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0)
2023(15714)
2022(13761)
2021(12766)
2020(10748)
2019(24834)
2018(24604)
2017(47825)
2016(25569)
2015(28956)
2014(28860)
2013(28304)
2012(25752)
2011(23206)
2010(23308)
2009(21213)
2008(20172)
2007(17407)
2006(15184)
2005(12983)
作者
(72973)
(61028)
(60454)
(57693)
(38803)
(29219)
(27504)
(24108)
(23156)
(21543)
(20612)
(20509)
(19355)
(19171)
(18919)
(18396)
(18089)
(17787)
(17370)
(17309)
(15019)
(14935)
(14674)
(13994)
(13743)
(13498)
(13266)
(13181)
(12302)
(11786)
学科
(120713)
经济(120597)
管理(73790)
(67876)
(57042)
企业(57042)
方法(52727)
数学(46483)
数学方法(45731)
(26906)
中国(26505)
地方(26392)
(24517)
(24246)
业经(24140)
理论(18531)
农业(18310)
(17944)
贸易(17933)
(17317)
(17219)
(17009)
环境(16868)
技术(15890)
(15677)
财务(15592)
财务管理(15558)
地方经济(15552)
企业财务(14719)
(14599)
机构
学院(364110)
大学(363380)
(150827)
经济(147762)
管理(146242)
理学(127771)
理学院(126385)
管理学(123790)
管理学院(123136)
研究(119706)
中国(86930)
(75975)
科学(74352)
(64814)
(58948)
(55103)
中心(54053)
研究所(54032)
业大(53979)
财经(53105)
(51220)
(48296)
北京(47620)
(46967)
师范(46546)
经济学(45856)
(43895)
农业(42926)
(41649)
经济学院(41062)
基金
项目(254005)
科学(200245)
基金(184610)
研究(184204)
(160719)
国家(159440)
科学基金(138040)
社会(116134)
社会科(110133)
社会科学(110102)
(99249)
基金项目(97861)
自然(90958)
自然科(88835)
自然科学(88814)
自然科学基金(87159)
教育(85460)
(83334)
资助(77041)
编号(75016)
成果(58987)
重点(56670)
(55569)
(54202)
(52644)
课题(51172)
创新(49097)
科研(48441)
教育部(48018)
国家社会(47615)
期刊
(163584)
经济(163584)
研究(104635)
中国(62726)
学报(55500)
管理(54280)
科学(52059)
(49076)
(48701)
大学(42617)
学学(40468)
教育(38124)
技术(34999)
农业(34182)
经济研究(27206)
(26640)
金融(26640)
财经(25904)
业经(25647)
(22173)
问题(20759)
技术经济(19442)
统计(18388)
(17422)
图书(17145)
科技(16989)
理论(16725)
(16475)
资源(16249)
商业(16150)
共检索到518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雪妮  
作为航空客货运输的集散地,临空经济区具有发展流量经济的独特优势。本文利用2005年我国客货吞吐量排名前30名机场中的18个机场的相关数据,根据修正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临空经济区流量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航空客流量和货流量对临空经济区的流量经济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机场与腹地城市中心的空间距离是流量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但其影响程度较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拓星星  汪建敏  王晓涛  
通过应用引力模型对沿黄经济区内城市中心等级的划分、可达性的分析、经济联系度的测算,总结出了沿黄经济区发展的三个问题,即:1中心城市的质量太小,辐射带动作用较弱;2城市数量太少,辖区范围太小;3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度较小。在此基础上为沿黄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2加大对银川市这一增长极的培育,增强其区域核心地位;3加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联系,提高经济区的整体竞争力;4加快区域内城市一体化的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洋  
临空经济,这样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我国已被学者们广泛关注。本文以临空经济存在的载体临空经济区为研究重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分析了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动因,讨论了临空经济区的三种概念和环状结构,并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大量临空经济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我国发展临空经济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源园  胡守庚  金贵  
提出从"城市质量"和"吸引惯性指数"两个方面改进城市引力模型,并以湖南省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测算了研究区各城市在2002、2007、2010年3个时间点彼此间的吸引力。同时基于层次聚类法分析了14个城市的经济区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结果表明:①2002年湖南省可分为长株潭经济区、环洞庭湖经济区、湘中南经济区和湘西经济区;②2007年和2010年相比于2002年则增加了一个离心经济区。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引力测算及区域城市间经济协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道才  吴信国  郑杰  
引力模型在现代经济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实证研究常用的工具和方法。首先,从引力模型被引入到经济社会研究开始论述,介绍了引力模型的主要形式。其次,从市场分析、投资贸易和区域经济三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引力模型的运用。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综述,指出了引力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丹阳  曹允春  
作为航空经济在机场周边的空间投影,临空经济是航空经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其发展的科学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性的判断通过效率评价进行研究,多基于投入产出数据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的。本文在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临空经济区进行系统结构分析,得出了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即包括机场因素、腹地资源因素、结构因素三个方面。通过建立由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空经济区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北京、上海、广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艳  张瑜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受到内部和外部动力因素的影响,前者包括机场流量、运营效率和产业集群,后者包括区域开放度、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等。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内部因素的作用,但对国内24个临空经济区进行实证后发现,我国仍停留在以外部动力为主、内部动力为辅的阶段。其中,航空客运量和机场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货运量的影响则不显著。临空产业仍处于集群的初始阶段,因而对临空经济区的推动力较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万国喜  翁筱玲  周大勇  郑鹏  蔡秀云  
一、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阶段税收展望经济规模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规模。北京新机场地跨北京、河北,且主体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这里主要以大兴区的主体税源情况为依据,对临空经济区的未来税收规模、结构和税负等进行分析。(一)税源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经济均呈较快增长态势,税源规模不断扩大。自2011~2015年的"十二五"时期,大兴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区地区生产总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乃彬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布局和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一种依托于机场的新兴经济——临空经济。但是中国临空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大部分机场无法依托自身实力带动临空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本文从边缘城市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其在吸引产业、解决就业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并从区域发展的点轴效应、产业集聚、完备城市功能和政府政策等四个方面对边缘城市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冰  曹允春  
区域多机场发展模式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机场发展模式。多机场模式下各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区,由于空间距离较近,所属腹地市场相互重叠,因此,在确定功能定位、主导产业布局方面存在一定混乱。本文通过研究上海、东京、纽约、新加坡等国内外区域多机场模式下不同临空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化发展案例,证明了一座城市的多个临空经济区是能够做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但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临空经济区依托机场定位以及所在区域的基础情况,有侧重点地选择临空产业,有意识地进行错位发展。在此基础上,对首都北京"一市两场"模式下顺义临空经济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森  蒲勇健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惟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在中国各个区域发展版图中,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最重要的是在于能否合理地重组其现有的空间经济结构。从产业演替的历史进程看,空间经济结构重组的一大主要动力是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近来,随着成渝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的出台,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建立合理的模型,并结合川渝两地的实际情况,对川渝产业布局规划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七零  毛建明  
借助2008年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法得到江苏各地级城市综合质量指数值;根据运输的时间成本与货币成本,计算江苏地级城市间经济距离;运用引力修正模型计算江苏地级城市间相互引力,并结合0-1规划模型划分经济区;依据经济区内县域间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度与位置邻近性,划分经济亚区。研究表明:①江苏省可分为宁镇扬泰、苏锡常通、徐连宿、淮盐等4大经济区和15个经济亚区。②各城市连接的地区个数遵循Zipf定律,作为一、二级节点的南京和苏州统领全省经济空间网络,而南通、宿迁、盐城没有显著的联系对象。③江苏经济区空间分布逐渐由南北向格局转为南部呈东西向、北部呈南北向的格局。④各经济区内城市间的引力相差悬殊,南部较大,北部较小。省域尺度的经济区划,可为我国将来划分标准经济区奠定基础,也可为优化全省劳动地域分工格局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永胜  路正南  
蓝色经济区建设强调区域内陆海经济的联动发展,政府在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规划上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与ECIRM模型强调的企业资源共同耦合成为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能力为核心的公司战略是一致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石学刚  苗田丰  
提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发展的19个影响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这19个因素分层,找出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因素、中间层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根据ISM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业的发展策略,为处于探索期的我国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的业务选择及实际运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月  
本文意在凸显临空经济的发展与服务业之间的动态关系,服务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在推动临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文章首先介绍了临空经济发生的必然性、在我国的发展概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以首都机场为例,分析了服务业在临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再次阐述了临空经济的发展对服务业的推动作用。最后笔者对文章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