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9)
2023(17088)
2022(14870)
2021(14063)
2020(11807)
2019(27728)
2018(27313)
2017(52378)
2016(27898)
2015(31819)
2014(31488)
2013(31170)
2012(28338)
2011(25462)
2010(25367)
2009(23108)
2008(22343)
2007(18973)
2006(16402)
2005(14237)
作者
(78246)
(65408)
(64649)
(61627)
(41628)
(31237)
(29597)
(25802)
(24835)
(23078)
(22145)
(22037)
(20640)
(20554)
(20150)
(19793)
(19420)
(19302)
(18733)
(18619)
(16088)
(15914)
(15627)
(14864)
(14520)
(14452)
(14263)
(14139)
(13139)
(12774)
学科
(113479)
经济(113363)
管理(77841)
(75275)
(61069)
企业(61069)
方法(56229)
数学(49230)
数学方法(48471)
中国(31795)
(30508)
贸易(30488)
(29704)
(29380)
(27431)
业经(24262)
(22548)
地方(21371)
(19501)
农业(19357)
理论(19132)
(17530)
技术(17342)
环境(16895)
(16541)
财务(16455)
财务管理(16418)
(16140)
银行(16105)
(15477)
机构
大学(393219)
学院(391004)
(162947)
经济(159693)
管理(156897)
理学(136938)
理学院(135484)
管理学(132855)
管理学院(132158)
研究(130337)
中国(97825)
(83374)
科学(79330)
(70475)
(63828)
(59655)
中心(58806)
研究所(58519)
财经(57515)
业大(57158)
(54249)
(52673)
北京(52611)
(50453)
师范(49985)
经济学(49785)
(48019)
农业(46768)
经济学院(45079)
(44167)
基金
项目(273570)
科学(215940)
基金(200365)
研究(199953)
(174765)
国家(173387)
科学基金(149555)
社会(126669)
社会科(120177)
社会科学(120145)
基金项目(105387)
(104344)
自然(97476)
自然科(95303)
自然科学(95281)
自然科学基金(93564)
教育(92212)
(88321)
资助(83808)
编号(81095)
成果(64706)
重点(61042)
(60937)
(57986)
(56908)
课题(55089)
创新(53078)
国家社会(52763)
教育部(52674)
科研(52484)
期刊
(167169)
经济(167169)
研究(112383)
中国(71285)
学报(60101)
管理(56918)
科学(55739)
(52742)
(52090)
大学(46395)
学学(43396)
教育(42450)
农业(37359)
技术(35611)
(29925)
金融(29925)
经济研究(28936)
财经(27218)
业经(26791)
(23626)
(23377)
图书(22961)
问题(22555)
(20623)
国际(20076)
技术经济(19004)
统计(18876)
科技(18018)
理论(17698)
(17311)
共检索到563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念利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与出口潜力进行识别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主要服务贸易伙伴非关税壁垒的"关税等价"进行估算。经验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物理距离和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均会对中国双边服务出口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服务出口设置的非关税壁垒整体较高,中国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尽快建立有效的服务出口促进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晓虹  黄满盈  
文章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的决定因素及出口潜力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及进出口双方的经济自由度会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中国大陆对主要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卢森堡和德国等)普遍"贸易过度",而对"小型"的出口市场则普遍"贸易不足";经济自由化模拟的结果表明,放松国内经济管制,提高经济的自由度,会大大促进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的发展,而通过提高贸易伙伴的经济自由度来促进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的发展则空间非常有限。最后,文章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促进中国金融服务出口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廖明中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流量的决定 ,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 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过度”,但对俄罗斯、日本等七个国家或地区表现为“贸易不足”。此外 ,出口潜力的结构因素分析表明 ,与对美国 (参照国 )的出口相比 ,中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相对不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总量 ,地理和区域贸易安排因素发挥着相对次要的作用 ,再接下来是贸易依存度和人均收入的影响 ,而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及与中国的贸易匹配程度等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余下的影响作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丹  
本文利用东亚1995-2004年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区域内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经济规模、中国-中国香港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地理距离和金融危机是东亚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雨霖  林光华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的状况。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GDP总量、人口数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足",认为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远芬  
本文以1992~2010年间中国与26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进口国的经济规模、人均GDP、贸易开放度以及优惠贸易安排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空间距离、文化距离与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规模负相关。文化距离的影响远大于空间距离的影响,加强对外文化沟通,克服"文化折扣"现象,对促进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至关重要。在26个样本中,中国只与7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存在"贸易过度",与其他19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存在"贸易不足",中国文化产品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但需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希颖   刘敏  
基于2006—2021年中国向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研究影响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双边经济规模、RCEP成员国人口数量、拥有共同语言、与RCEP成员国签署包含数字服务贸易在内的协定条款、RCEP成员国提升本国通信服务能力以及提高投资开放水平对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中国人口规模增长以及双方拥有共同边界会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可从强化中国与RCEP成员国数字服务贸易合作、进一步升级双边自贸协定等级、提升RCEP成员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贸易水平与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紫燕  
以数字服务贸易为视角,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了中国对CPTPP国家的出口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测算其出口潜力和拓展空间。研究表明:中国对CPTPP国家数字服务出口效率整体偏低,其中有9个国家属于冰山型市场类型;人均GDP、人口总量、贸易开放度、利用外资水平、数字基础设施、FTA及“东盟10+3成员国”等因素均有利于扩大中国数字服务出口规模,而距离、金融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利于扩大出口规模;中国对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出口潜力较大,对加拿大、秘鲁、墨西哥等国家的出口拓展空间较大。为提升双边贸易效率,应积极推进CPTPP谈判,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出口潜力较大的国家加强贸易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萌  张宗毅  
本文利用66个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目标国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农机产品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产值、进口国农业产值、进口国人均GDP、优惠贸易制度安排、共同边界和进口国环海是促进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而地理距离和进口国劳均耕地面积是主要限制因素;从出口总量来看,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机工业、实施农业技术"走出去"战略和积极参与贸易规则制定等促进农机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齐玮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业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在我国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本文选取了与我国汽车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3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影响1 999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我国汽车制造业出口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满盈  
本文利用OECD数据,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拟合了一个"典型"经济体(包括中国)双边金融服务的出口流量方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潜力及贸易壁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进出口双方的GDP、双边距离、进出口双方的经济自由度及是否使用共同语言会对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产生显著的影响;中国对主要的金融服务出口市场(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卢森堡等)普遍贸易过度,而对小型的出口市场则普遍贸易不足;中国双边金融服务出口贸易过度的经济体,贸易壁垒水平较低,而贸易不足的经济体,贸易壁垒水平则相对较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紫燕  
数字服务贸易是我国经济恢复与增长的新引擎,但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长期存在逆差,行业结构不合理。加强我国与RCEP伙伴国双边数字服务贸易合作,对推动我国数字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扭转贸易逆差意义重大。基于2005—2021年我国与13个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面板数据,分析我国与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现状,进而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分析其出口效率与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自然因素看,人均GDP、人口规模、共同语言对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作用显著,地理距离、共同边界对数字服务贸易出口阻碍作用显著;从人为因素看,贸易开放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自由贸易协定、东盟“10+3”机制、区域贸易协定对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作用显著,利用外资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有阻碍作用但不显著;从出口效率看,我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整体偏低,且市场异质性明显,提升空间很大;从出口潜力和拓展空间看,数字服务贸易RCEP伙伴国大多数是冰山型市场,极少数是扩张型市场,没有发展型和饱和型市场,我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和拓展空间巨大。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对RCEP伙伴国数字服务贸易出口效率、深度挖掘出口潜力,应加快我国和RCEP伙伴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加强我国与RCEP伙伴国的政治互信和经济合作,因地制宜与RCEP伙伴国开展数字服务贸易合作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舒燕  林龙新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笔者利用中国与19个OECD国家和地区的2000年~2008年双边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吸引外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FDI存量对于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大于FDI流量的促进作用,投资对于服务的进口引致效应大于对服务的出口创造效应。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发展规模、货物贸易是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促进因素,东道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其服务出口成正比,相对距离则构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阻力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丹  
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国家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制度、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地理距离是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小。加强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和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制度改革和调整、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应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