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16)
- 2023(19112)
- 2022(15956)
- 2021(14938)
- 2020(12537)
- 2019(28637)
- 2018(28855)
- 2017(55076)
- 2016(30279)
- 2015(33972)
- 2014(34204)
- 2013(33180)
- 2012(30104)
- 2011(26889)
- 2010(26850)
- 2009(24578)
- 2008(24032)
- 2007(21129)
- 2006(18599)
- 2005(16168)
- 学科
- 济(117039)
- 经济(116886)
- 业(86194)
- 管理(82742)
- 企(65021)
- 企业(65021)
- 方法(51290)
- 农(50020)
- 数学(44644)
- 数学方法(44026)
- 农业(33164)
- 中国(32385)
- 财(31162)
- 业经(30302)
- 学(26795)
- 制(25999)
- 地方(23210)
- 理论(19949)
- 体(19737)
- 贸(19180)
- 贸易(19172)
- 务(19167)
- 财务(19081)
- 财务管理(19036)
- 银(19022)
- 银行(18972)
- 易(18648)
- 技术(18496)
- 企业财务(18153)
- 行(18104)
- 机构
- 学院(418998)
- 大学(418216)
- 济(164351)
- 管理(162853)
- 经济(160744)
- 研究(141750)
- 理学(141118)
- 理学院(139580)
- 管理学(136856)
- 管理学院(136092)
- 中国(106106)
- 科学(89798)
- 京(88887)
- 农(85101)
- 财(75944)
- 所(71788)
- 业大(69489)
- 农业(65562)
- 研究所(65492)
- 中心(65150)
- 江(62651)
- 财经(60254)
- 范(55865)
- 北京(55617)
- 师范(55261)
- 经(55081)
- 院(51606)
- 州(49910)
- 经济学(48547)
- 技术(45025)
- 基金
- 项目(290845)
- 科学(227952)
- 研究(211855)
- 基金(210048)
- 家(184469)
- 国家(182913)
- 科学基金(156326)
- 社会(132146)
- 社会科(124842)
- 社会科学(124808)
- 省(114592)
- 基金项目(111385)
- 自然(102324)
- 自然科(99939)
- 自然科学(99912)
- 自然科学基金(98092)
- 教育(97586)
- 划(96228)
- 编号(87096)
- 资助(85751)
- 成果(70432)
- 重点(65126)
- 部(63751)
- 发(61887)
- 课题(59963)
- 创(59890)
- 创新(55886)
- 科研(55852)
- 国家社会(54334)
- 教育部(54169)
- 期刊
- 济(182127)
- 经济(182127)
- 研究(121274)
- 中国(83929)
- 农(82702)
- 学报(72215)
- 科学(64441)
- 财(58360)
- 管理(57443)
- 农业(55739)
- 大学(55458)
- 学学(52331)
- 教育(50262)
- 融(38333)
- 金融(38333)
- 技术(36985)
- 业经(34734)
- 财经(29053)
- 业(27545)
- 经济研究(27271)
- 问题(25008)
- 经(24831)
- 版(22328)
- 图书(20603)
- 科技(20580)
- 业大(19662)
- 技术经济(19299)
- 理论(19026)
- 现代(18098)
- 资源(17847)
共检索到615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骆耀峰 刘金龙 张大红
以贵州省300多个林农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围绕林农异质性与集体林权改革中的林农获益状况,运用统计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基于家庭、认知和行动层面的异质性,社区林农从集体林权改革中获益的效果具有差异性。社区内林农经济资本越大、林业资本越多、劳动力资本越多、政治资本越充足以及对政策的认知程度越深,就越容易从林改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和较好的效果,反之亦然。基于上述结论,政府在考虑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时,应该注意和支持社区基层行动者的行动能力构建,特别需要关注基层利益主体由于行动能力差别而导致的获益差别化
关键词:
林农异质性 集体林权改革 获益 差别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燕茹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林农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文章围绕上述权利在对山东省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介绍了山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林农权益保护的现状,深入分析了集体林改中林农权益保护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完善林农权益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山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农 权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洁 刘伟平
通过分析影响林农造林行为的因素,基于福建南部5个县250户农户的调查结果,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林地条件、主要树种、林业生产风险偏好对影响林农造林行为有显著关系,由此提出要推进林改配套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等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改 林农 造林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金 张广胜
根据辽宁省农户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现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林农投资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生产资金获取的难易程度、农户家庭收入、林地面积等显著影响林农投资行为,提出应拓宽林农投融资渠道、组建专业合作社和规范林业资源流转机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林农 投资行为 辽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俊峰 张安录 何雄
土地资源异质性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结果表明:自然客体异质和资源属性异质形成了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传导机制可概括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作用机制,表现为土地资源特性和属性传导机制;二是间接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传导机制等。建议从建设用地管控、产业供地管理、土地用途管制等方面制定差别化土地政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平衡区域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刚 宋维明 陈建成
林农增收、林业增效直接决定于林农林业生产投资行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林农成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生产、投资和就业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辽宁省的调查显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林农的就业行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林改后,林农涉农劳动力投入人数和时间均有大幅增加;劳动力外出涉林打工下降,本地涉林打工增加;林业对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就业决策 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银小柯 林斌
从社会政治资本的视角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造林农户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造林农户基本为村庄的经济精英,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多元化的职业经历以及丰富的社会关系。最后,提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注重配套政策的针对性、加快发展林业合作组织以及增强农户社会政治资本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林业经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简要阐述国外和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内容、特点和实践情况,论述林业政策评价在我国的进展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江西省248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收入增长为主要指标,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数量、增长速率以及增长机理;以典型县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的经济实质、持续增长的限制性,以及农民短期趋利性和森林经营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和由此引起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收入增长 绩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静 李婷婷 申津羽 温亚利
基于前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研究成果,以福建永安市为调研对象,通过构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方法展开林改绩效综合评价。然后,将林改绩效作为一个影响因素,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永安林改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0.801,林改绩效较显著,并且林改绩效对农户森林经营意愿有较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将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实施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子飞 张体伟 支玲
以林农对林权主体改革的满意度为切入点,以云南省林改农户为调查对象,选取个人特征、家庭状况、林业经营情况3个方面11个变量,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了对农户集体林权主体改革5个维度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参与林改对各林改满意维度都有显著影响,人均林地面积比重、涉林收入比重、经济林占林地面积比重、生活水平、民族、性别等对各林改满意维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提升林农参与度和林农文化程度、充分发挥村干部作用、深化配套改革等进一步提高农户主体改革满意度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峰 宋维明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虽然林农林地经营的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但林地的分散化使得林业经营的规模效应下降。江西是林权改革的试点省份,共有94个示范性林农合作组织。依据从这些组织获得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林农合作组织的规模、林权改革制度和林农经营范围对合作组织的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政府应鼓励林农合作组织进行规模扩张,给予合作组织资金和财政上的支持,为多种合作组织模式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对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为合作组织向下游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
林农合作组织 集体林权制度 组织收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昱 陈银蓉
[目的]以中原城市群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82014年间面板数据,探索较小范围内耕地资源诅咒假说的存在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适合区域实际的差别化管理政策,为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面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耕地资源诅咒系数划分为不同的诅咒区,建立空间递归面板数据模型测算各诅咒区差别化影响因素。[结果]中原城市群9个地市中,平顶山、新乡、许昌、漯河和开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资源诅咒现象,济源、焦作、洛阳属于潜在诅咒区,郑州属于完全无诅咒区。[结论]针对各诅咒区影响机制的不同,提出完全无诅咒区应进一步提高耕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邱怡慧 王璞 苏时鹏
从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特定内涵出发,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评价的指标体系;以福建省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农户获得感测评结果,运用Tobit模型深入探讨影响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在"基层行政落实状况"中所体现的农户获得感水平最高;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领到林权证、单位林地面积投入以及营林资金的通畅程度是影响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获得感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着力落实与贯彻林改政策和各项配套改革任务、加强各项林业经营配套建设和创新、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有效提升农户获得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获得感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邢光超 曾贤刚
林农的营林活动对森林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受林权制度的制约。基于森林的多功能性,可将林农的营林活动分为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和追求生态效益的环境行为。文章作者利用Holmstrom和Milgrom多项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精神,对以家庭承包、分户经营为主要形式的新一轮林权改革进行了再解读,并指出激励不相容是引发森林潜在生态风险的根本原因。然后,作者构建了一个政府和林农之间的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林权改革如何使林农的自利性营林活动偏离社会生态目标,并分析了影响林农环境行为激励效果的主要因素。最后,作者指出完善政府激励机制,应从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公益林管理体制、林农风险承载...
关键词:
林权改革 生态效益 多任务委托代理 激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珉 刘国顺 石大庆
在对河南省漯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的基础上,本文作者从拥护意愿、参与意愿及收入意愿三个角度出发,进行描述性比较分析和交叉列联表定量研究,得出集体林权改革是有广泛民意基础的,但是不同利益主体可能会采取不同实施行为,林权改革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因事制宜。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农户 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