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22)
2023(12701)
2022(10483)
2021(9813)
2020(8324)
2019(18784)
2018(18389)
2017(35829)
2016(18700)
2015(20416)
2014(19653)
2013(19001)
2012(17111)
2011(14926)
2010(14696)
2009(13305)
2008(11748)
2007(9947)
2006(8089)
2005(6832)
作者
(48479)
(40292)
(39952)
(38126)
(25586)
(19401)
(18309)
(15650)
(15485)
(14088)
(13747)
(13530)
(12647)
(12444)
(12319)
(12284)
(11813)
(11759)
(11668)
(11400)
(9779)
(9715)
(9599)
(9309)
(9184)
(9027)
(8844)
(8469)
(8021)
(7904)
学科
(67554)
经济(67478)
管理(52395)
(51965)
(44061)
企业(44061)
方法(34406)
数学(30952)
数学方法(30539)
(27631)
金融(27629)
(25843)
银行(25830)
(24948)
中国(23167)
(22469)
(17221)
(17132)
业经(16138)
(15864)
财务(15820)
财务管理(15782)
企业财务(15168)
地方(13806)
(13427)
(12459)
贸易(12448)
(12175)
农业(11716)
理论(11712)
机构
学院(238589)
大学(236467)
(97612)
经济(95698)
管理(94930)
理学(82890)
理学院(82059)
管理学(80572)
管理学院(80139)
研究(74228)
中国(64114)
(47960)
(46753)
科学(44633)
财经(39127)
中心(38999)
(36746)
(35854)
(34625)
业大(34433)
(33464)
研究所(31945)
经济学(31561)
财经大学(29863)
农业(28856)
经济学院(28786)
(28341)
师范(27983)
(27968)
北京(27916)
基金
项目(174350)
科学(139448)
基金(129925)
研究(125983)
(113473)
国家(112571)
科学基金(98476)
社会(82004)
社会科(78097)
社会科学(78079)
基金项目(69378)
(67946)
自然(64421)
自然科(63017)
自然科学(63001)
自然科学基金(61890)
教育(58349)
(57306)
资助(52011)
编号(49751)
重点(39799)
(39007)
成果(38292)
(37807)
(36861)
创新(35359)
国家社会(35102)
科研(34720)
教育部(33972)
课题(33427)
期刊
(92133)
经济(92133)
研究(64161)
中国(41751)
(38514)
(37292)
金融(37292)
学报(36375)
科学(33504)
管理(33446)
(31585)
大学(28490)
学学(27464)
农业(20696)
技术(20488)
教育(20465)
财经(19048)
(16280)
经济研究(15918)
业经(15283)
理论(12047)
问题(11977)
财会(11829)
(11247)
实践(11022)
(11022)
统计(10959)
(10941)
科技(10441)
(10360)
共检索到336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董微微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向传统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的异质性特征及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框架,为决策层制定相应的金融监管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松  孙谦  
文章通过界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提出了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金融属性(互联网金融产品所替代的金融功能)和互联网属性(互联网技术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以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  
本文讨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我们认为,对互联网金融,不能因为发展不成熟就采取自由放任的监管理念,应该以监管促发展,在一定的底线思维和监管红线下,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对于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和外部性等概念仍然适用,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审慎监管、行为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等主要监管方式也都适用。鉴于部分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混业特征,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协调也必不可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缪心毫  潘彬  
互联网金融监管应致力于破除资金供需各方进入金融市场的制度性障碍,提供更为充分自由的环境,并经由市场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各方利益的优化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性内涵金融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金融的普惠性具备了可能性。首先,互联网技术使金融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经由互联网覆盖了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与传统的民间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顺利地实现了非正规金融发展空间从熟人社会向陌生社会的转变。其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磊  庄文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风险,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防范其风险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发展的活力是文章考虑并阐述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对问题的提出到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产生的冲击入手,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时应当如何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在经过分析探讨后认为监管当局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但在监管同时要做到不能扼制金融创新,打击金融发展活力,因此监管当局要坚持引导创新,规范发展,适度监管,控制风险的原则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孙悦  吕明军  
区块链技术具有公开透明以及可溯源等特性,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开启了利用数据自证信用的共享金融模式,这种技术给人们带来信用产品创新的同时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挑战,监管部门不仅要了解企业的基本信息,同时要实现"穿透式"监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中心构建设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和秀星  曹严礼  
本文以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政府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相互协作的必要性,提出政府金融审计应当发挥独立性、综合性优势,突出检查和再监督功能,而金融监管机构则应当重新整合现有职责,重点发挥行业管理和常规风险监管职能,以构建政府金融审计与金融监管的总体协作框架。从而形成审计与监管合力,促进金融业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岳意定  王远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蒋松成  
中英两国达成了就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监管沙盒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也译为"监管沙箱""沙盒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对于沙盒的探索或尝试,并且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柔性监管遥相呼应。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思路与成果,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蒋松成  
中英两国达成了就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监管沙盒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也译为"监管沙箱""沙盒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对于沙盒的探索或尝试,并且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柔性监管遥相呼应。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思路与成果,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彭景  卓武扬  
2015年以来频发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表明了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有其特殊性,体现出更加强烈的传染性、负外部性和隐蔽性,风险的可控性也更低。究其成因,有来自信息技术的过度渗透、市场主体非理性行为突出、互联网企业舆论掌控能力强等外因,也有互联网金融市场本身的脆弱性以及分业、分段式监管模式的缺陷等内因。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坚持宏观审慎理念,将系统重要性机构或平台作为监管重点,结合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注重功能监管、线上线下结合监管,并健全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法规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庆炜  张晓锋  
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自产生之初,便备受关注,它的草根性、低门槛和接地气使老百姓趋之若鹜,国内互联网金融经过近两年的快速发展,其创新的形式和内容日益丰富。然而,由于缺乏一整套制度、规范和监管,其运转过程中所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特性展开分析,进而剖析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所在,探索在现有金融体系下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之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