设计出EM指数和EM'指数,这两种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上述不足,但是仍存在计算方法不够合理、区分度较低等缺陷,文章在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EMM指数和EMM'指数。在阐述EMM指数和EMM'指数原理的基础上,比较它们与EM指数和EM'指数的异同。以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部分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以分析这4种指标在作者评价过程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EMM指数和EMM'指数对作者学术影响力的区分度均高于E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