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57)
- 2023(12116)
- 2022(10289)
- 2021(9415)
- 2020(7919)
- 2019(18082)
- 2018(17713)
- 2017(34257)
- 2016(18077)
- 2015(20266)
- 2014(20076)
- 2013(19520)
- 2012(17758)
- 2011(15961)
- 2010(15974)
- 2009(14513)
- 2008(13472)
- 2007(11340)
- 2006(9927)
- 2005(8452)
- 学科
- 济(99018)
- 经济(98948)
- 管理(51297)
- 业(45738)
- 方法(40759)
- 企(37841)
- 企业(37841)
- 数学(37036)
- 数学方法(36425)
- 地方(24335)
- 中国(20359)
- 农(19593)
- 业经(18011)
- 财(16857)
- 学(16750)
- 地方经济(15272)
- 农业(13541)
- 环境(13483)
- 理论(12609)
- 贸(12390)
- 贸易(12382)
- 和(12196)
- 制(12125)
- 易(11901)
- 技术(11267)
- 融(10931)
- 金融(10929)
- 划(10627)
- 务(10246)
- 财务(10192)
- 机构
- 学院(255614)
- 大学(252544)
- 济(115132)
- 经济(113130)
- 管理(102169)
- 理学(89414)
- 理学院(88461)
- 管理学(86669)
- 管理学院(86178)
- 研究(83815)
- 中国(61694)
- 京(51343)
- 科学(49841)
- 财(47415)
- 江(41149)
- 所(40293)
- 财经(39000)
- 中心(38853)
- 研究所(36942)
- 经济学(36542)
- 农(35591)
- 业大(35524)
- 经(35510)
- 经济学院(32664)
- 范(32208)
- 师范(31876)
- 院(30793)
- 北京(30668)
- 财经大学(29130)
- 州(28937)
- 基金
- 项目(180072)
- 科学(144610)
- 基金(132756)
- 研究(131095)
- 家(115055)
- 国家(114186)
- 科学基金(100370)
- 社会(86129)
- 社会科(81887)
- 社会科学(81866)
- 省(71675)
- 基金项目(70008)
- 自然(64907)
- 自然科(63439)
- 自然科学(63428)
- 自然科学基金(62254)
- 教育(61178)
- 划(59136)
- 资助(54531)
- 编号(52033)
- 重点(40990)
- 发(40149)
- 部(39812)
- 成果(39587)
- 创(38042)
- 国家社会(36246)
- 课题(35723)
- 创新(35636)
- 教育部(34748)
- 科研(34514)
- 期刊
- 济(125059)
- 经济(125059)
- 研究(71492)
- 中国(44121)
- 管理(38900)
- 财(36128)
- 学报(34285)
- 科学(34086)
- 农(30491)
- 大学(27121)
- 技术(26834)
- 学学(25973)
- 教育(23297)
- 经济研究(21257)
- 农业(21030)
- 融(19850)
- 金融(19850)
- 财经(19665)
- 业经(18928)
- 经(17018)
- 问题(15702)
- 统计(15512)
- 技术经济(14912)
- 策(14045)
- 资源(12930)
- 决策(12646)
- 商业(11931)
- 业(11173)
- 现代(11106)
- 科技(10890)
共检索到364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德友 陆玉麒
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江苏为研究对象,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结合GIS技术的网络分析功能获得65个县市间的时间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测算了江苏省各地区相互联系的强度,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地区内以及三大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尝试采用地区间经济联系强度来确定各地区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表明:各地区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差距较大并具有明显的等级特征;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区域分异较为突出,苏南和苏中的区内和区间经济联系较强,区域经济联系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各地区内和地区间沿主要交通干道形成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通过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与比较,识别了全省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不仅有利于明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导向,而且有利于协调地区内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关键词:
区域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江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波 张悦
本文在增长理论和空间经济学框架下,选取2004-2012年江苏13个市统计数据,运用Matlab软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本市的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会对本市的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即直接效应;也会带动邻近市的经济发展,即间接效应。此外,内资对经济的贡献比外资大,且外溢强度也高于外资。江苏省各市之间存在很强的空间依赖性,经济互动效应明显,这为江苏省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志钢 王庆皓
南昌作为江西省会对省内地市的经济带动作用并不显著,本文通过引力模型分析南昌及周边省会城市对九江、赣州等江西地市发展的经济联系程度,并对如何更好地加强南昌与江西省各地市的经济联系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昌九一体化 经济联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晓灵 谭珊
本文以城市"质量"和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通过构建城市质量指标体系以及引入克鲁格曼指数对传统模型进行修正,并用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2013年关中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强度。研究发现,关中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西安、宝鸡与铜川的分工协作较明显,渭南、咸阳、宝鸡与西安的产业分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关中城市群的经济联系呈现出以西安为中心向外急剧减少的规律,外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很少;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差距较大,强度等级结构不合理。因此,需加快西咸一体化,构建大西安,着力培养二级中心城市,扩大关中城市群辐射范围和经济联系强度。
关键词:
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 关中城市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杨洋 张远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各个城市在经济网络中的节点中心性、中心城市影响范围并划分城市群次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已形成了"武汉—长沙"双中心结构,武汉和长沙的影响腹地范围较广,而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还有待强化;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已形成由中心往外辐射的圈层结构,环鄱阳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希
在"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城市群经济联系正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强大引擎。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构成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引力模型,从城市规模划分和城市空间经济联系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京津主导的"双核"式城镇体系一直是支撑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格局,同时城市群整体网络密度日趋紧密,空间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中心—外围"格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雅
以城市中心职能度模型和引力模型为研究方法,对山西省22个城市进行中心等级划分及经济联系测度。结果表明:山西省空间结构处于"点—轴"发展的初步形成阶段,构建了以省会太原为核心的"大"字型空间联系格局,但当前城市间经济联系程度较低,城镇体系发展滞后,主要原因是各城市经济实力较弱,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足,全省尚未形成发散型交通网络,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缓慢。鉴于此,山西应加快经济转型发展,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完善交通网络体系,着力打破行政壁垒,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强化城市经济合作,促进全省形成城市分工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信息同享的城镇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久文 罗标强
在运用中心职能强度模型对京津冀地区进行中心城市等级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借助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之间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中心职能强度K_(ei),可将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划分为三个等级;(2)根据京津冀地区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值的大小,可将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为十分紧密,很紧密,较紧密和不紧密四个层级。
关键词:
京津冀 修正引力模型 经济联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廷兰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分别测算了京津冀城市圈各城市与作为两经济增长极的北京、天津的联系强度,并分析其呈现的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对廊坊的经济联系度最强,天津与北京的经济度次之;联系方向基本呈旋转90度后的"Y"型和"门"字型;从经济联系趋势去看,廊坊、唐山、沧州与北京、天津的联系程度在加强,尤其是廊坊市对北京和天津的经济联系强度越来越强,而其他城市平稳。
关键词:
经济联系隶属度 经济联系总量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子曦 万代君
"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从经济网络和中心城市两个层面入手,对"成渝经济区"16座城市的空间分布、中心职能强度、经济联系度和外向竞争力进行了详细的定量分析并得出加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晓萌 胡叶星寒 刘妮雅
在引力模型框架下,将城市间物理距离改进为基于交通时间和货币上的相对距离,构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2012年和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旅游影响力,并运用ArcGIS10.2软件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从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型"演变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双核心网络型";北京的旅游影响力在京津冀城市群处于绝对优势,天津次之;河北省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以及各城市的旅游影响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京津冀三地应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大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区域旅游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平台使旅游发展低阶梯度地区能够直接承接高阶地区的前沿旅游创新成果;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促进行业协会、旅游龙头企业、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洪亮 周慧
文章对传统引力模型中城市质量以及城市之间距离的测算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测度了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并揭示了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等级结构,进而对三个城市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群内部等级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层,特别是次级城市发展不足;各城市群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珠三角城市群相对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而言内部联系更为紧密;各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引力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洪亮 周慧
文章对传统引力模型中城市质量以及城市之间距离的测算进行了适当的修正,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测度了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并揭示了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等级结构,进而对三个城市群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城市群内部等级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层,特别是次级城市发展不足;各城市群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珠三角城市群相对与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而言内部联系更为紧密;各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引力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邹游 赵倩 周婕
采用年度社会经济数据和SPSS软件的降维分析方法,改进引力模型中的"城市质量指数"与"时空间距离"。应用该模型,对"高铁时代"来临前后的武汉城市圈内部空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度量和对比,并使用GIS对域内各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最后,引入交通流量位置大数据对模型结果进行验证。对"高铁时代"来临前后的区域联系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基于此对城市圈发展规划提供可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