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83)
2023(16673)
2022(14424)
2021(13655)
2020(11467)
2019(26893)
2018(26411)
2017(50935)
2016(27122)
2015(30892)
2014(30511)
2013(30135)
2012(27503)
2011(24645)
2010(24492)
2009(22373)
2008(21612)
2007(18342)
2006(15780)
2005(13583)
作者
(75958)
(63482)
(62736)
(59748)
(40309)
(30237)
(28706)
(25010)
(24031)
(22373)
(21464)
(21228)
(19894)
(19893)
(19619)
(19207)
(18799)
(18587)
(18098)
(18075)
(15526)
(15492)
(15244)
(14377)
(14072)
(13996)
(13792)
(13673)
(12679)
(12315)
学科
(113152)
经济(113031)
管理(76395)
(72330)
(59774)
企业(59774)
方法(57718)
数学(51017)
数学方法(50261)
中国(29939)
(28506)
(28445)
贸易(28431)
(27623)
(26493)
业经(23493)
(21622)
地方(20429)
农业(18934)
理论(18698)
(18068)
技术(16947)
(16939)
(16907)
财务(16824)
财务管理(16788)
环境(16738)
企业财务(15812)
(15500)
金融(15497)
机构
大学(385577)
学院(383860)
(160843)
经济(157831)
管理(154096)
理学(135164)
理学院(133768)
管理学(131194)
管理学院(130526)
研究(126510)
中国(94205)
(80964)
科学(76410)
(69368)
(61643)
财经(57442)
(57364)
中心(56812)
研究所(56624)
业大(55875)
(52608)
(51903)
北京(51085)
经济学(49445)
(49017)
师范(48577)
(46411)
农业(45091)
经济学院(44844)
财经大学(43100)
基金
项目(268608)
科学(212447)
基金(197356)
研究(196057)
(171793)
国家(170460)
科学基金(147388)
社会(124607)
社会科(118317)
社会科学(118287)
基金项目(103650)
(102316)
自然(96239)
自然科(94095)
自然科学(94074)
自然科学基金(92384)
教育(91034)
(86728)
资助(83062)
编号(79134)
成果(62932)
(60242)
重点(59850)
(56479)
(55868)
课题(54008)
教育部(52278)
创新(52137)
国家社会(51939)
科研(51613)
期刊
(162230)
经济(162230)
研究(109849)
中国(65750)
学报(57867)
管理(55253)
科学(54241)
(50786)
(50730)
大学(44918)
学学(42349)
教育(40882)
农业(36076)
技术(34775)
(29378)
金融(29378)
经济研究(28372)
财经(27284)
业经(25958)
(23296)
(22648)
问题(21892)
(19654)
统计(19446)
国际(19426)
技术经济(18719)
图书(18222)
(17516)
科技(17459)
世界(17316)
共检索到542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江洪  陈旭华  
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现状以及影响贸易的主要因素,构建了3个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验证了经济规模对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人口规模对中国与中东欧贸易促进作用不显著;而地理距离不利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扩大,欧盟东扩则有利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扩大。研究还表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偏离了林德的"需求相似论"。最后,基于引力模型估计了中国与中东欧贸易的潜力和合作重点,即:一要进口更多中东欧产品;二要拓展合作领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敏  邓琳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中东欧成为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该文选取了中国与22个国家2007年至2014年的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着重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总体较低,在0.3-0.5之间波动。未来,双边贸易潜力及中国对中东欧的单向出口潜力都较大。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GDP、双方人口、双方人均收入差异、"一带一路"策略等因素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关税水平、欧盟一体化等因素阻碍双边贸易。未来,应从"一带一路"建设、贸易便利化、优势产业合作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双边贸易效率,释放贸易潜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敏  邓琳琳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中东欧成为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该文选取了中国与22个国家2007年至2014年的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着重分析了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总体较低,在0.3-0.5之间波动。未来,双边贸易潜力及中国对中东欧的单向出口潜力都较大。从中国与中东欧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GDP、双方人口、双方人均收入差异、"一带一路"策略等因素促进双边贸易,距离、关税水平、欧盟一体化等因素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平  冯建滨  刘永辉  
贸易效率和贸易潜力是衡量国际贸易有效程度、确定未来贸易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标。基于非效率项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别在"16+1"和"16+1+10"背景下测算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效率和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双边贸易效率较高,但贸易潜力不显著;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低于双边贸易效率,出口贸易潜力超过双边贸易潜力;出口贸易潜力在"16+1+10"背景下较"16+1"背景下有显著提高。由此,提出进一步落实"16+1"合作机制、扩大进口、改进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议,以期实现贸易潜力,提高贸易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春鹏  肖海峰  
本文根据UN COMTRADE相关数据,在分析1995—2014年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与中东欧16国农产品贸易增长成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中东欧16国市场需求增加是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出口产品结构效应和出口市场分布效应均未表现出应有的作用,加之近年来出口竞争力下降,均不利于出口的增长;在中东欧16国农产品出口方面,中国市场需求增加是推动中东欧16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出口竞争力提升同样对出口增长有所贡献,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则抑制了出口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鸟儿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宁波与中东欧的双边贸易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提升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是宁波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了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分析宁波与中东欧16国(地区)进出口贸易现状、竞争性和互补性之后,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宁波与中东欧贸易效率和潜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宁波与中东欧的互补性在逐年加大,有很大的贸易潜力,贸易效率不断上升,而贸易非效率因素是造成实际贸易规模和贸易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加强宁波与中东欧国家(地区)在工业产品领域的双边贸易合作,不断开发新贸易伙伴的潜力,加强优势产业的合作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森  谢杰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现状以及影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构建了三个引力模型,运用面板数据验证了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中国与东欧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促进作用,而自然地理和经济因素以及欧盟东扩的政策因素则不利于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扩大。研究还表明,中国与东欧的农产品贸易符合林德的需求相似论,即双方人均收入水平和需求结构的差异不利于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开展。最后,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估计了中国与东欧农产品贸易的潜力和合作重点,即:一是要加强政策和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协调;二是要采取多元化的战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璐  高利  程宝栋  
基于2005~2014年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东欧沿线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均森林资源面积差异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距离和"16+1"总理会晤机制的建立有负向的影响;两国的人口规模和金融危机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林产品贸易过度,与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林产品贸易不足。因此,针对不同的中东欧国家应有相应的林业政策,加速推进"一带一路"进程,加快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铁路基础设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璐  高利  程宝栋  
基于20052014年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中东欧沿线国家林产品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潜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国的经济规模和人均森林资源面积差异对双边贸易额有正向影响;两国之间的距离和"16+1"总理会晤机制的建立有负向的影响;两国的人口规模和金融危机没有显著性影响。中国与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林产品贸易过度,与波兰、匈牙利等国家林产品贸易不足。因此,针对不同的中东欧国家应有相应的林业政策,加速推进"一带一路"进程,加快建设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铁路基础设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燕春蓉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伙伴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与欧洲各国贸易的桥头堡和重要纽带,"一带一路"倡议是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联系的重要举措。基于2000—2017年94个国家的数据,用事件评估的有效识别方法——双重差分法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影响及影响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贸易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却对中国向中东欧国家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自中东欧沿海国家的进口贸易,降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投资自由度差异和贸易自由度差异,提高中东欧国家的人均GDP,进而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产生间接促进影响。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各自比较优势,扩大相互之间贸易,进一步完善"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并根据中东欧国家各自特点适时调整进出口结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鸟儿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浙江省与中东欧各国的双边贸易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文章基于国际贸易密集度与互补理论,从"一带一路"视角,对浙江省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现状、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浙江省与中东欧各国的贸易量在逐年递增,贸易密集度及互补性在不断提升,经济体经济规模和人口增长是浙江省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浙江省对中东欧各国的贸易效率普遍不高,与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属于潜力增长型。为进一步提高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效率,浙江省应积极发挥临海的港口优势,破除贸易壁垒,不断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与国际竞争力,开发扩大与中东欧国家的市场潜力。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成玉  陈虹  
本文运用2003~2014年中国对中东欧16国OFDI以及3位SITC编码的200多种产品出口贸易数据,采用HauSSmann等(2007)的方法测度中国对中东欧16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以两国人均GDP、贸易距离、出口总值以及合作机制等数据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OFDI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对中东欧16国OFDI显著促进了对该区域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而且中国人均GDP、出口总值均起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16+1合作"作为中国首次进行次区域合作机制,显著提升了OFDI对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子傲  韩景华  
中东欧国家正经历欧债危机后深刻的经济结构调整,其大力推进的"向东开放"政策与中国"一带一路"愿景不谋而合,双方发展战略契合度高,合作潜力巨大。本文基于联合国UN COMTRADE数据库,测算了中国与中东欧16国分别在不同目标市场上基于HS4位编码的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中东欧16国与不同贸易伙伴的贸易结合度指数,从细分产品角度分析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在分析基础上提出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产品出口等提升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合作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路征  彭志豪  高飞  
基于中国和中东欧十六国贸易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中欧班列开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及贸易结构(包括进出口结构和商品种类结构)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班列的通行对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总体上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贸易效应主要体现在中国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贸易上,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较弱;在商品种类结构方面,中欧班列有利于中国-中东欧制成品贸易,且对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更大,而对初级产品贸易影响相对较小;此外,中欧班列对机械产品贸易尤其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这说明,中欧班列的开通并没有改变现阶段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的结构特征,而是进一步强化了现有结构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卫杰  李泽昆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自2012年开始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16+1合作机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16+1合作机制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趋势与特点,根据有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